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艾灸經絡 | 寧神統血的「人體葯庫」——脾經

脾經,足太陰脾經是人體十二經脈之一。簡稱脾經

脾經,流注時辰為上午九至十一點,即巳時。足太陰脾經與足陽明胃經相表裡。

1經脈循環

循行部位起於足大趾內側端(隱白穴),沿內側赤白肉際,上行過內踝的前緣,沿小腿內側正中線上行,在內踝上 8 寸處,交出足厥陰肝經之前,上行沿大腿內側前緣,進入腹部,屬脾,絡胃,向上穿過膈肌,沿食道兩旁,連舌本,散舌下。本經脈分支從胃別出,上行通過膈肌,注入心中,交於手少陰心經。

2癥候表現

脾經失調主要與運化功能失調有關。中醫認為脾主運化,為後天之本,對於維持消化功能及將食物化為氣血起著重要的作用。若脾經出現問題,會出現腹脹、便溏、下痢、胃脘痛、噯氣、身重無力等。此外,舌根強痛,下肢內側腫脹等均顯示脾經失調。

3經絡主治

脾胃病,婦科,前陰病及經脈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證。如胃脘痛、食則嘔、噯氣、腹脹、便溏、黃疸、身重無力、舌根強痛、下肢內側腫脹、厥冷、足大趾運動障礙等。

4本經要穴

隱白穴

【定位】:在足大趾末節內側,距趾甲角0.1寸(指寸)

【主治】:①月經過多,崩漏,便血,尿血。②腹脹。③癲狂,夢魘,驚風。

大都穴

【定位】:在足內側,當足大趾本節(第一跖趾關節)前下方赤白肉際凹陷處

【主治】:①胃痛,使秘。②熱病無汗。

太白穴

【定位】:在足內側緣,當足大趾本節(第一跖趾關節)後下方赤白肉際凹陷處

【主治】:①胃病,腹脹,腹痛,泄瀉,痢疾。②肢倦,身重。③心痛。

公孫穴

【定位】:在足內側緣,當第一跖骨基底部的前下方

【主治】:①急性胃脘痛,胃脘堵悶,不思飲食,繞臍腹痛,泄瀉,便血。②心痛,胸悶,脅脹。③月經不調,胎衣不下,產後血暈。

 

商丘穴

【定位】:在足內踝前下方凹陷中,當舟骨結節與內踝尖連線的中點處

【主治】:①足踝疼痛。②痔疾。③腹脹,泄瀉,便泌。

三陰交穴

【定位】:在小腿內側,當足內踝尖上3寸,脛骨內側緣後方

【主治】:①月經不調,痛經,崩漏,赤白帶下,經閉,症瘕,陰挺,難產,產後血暈,惡露不盡,久不成孕,夢遺,遺精,陽痿,早泄,陰莖痛,疝氣,睾丸縮腹。②遺尿,尿閉,水腫,小便不利。③脾胃虛弱,腸鳴,腹脹,泄瀉,足痿,腳氣,肌肉疼痛。④皮膚病,濕疹,蕁麻診。⑤失眠,頭痛頭暈,兩脅下痛等。

漏谷穴

【定位】:在小腿內側,當內踝尖與陰陵泉的連線上,距內踝尖6寸

【主治】:①腸鳴腹脹。②下肢痿痹。

 

地機穴

【定位】:在小腿內側,當內踝尖與陰陵泉的連線上,陰陵泉下3寸

【主治】:①腹痛,泄瀉。②小便不利,水腫。③月經不調,痛經,遺精,陽痿,腰痛。

陰陵泉穴

【定位】:在小腿內側,當脛骨內側後下方凹陷處

【主治】:①小便不利或失禁,水腫。②腹脹,泄瀉,黃疸。③膝內側疼痛。④陰莖痛,痛經,婦人陰痛等。

血海穴

【定位】:屈膝,在大腿內側,髕底內側端上2寸,當股四頭肌內側頭的隆起處

【作用】:理血調經,祛風除濕。

箕門穴

【定位】:在大腿內側,當血海與沖門連線上,血海上6寸

【主治】:①腹股溝腫痛。②小便不利,遺尿。

 

