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岱廟解說詞(泰山傳說60)

岱 廟

朋友們,今天我們遊覽的名勝古迹是東嶽神府岱廟,岱廟舊稱「東嶽廟」,俗稱「泰廟」。它是泰山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築群,也是華夏名山第一廟,是古帝王祭祀泰山神的地方。舊時,每當農曆3月28日東嶽大帝聖誕日,泰山人就在岱廟內舉辦規模盛大的廟會。一提起東嶽廟會,大家就會想起《水滸傳·七十四回》中所描寫的浪子燕青打擂的故事。天下高手雲集東嶽廟,浪子燕青身手不凡,一場惡戰,不可一世的惡霸任原,終於成為梁山好漢的敗將,一時間轟動了泰安州。

岱廟位於泰山南麓的泰安城區北部,恰好處於南起舊泰城南門,北達岱頂南天門的軸線上,把山與城和諧地聯為一體。岱廟在中國建築史上是按最高規格的帝王宮城形制來營造的。它城碟高築,廟貌巍嚴,結構嚴謹,宮闕重疊,雕樑畫棟,富麗堂皇,總面積96600多平方米。它在總體設計上是把眾多的重要建築依次排列在中軸線上,其它建築對稱於左右兩側;它的空間序列也是按照軸線的縱深發展而逐步展開。廟前有遙參亭、岱廟坊;廟中南北軸線上貫穿著正陽門、配天門、仁安門、天貺殿、後寢宮、厚載門;東側輔以漢柏院、東御座、鐘樓、東寢宮、東道院;西側佐以延禧殿、環詠亭、鼓樓、西寢宮、雨花道院。

岱廟創建於西漢時期,拓展於唐宋,後經多次重修,建國後又屢加整修,使它煥然一新,重放光彩。

遙參亭:游岱廟首先要從遙參亭開始,它是岱廟的前庭,古帝王凡有事於岱宗,必先至此進行簡單的參拜,然後選擇吉日良辰才再入廟祭神。亭前有石坊,建於清代乾隆三十五年即公元1770年,四柱三間,為衝天柱式牌坊,頂端蹲立著「望天吼」石獸,額書「遙參亭」。坊的左右鐵獅蹲列,旗杆高豎。

坊前是「雙龍池」,清光緒六年即公元1880年開鑿,方石壘砌,玉欄環圍,引王母池之水,環繞岱廟後流入池內。因在池的西北和東南角上各有石雕龍頭一個,專供出入水之用,所以稱為「雙龍池」,池北側的華板上大書著「龍躍天池」四個字。雙龍池在當時既增加了一個新的景點,又解決了舊泰城居民飲水難的問題。

池前為通天街,南頭就是古泰城南門。古時遊人一進入南門就置身於「登泰山如登天」的莊嚴氣氛中,文官下轎、武官下馬,跪列於街兩旁迎駕天子。

池旁有唐槐蔽蔭,池後聳立著《濟南五三慘案紀念碑》。民國十七年即1928年,日軍侵佔濟南,五月三日屠殺我軍民5000多人,國民黨山東省政府被迫遷往泰安,第二年在周年紀念大會上泰安民眾捐資立碑,銘記國恥。碑座為方形,上刻「民國十八年五月立」,碑身是四棱上削,似怒劍刺空,與濟南軍民當年所立《五三慘案紀念碑》相同。

遙參亭為二進院落,山門、塞門、正殿、方亭、後門依次坐落在通天御道至岱廟的軸線上。山門內台基上建正殿五間,歇山頂,前後步廊式,上覆黃琉璃瓦,殿內供奉著碧霞元君;兩側是東西配殿各三間,供奉送生娘娘和眼光奶奶;院中有清代康熙五十九年即公元1720年時,泰安知事張奇逄所立的《禁止捨身碑》,規勸往來香客不要再到岱頂捨身崖捨身。文中說:「與其毀身以辱親,何如得身以養親?與其身死而求仙,何如存身而積善?」後院中立方亭,四柱攢尖頂;東北方有日本書法家柳田泰雲先生書刻的《李白登岱六首詩碑》,1990年立;西北方銀杏高聳,摩雲擎天。

現在的遙參亭,基本上是明末的格局。它的規模之小、空間之狹與岱廟形成對比。這種由小到大、由低到高、由淺入深的表現手法,烘托得岱廟更加雄偉壯麗。

岱廟坊:遙參亭與岱廟之間是岱廟坊,又名玲瓏坊,建於清代康熙十一年即公元1672年,為四柱三間三樓式牌坊,高低錯落,通體浮雕,造型雄偉,精工細琢,為清代石雕建築的珍品。

