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教育的第一責任人是父母
日前,顧明遠、陶西平等學者倡議加強青春期性健康教育的信件獲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和國務院副總理劉延東的批示,青少年性健康教育再次成為社會關注的熱點話題。
大數據告訴你:近三成家長對性教育無能為力
調查顯示,小學生獲取性知識的主要渠道是家長,而不是老師、同學、書或電視等。母親在性教育方面比父親做得更好,女生比男生得到的性教育更多。
張立靜李清霞
據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教育科技研發中心近日針對北京、黑龍江、江西和山東四省市2萬名小學生家長及2萬名小學生的調查表明,小學生獲取性知識的主要渠道是家長,而非老師、同學、書或電視等,雖然有超七成家長對子女進行過不同程度的性教育,但在教育觀念和能力上仍存阻礙,家長對子女的性教育能力與子女的受教育需要不完全相稱,小學生家長在內容、方法和觀念3方面的性教育素養亟待提高。
調查發現,家長對子女進行性教育的主要內容依次為:性別教育(46.79%)、性器官衛生保健(31.02%)、防範性騷擾(29.90%)、生命的來源(29.52%),選擇「幾乎沒教過」的佔26.78%,表明超過七成的家長曾對子女進行過不同內容的性教育,但4項都選擇了的僅佔5.41%。可見家長雖有對子女進行性教育的意識,但性教育的內容並不全面,直接暴露出家長性教育能力的欠缺。
本次調查以「不知道怎麼教」和「不知道教什麼」這兩項來考查家長的性教育能力,選擇比例分別為39.32%和11.28%,合計為50.60%;以「孩子還小,沒必要教」和「不好意思說」這兩項來考查家長的性教育態度,選擇比例分別為22.21%和4.15%,合計為26.36%。可見,阻礙家庭性教育的主要原因一方面是家長的性教育能力不足(佔50.60%),對性教育的教授內容和方法均缺乏認知;另一方面則與態度保守有關(佔26.36%)。
調查發現,家長的性教育素養與其受教育程度存在密切關係。數據表明,受教育程度高的家長對性教育的認知更為深入,對子女進行性教育的能力更強,因此其教育意識更強,進行性教育的阻礙更小。
調查提問一、二年級學生「身體的某些部位是不能被別人看或者碰的,你知道嗎?」提問三、四年級學生「你知不知道再長大些你的身體會發生一些變化(如女孩會來月經,男孩會遺精)?」提問五、六年級學生「假如遇到性侵犯時,你知道怎麼自助或求助嗎?」調查結果顯示,不論低、中、高年級,學生獲取性知識的主要渠道是家長,而非老師、同學、書或電視等。可見家長在子女的性教育中扮演著關鍵角色,提高家長的性教育素養,對改善當前的小學生性教育現狀至關重要。
值得關注的是,隨著年級增高,學生自己從書或電視等媒介獲取性知識的比例呈上升趨勢,因而更需要家長的積極引導,以免學生對性知識產生錯誤的認知和理解。此外,中年級學生「不知道女孩會來月經、男孩會遺精」的比例接近半數,說明家長並未提前告知相關的性知識,沒有幫助子女做好心理準備或掌握必要的應對方法,性教育還存在一定的滯後性。
從家庭性教育的性別差異來看,母親比父親起更為重要的作用,女生比男生接受性教育的機會更多。
調查顯示,母親幾乎未對子女進行過性教育的比例(佔21.86%)低於父親(佔35.36%),而認為進行性教育沒什麼阻礙的母親(佔25.28%)所佔比例又高於父親(佔16.93%)。此外,母親對子女進行過2項及以上性教育內容的比例(佔46.84%)也高於父親(佔33.11%)。可見,母親在性教育方面比父親做得更好。從孩子的角度來看,幾乎未接受過性教育的男生(佔28.57%)比例要高於女生(佔22.74%),家長對於女生「防範性騷擾」尤為重視;從接受性教育內容的項數來看,無論從接受性教育的廣度還是深度來看,女生都比男生更具優勢。
