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慢性胃炎名醫妙方(二)

慢性胃炎名醫妙方(二)

33.朱生梁 平萎湯Ⅰ號

【方葯】 藿香梗10g,紫蘇梗10g,白朮10g,枳殼10g,生薑3片,黃芩10g,蒲公英15g,川芎10g,香附10g,延胡索10g,莪術10g,薏苡仁15g,露蜂房10g,党參15g,甘草6g。

【用法】 水煎服,日1劑,早晚各1次。

【功效】 健脾理氣和胃。

【案例】 周某,男,29歲。1987年12月19日胃鏡病理(03418)診斷為慢性萎縮性胃炎伴輕度腸腺化生。症見胃脘疼痛、脹滿3年余,痛無規則,食少胸脘痞悶,大便不實,口苦,噯氣。脈小弦,苔薄膩。服上方4個月余,臨床癥狀全部消失。1988年5月30日胃鏡複查:肉眼下見胃黏膜顯示正常;病理示:竇部黏膜淺表性炎。

【按語】 青年人萎縮性胃炎的病因多為生活環境因素、情志因素等引起,飲食不節內傷脾胃,百病由生。精神活動對脾胃的「納」與「化」功能有很大影響,故治療時以肝脾為中心,用藥以肝以散為補、胃以通為補的原則用藥,從而收到良好效果。附:朱生梁平萎湯Ⅱ號,藥用蘇梗10g,藿梗10g,白朮10g,枳殼10g,桂枝10g,黃連6g,黃芩10g,川芎10g,莪術10g,白蔻15g,党參12g,黃芪15g,大棗3枚,生薑3片,地榆10g,甘草3g,以活血祛淤,理氣和胃。

34.梁乃津 加味金佛止痛方

【方葯】 太子參30g,白芍30g,蒲公英30g,沙參15g,麥門冬15g,山楂15g,鬱金15g,佛手15g,延胡索15g,五靈脂15g,血竭3g,三七末3g(另沖),人工牛黃1g(另包)。

【用法】 水煎服,日1劑,分2次服。

【功效】 行氣祛淤,養陰清熱。

【案例】 黃某,女,62歲,退休幹部。因胃脘疼痛反覆10年,於1993年3月1日初診。患者10年前因情緒不暢而經常胃脘疼痛,餐後明顯,呈頂痛感,時伴噯氣,曾經胃鏡診斷為淺表性胃炎,常服西藥胃酶素、胃加強及中藥煎劑治療,但癥狀無減輕。近來胃脘疼痛加重,時有灼熱感,口乾。經纖維胃鏡與病理活檢檢查,診斷為萎縮性胃炎伴腸上皮化生。舌質黯紅、少津、苔少,脈細。中醫診斷為胃痛,辨證屬氣滯血淤鬱熱,胃陰不足。治以行氣祛淤,養陰清熱。處方如上藥。連服7劑,胃痛減輕,無灼熱感,胃納增進。此後用原方加減化裁調治1年,諸症悉除,複查纖維胃鏡與病理活檢診斷為淺表性胃炎,未見胃腺萎縮與腸上皮化生。

【按語】 本案萎縮性胃炎是由慢性淺表性胃類遷延不愈演變而成。且因氣滯日久,累及血分,氣血壅塞導致胃絡淤阻。《臨床指南醫案》云:「凡氣既久阻,血亦應病,循行之脈絡自痹,而辛香理氣,辛柔和血之法,實為必然之理。」梁乃津宗法而創加味金佛止痛方,以鬱金、佛手、延胡索、五靈脂、血竭、田三七等行氣活血葯借其辛通之性以促進氣血運行,消散胃絡淤血,使營血流暢,淤結消散,絡通痛止。中藥藥理學證明,行氣活血祛淤葯不但有止痛作用,還可以調節血液循環,抑制病原體與炎症反應,抑制組織異常增生,從而起到逆轉胃膜萎縮、防治腸上皮化生與異型增生的作用。梁乃津通過長期臨床觀察,發現本病多為虛實挾雜,故治本病在「通」的同時,必施補法,寓補於通,通補兼施。胃為陽土,陰陽之虛所偏,以陰虛為多,故選用沙參、麥門冬、白芍等以生髮胃陰,蒲公英、人工牛黃以解除鬱熱。因陰陽互根,胃之陰津有賴於脾氣健運才得以生化,故用太子參以益氣生陰。諸葯相伍,共奏行氣祛淤、益氣養陰、清熱解毒之功,故獲佳效。另外,梁乃津對脾胃虛弱型擬健脾和胃方,藥用:党參30g,白朮15g,法半夏15g,枳殼15g,佛手15g,石菖蒲12g,木香12g(後下),蘇梗12g,柴胡12g,黃芩12g,黃連12g,陳皮6g。