坊頂是歇山式仿木結構,螭吻凌空,斗拱層疊,檐角飛翹,脊獸慾馳。正脊之中豎立著寶瓶,兩側有四大金剛拽引加固。中柱小額枋上透雕著二龍戲珠,龍門枋上浮雕著丹鳳朝陽。坊下奠立方形石座,座上均豎立雙柱,柱下側是滾墩石,石上前後有立雕蹲獅兩對:雄者戲耍繡球,雌者嬉鬧幼獅,姿態各異,生動可愛。坊的梁、柱、額板及滾墩石上分別雕有鋪首銜環、丹鳳朝陽、二龍戲珠及群鶴鬧蓮、天馬行空、神牛角斗、麒麟送寶等30多幅栩栩如生的祥獸瑞禽圖。圖案設計採用對稱手法,構圖和雕刻技術變化多端,具有強烈的藝術感染力。

坊的內柱陰陽面均有刻聯。南面是當年的創建者山東提督布政使施天裔撰書:「峻極於天,贊化體元生萬物;帝出乎震,赫聲濯靈鎮東方。」意思是高峻的泰山與天齊,它輔助天地化生萬物;主宰宇宙的泰山神,顯赫的威靈鎮懾東方。北面是山東巡撫兵部右侍郎趙祥星題聯並書:「為眾岳之統宗,萬國是瞻巍巍乎德何可尚;摻群靈之總攝,九州待命蕩蕩乎功孰與京。」大意是:泰山為五嶽之宗,全國各地的人們都來瞻仰它的雄偉氣概,它那化生萬物的德澤恩惠誰能超過呢?泰山之神把持操縱著群神仙界,天下都聽從其命,它那保佑蒼生的功勞廣大遠博,誰能與之相比?雙聯精闢地概括了泰山的神威。 正陽門:朋友們,這就是岱廟宮城,開八個門。朝南的5個,中為「正陽門」,是岱廟的正門,也是帝王之門:「正陽者,南方日中之氣也」。兩側的小門是掖門;掖門的兩側,東為「仰高」,西為「見大」,意思是在山下看,泰山仰之彌高,又目睹其大。廟東有「東華門」,又稱「青陽」,西有「西華門」又稱「素景」,是按天神五帝東為青帝、西為白帝而命名的。北門叫「厚載」,意思是大地能載九皇之德,又稱「魯瞻」,取意於《詩經·魯頌》的「泰山岩岩,魯邦所瞻」,為魯國人民所瞻仰,與岱頂的瞻魯台相呼應。原來在這八個門之上都有門樓,廟的四角按八卦也均建有精巧玲瓏的角樓,但民國戰亂時都被毀壞了。改革開放以來,泰山管理部門先後重建了正陽門上的五鳳樓、厚載門上的望岳樓以及聳立於城牆東北角的艮樓、東南角的巽樓、西北角的乾樓、西南角的坤樓。請大家眺望一下,那高懸於城牆上的閣樓,斗拱出三翹四,彩繪點金飛龍,富麗堂皇,氣勢非凡,大有凌空欲飛之勢。

下邊請跟我進入正陽門。咱們先看到的是軸線上的第二道門配天門,配天就是取孔子之語「德配天地」之意。配天門面闊五間,進深三間,歇山頂,前後步廊式穿堂而過。殿內原來有青龍、白虎、朱雀、玄武等四方星宿的泥塑神像,民國年間被毀。兩側是配殿,東邊是三靈侯殿,祭祀的是周朝諫官唐宸、葛雍、周武三人。傳說宋真宗東封泰山時,在岱頂南天門見到了這三位神人,於是就加封為「三靈侯」,後來在這裡建此大殿祭祀。西配殿叫太尉殿,是專門祭祀唐代名人杜崇的。此人在唐武宗的會昌年間曾被任命為中書侍郎。東西配殿於1968年全部拆除改建成平頂展覽室,現在我們看到的殿堂是1998年重建的。

這棵生長在路東側的古柏樹傳說是漢柏,蒼鬱挺拔,枝繁葉茂。在它的主幹與側枝的交接處之上長了一個奇特的樹瘤,越看越像一隻頑皮的猴子在猴頭猴腦地到處張望,胸前還掛著一個似圓似方的印牌,這就是岱廟八景之一的掛印封侯(猴)。也使大家聯想到了「關雲長掛印封侯」的故事。

大家再看院內,東西兩側有碑碣20多塊。其中最著名的是東南方的宋代《宣和重修東嶽廟記碑》和西南方的《大宋封東嶽天齊仁聖帝碑》,兩座豐碑東西對峙,高大雄偉,龜趺螭首,氣勢非凡。