比較不同地域之間家長進行性教育的情況,調查組選取了「幾乎沒教過」和「沒什麼阻礙」兩個指標作為參考。調查發現,北京和黑龍江兩地家長几乎未對子女進行過性教育的比例低于山東和江西,而選擇「沒什麼阻礙」的比例要高于山東和江西,可見,北京和黑龍江兩地家長在性教育方面做得相對更好。比較「市」和「縣」兩級行政區域的差異,城市家庭的性教育情況要好於縣城家庭,即城市家長在性教育方面做得相對更好,這可能與家長的受教育程度、社會文化背景等因素相關。
(作者單位: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教育科技研發中心)
【專家觀點】
要讓孩子有健康的羞恥心
胡萍
性教育是整個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孩子身心健康發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內容。只進行安全套如何使用的性教育,等於把人還原到動物層面。只進行性道德教育,就從根本上拋卻了性教育的物質基礎。
兒童的性探索幾乎從出生之後就開始了。性教育關乎人的成長,關係到教育的水平、社會的文明程度。那種傳統意義上「船到橋頭自然直」的性教育,靠孩子自己偷偷摸摸地摸索,造成了諸多愚昧和荒唐事件。所以性教育首先要思考「性」是什麼,然後再來思考「性」的教育是什麼。
「性」是性別,是生命,是愛情的第一元素,也是個人隱私。由此,我們倡導的性教育至少有四重屬性:一是性別的教育,包括生理性別、心理性別和性別角色的教育;二是愛與生命的教育,愛護自己的性器官,懂得生命來之不易,珍惜生命;三是情感和責任的教育,學習把握自己的情感,對自己的行為負責,尊重他人的情感;四是道德與法制的教育,學習防範性傷害,學習管理好自己的「性」,使其符合社會道德和法律。
概括來說,性教育包括性德育、性智育、性體育、性美育和性法制教育。性德育即性道德和性倫理的教育,讓孩子懂得用道德和責任管理好自己的「性」;性智育即性科學知識的教育,包括性生理和衛生常識、青春期生理髮育和心理發展知識、生育知識、預防性病等知識的教育;性體育即形體健美的教育;性美育包括自然美(健康美)、語言美(不說下流話)、行為美、服飾美(符合身份與環境的服飾)等;性法制的教育包括尊重自己和他人身體隱私、預防性侵害、與性相關的法律知識教育等。
性教育的最好方法是根據兒童性發展的規律循序漸進,讓孩子在健康的性教育中學會愛、學會尊重、學會保護自己,這也是性教育的目的。
如何科學、正面地對孩子進行性教育,大多數父母是茫然的,需要不斷學習。
父母要了解孩子性心理的發展規律。當父母看到孩子的性活動時,要明白這是孩子在發展自己的性感覺。父母要懂得在尊重孩子性發展的同時,將符合社會規範的性規則告訴孩子。從道德層面譴責、辱罵孩子是性教育的大忌。正確的做法是:告訴孩子這是自己的私密行為,不可以在有人的地方進行。這樣的做法會讓孩子懂得性行為的界限,對性有「健康的羞恥心」。
對青春期孩子的兩性交往,如果父母和學校不教育,孩子就會從網路、色情書刊、色情視頻中了解性活動的知識,而性的道德、法制、責任、自我保護的知識和方法卻沒有人告知孩子,就會讓他們以為愛情就是上床,就是性。現在出現相當多的青少年性犯罪、早期性行為、少女懷孕墮胎、艾滋病流行等,都是性教育缺失導致的。
性教育的科學性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性知識的科學,二是符合兒童和青少年性心理發展的規律,兩者缺一不可。不能僅停留在對生理知識的講解上,這些生理知識孩子完全可以自己看書或上網弄明白,父母和教師更重要的作用,是幫助孩子構建健康的性觀念和性心理,給予孩子人文的教育。