沖門穴

【定位】:在腹股溝外側,距恥骨聯合上緣中點3.5寸,當髂外動脈的外側

【主治】:①疝氣,腹痛。②崩漏,帶下。

 

府舍穴

【定位】:在下腹部,當臍下4寸,沖門上方0.7寸,距前正中線4寸

【主治】:疝氣,腹痛。

  

腹結穴

【定位】:在下腹部,大橫下1.3寸,距前正中線4寸

【主治】:①繞臍腹痛,腹脹,泄瀉,便秘。②疝氣。

大橫穴

【定位】:在腹中部,距臍中4寸

【主治】:泄瀉,便秘,腹痛。

腹哀穴

【定位】:在上腹部,當臍中上3寸,距前正中線4寸

【主治】:腹痛,腸鳴,消化不良。

大包穴

【定位】:在側胸部,腋中線上,當第六肋間隙處

【主治】:①全身疼痛,四肢無力。②氣喘,胸脅痛。

 

食竇穴

【定位】:在胸外側部,當第五肋間隙,距前正中線6寸

【主治】:①胸脅脹痛,翻胃,食入即吐。②腹脹水腫,黃疸。③老人大便不禁。

天溪穴

【定位】:在胸外側部,當第四肋間隙,距前正中線6寸

【主治】:①胸脅疼痛,咳嗽。②乳癰,乳汁少。

 

胸鄉穴

【定位】:在胸外側部,當第三肋間隙,距前正中線6寸

【主治】:胸脅脹痛。

周榮穴

【定位】:在胸外側部,當第二肋間隙,距前正中線6寸

【主治】:咳嗽,胸脅脹滿。

5通絡妙法

(1)食療調胃法

方法:脾胃不好盡量多吃山藥: 身體虛弱的人冬天都加緊進補,但「受補不受補」,關鍵在脾胃。脾為後天之本,只有脾胃功能正常,進補才有效。脾虛在人群中最多見,表現為食少腹脹、少氣懶言、大便稀溏、肢體倦怠、面色萎黃、舌淡苔白、脈緩弱等。 這樣的人可多用山藥、扁豆、薏苡仁、白朮等燉肉吃,也可以吃參苓白朮散、人蔘健脾丸。

有的人平時愛吃辛辣油膩食物,時間長了化熱生火,表現為胃部灼熱、常有飢餓感,這是脾胃有火的表現。這種人就應清火,可用竹葉、麥冬泡水喝,或喝苦丁茶,或吃一點黃連片,或多吃苦瓜、黃瓜等青菜。

(2)"4"字腿是上班族保養脾經的簡便大法

方法:"久坐傷肉",對於辦公族而言,整天不運動對脾的傷害是很大的。但是由於忙著上班,年輕人很少有鍛煉的機會。其實,健身無處不在。上班時可利用工作間隙,將腿盤成"4"字形,然後沿著脾經的循行路線一路敲打下來,照樣可以起到健脾的效果。

(3)自然療法

1、按摩經絡:順經補逆經泄 ,力度大時間短為泄,力度小時間長為補;身體瘦弱,大病初癒,建議採取補法;強壯體胖之人,可以採取泄法。2,當採取經絡療法的時候,有時需要從起點到止點,這樣就會有比較好的通經絡效果,但是也可以採取尋找經絡上最敏感的穴位,重點按摩,好比只要把水管或暖器上的閥門徹底打開,就會有很好的療效!3,如果按摩脾經,順經的話從足大趾起,起於「足大趾端」的「隱白穴」,止於「大包穴」;重點按摩隱白、公孫、商丘、三陰交、地機、陰陵泉、血海、沖門、大橫、大包等。4,如果要治病的話,除了循經按摩外,還需要局部按摩、根據左病右治、或上病下治、或表裡關係來進行共同調理,只要你勇於摸索,會取得良好療效

推薦閱讀:

人體四肢解剖圖
膳食纖維——人體的好幫手
人體有個不需打開的「潘多拉盒子」
春季6營養提升人體免疫力
人體上的肌肉在運動中的對應關係

TAG:人體 | 艾灸 | 經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