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狗又來吃月亮?拍攝月食要注意這些
1月31日,天狗又要來吃月亮了。古代人不明白什麼是月食,於是有了天狗吃月亮的說法。現在,月食、日食這種天文現象的時間點已經成為天文愛好者、攝影愛好者的節日。月食分為月全食、月偏食和半影月食三種,月全食肯定是最適合拍攝的一種。今天,大C就來給大家講講如何拍攝月食,還有拍攝月食時的一些注意事項。
天狗又來吃月亮?拍攝月食要注意這些
●2018年別錯過的2次月食
1月31日月食現象:
全國均可觀看
現象開始時間:18點51分15秒
月球進入地球本影時間:19點48分27秒
月全食開始時間:20點51分47秒
月全食最大深入時間:21點29分49.6秒
月全食結束時間:22點07分51秒
月球離開地球本影時間:23點11分11秒
月球離開地球半影時間:00點08分27秒
7月28日月食現象:
西部地區可看全程,東部地區可看部分過程
月亮開始進入地球本影:2點24分27秒
月亮完全進入本影內:3點30分15秒
月亮進入地球本影最深時刻:4點22分54.3秒
月亮開始部分角落褪色:5點13分12秒
月亮完全離開地球本影區域:6點19分00秒
●如何尋找合適的拍攝點
在尋找合適的拍攝地點之前,大家要先關注新聞,這樣就可以了解到那些區域能夠觀看月食。比如1月31日這次的日食是全國都可以觀看的。
還有一點,就是在拍攝前一定要了解月食時刻的天氣狀況,現在可以分時段查詢天氣的app已經非常多了,所以查詢起來很方便。除了查看是否是晴天少雲之外,還要查看霧霾指數,就算是晴天,生活在霧霾較多的北方,也可能看不到月食,畢竟月亮都看不到。
天空晴朗少雲、無霧霾,就能夠觀看月食(這張並非是拍月食,只是拍月亮,意思一樣)
對於拍攝地點的選擇,其實並沒有特別多的限制,因為月食可以觀看的範圍非常廣。比如1月31日這次的月食,全國都可以觀看,因此觀測和拍攝的地點都很隨意,想去哪裡就去哪裡。
如果只是簡單的觀測或者是拍拍照,發朋友圈炫耀一下,真的是任何地點都可以。但是如果想要拍攝和記錄月食的全過程,或者是拍攝出彩的月食大片,那麼環境的選擇就要有標準了。
如果只是想發朋友圈炫耀,拍個月亮的特寫即可
攝影講究的是畫面的搭配,因此想要拍攝出彩的日食照片,拍攝地點就不能夠太隨意,這一點和拍攝星軌、銀河很類似。由於月亮是主體,背景是浩瀚的天空,因此我們的照片主要就是對於前景的選擇。前景可以是山川,可以是樓宇,可以是地標建築,也可以是一些有意義的玩意,當然也可以是人,怎麼選擇就看你的創意和審美。也就是說,如果你的前景夠美、夠硬,你的照片一定比別人更強,更吸引人。
●拍攝月食的技巧分享
拍攝普通月亮:
很多人日常都拍攝過月亮,但是絕大部分都是拍攝特寫。拍攝月亮的特寫,至少需要300mm的長焦焦段,更長的會特寫的更完美。其實拍攝月亮比拍攝月食稍簡單一些,因為平時的月亮亮度比月食時要高,當然弦月和新月另當別論。
普通月亮的拍攝至少要300mm焦段
拍攝月亮有一定的法則可尋,一般是建議大家使用三腳架拍攝,這樣更穩定,畫面也更乾淨,畢竟手持拍攝需要提升ISO,增加噪點。使用三腳架拍攝的時候,可以設置ISO100,快門則是建議1/100s以上。光圈的部分,當ISO和快門固定之後,拍攝新月可以選用F5.6,拍攝弦月可以選擇F8,拍攝滿月可以使用F11。
拍攝月食特寫:
不論是拍攝月食特寫,還是拍攝月食軌跡,首先我們要準備。準備工作主要是相機充滿電,架設好三腳架,連上快門線(如果有)。然後將相機和鏡頭都改成手動模式,比如相機設置為M檔,鏡頭改為MF手動對焦模式,測光改為點測光。
對焦的時候,讓畫面放大至最大(部分相機支持),或者是將鏡頭焦段拉至最大(變焦鏡頭),然後擰動手動對焦環對焦,對焦的標準就是看清楚月亮表面的細節(比如黑塊的山谷或者環形山),這樣就算對焦準確了。然後要小心不要在拍攝的時候擰動鏡頭焦段或者對焦環。
拍攝月食的特寫焦段同樣至少300mm
拍攝的時候,如果是特寫,仍然需要300mm或者更長的焦段。如果是空曠的地帶,直接拍攝即可;如果是樓宇間拍攝,要注意預判月亮的軌跡,不要拍攝過程中被樓擋住,然後再移動拍攝地。
