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姓的來源和演變(上集)(原創)
引言王姓是中國人口最多的姓氏之一,也是世界上所有姓氏中人口最多的。雖然國內統計時,受到統計年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影響,有時王姓排位第二,但是如果加上世界華人中王姓的比例,王姓在世界上就成了人口最多的姓氏,因為在很多國家和地區(如東南亞)海外華人中王姓比例特別大。 有些國家和地區的大姓中與王姓聯繫非常緊密的姓氏中,朝鮮、韓國和我國朝鮮族中的金姓的姓源就是以中國的王姓為主的。另外,日本、泰國和東南亞國家華裔中王姓為主要姓源的當地姓氏的比例也很大的。日本姓氏中以王氏為姓源的有三十支以上。有些國家(例如泰國、印尼、日本)王氏非常多,但三代以上的華僑,姓名中已看不出漢人的姓氏了。 根據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和中國科學院遺傳研究所一九九二年對第三次全國人口普查抽樣統計表明,全國人口最多的姓氏是王、李、張三大姓。另據江蘇的《揚子晚報》在一九九六年四月二日的報導,當時王姓的人口已超過了一億人,比英國和法國人口的總和還要多。
一九八七年五月三日《人民日報》公布的中國新的百姓順序時,王姓也是排在第一位的,證明那時的王姓還是全國最多的。當然,李、王、張三大姓人口的總數也不是恆定的,王姓人口在中國第一的情況,二00五年就被張姓改變。 由於王氏人口已經起超過了一億,佔中國全國人口的百分之七以上,於是研究王氏的姓氏淵源、譜牒文化和族群特徵等多學科的課題,就成了研究中華民族姓氏文化領域的一個重要的單元之一。「盛世構(祠)藏(寶)修(譜)」的古諺正好說明了這一點。 在世界姓氏研究的過程中,中華王氏研究的領域可能是相關研究工作者最興奮或最困惑的;因為無需諱言,中華王氏的形成和中華王氏的結構與特色,無疑也是世界上目前已經發現的,在姓氏研究史上最複雜,最豐富多彩最具個性的姓氏之一,例如閩台和南洋等地的華人華僑的祖先,很多是隨王審知入閩的戰將和功臣,所以入閩各姓的後裔之間相處非常融洽。 林姓是王子比干之後,與王氏同宗同源,宋建隆元(960)年三月二十三日,福建總管林孚的兒子林惟愨娶妻王氏,在莆田生下了媽祖林默娘。默娘後來成了閩台討海人的精神崇拜的偶象,從此以後,諸姓的生死福禍均繫於默娘一身了。而中華民族的他姓諸神,也與默娘一樣被諸姓寄託。中華王氏的誕生成長的過程,無不孕示了中華民族的強盛和挫折的過程,是與每一個炎黃子孫息息相關、休戚與共的。
在歷史上,王氏之成為顯赫的家族,是開始於晉朝的王導。他輔佐晉元帝渡江,在建業(今南京)建立了東晉,並且接連做了元帝、明帝、成帝三代的丞相。他的子孫,也世代簪纓,於是,他們這一家族,自然門第越來越高,最後演變成「合望族者,輒推王、謝」了。也許是因為名望太高了,所以歷來對於王氏的姓源,有許許多多的說法,令人有莫衷一是之感。根據《通志氏族略》的記載:「京兆、河間之王,出周文王第十五子畢公高,此姬姓之王;出北海、陳留者,舜之後,此媯姓之王;出汲都郡,王子比干之後,此子姓之王;出河南者,為可頻氏;出馮翊1者,為鉗耳族;出營州者,本高麗;出安東者,本阿史布,此皆虜姓之王,大抵子孫以王者之後,號曰王氏。」 