老年骨質疏鬆症及骨質疏鬆性骨折是一組多見於中老年人的生理退行性疾病,人口老齡化程度越高,患病人數越多。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的逐步到來,患有骨質疏鬆症的人也將越來越多。
骨質疏鬆症因其發病的隱蔽性、診斷手段的特殊性,被喻為「靜悄悄的疾病」,患者的就診率低,臨床醫師的漏診率高。而骨質疏鬆性骨折多發生於老年骨質疏鬆症患者,由於老人對疼痛敏感性差,更容易造成漏診和誤診。下面,我們就為大家講講骨質疏鬆症及骨質疏鬆性骨折的防治。
什麼是骨質疏鬆症
和骨質疏鬆性骨折?
骨質疏鬆症(osteoporosis,OP)是一種全身性的代謝性骨骼疾病,其特徵是骨量減少和(或)骨組織顯微結構破壞,骨強度下降,骨脆性增加,容易發生骨折的一種全身性骨骼疾病。骨質疏鬆症產生原因至今尚未明確,但醫學界認為主要與衰老、雌激素下降等因素有關。
骨質疏鬆性骨折是指由於骨質疏鬆症導致的骨密度和骨質量下降,骨強度降低,在日常活動中受到輕微暴力即可發生的骨折,是骨質疏鬆症最嚴重的後果。骨質疏鬆性骨折患者卧床制動後,將發生快速骨丟失,會加重骨質疏鬆症。
此外,骨質疏鬆性骨折患者複位固定困難,骨折癒合緩慢,常合併其他器官或系統疾病,增加致殘致死率,嚴重威脅老年人的身心健康、生活質量和壽命。
與骨質疏鬆有關的因素
衰老:隨著身體老化,骨的新陳代謝功能會減慢,鈣吸收能力降低,骨骼中的鈣質會漸漸流失
雌激素下降:雌激素會刺激骨質的形成及抑制骨質的分解,婦女若因卵巢切除或更年期,雌激素停止或減少分泌,就會加速骨質疏鬆
營養失調:鈣攝取不足或常吃高蛋白、高鹽的食物,或嗜煙、嗜酒
生活不正常:缺少運動、少曬太陽
疾病:罹患腎病、肝病、糖尿病、高血壓、甲狀腺機能亢進、風濕性關節炎、僵直性脊椎炎或某些癌症
藥物:長期服用類固醇、抗癌藥、利尿劑等
遺傳:骨質疏鬆有一定的遺傳性
骨質疏鬆症及骨質疏鬆性骨折有啥危害?
骨質疏鬆患者遭受著病痛的困擾,骨質疏鬆症的危害嚴重影響患者的正常生活。骨質疏鬆經過了「無聲期」,就會出現乏力、抽筋以及胸、背、腰、膝等部位的疼痛,由開始的腰背酸痛發展到全身的疼痛,活動量大或勞累時疼痛加重,休息後緩解,嚴重者可能導致駝背身高降低。此外骨質疏鬆患者還可出現掉牙及內臟壓迫等癥狀。
骨質疏鬆症最大的危害便是骨質疏鬆性骨折。全世界至少有2億人患有骨質疏鬆症,其中每年約有5000萬人因此發生骨折,有近千萬人因此而死亡。老年人由於高齡、反應能力慢、肌肉萎縮、全身協調能力差等因素,極易發生摔倒、跌傷等,而這種低能量損傷往往就是發生骨質疏鬆性骨折的罪魁禍首。一旦發生骨折,患者往往有較高的致殘率和致死率。
骨質疏鬆性骨折一般涉及四個部位,即脊椎椎體壓縮骨折、髖部骨折、橈骨遠端骨折及肱骨近端骨折。骨質疏鬆性骨折的患病率與年齡、性別、種族等因素密切相關。一旦發生骨折,骨折部位會出現疼痛、畸形及功能障礙等臨床表現。脊柱椎體單個或多個(更為常見)椎體發生楔變,致身高變矮和駝背畸形。
此外,骨質疏鬆症患者可表現為全身性的骨質疏鬆性骨痛。特別是雙側下肢及腰部疼痛,常常容易與腰椎疾患混雜。一旦確診應請專業醫生指導用藥進行抗骨質疏鬆治療,由於骨質疏鬆導致骨痛的最大特點是抗骨質疏鬆治療有效,即患者進行抗骨質疏鬆治療後,疼痛迅速緩解。
北京健康科普專家,主任醫師,北京大學碩士生導師,北京大學人民醫院創傷骨科副主任,天津市第五中心醫院副院長兼骨科主任。
自1992年至今一直從事骨科臨床及科研工作。專業特長為脊柱外科、周圍神經損傷的修復、四肢及關節內骨折、骨盆與髖臼骨折。由其開展的內固定相關技術居於國內領先、國際先進水平。科研方面他注重解決創傷骨科臨床中常見的疑難問題,密切結合臨床實踐、以骨折癒合模式、周圍神經修復方法為主要研究方向,主持關節內骨折治療方面國家十一五攻關計劃項目1項、國家自然基金1項,在周圍神經損傷與修復機理研究等方面參與國家十一五及863計劃等國家級科研項目9項。主編或參編《創傷骨科手術學》等學術專著7部,在國家核心期刊以第一作者發表學術論著20餘篇。
目前擔任中華醫學會創傷學分會青年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華醫學會骨科學分會微創學組委員、中華醫學會骨科學分會青年委員、中華醫學會創傷學分會骨與關節損傷學組委員兼秘書長、北京市創傷學會委員兼秘書長、北京市骨科學會青年委員等。
骨質疏鬆症及骨質疏鬆性骨折咋防治?