35.陳福如 燮理樞機方

【方葯】 升麻6g,柴胡3g,枳殼12g,半夏15g,厚朴15g,木香6g,陳皮12g,檳榔10g。

【用法】 每日1劑,分早、晚2次煎服,2個月為一個療程。

【功效】 健脾益胃,化濕祛淤。

【案例】 李某,男,56歲,1989年7月21日初診。胃脘脹痛20年,經中西醫長期治療,不愈。近3年胃痛頻作。分別於1986年4月和1989年5月在某市醫院經纖維胃鏡和病理組織活體檢查,診斷為慢性萎縮性胃炎(活動期,中度)。現胃脘脹痛,納呆乏味,噯氣頻作,大便稀而量少,時有後重。舌淡紅、邊有淤斑、苔白膩,脈弦細滑。辨證為脾胃氣虛,濕滯血淤,升降紊亂。治以健脾益胃,化濕祛淤。處以上方去枳殼、陳皮,加黃芪15g、白朮15g、蒼朮15g、延胡索10g、莪術10g、炙甘草3g。每日1劑,水煎服。服上藥15劑後,胃脘痛、腹脹明顯減輕,噯氣間作,納食增加,大便暢。葯已中病,宗上方增損,調治半年,諸症悉解,體重增加12kg。1990年2月在某醫院胃鏡及病理組織活檢,未見異常,隨訪未見複發。

【按語】 慢性胃炎的病機,臨床表現錯綜複雜,陳福如通過長期對慢性胃炎的研究認識到:當致病因素作用於機體時,只有在出現脾胃樞機失利、升降紊亂的病理變化時,才會導致脾胃病的發生。在出現病變時,也主要表現為樞機失利,升降紊亂。從而導致清濁相混,代謝廢物不能及時排出,相為因果,加速病變的發展。據慢性胃炎的主要病機,其根本治則是恢復脾胃的升清降濁之功,根治病因。慢性萎縮性胃炎,在低酸或無酸時,細菌和病毒易於繁殖,而合併感染。在論治的基礎上,適當加入1~2味針對性強而無敗胃的清熱解毒藥,如蒲公英、野菊花等,也可用少量黃連(3g),少則既能清熱解毒,又能苦味健胃,對治療慢性胃炎和防治合併感染起著相得益彰的作用。此外,治療過程應重視患者大便通暢與否。對慢性胃炎患者,一旦出現腑氣不通,大便不暢,在治療上要適當加入通腑葯,如熱結則用大黃,氣滯則用枳實、檳榔等。保持大便通暢,有利於脾胃升降功能,可大大提高療效。

36.庄兆坤 痛瀉要方加味

【方葯】 白朮18g,白芍12g,陳皮9g,防風12g,枳殼10g,柴胡10g,烏梅10g,党參10g,薏苡仁15g。

【用法】 水煎服,每日1劑,分早、晚2次服用。

【功效】 扶土抑木,和胃助運。

【案例】 李某,男,51歲。主訴不規則性上腹疼痛伴胸脅飽悶,大便日行7~8次,食慾明顯下降,但無嘔血、黑便及低熱癥狀,貧血貌,淺表淋巴結未捫及,體膚未見皮疹,鞏膜不黃。心肺(-),腹軟,肝肋緣下1.5cm,劍下3.5cm,脾(-),下肢未見浮腫。實驗室檢查:血、尿常規正常,大便稀糊狀,肝功能正常。胃液分析提示胃酸偏低。胃鏡檢查診為慢性萎縮性胃炎伴腸上皮細胞化生。口服猴菇菌、胃復安、慶大黴素等葯,療效欠佳。因腹瀉日行7~8次,而邀庄兆坤會診。初診:患者思想負擔沉重,情緒沉鬱,兩胸脅不舒,發脹,伴見噯氣則舒,便後腹痛緩解,痛則欲瀉,大便稀溏,時有肛墜感,無膿血。面色少榮,舌質偏紅,脈弦細。症屬肝木乘脾,橫逆犯胃。治以扶土抑木,和胃助運。方用痛瀉要方,加枳殼、柴胡、烏梅、党參各10g,薏苡仁15g。連服10餘劑,病熱大減。複診時囑患者服黃芪、蘑菇等品以提高免疫功能。