《宣和碑》是宋徽宗於宣和六年即公元1124年立的御制碑。碑高9.25米,寬2.1米,僅這青石大龜座就有七立方米,重達四萬餘斤。這裡面還有一段神奇的故事呢。傳宋徽宗於宣和年間重修岱廟後要立豐碑紀念,並定下尺寸,必須超過岱廟內所有石碑。然後宣詔天下名匠限期完成,違者處斬。這下可苦了石匠,歷經磨難終於找到了石碑料卻尋不到石龜料,個個急得團團轉。這時石匠頭兒在夢境中見到大汶河的沙灘里有塊巨大的石塊,第二天便帶領匠人到沙灘里挖掘,結果與夢境相合。龜座鑿好後,卻運不進廟門,眾人又慌了。匠頭兒便朝著石龜拜了三拜說:「既然山神顯靈就請救人救到底吧!」靈石果然開口說:「欲想救眾人,必先自身損!」匠頭兒激動地連連叩頭說:「只要你能進廟門,那怕我粉身碎骨!」話音剛落,忽聽轟隆一聲巨響,從廟門上空掉下一過梁,恰恰把匠頭的雙腿砸斷了。石龜進門了,眾人得救了,匠人那捨己救人的精神傳頌至今。

《宣和碑》是當年翰林學士宇文粹中撰寫的,朝散大夫張崇篆書碑額並書寫的碑文。碑文追溯泰山祭祀歷史,粉飾太平盛世,敘述了宋徽宗自從建中靖國元年即公元1101年登基後至宣和四年在21年間「詔命屢降,增治宮宇」的情景。碑陰有明代萬曆十六年即公元1588年山東巡撫李戴和巡按吳龍征的題刻「萬代瞻仰」四個大字。從此碑可以看出,岱廟在北宋末年已發展到相當宏大的規模,各種建築共計813間,與今日的180多間形成顯明的對比。

《大宋封東嶽天齊仁聖帝碑》是宋真宗於祥符六年即公元1013年所立,俗稱《祥符碑》。碑高8.2米,寬2.3米,由翰林學士晁迥撰文,翰林待詔、朝散大夫尹熙古篆書碑額並書寫碑文。碑文首先藉助泰山的神威,對北宋王朝極盡歌頌之能事,敘述了宋真宗於大中祥符元年和四年不斷晉封泰山神的經過,鼓吹趙恆封泰山謝「天書」後的重大變化。他們把打了勝仗還賠款的「澶淵之盟」後出現的暫時穩定附會為封禪之功。碑陰有明代萬曆二十四年即公元1596年巡撫張允濟和巡按王立賢題書的「五嶽獨宗」四個大字。

另外,請看東側有《大元太師泰安武穆王神道之碑銘》、《重修東嶽蒿里山神祠記碑》及《創塑州學七十子記碑》;西側還有《泰山贊碑》、《可摘星辰方碑》等。《神道碑》立於元代延佑四年即公元1317年,碑高7.3米,寬1.78米,螭首龜趺,穹高屹立;碑文是元代翰林集賢大學士姚燧撰寫並書。碑文主要介紹元代重臣泰安武穆王忙兀博羅灌的生平及其功德。《蒿里碑》是元代至元二十一年即公元1284年,東嶽提點監修官兼東平路道教提點張志純大鍊師重修蒿里山神祠而立;文學家翰林集賢學士徐世隆撰文,泰安州知事徐汝嘉書丹。碑文主要闡述了泰山主生死的神威,是考證泰山為陰曹地府的歷史資料。後人以為人死精魂歸於蒿里,其山有神,立七十五司,出入死生之所也。故人們說:人死其魂拘於蒿里。《創塑州學七十子記碑》是元代至正九年即公元1349年所立,泰安州儒學教授張從仁撰文,中奉大夫、襲封衍聖公五十五代孫孔克堅書丹。碑文先宣揚「三綱五常」的封建倫理,繼而追溯「大成至聖文宣王」五十二代孫孔之嚴在泰安郡任判官時創塑七十子神像的原因和經過。西南方的《泰山贊碑》是清代乾隆四十年即公元1775年所立:正面是泰安知府朱孝純撰書的序和銘,碑陰是線刻泰山圖。

配天門前後,柏牆環繞,花木交雜,臘梅、月季、迎春、丁香、紫玉蘭、百日紅及櫻花、凌霄等陸續竟相開放,爭芳鬥豔。特別是「五一」節前後,花叢中幾株深紅艷麗的大碧桃宛如對對濃妝淑女,亭亭玉立在五彩繽紛的牡丹花圃中,這一難得的時令,難得的景緻吸引著遊人盡賞國色花香。