實際生活中,父母自身對性的態度比語言更能影響孩子,父母要傳遞給孩子正確的性價值觀,比如尊重異性、保護隱私、熱愛父母、珍惜生命。講解性知識時,要以解決當下孩子的疑惑為原則,不要超越孩子的理解能力。
性教育忌諱走向性自由和性愚昧,既要從兒童成長的總體上把握度,也應從個體方面把握分寸,在性知識的基礎上幫助孩子進行人文提升,這才是性教育的價值所在。
(作者系兒童性心理發展與性教育專家,中國性學會青少年性健康教育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著有《善解童貞》)
【家教主張】
這事兒真不能全指望學校
楊詠梅
孩子最初的性探索一般發生在學齡前,每個孩子萌發問題的時間不盡相同,不能等著上學後老師一刀切的解答;脫離了情感而僅著眼於性安全教育,會讓孩子或產生戒備甚至恐懼,或採取無所謂的態度;父母對孩子進行性教育的過程,就是傳遞自己對於生命、對於人生幸福的價值觀的過程。所以,性教育是常識教育,是情感教育,最終是價值觀的教育。
作為人生的必修課,適時、適當、適度的性教育能緩解孩子的性好奇,讓孩子產生性別認同,學會愛,學會尊重,學會保護自己,學會如何做健康、自信、快樂的男人或女人。這一課,最早的課堂是家庭,最適合的老師是父母,最重要的是態度而不是技巧。
羞於啟齒,諱莫如深,一言難盡,用心溝通,嚴重缺失,坦然面對,不能迴避,自然巧妙,大方地說,防微杜漸,循序漸進,講究技巧,適可而止,疏堵結合,案例教育,越早越好……我們的讀者在QQ群中這樣描述他們想到性教育時腦海中第一時間出現的詞。
從這些家長們的認識來看,大家彷彿已經過了聞性色變、遮遮掩掩的階段,對性教育的重視已經非常到位了。但有意思的是,一位教師和我私聊的時候舉例說,放學路上他上二年級的兒子問他:「爸爸,人工授精是什麼意思?」他嚇了一跳,立刻反問:「你從哪兒看到的?」兒子說是從路邊的廣告上看到的,他這才鬆了一口氣。
如果孩子問的是「轉基因是什麼意思」,這位父親還會這麼緊張嗎?
再看看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對小學生家庭性教育狀況的調查,近三成家長几乎沒有對孩子進行過性教育,而對性別教育、性器官衛生保健、防範性騷擾和生命來源這4項內容均進行過不同程度教育的家長,僅僅5.41%。
這個數據和那位老師「嚇了一跳、立刻反問」的下意識反應,給我最強烈的感覺是,對於性,家長的態度就是一種教育。如果你僅僅在認知上而不是發自內心承認要正面引導、自然巧妙……那麼你的態度就會暴露你的潛意識,你的態度傳遞給孩子的信息,就有可能讓孩子覺得性是羞恥、骯髒、下流的代名詞。
今天的孩子面臨的風險有多大?用性健康教育研究專家閔樂夫的話來說,「他們既要面對現代社會對人才要求不斷提高的考驗,面對家長、老師的高度期待,面對生理髮育和對性的蠢蠢欲動,還要面對媒體的衝擊與誘惑,他們的成長難度加大了。」
對孩子進行性教育有多迫切?性學者李銀河用「搶」和「抗爭」來形容——「一方面要和淫穢出版物、黃色網站搶孩子,一方面要和成年人傳統保守的性觀念抗爭。」
有多少家長能在性教育方面不再無知、保守、粗暴?在一次有關性健康教育的座談會上,有人問國家衛生計生委的一位領導:「當您的孩子進入青春期時,您給孩子講過性知識嗎?」領導猶豫了一下說:「我的孩子是男孩,沒講過,主要是難以啟齒,但我家有很多書,孩子會通過看書獲得知識。」
專業人士尚且如此,普通家長怎不為難?所以,在糾結於「怎麼講」之前,父母需要花時間弄明白自己「怎麼想」。「道」想清楚後,如何藉助繪本、如何開誠布公之類的「術」,在資訊豐富的今天,應該不難找到辦法。
當然,由於自己小時候並沒有得到恰當的性教育,大部分家長即使知道該怎麼做,也未必能正確地做出來。比如我的同學,一位大報的資深媒體人,一次帶7歲的兒子去超市購物時,兒子把收款台前擺放的安全套看成糖果,非買不可。同學在眾目睽睽之下面紅耳赤,然後——