這段記載,說明了姓王的人,並不是一個來源傳下來的,以漢族來說,有的是周文王的後代,有的是虞舜的子孫,有的則是殷商比乾的後代。這種情形,已經是夠複雜的了,後來不但許多外族不約而同地改姓了這個漢姓,而且還有一些人也被賜姓為王,譬如,《漢書》上就曾提出,燕王丹之玄孫嘉,曾被王莽賜姓王氏;來自西域胡支氏的王世充也冒姓王。這麼一來,姓王的人想要從姓氏上去追溯自己的血統,就幾乎是不可能的事了。王氏的姓源那麼多,但是數來仍以出自周文王的那一支,名氣最大。根據考據,使王氏成為望族的晉朝中興名臣王導,就是這一支在山東繁衍的子孫。 既然王姓人眾勢大,則其子孫的遍布世界各地,自是十分自然的事。據《廣韻》的記載,著名的王姓家族,大致有21處,即太原(在今山西省)、琅琊(山東)、北海(山東)、陳留(河南)、東海(山東)、高平、京兆、天水(甘肅)、東平(山東)、新蔡(河南)、新野(河南)、山陽(山東)、中山(河北)、章武(河北)、東萊(山東)、河東(山西)、金城(江蘇)、海漢、長沙(湖南)、堂邑(江蘇)、河南等地的王家。其中,又以太原和琅琊的王家最有名望。上面提到過的王導,是山東臨沂人,自屬於琅琊一派。 王姓起源繁多,以太原,琅琊最著名。 江南本會稽王氏。三國時,孫權有妾王夫人(吳景帝孫休母),被封為華亭候。婁候的陸遜,女兒就嫁給王氏。晉永嘉之亂,北方王姓多有合族南遷居於江南各地,並成為北來來最有權勢的一支家族。這支也有進入上海的可能。可以斷言,上海地區有王姓不會晚於兩晉。最早見於記載的是唐大中十三年(859)的松江《經幢記》,上有王六娘,王仕韶等人名;唐末有王騰,王敖分佔華亭和練祁(今嘉定城廂)。南宋建炎初,宋相王旦後人舉族南渡,有太常寺少卿王迪定居鶴沙(今南匯下沙),金紫光祿大夫王鎮定張堰,王元一支遷居崑山;其後人轉徒嘉定、寶山王元乃王皋後人,王皋太傅公扈蹕米蘇(平江),家於荻川,王皋後一支遷徒嘉定江橋鎮葫蘆村,於明建王家祠堂,其後人散居於此,一處名小王家宅,二曰老王家宅,三曰郭家宅,四曰顧家巷,郭,顧二家因先搬來,故此二處王氏們經老名稱呼,該地三槐後裔將三槐堂分為三堂,一稱槐蔭堂,二稱槐藻堂,三稱槐榮堂。其總面積約為35畝。三堂名號由乾隆二十八年嘉定狀元秦大成書。秦大成是他們的學兄。三槐王家祠堂前植槐三棵,祠南一條官道。南至松江府,北通蘇州府,祠堂受歷代王朝冊封。屋檐有二根衝天出刺,在明清代表權威的象徵。右搭台唱天戲(大戲、京戲).逢年過節熱鬧非凡,宋祠共二十二間,正房為三進二廳。第一進為王子晉畫象。大殿為黃帝巨型塑像,後殿為王祜率三子像,門額由明代副丞相王圻書「三槐堂」門上檐有「太原」二字,東西廂房有槐蔭堂、槐藻堂、槐榮堂的後裔名冊,並有陳列室安置先世英靈(神主牌)的地方。
