雋永的悲涼—追憶油畫家趙開坤
導語:網路上的熱門事件一撥接一撥,逝去的人很快被淡忘,本來這篇紀念趙開坤先生的文章和孫建平老師約好在趙開坤先生去世滿一個月的時候發出,但是因為瑣事耽擱了幾天,時光易逝,希望大家珍惜眼前,不要讓往事只能回味....
4月19日,在今日美術館舉辦的「文脈傳薪——寫意油畫學派的畫展」的開幕式上,策展人范迪安首先提議為剛剛去世的油畫家趙開坤默哀3分鐘。來參展的畫家都熟知並認識這個「寫意油畫」學派的中堅畫家。深深為他的過早離世而唏噓不已。
在油畫界,趙開坤給我的印象就像是個隱居山林、埋頭修鍊的大俠,雖平日貌似冷峻、不擅言談,但總能在展覽上拿出他的力作讓人們眼睛一亮。他的畫面上,構圖取景總是別出心裁,突出於畫林(展場),並且他擅長把濃郁、明麗的黃色和藍色及流暢、銳利、洒脫的線條融為一體,使畫面散發著獨有的魅力。還記得在一個全國性的油畫展中,趙開坤的一幅關東林區雪景作品讓我留戀難返:厚厚的潔白的雪地中,紅頂木房和湛藍的天空相輝映,雪路中的車轍印痕線、林區院子七扭八歪的柵欄線以及殘留著黃葉的樹榦枝條線,或柔韌或尖銳,他把線條用得爐火純青,組成了一個線條的交響樂。我看了又看,讚嘆不已。他突破了中國風景畫的既有格式,達到了一個巔峰。不愧是關東大地的第一個試驗者,不愧是油畫界的獨行俠。
此後我更加關注他的行蹤和作品,也研究他的背景。我在負責校刊《北方美術》時,還和他約稿。多年來,趙開坤的創作方法和手段就是寫生。但他在有了一段時間的學習、實踐和思考後,開始反叛那些條條框框、陳規戒律。他不喜歡長時間地醞釀畫面以達到想像中的完美。他曾經說過:一幅好的作品問世,人們覺得畫面上承載了許多,其實,它產生的過程也許恰是思考的單純所致,過度的思考,人們反而失去了畫筆接觸畫布一瞬間的判斷。他崇尚冒險和發現,喜歡直面自然寫生,他走遍了關東大地的山山水水、村村落落,他喜歡在與自然交流的過程中,不斷地迸發靈感,發現驚喜。他的樂趣是開著車子行走在郊野山林,見到自己有感覺的景物就停下,支起畫布就畫起來。一棵老樹,一個柵欄,一塊土坡都可能成為「觸發激情的因子」而觸動他的視網膜,讓他興奮,讓他從中「尋求情感的共鳴和激勵」。他喜歡自己心靈和大自然的碰撞,他喜歡畫筆和畫布接觸的瞬間,就如同戀愛般的激情四射的時刻,他陶醉和享受在這個過程之中。那個時候,他靜忘,他欣喜,他衝動,世界上只有他的靈魂和自然在對話,他在畫面上或勾勒,或塗抹,或皴擦,或潑灑,他對於畫「痕迹」的意趣方面似乎有著最為敏感的觸角,他覺得這裡面樂趣無窮,左右逢源、筆筆生髮。他已經進入一種「有法而無法」的境界。在構圖上,他喜歡突發奇想,率意觸情,隨意構成。自然對象此時已經轉換成他心中的意象而自由組合,在他面對大自然直抒胸臆,「通過作品無遮蔽地袒露個體心靈對外部世界的感應和對心靈宇宙的發現、衝動、焦灼、憤慨以及接踵而來的迷亂」。畫家縱情無羈,作品淋漓盡致。「時而生動而和諧,時而放縱而誇張,時而混亂而瘋狂」。他不僅「師法自然」,他更重「師造化」。他在與自然對話的過程中,不斷探求最適於自己的獨特的藝術表現形式。在畫中,既有我,也有它,我它交融。
一次某畫刊記者問他在寫生時最關注什麼?他說他在寫生中最重要的是尊重自己此時此刻的感受。然而,我覺得,這感受絕不是淺層的視覺審美。作為一個久經滄桑、深諳世事,一個對外界有獨立判斷的藝術家,在他選景的那一刻,他的內心一定已經與眼前的景物有了某種情感的契合。所以,在他的營造的畫面中,儘管是流動的、飄灑的線條,明麗的色彩,雋永的意境,但整個畫面傳達給觀者的是充滿了悲涼和傷感的氣息。種種激烈的情感宣洩,無一不傳達著他對不同尋常的生存境遇和精神磨礪的體驗和反應。這些東西顯然是他主體精神的自然呈現。
