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成龍老了他未老,巔峰時曾打得劉家良害怕

成龍新片《絕地逃亡》反響不佳,一個主流的說法是,成龍老了,打得不好看了。

這種說法非常殘忍,畢竟他是我們看了三十多年的成龍大哥,但事實就擺在眼前,從這部影片來看,它的動作設計及成龍的身手都距離他的巔峰很遠了。

成龍的巔峰有多強?

今天這篇文章,沒有直接回答這個問題,我們不談成龍,談另一個人,但是談這個人也相當於談過了巔峰時的成龍。

他就是洪金寶!

成龍這輩子唯一的大哥,永遠的大哥,江湖人稱「大哥大」。

不僅因為他是成龍的師兄,而是在香港功夫片最鼎盛的八十年代,最能打、最不怕死的兩個團隊,就是成龍的成家班和洪金寶的洪家班。

香港武術指導的傳統,從劉家良傳到洪、成這一代,風格一變,不再追求傳統武術的一招一式,而是以大無畏的冒險精神,結合現代化的都市奇觀,輔以凌厲生猛的電影手段,再用幽默和喜劇作為調劑,創造出舉世無雙的功夫喜劇。

下面這篇文章,是對洪金寶作為武術指導的專業分析,幫助你洞悉香港動作片的核心秘密。

本文是虹膜翻譯組出品,希望加入翻譯組者,請發信至 whitevivi@qq.com。

作者 | Grady Hendrix翻譯 | 勢空龍校對 | 張燕子

洪金寶經常被稱為是世界上最偉大的動作導演,原因何在?

故事還須從他小時候說起:

洪金寶幼時就被送進了中國戲劇學院京劇戲班,這裡還培養出了成龍、元彪(特技演員,「七小福」中年齡最小的)、元華(李小龍的特技替身,經常在銀幕上飾演反派角色)、元奎(獲獎導演,以擅長與女性打交道而著稱),元武和元泰(武術指導和武打演員),後來他們被稱作「七小福」。

《奇謀妙計五福星》(1983)

作為「七小福」里的老大,洪金寶最先步入了特技演員的行當,並關照他這幫小兄弟,帶他們先後在電影業出道。觀眾可以在《龍爭虎鬥》中一睹年輕的洪金寶與李小龍的打鬥風采。

《龍爭虎鬥》(1973)

洪金寶也曾多次指導成龍,並常常臨危受命救場,或為行將脫軌的作品增光添彩(如《A計劃》和《霹靂火》)。在香港,成龍被稱為「大哥」,而洪金寶則被稱為「大哥大」。

《東方禿鷹》(1987)

儘管演藝生涯起伏跌宕,洪金寶與同時代幾乎所有最重要的動作片導演和藝人有過合作,包括成龍、徐克、甄子丹、李連杰、劉家良、茅瑛等等,數不勝數。他們絕大多數在談起他時總是敬若神明。

人們不免猜想:他到底做過些什麼?他如何進行武術編導?在回答這些問題之前,我們還是應該先去了解,什麼是他絕不會去做的!

在洪金寶之前,劉家良一直是公認的最重要的武術導演,他近乎開創了現代動作電影。劉家良本人算得上是一部人肉武術百科全書,其武打設計變化多端,各種橋段渾然天成。

鏡頭通常會統攝武打演員的全身,使觀眾能夠欣賞到功夫的每招每式。他一般會讓演員在單個鏡頭內較量10個甚至15個回合,而演員在取景框內的移動是一個場景最大的活力來源。

此時攝影鏡頭幾乎不作移動,雖然偶爾也會推著攝影機掃視一下武打外圍,再將觀眾帶回圍觀者的視角。他也經常運用帶有鮮明個人特色的鏡頭運動:快速地拉回鏡頭,從手部或腳部的近景特寫到全身的中遠景。

與此不同,成龍的武術設計強調速度和敏捷,更在意手上而非腳上功夫,不但場景中的各個位置都有打戲,有時甚至會隨打鬥而換景,將周邊環境融入到動作設計之中,通過演員的絕技,上下跳動來切換動作場面。