據傳,凡過三槐祠堂的文武官員,文官下轎,武官下馬,均進祠內拜,原祠內存有蘇東坡手書「三槐堂銘」歐陽修、文天祥、王淵、王皋、岳飛、范仲淹、秦觀、陸遊、蔡元定、許衡、海瑞、戚繼光、汪廣洋、王鳴盛、王昶、王念孫、秦大成、朱雪柏的文稿和楹聯,題詞等。還有王昶修善王家祠堂記。2乾隆皇帝曾恩賜碑文二塊,由王昶置於祠外,以及王鳴盛隨鄉俗編纂詩經一部。 一、對「王」的敬畏的認識 中國人很早就對「王」有了敬畏和崇高的認識,在殷商甲骨文中,曾多次出現了「王」字,而且使用的頻率很高。王」字原是一把斧頭的輪廓。那時的大斧是兩面雙刃的,顯示了它的無所不能。於是它的斧口部分,就形成了「王」字上下部分的兩橫,斧柄則形成「王」字中部的一橫。經過長期的演變和發展,「王」就成為古代隸書和今天楷書時的樣子。「王」字的原義是大斧,大斧既是劈山開路的工具,也是征戰殺戮的兵器,誰掌握大斧.誰便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力。誰就是「王」,這也是祖先以大斧作為權力的象徵的原因。王字三橫一豎,三橫代表天、地、人;一豎通天地人,這就是天地人都要管的」王」的不二學說。 《爾雅?釋詁》曰:「王,君也」。《六書?故疑》:「王,有天下曰王。帝與王一也。周衰,列國皆僭號自王。秦有天下,遂自尊為皇帝。漢有天下,因秦制稱帝,封同姓為王,名始亂矣」。《書?洪範》:「天子作民父母,以為天下王」。王字的本義為「光也」,乃「旺」之本字。甲骨文寫作大(佚三八六),大(粹一O二一),似火形,此取清代古文字學家之說,解作「火盛曰王,德盛亦曰王」。既然「王」字使用的歷史很早,又與中華民族最早的文字同時出現,但是最早的「王」,和最早的王姓人是誰呢? 中國歷史上最早的「王」,當然應該是黃帝,他又是八百五十個氏族部落的首領、領袖和總統,他這個「萬王之王」的頭銜,與我們今天所說的國王的「王」沒有本質上的不同。在研究王姓起源的同時,我們祖先發源地的確定也是非常重要的,它也是我們姓氏尋根工作的一個非常重要的部分。 據《莊子/逍遙遊》記載:許由是帝堯的老師,堯欲將治理九州的重任託付於許由,而嚙缺又是許由的老師,嚙缺的老師是王倪。伏羲和黃帝都曾與王倪論道。王倪、嚙缺、許由,他們都是逍遙派,都是仙風道骨的長者,無論這些人物和故事的可信度如何,我們在事關譜牒和宗支的著述時,可能需要抉擇。王倪與太原王氏的始祖、太子晉王僑一樣,有點傳說中的人物那種特有的、很神秘的氣氛,他們是否能稱為一個家族的始祖,承擔起傳宗接代的重任,我們必須慎重。如果真的連傳說中的人,都可以被後人尊奉為始祖,王倪就可謂是中華王氏不爭的第一人了。筆者對選擇王倪作於為中華王氏第一人取保留意見的態度,對選擇太子晉作為太原王氏的始祖之一則無異議。對關於太子晉為中華王氏第一人的說法則嗤之以鼻。
另一個較早出現在史籍中的王姓人,便是夏朝的冥子王亥,由於王亥的地位很高(夏王室的親王),史籍中多有提及。王亥的存在,證明了王室即為王氏之源的論點。王亥的世系清晰,為黃帝第三十七世(此前有學者傳為十世),夏王大禹的第七世孫。因為王亥的真實性沒有問題,他的身分又確實是「王」。所以,由王倪王亥來共同出任沒有爭議的,中華王氏的形式上的不同世代的第一人,應該不存在問題(法律上的第一人應是大禹、子契、后稷)。而姬姓王氏的第一人,則非周朝的始祖周太王、古公亶父王業莫屬。 二、誰是「王姓」的第一人 在此之前,常常會有一種誤會的說法:王姓起源於公元前五六五年出生的太子晉,其實與太子晉同樣有神話傳說的王倪,早在公元前三千二百年的時候就很活躍了,晚一點的王亥,也比太子晉早生了一千3三百五十年。