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口腔病曆書寫指南

病曆書寫是培養醫務工作者業務能力和科學態度的重要途徑之一。病歷是寫的質量不僅僅直接關係到每個患者的診斷、治療和預後、也是教學、科研的寶貴資料,對醫院的科學管理,促進醫學的發展也起到很大作用,有時也是判斷法律責任等工作的重要客觀依據。因此,必須予以足夠的重視。口腔科病歷的規範書寫

圖片來源:蔣長利

一.一般資料及病史

(一)常規資料

包括姓名、性別、年齡、民族、職業、出生地等。這些項目對每一個患者都是不可缺少的,它們於疾病的診斷、治療均有密切關係。

(二) 主訴

是指促使患者就診的主要癥狀(或體征)及持續時間。用患者的語言,簡明扼要地記錄。著重寫清患病部位、癥狀、發病時間等。例如:「左上後牙遇冷熱痛一周」,「左舌緣潰爛已3個月」。一般不超過20字。 涉及到時間的數字,用阿拉伯數字記錄。

(三) 現病史

是病史中的主體部分,它記述從發病到就診前的詳細過程,即發生、發展、演變和治療情況。應包括:

1 發病情況、起病日期、有關發病因素等。

2 病情演變,是否經過治療,治療的方式和療效(應儘可能列舉應用藥物名稱及劑量,各種治療方法名稱等)。

3 目前主要癥狀和問題。

4 與本病有鑒別意義的表現。

現病史是指患者本次疾病的發生、演變、診療等方面的詳細情況,應當按時間順序書寫。包括與主訴有關的自覺癥狀與檢查結果。涉及到時間的數字,用中文漢字書寫。

(四)既往史指患者以往的健康狀況和曾患病。

主要了解與目前疾病的診斷與治療有關的既往情況。應特別注意有無系統病史、損傷史、手術史、急慢性傳染病史、藥物不良反應及過敏史和重要藥物使用史的描述。例如:「一年前患過浸潤性肺結核」,「注射鏈黴素時發生過敏性休克」等。

(五) 家族史家族中若有類似患者的疾病,應記錄在本欄。

(六)口腔檢查

應詳述專科檢查,即口腔及頜面部情況(用醫學術語,不得使用俗語),應分述:

1.牙齒

(1)牙齒部位的記錄符號 以十字形線條將上下左右四區的牙齒,依照牙位排列順序,自前至後,用數字代表,分別記載於各區內。恆牙用阿拉伯數字代表,乳牙用羅馬數字代表。

(2)形態、數目、色澤及位置注意牙齒形態、大小,有無畸形,有無缺牙及多生牙;色澤是否正常;有無擁擠、稀疏、錯位、傾斜、阻生等情況。

(3)牙體情況 有無缺損、齲壞,齲壞程度、腐敗味、冷熱反應、探痛、叩痛及鬆動度等。必要時進行溫度、電活力或局部麻醉試驗,以查明病變部位及性質。

(4)修復情況有無充填物、人造冠、固定橋及托牙等,注意其密合度,有無繼發性病變。

(5)咬合關係 記錄正常、反、鎖、超、深復、對刃、開及低間隙等。

(6)缺牙情況缺牙數目位置,拔牙創口癒合情況。

2.牙齦

(1)形態、色澤及堅韌度注意有無炎症、潰爛、腫脹、壞死、增生、萎縮、瘺管,色澤是否正常,是否易出血。

(2)盲袋情況盲袋分為齦袋及牙周袋(骨上袋、骨下袋)兩種,記錄其部位及範圍,並測量其深度,以mm計算,盲袋內有無分泌物。

(3)牙石 分為齦上及齦下兩類,注意其部位及程度,齦上牙石可分為少量( ),中等量 ( ),大量( ) (牙石多或面亦附有者)。

3.唇及粘膜 注意有無色澤、形態異常,有無皰疹、皸裂、脫屑、角化、充血、出血、潰瘍、糜爛、結痂、硬結、畸形等,記錄其部位、大小及範圍。

4.舌 注意舌體大小、顏色,有無硬結、潰瘍、腫塊、印跡,是否鬆軟、腫脹,有無舌苔及其顏色、厚薄,舌背有無裂紋、角化,乳頭有無異常,舌的運動及感覺功能有無障礙,舌系帶是否過短。