而洪金寶的武打設計只注重一點:力道。

下面是具體分析。

取景構圖與推軌追攝

《A計劃》(1983)

洪金寶討厭圓軌。他喜歡打破兩個打鬥者在一個空間內涇渭分明的構圖,通過攝影鏡頭跟拍,並像劉家良的慣用手法那樣圍住被拍對象,然後鏡頭從打鬥中間穿插而過。

無論是低角度穿過打鬥者的腿,仰拍其緊繃的臉部,還是從高角度向下,俯拍其微妙的腳法,主要依靠攝影機鏡頭角度變化將擊打的力道和衝擊捕捉到位。

由於他更在意的是力道而非速度,洪金寶的打鬥戲中的奔跑場面較成龍的少得多。在《A計劃2》中,最後一場打戲始於一個醬油作坊內,之後則有一段貫穿整個城市屋頂的長距離奔跑。

而在第一部《A計劃》中,洪金寶則將決鬥戲放在一個房間內。洪金寶最接近成龍風格的決鬥戲當屬《富貴列車》,該片場景覆蓋了整個西部城區,但與《A計劃2》只聚焦成龍一個人不同的是,《富貴列車》共有五對打手。

《富貴列車》(1986)

洪金寶慣用單個場景,所以他必須設法在既定空間內營造出動感,而且往往是僅限於兩人之間的對打。他其中最出名的一個技法就是推軌追攝,在演員打鬥時緊跟他們,允許他們越過所有的布景,施展一連串的拳打腳踢卻始終不出取景範圍,也不會需要重切拍攝角度。

而推軌追攝的奧秘就在於他們與打鬥者的方向相一致,通過這種方式,洪金寶總能捕捉到想要的畫面,如有神助。

《飛龍猛將》(1988)

洪金寶執導的《飛龍猛將》堪稱是此類取景構圖的大師級佳作。該片主演包括成龍、元彪和導演本人。終極一戰展示了元彪在高處狹窄過道雜技般的跳躍和轉體動作,鏡頭在仰拍和俯拍之間來回切換,強化了元彪擺脫地心引力限制的輕靈效果。

最後的二人決鬥在成龍和綽號「噴氣機」的本尼·阿奎德茲之間展開。在對打中,所有推軌鏡頭跟著本尼向成龍步步緊逼,壓迫得成龍幾乎無法呼吸。只有當成龍在中途短暫逃脫後,我們才見到鏡頭作反向運動,由成龍轉向本尼。

本尼沖著鏡頭直接出拳,加上成龍頭部遭受重擊、鼻子出血的鏡頭,組合起來的這個段落給觀眾的印象就是,他們受到本尼連續不斷、咄咄逼人的進攻,把觀眾不由自主地推到成龍這一邊,從而讓「噴氣機」本尼·阿奎德茲最終落敗更加大快人心。

快鏡與慢鏡

《龍的心》(1985)

劉家良會讓武打演員在一個鏡頭內交手10至15回合來充分炫技,但洪金寶卻總想讓每一擊都是致命的。因此洪金寶經常會分解動作,把單個的出擊及其應對切分成4至5個不同的鏡頭。

他熱衷於在一個鏡頭內展示一掌或一腳,然後切到另一個角度來展現對這個「力道」的反應——由於整個效果太快以致攝影鏡頭角度的轉變都是下意識的。

他有時也會讓鏡頭略過出擊動作,轉而拍攝被擊演員身體的不穩,此時觀眾才能意識到究竟是誰打了他(她)。

在洪金寶執導、成龍主演的電影《龍的心》中,有一場在診所內長達1分16秒的打鬥戲(僅見於日本版DVD),由成龍對戰一些偽裝成醫生的罪犯。總共不到兩分鐘的戲,洪金寶將其剪輯成44鏡——平均每鏡1.7秒。

近乎一步步的分解動作,如,第一鏡讓成龍從取景框邊角翻跟斗出畫,第二鏡又重新翻跟斗入畫,營造出一種無縫連接的運動模糊效果,他八次將一拳或一腳剪成2至3鏡。

但這並不是他的唯一技法。以影片早些時候的打鬥為例,場景設在一個停車場,對戰雙方是一幫匪徒和一群警察。這是一個相對較慢的段落(2分18秒),只有50剪,平均每個鏡頭時長2.7秒。

