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智綱花鳥畫作品賞析
藝術簡介:
李智綱 1940年出生於河北威縣。花鳥畫家、書法家、散文作家。師承花鳥畫家李鶴籌、孫其峰等。現為《散文百家》編審、國家一級美術師、中國美協會員、中國散文學會會員、中國當代書畫研究會名譽會長、當代中國花鳥畫研究會理事。歷任河北省美協常務理事、河北省書協理事、河北省花鳥畫研究會副會長、邢台市文聯副主席、邢台市美協主席。
著有《怎樣畫木本花卉》《葡萄畫法》,散文集《心境》《明月照我心》等。出版有《李智綱畫集》《中國畫家李智綱》《李智綱寫意花鳥畫》《中國當代名家畫集·李智綱》《學院派精英·李智綱》《中國美術大系·李智綱卷》《大家氣象——李智綱作品》等。
花鳥畫中的個性表達
——李智綱創作略論
賈德江
有論者認為,「當代大寫意花鳥畫的衰落已是不爭的事實。這種衰落,讓我們近些年很少看到新的富有個性的大寫意花鳥畫家的出場,也很少在展覽中發現氣勢吞人、筆墨雄健的作品從我們眼前閃過」。或許,我所熟悉的李智綱先生就是這很少中的一位。這是基於我和李智綱先生多年的接觸和了解,並閱讀過他的大量作品之後所發出的感喟。
我敬重這位大我幾歲的長者。他孺雅不失風趣,他平和不失自信,他務實不尚虛華,他性格開朗豁達,銀髮里深藏著智慧。他不會大喊大叫,也不會高談闊論,只在埋頭做學問。他的學識、修養都傾注在他的作品中,他的功力、創造都呈現在他的筆墨上。他的大寫意花鳥出舊闡新,講究筆墨、注重神韻,不僅以書意的筆墨雄厚與生辣、靈動與洒脫取勝,更在某些固定題材與程式化語言中再創新意和另闢蹊徑而別具一格。他所探索的是如何創造富有筆墨個性的語言去充實具有文化隱喻共性的花鳥題材,他所張揚的是在藝術本體中如何體現主觀的氣質、學養、才情的個性化,他在相當程度上重視「外師造化,中得心源」的作用,強調來自感性直觀的新鮮與活力。
李智綱先生於「文革」前畢業於天津美術學院,師從李鶴籌、孫其峰等名家,因性之所近,遂主攻大寫意花鳥。值得一提的是,李智綱先生在入美院之前,曾經在南開大學歷史系就讀兩年,所奠定的國學基礎、文化底蘊為他後來投入藝術創作提供了得天獨厚的先決條件。畢業之後,他被分配至《散文百家》雜誌社擔任編輯工作。其後的大半生,他一方面勤於本職工作,繼續涵養詩文,文學修養亦集腋成裘,讀他出版的散文集《心境》《明月照我心》可見一斑;另一方面,他始終放不下心儀的大寫意花鳥。在工作之餘,他把別人用來虛度的時光全部用來探究寫意花鳥之奧妙,鑽研畫史、畫論,追源溯流,轉益多師,精研書法,心師造化,積極汲取時代新機,開拓大寫意花鳥畫的創新之路,試圖在研究古典傳統的風格語彙中演繹出一種適於現代表現的繪畫方式。新時期以來,他的藝術終於經歷了走進傳統又走出傳統,緊緊抓住寫生這個環節而發生了變化,一批有著堅實傳統而且頗饒新意的作品應運而生。
在認真研究傳統的過程中,李智綱先生對於歷代畫家植根生活的藝術實踐有了深入的理解,也看清了晚清以來的花鳥畫所以失去活力的主要原因,在於因襲模仿成風而疏離現實的結果。他深感中國花鳥畫由傳統走向現代,只有面對現實、面向生活,恢復「外師造化,中得心源」的優良傳統,才有發展的前途。他說,他要感謝生活。他的那些頗具新意的作品正是他多次走進生活、走進雲南熱帶雨林的自然景觀所帶來的新鮮感受。在那裡,他發現一品紅「花不知名分外嬌」的美麗,他看到虎刺梅「山野深處自芳菲」的奇崛,他更對鐵骨錚錚的仙人掌與大自然抗爭的頑強精神情有獨鍾。李智綱先生在南國百花叢中大膽地選取了這些古今畫家未曾表現過的題材,反覆試驗用中國畫的語言去表達它們的生命活力與蓬勃生機。
他像齊白石那樣,飽含著熱愛生命、熱愛自然的真情,以「紅花墨葉」法寫一品紅的花形葉態,健筆勾枝,潑墨寫葉,點成花,沒骨與勾勒結合,素樸與艷麗共賞,意悠境美,筆簡神完,充滿了新時期光風麗日下的生活氣息。
他借徑吳昌碩筆路,以「長留太古春」的氣魄,「直以書法演畫法」,突現虎刺梅枝幹交錯之美和超然塵外的出世之姿。濃淡對比的映襯,盤枝虯乾的穿插,點綴枝頭的花蕊,平添了無盡的情趣。這種帶刺玫瑰般的「君子之風」,往往含有自己具體生活經歷的體驗。
他也效法潘天壽造險破險的範式,強化了大寫意畫的能力,創造了仙人掌靜穆而險絕的境界,或「仙風道骨」,或「萬劫不衰」,表達了畫家對這一多年生植物永恆的野性活力和偉岸陽剛品質的讚美,既激蕩人心,又發人沉思。