可能不需要討論的是太子晉作為太原王氏的始祖,最後被傳成了中華王氏的始祖。在這個地方,人們的概念混淆了。因為中華王氏的始祖,要包括姒姓王氏、子姓王氏和姬姓王氏三家,穿越了夏商周三個朝代,始祖是一個群體,不可能只是哪一個人。 太原王氏的始祖洛陽太子晉晚於齊國琅琊的王子城父一百多年,王子城父晚於姬姓王氏的始祖周太王王業近五百年,周太王晚於中華王氏始祖姬姓后稷、姒姓夏禹、子姓商契、媯姓唐舜(堂兄弟、稷為長)約一千年。稷禹契舜兄弟晚於末代伏羲的朋友王倪一千年。同樣有傳說背景的太子晉與王倪之間,相差了二千五百年。如果可以用傳說中的人物做王氏始祖的話,用王倪可能比太子晉更有優勢,因為王倪是黃帝的同輩。 太原王氏的始祖成了王氏的始祖,雖然只少了「太原」兩個字,可是這一少就少了起碼一千多年,使王氏比他們後代(例如林氏)的誕生還晚。如果中華王氏從太子晉開始,王姓之源的起點晚兩千多年外,還會很大地影響其他姓氏的起源點的認定,例如張姓和林姓等中華姓氏百分九十的姓氏的起源的認定。有些學者喜歡說王氏的得姓應該從周朝滅亡周王室崩潰後的子孫開始,因為周王室正確的母姓應為姬。既然是母姓,那就要從母系社會的結束起用父姓了。第一個父系社會的象徵本來就應該為王的,因為父為金火,母為水雲,王字在八卦中性屬火當然為父姓,姬則屬水為母姓就對了。氏,是父親的身份,姓、氏合一時,父姓就當然就可以冠在名字前面了。
張氏等姓也是以姬姓為母姓的,但他們的開宗立姓為黃帝的孫子張揮,或曾孫弓正,比王氏的太子晉早了三千年。而根據「周武授氏」而得名林堅的,這個林氏祖傳的、有法律依據性質的林姓第一人,則是從周武王的晚輩、商朝的王子堅開始的,這也比王姓的太子晉早了約五百年。這說起來就有些難為情了,林堅可是子姓王氏王子比乾的後代啊!在王氏還沒得姓的時候,來源於「王」的家族的其他姓氏怎麼可能立姓呢? 王姓自戰國末期將王位徹底讓出後,除了新朝的王莽篡位,不再有任何人再去做皇帝了。以先秦王翦(前270——?)、東晉王敦(公元266——324年)為代表的許許多多王姓人都是有機會做皇帝的,但是卻放棄了爭取的念頭,這可能是源於一個神秘的宿命,或是出於見好就收這種「中道」的、很「中國」的哲學思辨。 感謝周朝最後一代的「王」是周赧王,把周王室最後的江山交給了楚王負芻,否則他的後代要繼續做「王」到現在的話,則王姓的人還沒得姓呢。當然,這只是笑談。因為還是有人會堅持王姓得姓於「王」的崩潰,他會不會是「忽略」了姓氏是可以因職而立的呢。他姓都是「受封」時得姓,王姓為什麼一定要「失位」才能「得姓」姓王呢? 這裡又有一個概念被偷換了:失位時只剩「王」的空姓(氏),不是才姓王,因為「在位」時的「王」,始終包含了王姓的王,王氏的王。也就是說,王氏在第一天做「王」的時候,就是理所當然的姓王的了。否則「以爵為氏」就成了一句空話。沒有「王」這個最初最大的「爵」,就不可能有任何其他的「爵」和「氏」。「王」氏當然得姓於「周武授氏」、「太公封神」時得姓的百姓之前。豈有「授氏」者晚於被授者「得氏」的道理!4也許,歷經了夏、商、周三朝(前2070一前228)王室1842年的「王」的生涯,王氏最能夠認識到「高處不勝寒」的意境,而永遠地企翼於宰相、大臣這些「君之側」的角色,為的是可以進退自如、瀟洒飄逸一點吧!