大家看,配天門後是仁安門,取自孔子「仁者安仁」之意。殿內原祭祀天聾、地啞之神,兩側是東西門神。配天與仁安之門,由通道相連,前有銅獅蹲列,後有石獅守衛,更增加了殿宇神聖的威嚴。

天貺殿:朋友們,咱們跨出仁安門後就進入了天貺殿大院,眼前就是閣老池,石欄環築,小巧玲瓏。在池內及其周圍分布著九塊玲瓏石,是金代大安元年即公元1209年時,奉符縣吳刊奉老母王氏所獻。這些因海底沉積而形成的石灰岩,均具有透、露、瘦、垢、縐、丑、秀的特點,姿態古怪,耐人尋味。更怪的是在閣老池的東側有古柏,樹榦上淤結了一個球狀疤瘤,酷似一隻雙目仰視的瑞獸麒麟,右上方還有一個圓形樹疤,天然的組成了另一個岱廟八景之一-麒麟望月。池之北側路東又有一株枯死的古柏,看它那軀體以順時針方向擰扭盤旋而上,紋理清晰,質感細膩,尤為奇特。傳說它是一位古代忠臣的化身,在陪同天子祭泰山時,由於不滿巨大的耗資而擋駕進諫,激怒了天子,後在群臣的請求下雖免於一死,但又因他的耿直不阿,拒不謝罪而重被斬首,他的魂魄就立於路旁向泰山神申冤告狀,被列為岱廟八景之一---寧死不屈。傳說畢竟是傳說,但從這棵樹的造型特點而言,卻蘊含著一種曲折奮進的力量,還有一種既剛健又柔和的美感,這正是人們喜歡它的原因。

士們、先生們:在這寬闊的大院里,古柏參天,濃蔭蔽日,透過空隙咱們便看到一座巍峨峻極、金碧輝煌的宮殿,這就是岱廟的主體建築、東嶽大帝的神宮-宋天貺殿。

大殿重台之南有小露台,台上有一巨石卓然中立,這就是「扶桑石」,又叫「介石」,俗稱「迷糊石」。北距14米處的甬道上有一棵古柏獨立階下,傳說是唐代忠臣安金藏的化身。武則天稱制後,幼子李旦為皇嗣,她懷疑其子謀反,即欲殺害,並派心腹重臣審訓安金藏等人。安金藏竭力保護太子,大呼道:「公不信我言,請剖心以明皇嗣不反也。」遂引佩刀刺腹中,五臟並出,氣絕倒地,經御醫搶救未死,李旦免難。後來唐玄宗繼位後,為追思安金藏的忠烈,特封為「代國公」,並詔令在泰山極頂大觀峰上鐫刻了「安金藏」三個大字。安金藏死後,追贈為「兵部尚書」。據傳安金藏的魂魄曾來泰山神前告武則天滅子之狀,化為此柏,因名「孤忠柏」,列為岱廟八景之一----孤柏披忠。又傳遊人在此用手帕蒙住雙眼,繞扶桑石來回各轉三圈,再去摸那古柏南側正中的疤縫,便可領受山神賜福。

大殿創建於大中祥符二年即公元1009年,是宋真宗為答謝天帝賜「天書」所建,元代重修時改稱「仁安殿」,明代重修後更為「峻極殿」,民國初復稱「天貺殿」。它是按照帝王的「九五」之制設計的,即面闊9間,進深5間。這是根據《易經》所說的「九五,飛龍在天」的含意而制定的,它的頂是重檐廡殿式,下部斗拱承托,上面覆蓋著黃琉璃瓦,整座大殿建於高達2.65米,面積為800多平方米的雙重品級台上,輝煌壯麗,峻極雄偉,展現著皇家權勢的氣派。它與北京故宮的太和殿及曲阜孔廟的大成殿,並稱為中國古代三大宮殿式建築。民間傳說,岱廟的天貺殿和皇宮的金鑾殿是一樣的,只是矮了三磚,而曲阜的大成殿又比天貺殿矮了三磚。北宋景德元年即公元1004年,遼國蕭太后和聖宗親率大軍侵入宋國的境內。宋真宗畏敵,便與大臣王欽若及陳堯叟密謀遷都南逃,因為宰相寇準堅持主戰,促使宋真宗下決心在澶淵即今日的河南濮陽督戰,結果大勝遼軍。真宗一向是主和派,雖然打了勝仗還和遼國簽訂了屈辱和約,每年輸銀10萬兩,絹綢20萬匹,這就是著名的「澶淵之盟」。宋真宗在內外交困之際,為了藉助「君權神授」而維護統治,便與王欽若等大臣導演了一場降「天書」的鬧劇,並藉此東封泰山。