趙開坤的繪畫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風格,受到認可,也屢屢獲獎,聲望日隆。有評論說他:「繪畫語言飽含強烈的精神感染力,深刻的表現出長白山地域文化中的精神內涵和文化品質,濃厚的人文精神,建立起具有鮮明地域特徵的個人表現風格,成為東北表現性油畫建立與發展的開拓者。也成為中國寫意性油畫重要的推動者。」但他並沒有志得意滿,停止腳步,在他心中,知道自己下一步要做什麼。他不斷突破,不斷前進。這才是一個畫家存在的價值。他有自己的獨特思考,又努力實踐。他更知道,一個畫家不能守成,要不斷地突破自己。他在自己的手記《邊角余料》中談到:「形式突破的重要性,是藝術跨入現代的一個顯著標志,人們熟知了一種表現形式,人們開始接受它,開始模仿它。變成了一種泛濫,這是一種相對危險的傾向,跨越別人,跨越自我,都是至關重要、決定性的一步。」這個突破,恰恰是寫意油畫最重要的地方。寫意狀態,並不是表面上的那種解衣磅礴,潑灑淋漓,那種流暢的爽快。重要的是破。就是要有思考,有斟酌,有猶豫,有破壞,有冒險,有探尋,有突破,有掙扎,有矛盾,有痛苦。要勇於打破自己的常規,打破自己的「得心應手」的習慣。畫畫貴在「破」,不是「守」。
進入新世紀,尤其是在人們都熱議油畫本土化的今天,大家都在探討油畫如何能夠吸收自己民族藝術的精粹,油畫界自覺地重提「本土化」,有關的學術活動一個接一個。他也想乘勢大展宏圖,就在他要努力突破之際,他的身體出現了問題,他患了肺癌,做了化療休養,很長時間,之後的多次寫生活動,他都不能參加,人們看不到他的身影。
2012-12下梅趙開坤寫生
2012年12月,大家推舉我擔任《再寫生、共寫意》展覽的策展人,我又和開坤聯繫,那時候已經聽到他好轉的消息。果然,他接受邀請參加了這個寫生活動。在武夷山的下梅古鎮,他支開大畫布,一天竟然要畫三、四幅,似乎要把損失的時間補回來,我深深佩服這條硬漢,他也許知道自己的時間不多了,他要更多地享受繪畫過程的快樂。趙開坤那種旺盛的興奮,衝動的情緒感染著大家。記得那一次大家都激情澎湃,信心滿滿,出了不少滿意的作品。
2013-9趙開坤
2013-9-陝北清澗趙開坤
2013年9月的陝北清澗寫生,在邀請的20多個畫家中,也有趙開坤,大家都為他能再和大家一起寫生而高興。記得有一天我和王琨,他和張新權在一個山溝溝里相遇。我看到了他筆下的陝北,是那麼既富於表現力,又充滿張力。他駕馭畫面的能力,自如而自信。畫的窯洞都是歪歪的,重新組合後,給人的感覺是那樣有味道,有畫意,那是他對陝北高原的獨特理解的外化,那是畫他心中的風景。
2014-12大鵬灣
2014-12大鵬灣
2014-12大鵬灣
2014年12月,我們又一同參加了天米集團邀請的深圳大鵬灣寫生,他在海濱寫生,周圍聚攏了許多年輕的粉絲,但據同行的畫家袁文彬說,那次發現他已經力不從心了,他在用筆疾行的時候,覺得已經氣力不支了,他只好用雙手來握筆,堅持畫完。這個繪畫大俠以自己的毅力,以他的生命完全投入在自己喜愛的繪畫中。從那個時候起,他不再出山了,我們為他揪心,為他祈福。希望他的身體能夠好轉,能夠回到他鐘愛的畫架旁,回到他熱愛的大自然和畫友們中間。
2015-10趙開坤在中國精神研討會上
2015-4研討會趙開坤
2015年10月,在一個「中國精神——當代表現性中國油畫研討會」上,我見到了趙開坤,也聽到了他的簡短的發言。他說:我更信奉少談主義多做實事,這也許並不太合時宜……。他在美術圈裡做人很低調,相信他的內心中始終有一個堅定的理想涌動。2016年4月1日凌晨,開坤終於沒有挺過去,告別了人世。
趙開坤和他的坐騎
寫生中
2012-11趙開坤寫生
2012-9趙開坤
2012-8趙開坤2012-8 020
2011-4趙開坤寫生
作品
殘雪 150X80CM 2009
春風楊柳 150X100 CM2006
老式縫紉機 80X60CM 2005
老式照相機 150X100CM 2005
老式照相機 150X100CM 2005
龍門山腳下 120X150CM 2012
思南路老洋房 110X70CM
蘇州園林 拙觀園130X180CM
通往長白山的路 100X81CM
沂山之下130X100CM 2011
雨後添綠150X100CM 2009
長白老林之七 240X120CM 2007年
四萬寫生愛好者聚集於此,這裡還有眾多寫生名家,如果你喜歡寫生一定不可錯過... ...
推薦閱讀:
※美國青年畫家羅伯特·里勃瑞斯的人體素描、油畫(上)
※墨分五色創始人元代畫家王淵
※德國畫家創作的「農婦之美」
※俄羅斯畫家筆下的夏日女神
※明代院畫畫家芻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