【按語】 萎縮性胃炎屬中醫胃脘痛範圍。胃為水谷之海,以和降為貴,今肝失條達,侮胃乘脾,脅脹,腹痛瀉因之而作,故治以痛瀉要方調理肝脾,泄瀉諸症均除,食納大增。

37.趙紹琴 旋覆代赭湯加減

【方葯】 旋覆花10g,代赭石10g(先煎),青、陳皮各10g,蟬蛻6g,白僵蠶10g,片薑黃6g,炒枳殼6g,白芷6g,防風6g,茅、蘆根各10g。

【用法】 水煎服,日1劑,早、晚各服1次。

【功效】 疏肝降逆,調暢氣機。

【案例】 胃脘作痛5年余,胃鏡檢查確診為淺表性胃炎。現症食後胃脘即痛,噯氣不舒,脘腹脹滿,面部色暗花斑。脈象弦細且沉,舌紅,苔白。辨證肝鬱日久,橫逆犯胃。先用疏調氣機方法,葯後胃痛漸止。自覺消化欠佳,食後胃脘堵滿,噯氣不舒,脈仍沉弦。仍用疏調氣機方法。川楝子6g,延胡索6g,蘇葉10g,藿香10g香附10g,炒枳殼6g,苦桔梗10g,焦三仙各10g,水紅花子10g,大黃1g。7劑後,胃痛已愈,脘腹脹滿亦減,自覺嗜睡。脈象弦細,按之沉濡,舌紅苔白。肝膽濕熱未清,仍用清肝泄膽方法。荊芥炭10g,防風6g,川楝子6g,延胡索6g,炒山梔6g,茵陳10g,佩蘭10g(後下),藿香10g(後下),焦三仙各10g,水紅花子1g。7劑後,嗜睡明顯減輕,精神轉佳,唯下肢睏乏無力,大便乾結。肝膽熱郁漸減,仍用原方進退。佩蘭10g(後下),藿香10g(後下),蘇葉10g,青、陳皮各10g,炒山梔6g,茵陳10g,焦三仙各10g,水紅花子10g,大腹皮10g,檳榔10g,大黃3g。7劑後,大便乾結難下,每周始便1次。心煩夢多,胃痛脘脹皆愈,精神亦佳。肝膽鬱熱已久,正值長夏,濕熱偏盛,仍用清化濕熱方法。茵陳10g,梔子6g,柴胡10g,黃芩6g,川楝子6g,佩蘭10g(後下),藿香10g(後下),大腹皮10g,青、陳皮各10g,滑石10g,大黃5g。葯後大便暢行,食眠均佳,脈舌如常,胃痛始終未發,遂停葯觀察。並囑其慎飲食,加強鍛煉,以增強體質。

【按語】 胃痛5年余,屢服中西藥物療效欠佳。趙紹琴根據其脈象沉弦、噯氣不舒、面色花斑等脈證,斷為肝氣鬱結日久,橫逆犯胃。投以升降散疏調氣機,以解肝鬱,立收止痛之效。且初診之後,胃脘始終未再發生。在辨證上,脈象沉弦乃典型的肝鬱脈象,下手脈沉,便知是氣,弦主肝鬱,其面色花斑亦為氣機郁滯的確征。此征多見於性格內向,愛生悶氣之人,女性多見,當從肝鬱治之。方中防風等風葯的運用,更有深意,一則除濕,所謂濕盛者,助風以平之;二則昇陽,使清陽上升則脾運;三則疏肝,風葯以辛為用,乃肝之所喜,所謂「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也。方中未用傳統的止疼之葯,而收止痛之效者,治在其本也。