大殿內供奉著東嶽大帝泥塑坐像,高4.4米,下設高達1.6米的須彌束腰方形石座。請看神像,頭頂冕冠,前垂十二旒,提示大帝要明察秋毫;冠的兩側懸墜玉衡,顯示帝王對奸宦的饞言充耳不聞。他全身著穿袞袍,手持天子賜予的青圭玉板,上雕日月星,下刻山海圖,表示泰山神具有上主天、下主地和主生又主死的神威。塑像精工細膩,肅穆端莊,栩栩如生,儼然帝君。神龕上高懸著清代康熙二十三年即公元1684年祭祀泰山神時所題「配天作鎮」匾額;殿門內上掛乾隆於十三年即公元1748年所題的「大德曰生」巨匾。像前陳列著明代帝王所賜的銅五供和森嚴的金瓜、月斧、朝天登及龍頭拐杖等儀仗。

東嶽大帝就是泰山神。歷代帝王為了加強統治,都竭力為泰山神晉爵加封,崇拜備至。山神原來並無封號,唐玄宗李隆基開元十三年即公元725年封泰山時,始封他為「天齊王」;宋真宗趙恆東封泰山時晉加為「天齊仁聖王」,大中祥符四年又加封為「天齊仁聖帝」;元世祖忽必烈於至元二十八年即公元1291年再次晉封為「天齊大生仁聖帝」。明太祖朱元璋登基後,認為給泰山神亂加封號是「瀆禮不經」,所以去掉了所有封號,改稱「東嶽泰山之神」。

大殿內,東、西、北三面的牆壁上,彩繪有《泰山神啟蹕迴鑾圖》。圖以後門為界,東為「啟蹕」,西為「迴鑾」,全長62米,高3.3米。大家看,金鑾殿前有樨下衛士,衛士身後為皇后及嬪妃目送;金水橋上是十八大學士送行;東嶽大帝端坐在大玉輅之上,輅上有黃幄,頂覆圓環三層,有六匹青馬駕馭,文武百官前呼後擁;輅前有兩乘亮轎陪行,左為炳靈王,右為延禧真人;再往前便是祥獸奔騰,鸞旗飛卷,騎士嚴陣,儀仗列侍。整個隊伍的前鋒是夜叉嗚鑼、麒麟開道、宮樂齊奏;又有香案橫置,並有十八城隍候駕。西側的迴鑾圖與出巡圖基本相同,僅是增加了兩個夜叉抬著一隻猛虎和駱駝馱著卷宗,以示東嶽大帝巡狩圓滿成功。整個畫面共有697人,加以祥獸坐騎、山石林木、宮殿橋涵,疏密相間,繁而不雜,為中國宮殿壁畫傑作之一。

壁畫傳為宋真宗東封時所繪,但大殿屢遭火災,曾多次重修,特別是在清代康熙七年即公元1668年時,華東地區發生了郯城大地震,泰安城「壞城垣民房幾盡」,大殿「牆根俱已碎塌」,所以現存壁畫是地震後的重繪。考其壁畫,顯而易見,下部主體人物與宮殿、橋樑都是中國的傳統畫法:採用散點透視或稱為均角透視,即沒有近大遠小之感,基本上保留了宋代的原貌;而頂部的山石林木及建築物,都是運用西洋的焦點透視法,即近大遠小。西畫於清朝初年傳入中國,壁畫家視為新奇,便在上半部的襯托部分加以模仿,遂使上下格調迥然不同。壁畫在民國年間曾慘遭破壞,中原大戰時,孫良誠佔據泰安,在大殿西牆下修築戲台,後來又屢次駐軍,在殿內貼標語、安木樁、設馬廄,炮擊數處。1931年泰安文化名人趙新儒修補後設置鐵欄保護。壁畫因年深月久,已多處剝蝕,下半部尤為嚴重,所以請遊客們倍加愛護。

殿內東次間有明代銅鑄「照妖寶境」一架,直徑為1.31米。此寶鏡原來是遙參亭中碧霞元君神像後的供物,1936年移此。

大殿前重台高築,開闊寬廣,雕欄環抱,玉階曲回;中間放置著明代鐵鑄大香爐和宋代兩大鐵桶,專為焚香和滅火所備;台兩側有御碑亭,裡面樹立著乾隆皇帝謁岱廟時的詩碑,共書刻8首,是研究泰山封禪祭告的重要史料,從中不僅能考證帝王蹤跡,還可窺視封禪制度的嬗變。

