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快樂的媽媽,對家庭的殺傷力有多大?

每天讀點有用、有趣、有態度的育兒乾貨

文 | 葉苓

成長樹原創,其他公號轉載請輸入「授權」

- 01 -

閨蜜欣最近有點崩潰,女兒進入了小升初的關鍵時期,成績卻忽高忽低不穩定,老師開家長會,也示意她要「多加關注」。

「我老公一天到晚忙的要命,什麼都顧不上!接送孩子上下學、帶孩子上課外班、家裡東東西西的事兒,全是我!」欣說起來,就牢騷滿腹。

偏偏她最近身體又不舒服,來去醫院都是自己一個人。

有時煩躁起來,滿腹的委屈會瞬間變成東沖西撞的的情緒,忍不住沖女兒吼叫一通,事後又難免黯然。

欣的辦公室一共兩個人,對桌的楊姐比她年紀大,常常在工作上幫助他。

這天,楊姐的兒子打來電話,說他的月考成績不理想,似乎情緒有些低落。楊姐靜靜地聽著電話,時而輕聲安慰幾句,許諾回家後和他一起查缺補漏,爭取儘快趕上去。

「本來,這事若換了別人,其實是再簡單不過的,但楊姐的老公常年胃病,起居常年都是她在照料;兒子現在高二了,學習非常緊張;老母親最近又生病住院,下班有時還得去醫院去陪護,她的壓力可想而知……這麼多事兒,要是我,早崩潰了!」

可是她講電話的時候,臉上始終掛著柔和的笑意,過後該幹啥幹啥,沒看出什麼異樣。再對比一下自己,欣佩服不已。

楊姐說:「那是你沒有真正意識到情緒對家裡人的影響,以前我老公生病住院的時候,我也急的天天發脾氣。結果孩子那段時間情緒低落、成績下滑,後來老師找我談話,我才想明白了。誰家沒點事情呢?就當是給孩子做榜樣吧!你自己積極樂觀,那麼孩子自然會學去!」

- 02 -

央視《面對面》有一期節目,邀請的是知名節目主持人董卿。

有一段話,是她放下成功人士的標籤,以一個再普通不過的母親的身份,對觀眾,也是對自己說:

「你希望自己的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你就首先要去做一個什麼樣的人」。

有了孩子之後,她用更加成熟的眼光審視自己的人生,發現比成功更重要的,是樂觀積極的人生態度,是微笑應對困難與挫折的能力;而比一切說教更重要的,則是好好做自己,用實際行動在孩子的生活中點滴示範、點滴滲透。

有些品質,比財富和金錢更寶貴,是我們作為家長,無論如何都要給孩子的。

而這些東西,無法轉賬,無法拷貝,無法贈與,無法說教。只能通過一點一滴的小事,去潛移默化,去言傳身教。

你能拿出固定的時間來堅持閱讀,享受其中,那麼你的孩子一定會習慣於此,並默默的愛上讀書;

你敦厚大度,待人誠懇,那麼你的孩子多半會與人為善,在學校或單位和別人愉悅相處;

你一下班就舉著手機癱倒在沙發上,對各類活動都避而遠之,那麼你的孩子就很難走出戶外,愛上運動;

你對工作上、生活中的小事瑕疵必報、斤斤計較,就不要苛求孩子心中有愛,寬鬆豁達;

……

想要孩子是怎樣的,你先要努力去成為怎樣的人。

也許成年後,那些課本里的內容、黑板上的公式都會逐一淡忘,但幼年時,父母的點滴言行,卻會化作成長的紋理,成為自己生命的一部分。

- 03 -

作家張愛玲成年之後,還始終記得幼年時,母親出國回來的情景。

那時,她的父母已經離婚。

她的母親是崇尚自由的進步女性,穿著從歐洲帶回來的洋裝,看起來優雅而美麗。

母親在家裡彈琴、唱歌,甚至和好友並排坐在鋼琴凳上模仿電影里的表演。

愛玲和弟弟則坐在地上看著,大笑著,在狼皮褥子上滾來滾去。偶爾,她會側過頭來看看弟弟,俏皮地笑一笑,眨眨眼睛,意思是說:「你看多好!」

母親喜歡看老舍的《二馬》,經常坐在抽水馬桶上看,一面笑,一面讀,幼小的愛玲也靠在門框上笑。

儘管後來,老舍的很多作品都比《二馬》好得多,但張愛玲一直到成人,都還是最喜歡老舍的《二馬》。

那時候的愛玲,是開心的,開朗的,她說自己「到了快樂的極致」,很大程度上是由於母親的感染。

至於父母究竟在不在一起,有沒有離婚,她並不在意,她恣肆的享受著母親帶來的美麗大方、樂觀自信,這是她童年生活中最和美、最安寧、最幸福的一段回憶。

可惜後來,母親再次留洋離去,她的心門從此關閉,她的性格,也再也沒有那樣活潑開朗過。

無論後來多麼出名,都始終無法帶給她這種豐富、熱鬧、暢快的感受。

如果她的母親能夠將這種積極樂觀的陪伴延續下去,那麼張愛玲的人生,可能會少去很多灰色,可能會從此不同。

儘管人們都說,父母在孩子的教育中,缺一不可,承擔著同樣的責任與義務。然而實際上,無論是出於傳統思維的影響,還是出於男女性別的差異,無論是十月懷胎形成的天然聯繫,還是生育政策中假期的安排,都決定了在大多數的家庭中,母親對孩子的照顧與陪伴,明顯高於父親。

- 04 -

紐卡斯爾大學的研究者選取了數名5至12歲的孩子和她們的母親作為研究對象,發現如果母親經常鍛煉,那麼女兒也會在運動上花更多的時間。父母是孩子潛在的榜樣,孩子大部分的信仰和行為,都來源於此。

哈佛大學的研究則顯示:孩子會大大得益於母親對於所從事工作的態度,更加樂觀積極的女性,她們的孩子工作後所得到的薪水,比同齡人平均高出4%,而且更有可能晉陞到管理崗位。

家庭對孩子的影響巨大,尤其是母親,我們會從她那裡學到人與人之間的相處模式,而母親與孩子的關係模式,也會影響孩子日後與親密愛人的相處模式。

你是孩子的原生家庭,你的人生態度,決定了孩子童年記憶的主色調。無論你是職場女性還是全職媽媽,無論你是已婚還是離異,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是否給孩子傳遞了獨立、樂觀、有目標的生活態度。所以,做一個積極樂觀的媽媽,比什麼都重要。

這是一種生活方式,更是一種無價的、能讓自己和孩子都受益的的人生智慧。

而孩子想要的不多,也許僅僅是一個美麗大方,又樂觀向上的媽媽。


推薦閱讀:

當更年期綜合征遇上中醫藥方,「凶媽媽惡婆婆」不再有
每位媽媽,都有一段「血淚史」!
教准媽媽數胎動
孕媽媽生男生女六大異常癥狀
媽媽隨口一句「寶寶你真聰明」竟成束縛孩子一生的枷鎖

TAG:家庭 | 媽媽 | 快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