5.齶注意有無瘺管、充血、角化、糜爛、潰瘍、腫塊、畸形等,軟齶運動有無障礙。

6.涎腺及其導管有否腫脹、壓痛、阻塞、充血、溢膿、外瘺等。

7.淋巴結注意耳前、耳後、頰、頦下、頜下及頸部各組淋巴結的數目、大小、硬度、活動度、壓痛等。

8.面部檢查 觀察表情、外形是否對稱,有無畸形、缺損、腫脹、瘢痕、瘺管、顏色改變,查明痛區及麻木區(可拍照片或繪簡圖說明)。

9.頜骨分別檢查上、下頜骨的外形,兩側是否對稱,有無畸形、腫大、壓痛、缺損及不連接等,注意咬合及開口情況。

10.顳下頜關節 注意形態及運動情況,有無壓痛、彈響,並以兩側作對比。張口受限時,其程度以張口時上下切牙切緣相距的厘米數表明。

二.X線及其他檢查

1. X線檢查的記錄要清楚描述異常情況,位置、範圍(mm×mm)、邊界、形狀、密度等。 阻生齒位置:高位阻生或低位阻生;部分阻生或完全阻生;軟組織內阻生或骨組織內阻生,與神經管或上頜竇的關係等。方向:包括近中、遠中、垂直、水平、倒置阻生等。

2.X線造影 慢性涎腺炎症、涎瘺、結石(應先作平片檢查)及涎腺腫瘤等,必要時可行涎腺造影。急性炎症期禁忌造影。

3.CT及MRI檢查對於翼齶凹、咽旁、上頜竇等深部腫瘤、異物的診斷與骨折的定位等,具有應用價值。

三.檢驗門診患者

(1)凡頜面急性炎症患者,應測體溫、脈搏,並作白細胞計數及分類計數。

(2)門診須行手術的患者,根據過去史及全身情況,測定出血、血凝時間及白細胞計數。如有需要,術前應測體溫、脈搏、血壓等。

(3)疑有血液病的患者,應作出血、血凝時間及血常規檢查。

(4)口腔頜面部的慢性潰瘍、腫物、角化、糜爛等,可作活檢或塗片檢查。

(七)診斷 把主訴的診斷(疾病的名稱)寫在前面,次要病寫在後面,若診斷不明確可記錄「印象」或「待診」。

(八)治療計劃 根據患者整體情況區分輕重緩急,做出全面的治療計劃。

(九)治療過程記錄 包括上次治療情況,治療效果與反應,治療項目,配合治療使用的藥物及醫囑。

(十)簽名 醫生應簽全名於處方的右下方,實習醫生還應請指導教師簽名。

補充

1 日期書寫應按年-月-日順序,用阿拉伯數字書寫。

2 牙列記錄格式有多種。通常將口腔按順時針方向分為四區,乳牙用羅馬數字表示,恆牙用阿拉伯數字表示。

3 簡化字應按國務院公布的《簡化字總表》之規定。

4 門(急)診病歷記錄應當由接診醫師在患者就診時及時完成。

5 檢查記錄要有順序。先主訴牙,後其他牙。 單顆牙在描述的時候也要右順序,從外到內,從近中到遠中,從頰側到舌側。

6 複診的病歷 主訴主要是記錄患者上次治療處理後的感覺。檢查(封葯情況、藥棉有無異味、滲出等),治療記錄。

7 溫度測試結果判讀 正常:熱側無異常。 無反應:熱側無反應。

敏感:熱側引起疼痛, 一過性。 疼痛:熱側引起疼痛,持續。

遲緩性疼痛:熱側引起疼痛, 遲緩性。

8 張口受限,應記錄其張口度,一般分為三度:輕度張口受限——上、下切牙切緣間距僅可置入二橫指,約2~3cm。中度張口受限——上、下切牙切緣間距僅可置入一橫指,約1~2cm。重度張口受限——上、下切牙切緣間距不到一橫指,約在1cm以內。

9 叩診垂直叩診----根尖周膜的炎癥狀況 ·側方叩診----根側周膜的炎癥狀況

※叩痛記錄叩痛(-)----正常(與對照牙相同)

叩痛(±)----不適

叩痛( )----重叩輕痛

叩痛( )----( )~( )之間

叩痛( )----輕叩重痛 。

注意:必須與對照牙比較(選擇遠離患牙區的正常牙作對照)

10 探針為文字性記錄,探針無( -)記錄。

11 牙齒有鬆動的臨床評估:頰舌向鬆動為Ⅰ度,頰舌向及近遠中向鬆動為Ⅱ度,頰舌、近遠中向及垂直向鬆動為Ⅲ度。

推薦閱讀:

李施德林各味道漱口水的差別是什麼?
路過武大口腔看到醫患事件,請問誰的責任?
26 歲剛開始長上面的智齒,這是正常現象嗎?
【約稿】徐辰迪——美國Tufts大學牙醫學院Dental International Student Program (DIS)申請及就讀分享

TAG:口腔 | 書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