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誰來帶?媳婦?婆婆?NO!

N1

浙江53歲的陳阿姨,對兒子媳婦說出了自己的心聲「我不想帶孫子」後,家庭大戰就開始了。

陳阿姨和丈夫只有這一個兒子。手裡的布料生意年入數百萬。

兒媳婦懷孕後,全家討論孩子出生後誰來帶的問題。

兒子兒媳都有固定工作,他們希望孩子由奶奶來帶,這樣最放心。更何況,是婆婆一直都催著他們生孩子。

可陳阿姨卻在這個時候說:「不行,我不帶。請保姆,我出錢。」

「當時我提出兩個方案,要麼讓兒媳做全職媽媽,家裡經濟條件允許;要麼長期請保姆,所有費用我出。」

偏偏那段時間,網上連連曝光保姆虐待孩子的事件,兒媳心裡感到不安,央求婆婆幫忙照顧孩子,「到底是生意重要,還是孫子重要?」兒媳婦始終不理解。

這樣的關係僵持了整整三年,兒媳氣得不回家吃飯。陳阿姨說:「儘管我每個月出錢請保姆,但兒子對我的態度好像也不好了。」

去年年底,陳阿姨和丈夫過年前,參加了一個去三亞的旅遊團。這是50多歲的陳阿姨,第一次出門旅遊。

當陳阿姨在家庭微信群發了這個消息後,兒媳婦說了一句「你怎麼可以這樣」,就退出了群聊。直到現在,兒媳都沒有再重新加回家庭群。

兒媳甩出一句狠話:「你可以不帶孫子,以後等你們老了,是不是我們也可以不用管你們?」

這句話像針一樣,刺在了陳阿姨的心肉里。陳阿姨鄭重地跟兒子兒媳說了這麼一段話:「第一,帶孩子不是我的義務,帶也只能算是情分,不給你帶孩子是本分;第二,我有自己的事情,而且年紀大了,給你們帶孩子力不從心;第三,給你們帶孩子就要跟你們一起生活,生活習慣不同,以後肯定矛盾不斷;第四、我生兒養兒已是耗盡精力,即便我生意放下了,也想到處走走,頤養天年。」

N2

當兒媳婦和婆婆鬧得不可開交的時候,大家都忽略了一個角落裡的人:孩子的爸爸。

孩子誰來帶,不應該是媳婦和婆婆之間的選擇,也不應該是媳婦和親媽之間的選擇。首先應該是小家庭內部的選擇,需要丈夫和妻子彼此協調完成。

前面,陳阿姨提出的兩個意見裡面,第一條就是,家裡有錢,兒媳婦可以安心回家做全職媽媽。如果這個時候,她反問一句,為什麼回家帶孩子的那個人是我?可能核心問題就能浮出水面。

很多丈夫會說,我不是不想出力,可是孩子小時候,更需要媽媽。

這話其實沒錯。

當孩子處於嬰兒期的時候,最需要的是媽媽的目不轉睛,妻子此時在育兒問題上必然唱主角。那麼,丈夫能做什麼?

丈夫對於嗷嗷待哺的小嬰兒來說,他此刻只是寶貝成長的背景板。他可以不會換尿布,不會餵奶、拍嗝。他也可以有工作,要上班。

但是,他下班回家後,至少要能做到問問妻子累不累,為妻子揉揉肩,聽妻子發發牢騷。這可不是假把式。

當他把關注力細膩地放在妻子身上。這一刻給妻子帶來的滋養,能讓一個被嬰兒折磨了一天、疲憊至極的妻子,重燃活下去的慾望。能讓蓬頭垢面,一肚子怨氣,正要發飆的妻子瞬間覺得自己還是個女人,要去照照鏡子。

丈夫能讓妻子每天有幾分鐘抽離「造奶機」的角色,做幾分鐘正常人。而後,滿血復活,重新做回「造奶機」。

當孩子長大一點,妻子要回到工作崗位上,丈夫能參與的地方就更多更具體了。這個時候,爺爺奶奶也好,外公外婆也好,他們是可以參與到小家庭中來幫忙。包括前面那個不願意帶孩子的陳阿姨,她也表示過,可以在有需要時候幫忙。只是不能接受長期帶孩子。

N3

那麼,老人參與幫忙帶孩子有什麼講究呢?