古帝王封禪泰山,先在岱廟內祭泰山神,然後登山祭告。清代時康熙、乾隆皇帝曾在此舉行隆重的祭祀活動,行三獻二跪六叩之禮。

在孤忠柏西側的甬道下有一棵古柏,上有一枯枝向北,宛如展翅欲飛的仙鶴,這是岱廟八景之一----仙鶴展翅。

大殿兩側原有環廊百間,與仁安門兩側的東西神門相連,廊下繪有十殿閻羅七十二司,東廊中間有鐘樓,西廊中間為鼓樓,廊與樓都毀於清朝末年,改革開放後又重建廊房和鐘鼓二樓。

大院的東廊內由北向南陳列著歷代名碑19塊,其中最著名的有清時《秦泰山刻石》的複製碑、《漢故衛尉卿衡府君之碑》、《漢故谷城長盪陰令張君表頌》、《晉任城太守夫人孫氏之碑》、《唐岱嶽觀造象記碑》、《大唐齊州神寶寺之碣》、《唐經幢》、《宋升元觀敕牒碑》、《五嶽真形圖碑》及《太極圖》和《望岳詩碑》等。值得一提的是《衡方碑》與《張遷碑》是東漢七大名碑之二。《衡方碑》是衡方的門生為其立的墓碑,追頌生前事迹。碑文溫潤爾雅,筆劃端莊穩重,筆意粗壯古拙,隸書渾古,儀態敦厚,以體豐骨壯而著名。《張遷碑》是張遷故吏為其立的政績碑。此碑長期埋於地下,到明代才在泰山西南麓的東阿縣境內發掘出來,該碑詞旨淳古,隸書朴茂,蠶不並頭,雁不雙設;外方內圓,內捩外拓,龍威虎震,劍拔弩張。雙碑是研究漢代碑刻及書法藝術的珍品,為歷代金石、書法家所推崇。另外,《唐岱嶽觀造像記碑》也很有名,為唐高宗和武則天於顯慶六年即公元661年派遣道士郭行真到泰山建醮造像所立。因為此碑是兩塊相同的條石並立而成,上有覆蓋,下有承座,形制特異,喻意武后與高宗同治天地,恩愛如鴛鴦,所以俗稱《雙束碑》或《鴛鴦碑》。此碑原在岱嶽觀,即今之王母池西側的老君堂內,1959年移至虎山水庫西側的「鴛鴦碑亭」內。文化大革命初期,移至岱廟內埋存地下,1983年立於此。此碑的下半截約半米處及其兩側已大部剝蝕。碑文四面環刻,每面作四、五層,共刻唐代六帝一後,即高宗、中宗、睿宗、玄宗、代宗、德宗、武后等137年間的齋醮造像之事20則,空隙間並有唐宋人題名、頌詩。其字為真書,雖不工整,但卻十分古拙可愛。尤為難得的是武則天易唐為周而稱帝時有七則刻文,採用了她自製的12個字。碑刻不僅是武則天攝政稱帝44年的歷史見證,而且反映了唐代推崇道教對泰山的深遠影響。

大院的西廊內,陳列著50多塊漢畫像石。其中有車馬步卒、二龍交璧、龍虎車騎、狩獵拜謁、人物行列、斗座百戲、雙龍日月、蓮花五銖等圖案,都是出土於泰山附近的漢墓中。畫像石可分為平麵線刻和減地平麵線刻及淺浮雕三種;在表現內容上也可分為現實生活、歷史故事及宗教信仰三類。這是一個奇妙多彩的世界,它以雕塑和繪畫兼而有之的藝術手法及特有的題材內容,在造型藝術中佔有很重要的地位。 朋友們,下面請隨我再到東路遊覽。東路的最南端是漢柏院,座東朝西,大門上懸掛著雲紋大匾,上書「炳靈門」,因院內原有炳靈殿,內供泰山神的三太子炳靈王而得名。另外,院內還有古柏五株,傳為漢武帝東封時所植,所以此院舊稱「炳靈宮」,今稱「漢柏院」。北宋王溥修撰《唐會要》時說:「泰山有五子,其三曰至聖炳靈王,配永泰夫人。」炳靈就是顯赫的英靈。元代馬瑞臨撰《文獻通考》又說:「炳靈公廟在泰山下,後唐長興三年即公元932年,詔以泰山三郎為威雄將軍。宋大中祥符元年十月封禪畢,親幸加封。」這說明早在唐代時這裡就有炳靈殿,宋時又進行了拓修,炳靈殿毀於民國間。