有時,一個鏡頭內會有七個回合的交手,有時,卻不到1個回合,這是他另一個最中意的技法:慢動作。通常他會以致命一擊結束一場打戲,落敗者的身體會從高空中跌落,摔在地面,全程慢動作。

在這場停車場打戲中,成龍不計其數的擊打匪徒頭子後,最後一擊將其踢倒在地,這個動作被擴展成四個慢鏡,分別來自四個不同的角度。

至於這些技法是如何巧妙結合的,我們不妨以洪金寶越戰電影《東方禿鷹》中的高潮段落元彪和倉田保昭的打鬥戲為例。該打鬥場面迅猛而激烈,僅持續了18秒,分成13個鏡頭(其中有2鏡是慢動作)

(1)在畫面正中,倉田保昭又射殺了一個好人林正英。突然,元彪跳入畫面正前方並施展了一個旋風踢。

(2)踢中倉田保昭的臉,倉田保昭跌倒到背後的攝影機鏡頭。

(3)鏡頭打破180°規則,位於元彪身後,並貼著地面進行追拍,在倉田保昭撿槍之時,元彪已經完成了落地,翻滾,起身並發起新的攻擊。

(4)……元彪用雙手抓住倉田保昭的前臂

(5)鏡頭現位於兩人上方,幾乎垂直向下俯拍元彪用力震落倉田保昭手中的槍並甩出,槍口朝著鏡頭方向「呯呯」兩聲。

(6)鏡頭從兩人腰部以下低角度貼身近拍,當倉田保昭試圖踢時,元彪用膝蓋將其鎖住。

(7)元彪掰開倉田保昭的雙臂,然後……

(8)(鏡頭再次像第5個鏡頭那樣俯拍):元彪向上踢腿,幾乎跟地面垂直,踢中倉田保昭的下頜。

(9)(重複第1個鏡頭的設計)倉田保昭以慢動作在空中飛起,然後重重摔落在地,幾乎重複了林正英的那一幕,只是現在他在地上,而元彪踩在他身上。不同的是第一幕中,兩人幾乎沒有任何接觸。

(10)(一個特寫鏡頭)倉田保昭捏了捏下頜,忍痛揉了揉。

(11)(非常簡短的特寫鏡頭)元彪跑出畫面,自左向右,發起新的攻擊。

(12)原先位於倉田保昭背後的攝影鏡頭現在位於他的前方,當元彪兩次旋踢時,鏡頭的移動與元彪的運動方向保持一致,強調他踢的速度和力量。

(13)(一個特寫鏡頭)元彪看著倉田保昭栽倒倒地。將頭左甩,擊倒另一位靠近的對手。

動作分解、推軌跟攝、低角度、高角度、慢動作——有機結合在一起,讓一個18秒的打鬥片段轉變成一個內涵豐富的場面,有效傳遞出元彪對殺害他朋友元兇倉田保昭怒不可遏的強烈情緒。

反覆與對應

《東方禿鷹》(1987)

洪金寶的武打設計兼具嚴肅和搞笑的打鬥場面,然而除了配樂外,二者之間並無太大區別。

洪金寶電影里的幽默也頗具現實性,比如,當某個角色一本正經地拉開武功架式後,不經意間因對手的一句俏皮話而徹底破功。他喜好表達一擊究竟有多疼,所以演員在受擊後會有個短暫的停頓,而高度緊繃的臉部,也會在這一瞬間因疼痛而扭曲。