第一,不做偉人!老人只在心甘情願的情況下提供幫助,不勉強自己,不做偉大的犧牲。中國的社會意識中,老人幫忙帶孩子是被大眾認為是理所應當的。所以,即便老人對這個問題有情緒,他們也不敢直接表達。很多沒底氣的老人,經濟不寬裕,未來還指望兒女養老,他們就只能把情緒憋在心裡,然後在各種不恰當的地方表達。

比方說:老人常常在給孩子喂飯,或者穿衣服的時候對著孩子說些莫名其妙的話,而說的話,其實是說給在一旁袖手旁邊,不幹活的兒子和兒媳婦聽的。這種情況下。兒子和兒媳婦都聽懂了。但是他們會很生氣老人這種對這孩子發牢騷的表達方式,會無心去體會老人的情緒,而變成對老人育兒方式的不滿。矛盾就因此升級。

陳阿姨是個有錢的老太太,她願意出錢請保姆,相對來說,表達更直接。兒媳婦對她的不滿,並不是全部針對她。其中至少有一半,陳阿姨是在幫自己的兒子背鍋。兒媳婦在育兒問題上,如果有丈夫在一旁積極出手,她對陳阿姨的不滿會大大減少。

第二,不要有主人翁精神!孩子是兒子和兒媳婦的。這個小家也是兒子和兒媳婦的。長輩僅僅是來幫忙,力氣盡量參與到後勤部分,避免參與直接育兒。因為這個部分是為人父母的職責,不可被侵佔和替代。有一部分長輩,是非常願意幫著帶孫子的。他們和子女的矛盾往往出在「做得太多」上面。

比方說:兒媳婦讓孫女穿著一條漂漂亮亮裙子,準備出去玩。婆婆看見了,立刻拿出一件褲子,給小孫女套上。理由是:孩子膝蓋冷!兒媳婦往往立刻就變臉了,當面就把褲子脫下來,扔到沙發上,帶孩子出門了。這事的結局就是婆婆氣的哭。兒媳婦也煩躁的要死。心想:你自己膝蓋冷,就給孩子加褲子?

孩子在父母手裡,凍著也好,餓著也好,都是他們成長中很自然要去經歷的,只要不是刻意虐待。老人們都大可放心。因為就算老人全權負責這些,也不能保證孩子不生病不摔跤。

孩子吃什麼,穿什麼,用什麼,教什麼。父母說了算!長輩能做些什麼?可以每周幫著做幾頓飯、幫忙做點家務。適可而止的幫助,才是錦上添花的。

我親媽曾經和我同住過一段時間,當時矛盾不斷,最後我實在受不了,跟她說了一句話:你能不能把自己當個保姆?我親媽聽完臉都綠了。她賭氣似地在家擺出一副機器人保姆的樣子,任何事情都問我該怎麼做,我一邊不緊不慢地交待她做著,一邊周末帶她出去吃喝玩樂了幾次。最後,她終於消化了我的真實想法,理智地告訴我:我覺得做保姆輕鬆多了。

一個家庭中的每個成員,都是有自己的「身份」的,當每個人回到自己的位置上,不越界。誰的家,誰做主,誰擔當。家庭關係自然就平穩了!


推薦閱讀:

孩子對父母的十大不希望
夫妻八字合:何時能懷孕,會有幾個孩子,婚姻、財運如何
如何提高孩子的社交商
聾啞人夫妻怎樣教育孩子?
看似很成熟,其實內心幼稚的像個小孩子的星座!

TAG:孩子 | 婆婆 | 媳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