李智綱先生並不止於孤立地表現上述題材的花容葉貌,也常常將它們與鳥石、芭蕉、花草相伴,以大開大合的章法構成疏與密、大與小、繁與簡、粗與細、濃與淡、線與面、黑與白、勾與潑、點與染、墨與色、藏與露的多重對比,尤能把潘天壽標新立異的「奇崛」、齊白石任情揮灑的「自然」與吳昌碩得益於書法的「筆墨」冶為一爐,更以不同於前人的面貌不斷推出「一品紅系列」「虎刺梅系列」和「仙人掌系列」的作品。這些作品已成為李智綱先生大寫意花鳥的特定符號和象徵,不僅刷新了自家的藝術面貌,也為現代大寫意花鳥畫走向新途提供了一個可資借鑒的經驗。
經驗之一是題材的突破。毫無疑問,花鳥畫的題材十分寬泛,舉凡動植物均可入畫。就寫意花鳥畫領域而言,李智綱先生並不貪求寬廣,只在有限的題材中深入發掘,而且不是躺在前輩的成就上依樣畫葫蘆,也不是同儕畫人的情感,他的取材來自於生活的實感,來自於獨立的思考,來自於自己的思想定勢和情感所向。只有深化了題材取捨的認識,有意識地集中擷取那些能充分表達畫家胸懷與氣度、情感與寄託又能發揮寫意畫功能的題材,不求廣泛涉獵只在深挖內蘊上做文章,就有可能拓出新意、開闢新境,藝術的風格和個性也就包孕其中而別開生面了。
經驗之二是筆墨的出新。中國寫意畫在精深發展中,形成了相對穩定自足的傳統。語言形式自成體系,工具材料亦具有一定的排他性。倘若輕易捨棄原有的語言形式,難免面目全非;如果簡單地改變工具材料,亦勢同邯鄲學步。對此李智綱先生則在穩健的創新中抓住了兩個關鍵:一是在傳統的基礎上創新;二是以現代觀念對待傳統。前者指李先生的寫意花鳥重視寫意的筆墨語言。他有堅實的書法功底,能自由運用和駕馭筆線,在筆墨的點擦皴染之間盡情地發揮自己的才能和想像力。後者指他對筆墨結構的妙解統一於用筆,統一於筆勢的運動,既依賴多年的認識和本領,以新的審美經驗,靠筆墨結構拉開與生活的距離,拉開與傳統的距離,拉開與西畫的距離,又表現出大自然本身之美與歷史文化積澱,甚至注入了格調境界上的理想與憧憬。李先生善於用筆,也善於用墨,他的畫以寫為主,不僅在筆力、筆意、筆勢上下功夫,也在有法與無法之間尋找自己有個性的表現方法。作品中既有理性思考的嚴謹,又有激情張揚的活力,在表現自己對生活的真切感受中,在發揮筆墨的隨機性中,讓形與意、情、趣融為一體,提升筆墨語言的表現高度。
經驗之三是精神的遐想。這種精神的遐想,離不開時代特徵,離不開自身境遇,也離不開同代人的所思所想。中國社會經歷的空前變革,導致人們承受巨大的壓力和內心的浮躁不安,也不免嚮往清靜的世界而厭惡名利場的喧囂與紛爭。李智綱先生筆下的花鳥,看似表現的是花木的榮悴與具體的感受,其實是以明朗、清新、縱橫、剛健、質樸和多情的筆致,以個人崇尚的高潔與寧靜,為當代人營造一片精神的凈土。因此,他的作品善於把表現對象的主體精神與個性的感悟結合起來,與精神人格相通,與心靈境界默契,擺脫了通常花鳥的媚俗與淺薄,既是作品的品位,也是精神品格所得到的境界,以便使觀者在美的陶冶中移精神遐想,凈化心靈,獲得「暢神」,寄託對自然、對生命的一片愛心,歌頌了和諧、光明與幸福。
上述的經驗之談,確指的是李智綱先生大寫意花鳥畫鮮明的個性特徵。他堅持「在傳統的基礎上出新」,自覺地「以現代觀念對待傳統」,他不僅保持觀察感受的新鮮感、題材選擇的獨創性,還結合自己的學養、閱歷、審美視角,去發現美,去想像,去生髮,去形成自己特有的意趣、程式和筆墨。那種在「神與物游」中體現出的新意盎然和清明大氣的境界,那種蕭散流便毫不矯揉造作的筆墨抒寫內美的造詣,那種不經意間流露出的輕鬆、儒雅、內斂、疏朗和散淡的風格,那種隨機應變集眾法為我法而得心應手的創作狀態,在城市化加劇、藝術家也被商品化而失去自我的今天,都會給觀者以充分美的享受,給畫家以有益的啟示。
作為藝術家來說,李智綱年逾七十,卻身體康健、精力充沛、文思敏捷,正值創作的旺盛期。青山不老,夕陽正艷,他還會在默默無言的勤奮創作中,向人民奉獻出新的創造成果。
2014年8月13日於北京
作品賞析:
推薦閱讀:
※加拿大藝術家Christopher.Pew繪畫作品賞析(3)
※美國女畫家Pamela.Wilson油畫作品(2)
※法國 布歇人體油畫作品
※李澤鈺書畫作品欣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