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中年人都愛聊年輕時的事?心理學家:「這個年齡」的愛恨,人會記得最清楚

好好珍愛和青春期孩子相處的日子吧,多點包容、多點歡樂,那是你們以後回味的源泉。心理學家發現,人們對於15歲到25歲之間的事情往往記得最清楚。

如果你問一個人,他到目前為止所經歷的人生中,有什麼讓人印象深刻的事件?他拾取的記憶很可能是在15至25歲之間。不管是新聞也好,體育賽事也好,公眾事件也好,都是如此。答案可能是某一屆的奧斯卡獲獎者、某一年大熱的專輯或書籍,或者是一些個人的回憶。我們這些研究記憶科學的學者們把這稱為「回憶高峰」(reminiscence bump)——當我們把一個人一生中的記憶畫成曲線圖時,在十幾二十歲的階段,呈現的就是這樣一個「高峰」的形狀。

這是在認知心理學領域裡少有的幾個沒有爭議的現象之一。我們已經放棄研究「回憶高峰」是否存在,轉而思考其形成的原因。神經生物學家提出了一個假設,他們認為,大腦在向成熟期發育期間,可能會對我們在這段時間內所接收到的資訊做出特別出色的編碼。

也有一些研究者提出,可能是因為我們特別容易回想起第一次的經驗,例如第一次接吻,第一堂駕駛課等等——而大多數的第一次都發生在那個十幾二十歲的年紀。另外一些學者則提到,回憶高峰可能是和我們的文化總把青春期定義為一個重要的時期有關,在那個時期,我們的生命中會發生很多關鍵的經歷,這些有關青春的經歷往往被廣泛地分享和討論。

而我們自己所做的研究卻得出了一些不同的結論。15-25歲之所以會成為我們的回憶高峰,是因為在這段時間裡,我們會為自己建立回憶、儲存資訊,而這些回憶會決定在人生接下來的時間裡,我們將是一個什麼樣的人——你也可以把這個過程稱為,從記憶裡提取自我的結晶。我們設立了這樣一個假說,接著來測試它是否正確。

對「高峰」的追求

和之前的大多數研究不同,我們並沒有依靠記憶測試來做實驗。對於我們的理論,記憶測試的問題在於,人們能回想起來的事情顯然對他們自己來說都是重要的。你不可能期待相反的結果:人們不會回想起一個偶然事件,不會竭盡全力地回想起一些不重要的資訊,他們甚至都未曾注意到那些資訊。因為我們必然會關心那些塑造了我們的事件,所以我們會記得它們。

為了避免這個問題,你可能會問受訪者,是否能回想起一些與他們自己無關的事件或歌曲。但問題是,但凡是他們記得的事情,不可能和他們一點關係都沒有。即使他腦海裡浮現出的那首歌對他本身來說並沒有什麼意義,但「腦海裡浮現這首歌」本身也多多少少定義了這個人。我們不想在這上面兜圈子。

我們所採用的是在記憶研究領域中的另一項經典的方法,但在這個問題上還未曾被廣泛使用,那就是「識別」。我們並非讓受訪者們自由地回憶。我們準備了一份清單,其中記錄了從1950年到2005年期間的奧斯卡獲獎影片和最流行的音樂單曲,讓受訪者們從中挑選他們記得的部分。對於被提及的影片或音樂,我們來研究它們究竟是在發行的那一年裡被記住的,還是在被訪者初次接觸它們的那一年裡被記住的。我們很快就發現了清晰的證據,被提及的影片或音樂多是在受訪者15-25歲的時期內接觸到的。

我們還讓受訪者們從清單中挑選他們最喜歡的五項,這才是我們這項研究最具新意的部分。根據所獲得的資訊,我們可以繪製出受訪者一生的記憶曲線圖,研究那些發佈於他們15至25歲期間、但並不為他們所關注的電影/音樂在這張圖中的比例,以及那些他們在15-25歲期間接觸過、並被選為他們最愛的電影/音樂的比例,兩者是否一樣高。如果那些對他們個人而言沒有特別意義的電影/音樂也在圖中呈現出「高峰」,那麼我們就可以放棄我們的論點,說明「個人發展」並不能作為回憶高峰的解釋,而應該把重點回到記憶模式上去。

我們發現,對於那些受訪者們並不青睞的電影和音樂,他們即使是在15-25歲期間也不比其他時期更容易識別出它們。為了確認這一點,我們又做了第二個實驗。我們詢問了受訪者們,他們喜歡哪些電影和音樂,而又對哪些電影和音樂「有些印象」,即使如此,我們得到的結果也是一樣的。

自我陶醉

我們的發現說明了,人們之所以在人生中的某個階段會記得更多的事,是因為那段時期正是他們形成自我身份的時候。那些我們所經歷的和自身身份無關的事情則完全被我們遺忘了。我們在這段時期內所接觸的事件、資訊和媒介,以及我們對這些事物的品味,定義了我們人生剩餘的部分。

但這項研究並不一定意味著那些假設回憶高峰和人們的記憶力發展及文化經驗相關的理論一定是不正確的。我們仍然抱有疑問,為什麼一些特定的事情會對我們個人有著深刻的意義,而哪些理論有可能在這個問題上提供答案:我們可能在文化層面上分享了什麼是重要的、什麼是值得喜歡的這樣的觀點;我們也可能依賴記憶的機制來獲得對自我的認知。我們只能說,某件事對於我們個人的重要意義,是我們經歷回憶高峰的關鍵。

另外一個值得研究的方向是,那些我們不喜歡、卻讓我們印象深刻的電影、歌曲和記憶。我們仍然需要研究,這些記憶是否也會跟隨15-25歲的法則,即使它們並沒有參與我們對自我的定義。但截至目前,我們至少更進一步地瞭解了這整個過程是如何發生的。那些在我們年輕時接觸的歌曲、電影、書籍和事件更有可能成為我們一生的陪伴,甚至有可能成為我們的一部分。

來源:newsweek.com

作者介紹

Chris Moulin|法國格勒諾布爾大學的心理學教授Akira O』Connor|英國聖安德魯斯大學的心理學講師Clare Rathbone|牛津布魯克斯大學的心理學高級講師

責任編輯:尹琳本文經授權轉載自澎湃新聞《親子學堂》(原標題:發生在15歲到25歲時的愛和恨,人們記得最清楚)

  • 相關報導
  • 想踏出第一步卻怕失敗…日本心理學家:認為「做不到」,其實就代表「做得到」
  • 總是習慣負面思考,怎麼辦?日本心理學家:改變人生,先從改變口頭禪開始!
  • 孩子對於禮物或獎勵反應平淡,是正常的嗎?美國精神病學研究提出嚴正警告
  • 現在的問題,一年後還會是問題嗎?日本心理學家2大妙招,幫助你擺脫負面情緒
  • 創造文明也造成戰爭…日本心理學家3大重點,神解析「信念」帶來的美好與悲劇
  • 中二病是怎麼來的?心理學家指出,原來幼年時的「心理遊戲」對人生影響這麼大
  • 關鍵字: 健康 記憶 心理 回憶 自我認同
    推薦閱讀:

    褚時健:現在的年輕人太急了,我快90了還在摸爬滾打
    腰椎脊柱病患者,為啥變年輕了 錢江晚報
    林青霞關之琳顏值雖高,但潘虹何晴年輕時的顏更是「難得一見」!
    超級網綜如何製造人見人愛的年輕文化?
    離職阿里4年後,我給年輕人的7點建議

    TAG:心理學 | 心理 | 心理學家 | 年齡 | 中年 | 年輕 | 中年人 | 這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