由於月食的時候,尤其是月全食的光線比普通月亮暗很多,因此在拍攝的時候可以適當提升ISO的數值,但是不要過分的縮減光圈或者提升快門,會影響拍攝的效果。由於月食的時候月亮的亮度實時變化,因此要實時的調節快門、光圈、ISO參數,否則會影響拍攝的效果。
拍攝月食軌跡:
拍攝月食的軌跡,現在最流行的方式就是堆棧疊加,這個在之前的煙花文章中為大家介紹過,詳細的後期方法請參見《盤點全球10大跨年煙花拍攝地點和機位》,這篇文章不再重複了。
還是談一下前期拍攝的注意事項吧。拍攝月食的軌跡,前期最重要的就是拍攝的環境,前景一定要搭配好,而且不能夠擋住月亮的軌跡。另外,在拍攝之前,按照上面介紹的方法做好準備工作。拍攝的過程中,千萬不要移動三腳架的位置和角度,不要更改相機的拍攝角度、焦段和對焦。也就是每次拍攝記錄的時候只調節相機的設置參數,其他的都不要改變。
另外,在拍攝月食軌跡的時候,建議使用快門線,否則按下快門的時候容易造成機震,導致照片虛化。拍攝的照片格式盡量選擇RAW,方便後期調整和堆棧合成。
對了,忘了談鏡頭焦段的問題了,拍攝月食特寫選擇300mm或者更長的焦段,而拍攝月食的軌跡,可以選用廣角或者中長焦段,至於選擇多廣的焦段,就要看你的畫面布局了。
還有一點乾貨分享給大家,拍攝月食軌跡的時候,大概是三分鐘到五分鐘拍攝一張,三分鐘可以拍攝很密集的月食軌跡,五分鐘的軌跡會稀疏一些。
●拍攝月食應該選擇什麼設備?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其實拍攝月食對於器材並沒有太高的要求,記得七、八年前,那會還是卡片相機盛行的時代,大C就在西湖邊上用卡片相機手持拍攝過月亮,而且很清晰,月亮上的環線山也可以看到。
機身最好是高像素
但是時代不同了,現在即便是入門單反相機和微單相機的畫質也已經很出色了。所以拍攝月食,對於相機本身要求並不是特別高。不過,如果想要看到更清晰的月亮的照片,建議選擇2000萬或者更高像素的機身。高像素可以記錄更多信息,即便是後期裁切的時候,也可以保留很多的細節。另外,如果使用全畫幅單反或者微單,可以讓畫質更好,噪點也會更低。
鏡頭按拍攝需求選擇
上面文章介紹過,鏡頭的選擇,其實很重要,遠比機身重要。如果是拍攝特寫,想要拍攝到紅色大月亮的月食景象,建議選擇300mm或者以上的長焦鏡頭。如果實在無法使用這種長角焦段,因為一般家庭用戶最大的長焦鏡頭只到200mm。如果是這種情況,建議大家使用APS-C畫幅的機身,這樣算上換算的倍率,長焦端就可以達到300mm了。
大光變的卡片相機也可以拍攝月亮特寫
如果是拍攝月食的軌跡,那麼鏡頭選擇的範圍就很多了,從廣角到長焦均可以。
另外,由於拍攝月食一般會使用小光圈,因此鏡頭的光圈配置並不重要,不過大光圈的定焦鏡頭一般成像素質都會更好,因此如果經濟實力較好,建議還是選擇這種鏡頭。
三腳架最好必備,快門線酌情配備
相機鏡頭說完了,我們接著來談談配件。雖然說拍攝月食可以手持,但是由於月食期間的紅月亮光線昏暗,如果手持拍照必須提升ISO數值保證足夠的快門速度。由於一般攝影用戶並不都擁有高端全畫幅單反或者微單相機,因此並不會有出色的控噪能力,所以高ISO拍攝月食的時候會產生很多噪點,嚴重影響觀看感受。
三腳架最好是配備
如果是低ISO手持拍攝月食,很容易因為快門速度過低造成畫面虛化。因此,如果想要高畫質的低ISO月食照片,最好是能夠配備一支三腳架。畢竟夜間拍攝三腳架的使用幾率非常高。
快門線並非必須配備
另外還有一個配件是快門線,它可以幫助你更簡單的實現月食軌跡的間隔拍攝,也可以避免你按下機身上快門造成機震,從而讓畫面抖動。當然快門線並不是必備的,如果有預算可以選配,如果沒有也沒有問題。
其實拍攝月食很像是拍攝星空或者星軌,最重要的還是你的拍攝思路,技術可以通過網上的教程彌補,但是拍攝的思路一定要自己訓練。即使有出色的器材和配件,如果沒有一個優秀的拍攝前景和拍攝的思路,也不會成功的拍攝漂亮的月食照片。因此,拍攝日食與其他攝影一樣,拍攝之前的規劃和思考反而比拍攝和後期的過程更加重要。如果想要拍到出彩的作品,請多做準備工作、前期多思考。
推薦閱讀:
※李振盛拍攝的文革照片當事人追蹤(98年,共2人)
※NASA公布紫外線相機拍攝太陽風暴(組圖)
※手持單反相機拍攝時的幾種姿勢
※微電影拍攝的技巧和方法
※使用單反相機增強拍攝效果的幾個要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