防止骨質疏鬆症及骨質疏鬆性骨折出現的最主要方法就是預防。
在骨質疏鬆發生髮展過程中,不可控的危險因素有:種族、年齡、性別、遺傳等。
可控危險因素有:低體重,性激素低下,吸煙,過度飲酒、咖啡及碳酸飲料等,體力活動缺乏,飲食中鈣和維生素D缺乏(光照或攝入量少),有影響骨代謝的疾病或藥物應用等。
其中不良的生活方式、鈣元素及維生素D攝入不足和缺乏運動是骨量減少發展成骨質疏鬆的重要原因之一。
我國骨質疏鬆臨床診療指南中指出:骨質疏鬆防治策略的基礎措施首先是生活方式調整,尤其在骨量減少或有明顯骨質疏鬆危險因素時強調非藥物治療的生活方式干預,如平衡飲食、適當補充鈣元素和維生素D,持續的有氧運動,戒煙限酒,預防摔倒。
骨質疏鬆症的防治
合理膳食:改變不良飲食習慣,注意合理膳食搭配。保證每日攝入鈣的標準量在1000至1200mg以上。
可選擇含鈣豐富的食品如低脂或無脂牛奶、酸奶、深綠色蔬菜、豆類和豆製品、蝦皮等。
防止夜間骨質丟失,可睡前飲牛奶,為防止便秘,酌情增加水果、蜂蜜等的攝入。多食含維生素C的水果、蔬菜,主食應以米、面、雜糧為主。
做到品種多樣化,粗細合理搭配,保持二便通暢,服用鈣片時應避免同時食用菠菜,因菠菜會與鈣形成複合物而影響吸收。
避免過度吸煙、飲酒,食用過量蛋白質、過鹹的食物,控制糖的攝入,防止鈣的丟失。
功能鍛煉:體育鍛煉是防治骨質疏鬆的有效措施。
定量運動可提高體質,減少因年齡增大而丟失骨質的可能,促進骨形成,適當的負重鍛煉可保持或增加骨量。
指導患者加強自我保健意識,平時防摔、防碰、防絆,一般採取簡便易行及積極有效的活動方式,如散步、慢跑、健身操等戶外活動。
鼓勵多曬太陽,以增加內源性維生素D的生成,有效預防骨質疏鬆症。
藥物治療:骨質疏鬆症後可以使用藥物減輕癥狀,如減輕疼痛,特別是骨質疏鬆性骨痛,最大程度地恢復機體生理功能,通過阻止骨丟失或增加骨量,降低骨折危險。
抗骨質疏鬆藥物治療大體上分為三大類,分別為骨礦化藥物、抗骨吸收藥物和促骨形成藥物。
各類藥物均有其各自不同的適應症和不同程度的副作用,在選用藥物時應請專業的醫生給予指導。
骨質疏鬆性骨折的防治
骨質疏鬆性骨折主要見於老年人,外傷是主要致病因。因此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首先應增強自我防護意識,如夜間及陰雨天減少或避免外出、道路不平時注意提前做好自身防護避免摔倒,發現視聽力下降等疾病應及時診治。
其次定期檢測骨量,發現異常及時給予治療。
老年人受到外傷時首先要想到可能發生脆性骨折。如果骨折了,還繼續活動或站立行走,可能引起骨折移位、加重軟組織損傷或造成繼發血管神經損傷。
所以,老人受外傷後,不論受傷輕重,是否有嚴重疼痛,最佳的應急處理就是待在原地保持受傷部位穩定不活動,同時呼救等待救援,經醫生檢查排除脆性骨折後再站立或行走。
一旦發現患者發生骨折應及時到醫院請專業醫生診治。治療措施應根據患者骨折發生的部位及程度給予不同的治療。
老年骨質疏鬆性骨折患者治療期間,如長期卧床,除可引起褥瘡等局部併發症外,還可發生下肢深靜脈血栓(DVT)、脂肪栓塞綜合征、墜積性肺炎、泌尿系統感染等併發症。
同時,卧床期間骨丟失加速,骨質疏鬆加重,極易發生再骨折。
因此在治療期間,要嚴密觀察病情變化,採取綜合措施防治呼吸系統、泌尿系統感染和褥瘡等併發症。強調早期進行肌肉的主動和被動鍛煉,儘早活動未固定的關節,在可能的情況下盡量減少卧床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