漢柏院一帶,原來是柏林地,傳說漢武帝封泰山時在這裡植了2000多株柏樹,歷經2000多年今尚存五株。古柏枝身扭結上聳,若虯龍蟠旋,雖然膚剝心枯,卻又繼生新枝,蒼古蔥鬱,堪稱絕奇。它以古雅的身姿,赫赫的高齡博得了歷代文人的高度讚賞,被譽為泰安八景之一「漢柏凌寒」,也被列為岱廟八景之一。門內北側有清乾隆皇帝《御制漢柏圖碑》,又有清康熙四十九年即公元1710年河道總督張鵬翮題書《漢柏詩碑》:「古柏千年倚碧巒,太平頂上覺天寬。晴空白鶴時來舞,雲外逍遙得靜觀。」院中有八角石欄水池,1961年建。噴泉陣陣,魚盪碧波。天晴時可憑欄盡賞漢柏翠影,因名「影翠池」。

院南部原為北宋學者孫明復與石介講學舊址,後因拓建岱廟而遷至凌漢峰下成立了泰山書院。1965年在這舊址上建茶室7間,供遊人休憩品茗。

院北是炳靈殿舊址,1929年毀,1959年在其舊址建漢柏亭。亭四周鑲嵌著歷代名碑,較著名的有西晉文學家陸機和南朝宋詩人謝靈運所賦《泰山吟》。第二層台基上還有清乾隆四十九年即公元1784年泰安知府何人麟草書杜甫詩《秋興八首》。其餘均為乾隆詩碑及竹蘭圖和頌岱詩等,多殘缺不全。院內東牆內嵌53塊碑,院中立14塊碑。有後人隸書東漢張衡《四愁詩》碑和魏曹植的《飛龍篇》碑,有明嘉靖間四川巡撫張欽所書「觀海」大字碑,有乾隆皇帝登岱詩碑,還有當代書畫家劉海粟書「漢柏」、舒同書「漢柏凌寒」、沙孟海書「盪胸生層雲,決眥入歸鳥」等。

在漢柏院北是東御座。元明時為達官貴人歇息之所,稱為迎賓堂;清代拓建後供皇帝朝山時駐蹕,改名駐蹕亭;又因在東華門內,故今稱東御座。御座由垂花門、儀門、大門、正殿和廂房組成。垂花門西向,與東華門相直;大門南向,與漢柏亭相對。門外有九龍壁,門上高懸金龍匾,額書「東御座」。院內殿宇毗連,步廊環轉,彩繪一新,古樸典雅,與金碧輝煌的岱廟殿宇形成顯明的對比。院內台基上正殿五間,殿內按清宮室設置作復原陳列,有龍墩、龍椅、立櫃、方桌等紫檀古木傢俱及各種工藝品,雕刻精緻,鏤孔圓潤,螺細鑲嵌,圖案華美,與各類楹聯相映爭輝。台基兩側有東西配殿各三間,陳列部分泰山祭器。在這裡展示著著名的泰山三寶:沉香獅子、溫涼玉圭和黃藍釉瓷葫蘆瓶。沉香獅子一對,是由珍貴沉香木疙瘩精雕細刻而成,每個重約3.5公斤,全身疙瘩突起,形似捲毛,蹲坐翹尾,仰首凝視,警覺欲搏,栩栩如生。溫涼玉圭,色白微青,又名青圭或蒼玉圭,長92.2厘米,上寬29.5厘米,重27.75公斤。《周禮》上說:「以青圭禮東方。」青圭是泰山神手中所拿的鎮山之寶。圭由上、下兩截銜接而成,因上截為硬玉,質密而涼;下截為璞,質疏而溫,所以叫溫涼玉。上截刻日月星辰和山海圖,蓄意泰山神主宰乾坤,靈應九州;下截刻「乾隆年制」。那時玉圭用錦被覆蓋,遊人觀摸要付一定數目的銀兩,由道士日夜守護。瓷葫蘆是明嘉靖年間御窯製品,乾隆時賜於岱廟,葫蘆瓶黃釉青花,盎然古趣。泰山三寶曾於1942年冬被盜,落於濟南鴻寶齋,後又轉售於北京燕東銀行監事,經國民黨山東省和北京市偽政府的嚴加追查,失而復得。

院內南廊牆內鑲嵌著郭沫若於1961年5月中旬登泰山時所留登岱六首詩碑。院中古松如棚,珍碣雙挺,東有宋真宗御制《青帝廣生帝君之贊碑》,西有馳名中外的《秦泰山刻石》殘字碑。