(事實證明:王氏宰相的進不是當皇帝,而是要有多一點講話的資格;退就象東周王宗敬歸隱,退就象漢王陵稱病不出,退就象春秋時鬼谷子王詡的屢征不仕)。確實,可以姓「王」就很好了,何必一定非要做王那麼辛苦,王是做出來的嗎?也許,只有心中的「王」才是真的。(姓王也不錯啊) 三、王氏祖根的五個階段1、炎黃是王氏和他姓的總根 黃帝是中華民族的人文共祖,也是王姓的祖根。因為中華王氏的始祖群體中的禹契稷兄弟,就都是黃帝的第三十一世孫(此前傳為六世),黃帝是公元前3200時代的人,禹契稷是公元前2070年代的人,一千多年的時間,怎麼能只傳六代呢?所以此前的研究,可能有較大的問題,因為如果證據不硬,結論就會很虛。 《史記?五帝本紀》說黃帝「生而神靈,弱而能言,幼而徇齊,長而敦敏,成而聰明";又說他是有熊國君,他的母親叫附寶,見大龜繞北斗樞星,感而懷孕。二十四月而生黃帝於壽丘。壽丘在魯東門之北,今在兗州曲阜縣東北六里。生日角龍顏,有景雲之瑞,以土德王,故日黃帝。 司馬遷的語言,充滿了上古的睿智和神秘的色彩,但是不符合現代人的邏輯和慎密的審美。經過很多學者考證,黃帝是確有其人的。但是經筆者深入論證,發現黃帝不是一個人,而是整整一個黃帝族群體。在優秀的黃帝族首領中,他們以黃帝的名義傳位繼位,總共持續了五百多年,共約十二代以上,最後才形成我們所說的黃帝族群體。 黃帝族和中華民族的其他始祖炎帝蚩尤等族一道,組成了中華民族的祖先群體。而中華民族的得名,則是來源於黃帝族的父母之邦,其父伏羲母親的故鄉,陝西蘭田的華胥渚。「華族」就是華胥渚的演生,而「中華」又是「中原」和「華族」的統稱。 黃帝的一生中,曾擒蚩尤於涿鹿之野,統一了北方。命倉頡寫歷史,始創六書;命風后演衍奇軍之圖,始制陣法;命隸首定數,而律度量衡以成;命伶倫定律呂,而始有五音;咨於岐伯而作《內經》,於是始有醫藥技術。此外,宮室、衣服、器用、貨幣之制,一切也都由他而來。據二00五年第十一期《收藏/拍賣》雜誌介紹:在寧夏中衛大麥地的考古現場,發現了中華民族象形文字的原始階段、圖形文字的數處獨立岩群。把中華的文字文明史前移至一萬至一點六萬年以前。最近發掘的浙江嵊州的小王山文明,也己接近了一萬年。以前人們說這些是歷史傳說,但是各地的考古發現,確都證明了在黃帝和更遠(約公元前7000年)的時代,中華各地的農業文明已很發達,人們已會種植五穀,用陶輪紡織,鑄造青銅器,使用文字,掌握曆法,建造精美的房屋,說明關於黃帝等中華諸姓始祖的傳說並非子虛烏有,而是證據確鑿。作為中華民族的人文始祖,炎黃是當之無愧的。我們今天所能見到的最早的黃帝形象,是保存在漢代畫像石上的那幅,是如此的栩栩如生,形象十分逼真。相傳黃帝有子二十五人,先後被他派遣到全國各地,擔任一方首領,幫助他治理天下。數世之後,黃帝的子孫便遍布祖國各地。5 中華民族的子孫都把炎黃二帝,作為自己的人文共祖和姓氏之源。二帝發祥於黃土高原,黃帝軒轅氏的家族,發祥於涇河流域的姬水,故此姓姬。炎帝即神農氏,發祥於渭河流域的姜水,故稱姜姓。黃帝生於壽丘(今甘肅天水一帶,一說是山東的曲阜),後居於軒轅之丘(今陝西渭南),長於姬水(今陝西北部或河南新鄭)。