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莉:因為流淚所以微笑
06-27
池莉:因為流淚所以微笑http://www.chinawriter.com.cn2007年04月18日16:00 羊城晚報 呂丁丁 下午五點,北京中苑賓館,作為全國人大代表的池莉一襲長裙,披勾花的絨線披肩,帶著一份優雅和溫婉忙裡偷閒地接受了我的採訪。一畦菜園、一杯清茶,晨昏閱讀,寧靜寫作,有規律地上網、收發簡訊,與女兒密友一般,共同承擔和經歷著馬上到來的高中畢業以及高考,為家人烹飪精緻的飲食———如此看來,池莉是個標準的都市女人。但是同時,她已經十年拒絕電視露面,東方之子、藝術人生、魯豫有約、清華大講壇等等著名欄目一再的友好邀請,她卻完全不為所動;博客開了很快就關閉,居然認為這個工具「不好使」;僅從這一方面來看,池莉又遊離在繁華浮世之外,她似乎完全不懂得電視媒體在當代社會的強勢宣傳作用,也不懂得博客所具有造就「英雄」的力量。然而,如此清心寡欲的池莉卻依舊能為人關注,因為她的銳利,所以讀者流淚;因為她的溫情,所以讀者微笑。 我感覺我的讀者還跟隨著我 記者:低調、含蓄的生活狀態不僅沒有拉遠您與讀者的距離,相反《所以》出版後,迅速地熱銷,本周新書排行榜上,《所以》一舉登上文學榜第一名,也是上了總榜的一部小說。請問,這樣強烈的反響您預料到了嗎?這種成就和榮譽是很多作家即便通過「炒作」、造勢也無法達到的,請問您為何輕而易舉地就達到了?您是如何保持著與讀者之間的這種強烈又經久不衰的關係的? 池莉:《所以》上榜,在我意料之中也在我意料之外。說意料之中,是因為在冥冥之中,我感覺我的讀者還跟隨著我。意料之外,是因為現在變化太快,人們太忙碌和焦慮,容易盲目跟從媒體尤其是電視媒體,而我十年不用電視宣傳平台了,剛剛出版的小說需要靠讀者口口相傳才慢慢發行起來,因此這麼快就榜上第一,我也沒有想到。 《所以》的上榜,我個人什麼也沒有做。我能夠做什麼呢?炒作,造勢,作品討論會等等,我都不會去做。我嫌累。那樣和我做人的宗旨不符合,和我的生活方式不符合。我能夠做的和最想做的就是努力寫好小說。我這個人,只有保持寧靜的心態,才能夠充滿創作激情和生活激情,我需要在完全的個人空間里,才能夠擁有真情實感。小說出版以後,能夠上榜,我高興,不能上榜,我不沮喪。寵辱不驚嘛,這是我修身養性的要求之一。 我想,也許正是由於這一點。正是我的生活態度和方式,從我的文字裡頭散發出來,浸潤和感染了我的讀者,他們自然就會看我的書。寫作與閱讀是我們之間的神秘暗號。這種精神交流已經成為我們的生活方式:一個人和一群人的精神生活方式,已經延續了十幾年,現在又上來一茬了高中生,我覺得這種精神生活非常有意思。 能讓今天的讀者流淚很難得 記者:這是個物質的年代,能讓人掩卷流淚的小說越來越少,但《所以》卻讓許多讀者淚流滿面,甚至滿懷深情地跟著這本書走訪武漢閱馬場一帶,重新感受歷史和現實,激動的心緒久久難以平復。正如您的一部《生活秀》,讓全國都熱吃鴨頸一樣。請問您是如何通過一部小說激發了都市人這種強烈的情感波動和流淚衝動的?是不是在創作開始,您就帶著一份安撫我們心靈的意識?同時讓人重新找到「含淚的微笑」這種久違的情感。 池莉:問得好,的確,我是滿懷情感寫作《所以》的。《所以》的準備期很長,寫作前後花了三年。我一直在回望我們經過的四十年,我們是怎麼過來的啊!我們受了多少壓抑多少否定啊!