《秦泰山刻石》鐫刻著秦始皇功德銘和秦二世詔書,傳為丞相李斯篆書,所以又叫《李斯篆碑》。此碑原來在岱頂玉女池旁,共有222個字,後來漸漸泯滅。宋真宗東封泰山時,兗州太守獻出拓片僅40餘字。宋大觀年間及政和初年,汶陽劉歧兩次登臨後剔除污垢,可識者146字。明代嘉靖年間只存二世詔書29字,後來從岱頂移置到碧霞祠。清乾隆五年即公元1740年祠遭火災,秦刻石遂之失傳。後來歷經75年,泰安舊尹蔣伯生從玉女池中搜尋到兩塊殘石,共存殘字10個,鑲嵌到岱頂東嶽廟的牆壁上。道光十二年即公元1832年廟坍塌,泰安知縣徐宗干從瓦礫中找到後移至山下岱廟內。光緒十六年即公元1890年殘石被盜,泰安知縣毛蜀雲嚴加查詢,大索十日,最後在城北門外小橋下發現,重置道院。宣統二年即公元1910年泰安知縣俞慶瀾為防止風剝雨蝕,在唐槐院環詠亭內修築石屋保護秦刻,1928年環詠亭廢毀,將此石移到東御座。《秦泰山刻石》歷經2200餘年的滄桑沉淪,今存10個殘字,完整者7個:「臣去疾臣請矣臣」,半殘者三個:「斯昧死」,被列為國家一級文物,是泰山最早的刻石,也是中國最早的紀功刻石。

朋友們,下面請隨我再到西路遊覽。西路最南端的第一組建築群是唐槐院。院內原有延禧殿,供奉著延禧真人,所以舊時稱「延禧宮」。

唐槐原來高大茂盛,蔽蔭畝許,後逐漸衰枯,建國前在兵荒馬亂中摧折而亡。1952年在枯槐內植一小槐,俗稱「唐槐抱子」,今列為岱廟八景之一。今日新槐已扶疏郁茂,樹前有雙碑:一塊是明萬曆年間甘一驥書「唐槐」大字碑;另一塊為清康熙年間張鵬翮題《唐槐詩》:「瀟洒名山日正長,煙霞為侶足徜徉。誰能欹枕清風夜,一任槐花滿地香。」

樹北為延禧殿舊址。宋元時在殿北創建誠明堂、館賓堂、御香亭、庖廚、浴室、環廊等;明清時又在其廢址創建環詠亭、藏經堂、魯班殿。環詠亭四壁鑲嵌著歷代碑碣,其中有韓琦、蔡襄、范仲淹、歐陽修、石曼卿等大家名流手筆。其中殿、堂、亭均毀於民國年間的兵亂中,古碑碣大部鑿毀散失。

唐槐院在1928年曾廢為旅館、澡堂,建國初改建為泰安中心醫院,今仍恢復為唐槐院。1984年在唐槐院北部的誠明堂和藏經堂的舊址創建了文物庫房樓,內藏文物4800多件,古籍約3萬餘冊。僅清代皇帝御賜的祭器就有613件。

請大家再隨我到後寢宮看一看。宋真宗封泰山時,認為泰山神既然封為帝,就應有「皇后」,於是又想像了個「淑明後」,因建三宮:中為正宮,兩側是配宮。今為泰山封禪陳列室。

後寢宮之北是後花園,東半部為木樁盆景,千姿百態,情趣橫生;西半部為花卉盆景,百花鬥豔,萬紫千紅。東南角上有銅亭一座,又名「金闕」。明代萬曆四十三年即公元1615年鑄造,重檐歇山式鎏金頂,仿木結構。原在岱頂碧霞祠內,明末移山下靈應宮大殿前,1972年移此。在西南角還有鐵塔,是明嘉靖年間所鑄造,原在天書觀即今上河橋糧食局,為十三級,民國年間毀於兵亂,現僅剩三級,1973年移此。

在後花園的西牆下,也有一棵古柏,蒼翠的樹冠上,簇擁著茂密的枝葉,好似一團團雲朵,所以被稱為「雲列三台」,被列為岱廟八景之一。

東西花園間是北大門,1984年重建。門上有望岳樓三間,檐下懸「厚載門」匾額。望岳樓與正陽門的五鳳樓法式相同,黃瓦明廊,紅柱隔扇,如雲端瓊闕。

古老文明的岱廟,象一顆光彩閃耀的明珠,鑲嵌在山與城的結合部,大家站在望岳樓上,可仰望巍巍泰岱與天齊,可眺瞻天門雲梯隱天際。

泰山風景區內,有山峰156座,崖嶺138座,名洞72處,奇石72塊,溪谷130條, 瀑潭64處,名泉72眼,古樹名木萬餘株,寺廟58座,古遺址128處,碑碣1239塊,摩崖刻石1277處。主要分布在岱陽、岱頂、岱陰及靈岩。


推薦閱讀:

夜登泰山
泰山上的神仙
歷史上泰山封禪的帝王
《靈應泰山娘娘寶卷》漫錄
如何用泰山石化解房屋缺角?

TAG:解說 | 傳說 | 泰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