最著名的這類場景發生在《東方禿鷹》緊張刺激的尾聲,元華將元彪一腳踢倒在地後,此時洪金寶加入,元彪起身與洪金寶一起面對元華,準備再戰,但卻立刻痛得昏厥過去。

在這裡,洪金寶使用了幾乎與《飛龍猛將》同樣的橋段——「噴氣機」本尼·阿奎德茲一腳踢飛元彪,不同的是,元彪在倒地之前對本尼無力地豎了一個大姆指。

洪金寶喜歡反覆,經常讓一個角色上一秒一腳踢空,下一秒就有另一個角色重重摔倒。成龍從洪金寶偷師到這個技巧,在《我是誰》中,最後決鬥最明顯不過了,成龍和對手反覆狠踢對方脛骨長達30秒後(明顯效仿洪金寶),兩人同時退後,揉著他們的疼痛的脛骨,臉上露出了痛苦的表情。

《我是誰》(1998)

還有就是雙倍效應。洪金寶喜歡讓打鬥雙方處於平行狀態,即讓兩人在同一時間做完全相同的事情。

在《A計劃》中,成龍和元彪在酒吧里打架,兩人同時用椅子擊打對方背部,然後裝作沒事人一樣離開,但一離開眾人視線便開始揉傷,臉上露出痛苦不堪的扭曲表情。

還有就是在《飛龍猛將》結尾,在最後決鬥前,本尼和成龍同時鬆了松領帶,並互相打量對方。

《群龍戲鳳》(1989)

為了看清動作片里所有這些,並理解洪金寶是如何從劉家良那裡學習,並建立自己的風格,只須看一下劉家良和洪金寶在《群龍戲鳳》里的打鬥戲。

片中,洪金寶在逃跑中闖入一個撞球室,毀了劉家良的球局,劉家良向他約架。

打鬥開始時,劉家良擺了一個經典的武術姿勢,洪金寶模仿,消遣他。整個打鬥過程中,洪金寶表現得極其粗魯和不敬,劉家良加進來後,講了一堆髒話。

開場是一個推軌鏡頭,洪金寶偷襲劉家良,然後推軌鏡頭一直跟著洪金寶(視角),雙方一鏡中交手10回合,直到劉家良重擊了洪金寶,洪金寶蹣跚後退,鏡頭改為朝向洪金寶並掃拍房間。

縱觀整個打鬥過程,每個鏡頭5至6回合,對洪金寶已經足夠,但對劉家良來說則並不多,而段落還不時被一些搞笑橋段打斷,一方停下來,等對手喘息過來,或等對手起身,或是扔掉香煙。

攝影角度時高時低。拳腳直接沖著攝影機鏡頭,觀眾被捲入其中。其中還有三個慢動作鏡頭,這對劉家良來說顯然太多。

當武打明星出現在銀幕上的時候,幕後會少不了有關於誰贏誰輸的微妙爭執。劉家良和洪金寶的自我雖身為巨星,但其實都活的如履薄冰。

劉家良雖為傳奇,但他的事業處於瓶頸期。而洪金寶作為新星,才剛剛擺脫龍套角色。誰都不想再在影片中見到這段打戲,因為除了充當負面談資外它一無是處,甚至再也不會被提及。

時至今日,連洪金寶本人都說他希望避免《游龍戲鳳》里那種太隨意的動作,大概指的就是這一段。

但我寧願相信,把這種場景放入影片中是洪金寶長久以來的一個想法——即突破劉氏開創的中規中矩的武指風格,轉向洪氏以劉氏為基礎的更具現代風格的武打意識。

結果自然是兩種風格的完美結合。劉家良是對各種武術流派融會貫通後的炫技,強調硬橋硬馬,而洪金寶的鏡頭運動和取景構圖則強調力道,他銀幕上的態度展現了他勇於打破規則而又衝動的「青年土耳其黨人」形象(比喻無所畏懼的愣頭青)。

最後,洪金寶打輸了,但劉家良依然稱讚道:「肥仔,我是身經百戰了,你是唯一叫我害怕的人。」

這就是衣缽相傳,「全世界最偉大的武術指導」劉家良,現在將這個頭銜傳授給了已經證明自己能力的洪金寶。

推薦閱讀:

駕考為什麼讓人害怕?
害怕失敗和不怕失敗,哪個更容易成功?
不要做男人害怕的女人
如果你害怕孤獨,就不要結婚。
感情中最害怕這三種人

TAG:成龍 | 害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