A.不買東西了,強拉著兒子離開超市;
B.把東西放回貨架,跟兒子說那是打火機;
C.若無其事地付錢,然後回家跟兒子一起打開看看是什麼;
D.命令孩子閉嘴,「家裡還有好多糖,不買!」
她是怎樣做的?請掃描我們的「家庭教育之聲」微信二維碼,那裡有答案。
【眾議】
四五歲孩子更關注性問題
據我們在20個幼兒園的隨機抽樣調查發現,中班幼兒提問中有關「性」的平均數值普遍較高,這反映出四五歲的幼兒愛提「性」問題。因此,幼兒期的性教育,四五歲是最佳時期。
調研發現,中班幼兒比小班和大班的幼兒更容易出現關於性的表現行為,教師在看到幼兒模仿成人的親密行為時,不問原因就嚴厲呵斥的情況發生頻率很低,但往往不知所措,常常採取哄騙和逃避的方式對待幼兒的「性」提問。
調查發現,中班教師偶爾會對幼兒園小朋友進行性教育活動,但幼兒園和家庭有互相依賴推諉現象;行動上,性教育能力不強,沒有足夠的相關專業知識,不能科學地解答幼兒的問題,不能正確對待孩子對於性的好奇心和基本需求。(運城幼兒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張翔升)
課桌里掉出安全套
初三的英語課上,小A同學的課桌里掉出一隻安全套,吸引了全班同學的目光。我的臉紅了起來,小A也埋下了頭。更糟糕的是,課堂一下子亂了,學生們紛紛議論起來。
身為班主任的我很快鎮靜下來:這個時候,越是迴避這個問題,學生的疑惑與猜想會越多。於是我撿起安全套,用很平靜的語氣說:「不錯,這確實是一隻安全套。大家沒有必要大驚小怪的,下面我就介紹一下這個小東西。」全班立刻安靜了下來,睜大眼睛看著我。
「其實『安全套』就是我們常說的『避孕套』,是由天然乳膠製成的。使用安全套的主要目的是為了避免不必要的懷孕,同時預防某些傳染病。一些性病就可以通過使用安全套來預防。」
班上又恢復了平靜,直到下課,學生們的注意力再也沒有分散過。(江蘇省句容市天王中學畢道玉)
預防校園性侵從家庭性教育開始
近年來,校園性侵案件不斷見諸報端,雖然處罰和追責能起到殺一儆百的威懾作用,但卻難以彌補性侵對學生的身心傷害及負面影響。要從源頭上預防校園性侵行為,就要不斷強化對學生的性教育,切實提高他們的自我防範意識和「防狼」技能。
目前,中小學生性教育仍然遊離於學校和家庭的安全教育體系之外,還沒有一部經過專家撰寫、科學論證、審核使用的全國性防性侵教材,給性教育領域留下了盲區。反觀國外,學校防性侵教育早已實現了系統化、專業化、規範化、常態化。例如美國,專門有「性侵害、性攻擊、性暴力和性騷擾」等課程講授大綱,針對不同年齡段設置了不同的課程。教育部門應借鑒國外的先進經驗和做法,儘快填補中小學生性教育空白。(山東省棗莊市市中區渴口中學楊啟鋒)
只能講講性安全
我以前從不在課堂上講性知識,怕被學生笑話,而且覺得他們的知識未必比我少。但最近幾年看到太多有關少女懷孕、墮胎的新聞,也看到一些「致青春」類型的影片把懷孕、墮胎列為的必備情節,容易誤導青少年認為戀愛就是上床,就免不了懷孕、墮胎。於是,近兩年我開始在心理健康課程計劃中安排一節生理課,主要講講高中生的性安全。
一節課只有45分鐘,所謂的性安全,只能從安全套開始說起:在哪裡可以購買到,可以預防哪些性病,意外懷孕對女生有哪些身心傷害,對男生會產生怎樣的負面影響,等等。
每到一個班上這樣的課,學生們都很感興趣,並且聽得非常認真。但因為只花一課時和學生們討論,所以對於效果,我從未作過進一步的調查,也不好意思去調查。(江蘇省大港中學孫開霞)
推薦閱讀:
※談談男人性健康的調理知識(一)
※林奕含—被性侵犯毀滅的天使 | 熱點追蹤
※如何應對露yin者:TA想看你驚慌失措的樣子
※性教育考驗媽媽EQ, 盤點國外性教育方法
※17 歲生孩子,戶口怎麼上?觸犯國家法律嗎?懷孕了不生又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