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詩人筆下的十場「天山暮雪」
唐人尚武,即使名滿海內的大詩人們,也想通過遠赴邊疆建立戰功而博取功名,「初唐四傑」之一的楊炯就喊出了那個時代的男兒理想「寧為百夫長,勝作一書生。」,正是唐人的這種理想,當時一大群知識青年遠赴邊疆投筆從戎,造就了中國詩歌史上一大奇觀——邊塞詩冠絕古今。在他們筆下,當時西域漫長的冬季、苦寒的氣候令人難忘,而其中「天山暮雪」成為詩歌最常見的意象。
最大的雪——大雪滿弓刀 盧綸的一首《塞下曲》給我們描述了一幅雪夜行軍圖。「月黑雁飛高,單于夜遁逃。欲將輕騎逐,大雪滿弓刀。」,月黑風高的晚上,一支騎兵部隊正在埋鍋造飯,忽然接到出兵命令,剛剛探子來報,敵軍首領企圖潛逃,部隊迅速集結,乘夜夜色追擊敵軍,營帳外的雪越下越大,連馬背上的弓箭和刀劍已經落滿了寒雪。 最早的雪——八月即飛雪 岑參的《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是大家最熟悉的「天山暮雪」的代表作,用白描手法展示了邊塞苦寒、兵事艱難的立體畫卷。「北風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最為耳熟能詳的名句。邊疆的八月寒風開始肆虐,慢慢飄起了雪花,又是一個漫長的冬天。暫時沒有戰事,將士們便在帳中飲酒取暖,在這樣的天氣下要送別朋友,無疑更增添了幾許蕭瑟。 最遠的雪——長雲暗雪山「七絕聖手」王昌齡的邊塞詩堪稱其七絕的最高成就,一首《從軍行》寫出了邊塞的奇絕風光,「青海長雲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雪峰林立,暗雲涌動,戰事一觸即發,大唐的將士們已經在這裡苦戰數月,抱定踏破樓蘭的氣勢,誓將叛賊趕出西域,還世界一個朗朗乾坤。 最冷的雪——雪後海風寒 「天山雪後海風寒,橫笛偏吹行路難。磧里徵人三十萬,一時迴向月明看。」天山暮雪紛紛,行軍異常艱難,這時從中國軍帳中飄來陣陣笛聲,一首《行路難》,讓人更絕苦寒,思鄉之情油然而生,為了早日回家看望年邁的雙親和孤苦的妻兒,只有堅持取得勝利。李益的一首《從軍北征》,道出了寒雪中將士們的心緒。最晚的雪——春至不知來 「梅嶺花初發,天山雪未開。雪處疑花滿,花邊似雪回。因風入舞袖,雜粉向妝台。匈奴幾萬里,春至不知來。」盧照鄰的《橫吹曲辭·梅花落》,春天已到,梅嶺的花兒已經隨風開放,但是天山的雪還沒有消融,道路依然不通,恍惚間回到了家鄉,面對茫茫雪原,還以為是花開滿徑,遠離家鄉,來此北征,春天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到來。 最長的雪——天山一丈雪雨雪霏霏,連月不開,兵家的歲月總是遭受著不期而遇的壞天氣,一場苦戰,總是伴隨著戰爭帶來的陣痛。「天山一丈雪,雜雨夜霏霏。濕馬胡歌亂,經烽漢火微。丁零蘇武別,疏勒范羌歸。若看關頭下,長榆葉定稀。」唐代詩人李端的《橫吹曲辭·雨雪曲》,描繪了一幅天山暮雪圖,讓人身臨其境,寒意頓生。 最冷的雪——寒光生積雪 「燕台一望客心驚,笳鼓喧喧漢將營。萬里寒光生積雪,三邊曙色動危旌。沙場烽火連胡月,海畔雲山擁薊城。少小雖非投筆吏,論功還欲請長纓。」祖詠筆下的雪,是生著寒光的積雪,沙場的歲月似乎永遠沒有盡頭,在這種冰天雪地的環境里,更加激發了男兒的鬥志,只想快快請纓,上陣殺敵,再建功業。 最久的雪——五月天山雪 「五月天山雪,無花只有寒。笛中聞折柳,春色未曾看。曉戰隨金鼓,宵眠抱玉鞍。願將腰下劍,直為斬樓蘭。」這一場雪下的實在是太久了,從去年八月開始,到如今已經五月了,但是雪還是沒有停下來的意思,軍中一曲《折柳》新詞,讓人不禁想像故鄉的桃花已經落了,而這裡的春天還沒有看到影子,隨軍作戰,只能揮劍斷情,將滿腔的男兒熱血灑在疆場,要麼馬革裹屍,要麼封侯拜將。 最愁的雪——雨雪連大漠 李頎的《白日登山望烽火》中的雪堪稱最愁得雪,也是邊塞詩中比較苦情的一首。「白日登山望烽火,黃昏飲馬傍交河。行人刁鬥風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野營萬里無城郭,雨雪紛紛連大漠。」邊塞行軍的艱苦被表現的淋漓盡致,伴隨著南歸的大雁,還有軍中將士思念家鄉的淚水,如此拼盡性命換來的究竟是什麼?只是讓皇帝能夠及時享用西域的貢品而已。 最近的雪——關山正飛雪 唐代詩人王維的這首《隴西行》也是詩人「長河落日,大漠孤煙」的軍旅生涯的另外一種寫照。「十里一走馬,五里一揚鞭。都護軍書至,匈奴圍酒泉。關山正飛雪,烽戍斷無煙。」策馬奔騰,接到上級軍令,有北方異族圍困酒泉郡,事不宜遲,不對緊急行軍,這是正是天下大雪紛飛,前面的路都辨不清楚,烽燧里的狼煙也似乎被雪撲滅了。
推薦閱讀:
※詩集|詩神與死神
※詩人劉潤東作品之《讓生命豪華》《謝謝你愛我》
※唐朝詩人岑參,盛唐自然景物詩的開拓者,邊塞詩的代表者
※唐之韻(2):邊塞詩人*山水詩人*一代詩仙
※美麗的女子詩人冰雪芹
TAG:詩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