我們走了多少人生彎路啊!所以,我是那麼想要抒發和撫慰我們自己的心靈。不過呢,讀者是否讀得出來,各人讀出了一些什麼,那就是見仁見智了。現在我看見不少讀者說他們閱讀時淚流滿面,我特別明白他們的感覺。現在能夠流出淚來,那也是真情的回歸,很難得的。 武昌閱馬場是中國封建社會終結的地方,我特意選擇了這麼一個有重大歷史意義的地方,開始葉紫的生活。我要認真看看在我們推翻了皇帝之後,中國人開始的是怎樣的生活。這麼一看,我們是會心潮難平的。 我是一個「喜新厭舊」的人 記者:如今大量文學作品被改編成影視劇,在女作家中,您應該是最成功、最有影響力的,並且我們得知已經有好幾家影視公司意欲改編《所以》為電視劇,請問您看到自己對這次改編是否抱有期待?您對選擇葉紫這個演員有期待么? 池莉:對於《所以》的改編,這次我不會太快出手了。我想要一個好劇,堅決不要爛劇。《所以》提供的近四十年來中國城市特有的複雜生活、形態和內容,應該可以拍攝一個好劇,至少讓觀眾感覺不比韓劇和日劇差。因此我希望影視人和我,都有一個掂量權衡的過程。假如沒有投契的合作者,我寧可不出售改編權。如果成功塑造了葉紫的話,誰演誰紅。我期待最好的女演員。 記者:很多作家在完成代表性作品之後,在接下來的創作中很難找到突破點,以至於市場上出現很多內容重疊、風格接近的作品,而您的每一部小說都有新的突破和改變,讓人不斷發現驚喜,請問您是怎樣保持這種創作的新鮮感的? 池莉:對於文字,我是一個喜新厭舊的人。對於文學藝術的審美,我是一個以形式與內容水乳交融為最高境界之美的人。因此,《所以》的語言形式,節奏,語感,啟用括弧這個符號替代文字,都是我的其他小說沒有的。如果我寫《請柳師娘》這種歷史小說,也用同樣的語言,那就沒有辦法看了。什麼題材什麼內容用什麼語言,這是我非常講究的,就像我對待服飾一樣,絕對講究,絕對不能亂穿。 受到了當代網路語言的啟發 記者:有讀者說,第一次在書店拿起《所以》,覺得很輕,翻閱之後發現才十幾萬字,讀起來輕鬆愉悅、精緻動人,非常適合都市人的閱讀,一個長篇做到如此簡潔明快、同時又耐人尋味是非常不容易的事情,請問您是怎樣做到的?這種迴避冗長、跳躍靈動的風格是否得益於您長時間的「避世」般的生活狀態? 池莉:《所以》原本構思四十萬字左右。在三易其稿的過程中,按照大部頭起勢的十幾萬字,都毫不留情地被我自己槍斃了。我對現代的長篇小說文本有新的思考:一,閱讀應更加個人化,二,文字應更簡短而蘊含更豐富,三,動詞的多用將會大大提高語言的彈性,四,符號的恰當啟用可以有效減少大量平面敘述———這一點是受到了當代網路語言的啟發。如此,歷史跨度很長的小說,就可以成功瘦身,顯得苗條而豐滿,搖曳多姿,充滿現代感,因此而更加具有閱讀魅力。《所以》寫作中的技術革新,是我對傳統長篇小說進行了反覆的利弊研究之後,進行的語言試驗。這與我的生活狀態沒有直接關係,不過因為心的寧靜,專註文學,就有大量精力和時間研究小說文本和技術問題。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男人流淚是付出真愛、女人流淚是心受傷害
※ 男人女人都要看,看完沒人不流淚!
※張良很厲害,他的兒子也不差,一個主意讓呂后流淚,拯救了一群人
※【董氏奇方】單味白蒺藜速治各種眼流淚
※毛主席一生之中的十次流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