他們的得姓,都出現在有文字發明的時代之前。 後來黃帝四處征討,遷徙無常,東至大海,西到崆峒,北逐葷粥,南達長江。與炎帝戰於阪泉,黃帝戰勝炎帝後,勢力大增,並與炎帝部落聯合,尊黃帝為「大帝」,炎黃成為華夏民族的共同祖先。中華民族的許多偉大發明創造,如日曆(天文)、蠶桑(紡織)、舟車(戰乘)、文字(雕畫)、音律(舞蹈)、醫學(中藥)、算術(物理)、攻伐(戰略)、占卜(宗教)、八卦(哲學)等,都創始於黃帝時期。而我們今天研究的主題,即姓氏產生的時代:甚至還早於這個時期。 司馬遷在《史記》中,堅執天下皆同姓、同姓皆一家的思想,認為中華民族,無論是漢族還是少數民族,都是炎黃子孫;中國人的姓氏產生於唐、虞、夏、商、周等上古時代,而唐、虞、夏、商、周的古帝之姓皆出於黃帝。炎黃兩位古帝,同為中國最早的得姓者。但炎帝只有姜、呂等姓的傳承,而黃帝卻分衍出姬、酉、祁、已、滕、成、任、苟、僖、嬉、儇、依等中國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姓氏。從《史記?五帝本紀》可知,黃帝共有25個兒子,其中他娶西陵氏的女兒螺祖為正妃,生下玄囂和昌意兩個兒子,後代都曾掌有天下,由此分出兩系:玄囂生蟜極,蟜極生高辛(即帝嚳),高辛生放勛,放勛即唐堯(帝堯),此為一支;昌意生高陽(即顓頊),高陽生窮蟬,窮蟬生敬康,敬康生句望,句望生橋牛,橋牛生瞽叟,瞽臾生重華,重華就是虞舜(帝舜),此為另一支。 《夏本紀》:「禹者,黃帝之玄孫而顓頊之孫也」。《殷本紀》:契是成湯的祖先,而契又是帝嚳的次妃所生。《周本紀》:周王室的祖先為后稷(棄),后稷乃帝嚳的元妃所生。這樣,「自黃帝至舜、禹,皆同姓而異其國號,以章明德。故黃帝為有熊,帝顓頊為高陽,帝嚳為高辛,帝堯為陶唐,帝舜為有虞。帝禹為夏後而別氏,姓姒氏。契為商,姓子姓。棄為周,姓姬氏」。 棄在兒童時代就有遠大志向,他善於種植稷(高梁)、菽(豆子)、麥等糧食作物。被帝堯發現,破格提升為「后稷」(農官,主管農事,教民耕種,於是人們以官相稱,稱棄為「后稷」。由於當時剛剛在脫離母系社會的過程,文化方面的母系痕迹依然很重,這個「後」字,就是母系社會時的「王」或「大」的意思,后稷也是姬姓王氏的根。帝堯封棄為「后稷」,使他成為「王」者。按照母系社會的制度,「後」就是「王」。「王」在當時的讀音為「旺」,「旺」就是司職管理和統治的人,「后稷」就是「王稷」。因為在后稷之前,男性的氏族首長,都被稱呼為帝,包括姒姓王氏的夏朝十七帝,名號前也多以帝先。當然,凡事沒有絕對,黃帝的同輩親屬中,就有一位叫「鳳後」的帝冑,與黃帝合著過史上首部兵書《鳳後握奇軍》。看來「帝」比「後」還是要高一個級別。 自商朝起,子姓王氏的商王們開始把棄作為「稷神」列入祀典,使他成為中國歷史上首位倡植百穀、發展農耕的領袖和神。棄的「稷王」王位傳了十二代,約504年。這十二代人的名字都叫后稷。由於稷王深得民心的尊貴和神聖,使稷王家族(一說嬴姓)的伯益得到了繼承大禹王位的權利,大禹表面上不弗民意地讓伯益上台,實際上將執政的資源全給了自己的兒子夏啟,使他在爭權時獲勝。 |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