38.翟濟生 良桂和胃湯

【方葯】 吳茱萸3g,黃連10g,厚朴10g,枳殼10g,烏葯10g,官桂6g,良姜6g,荷葉6g,佛手10g。

【用法】 水煎服,每日1劑。

【功效】 健脾溫胃,理氣暢中。

【案例】 畢某,女,55歲,1992年4月18日初診。胃脘部反覆脹痛10餘年,春秋季發作加重。疼痛無明顯規律,曾做胃鏡示淺表性胃炎。服用中、西藥物,癥狀緩解不明顯。近1年癥狀加重,泛酸,怕冷,喜熱飲,打嗝,飲食差,兩脅下脹滿不舒,口黏,大便不暢。舌淡紅、苔薄白,脈弦細。翟濟生考慮肝鬱脾虛,擬溫胃制酸法,服良桂和胃湯加浙貝、煅瓦楞、蓽撥。服藥7劑後,癥狀明顯緩解,胃痛減輕,有矢氣,腹脹減,泛酸減少,仍感胃脘部怕冷。繼上方加玫瑰花、丹參以增強理氣活血作用。再服7劑後,癥狀基本消失,自覺精神好,胃脘舒適,飲食好。為鞏固療效,繼用原方5劑收功。

【按語】 翟濟生,山東沂源縣人,主任醫師。20世紀30年代被施今墨老先生收作弟子,在先生數十年耳提面命的教誨下,苦心鑽研,繼承了施今墨的豐富經驗與學術,並有所創新和提高。良桂和胃湯為翟濟生醫案中的基礎方,方中吳茱萸性偏燥烈,既能溫胃暖肝,又能開鬱結;黃連苦寒泄熱,抑制吳茱萸之燥烈;兩葯配伍辛開苦降,又名左金丸。厚朴、枳殼性散主降,溫中下氣,化濕除滿,有良好的理氣通降作用。烏葯、良姜、官桂辛香性溫,具有溫胃散寒、止痛開通的作用。荷葉、佛手芳香化濁,和胃理氣,對胃滯之證療效特佳。全方突出體現了「輕可去實」的臨床妙用。

39.胡永盛 自擬和胃湯

【方葯】 党參15g,白朮10g,茯苓15g,炙甘草10g,廣木香5g,紅花5g。

【用法】 水煎服,每日1劑。

【功效】 補而不滯,行而不散,理脾助胃。

【案例】 曹某,男,36歲。4年來胃區隱痛不適,時好時犯,每逢勞累或觸冒寒時尤甚,面色萎黃,身倦乏力,四肢欠溫,氣逆乾嘔,飲食不下,觸診胃區軟和。舌質淡,脈沉虛。經胃鏡檢查診為慢性淺表性萎縮性胃炎。辨證為胃虛寒痛,投予和胃湯原方。連續服用8劑而痊癒。

【按語】 和胃湯以四君子湯為基礎,扶持中氣,調整脾胃。但臨床上所見胃脘痛者多遷延日久,時輕時重,數年不愈。胃腑每日承受三餐,無休養生息之暇,病變延久,則氣失其平,血失其和,以致氣壅血滯,甚至潰瘍內生,痛無已時。

40.戚景如 補中抑木安神方

【方葯】 太子參10g,茯苓10g,山藥10g,當歸10g,白芍10g,陳皮10g,棗仁10g,夜交藤15g,白芷5g,甘草3g。

【用法】 水煎服,日1劑。

【功效】 補中抑木,養心安神。

【案例】 劉某,男,37歲。胃脘脹痛近5年,胃鏡診斷為慢性淺表性胃炎。先後服連蘇飲、溫膽湯、柴胡疏肝散等方葯,但胃痛仍時有發作。痛無規律,牽及兩脅,按之則舒,面黃神疲,心煩易怒,後腦作痛,夜寐欠佳。舌紅、苔薄白,脈緩而軟、關部小弦。肝木伐胃,中氣受損,治肝不應,當取陽明。5劑後,胃痛發作次數明顯減少,夜寐較安。原方去棗仁、夜交藤,加白朮10g、砂仁3g,調治2個月,胃痛消失。

【按語】 肝鬱犯胃,克伐日久,胃氣必虛,若投以疏肝之劑不應,則當以補中為主。此類患者既有胃脘脹痛、牽及兩脅、每因情志憂鬱加劇等肝胃鬱結之象,又有脹痛日久不愈、喜按、食少、神疲等中虛之證,故古人有「治肝不應,當取陽明」之說。本例即屬此證。方中太子參、茯苓、山藥健脾益氣,防肝木之克伐;當歸、白芍、棗仁、夜交藤補血和營,養心安神。諸葯相配,使脾胃之氣得復,肝胃協調,則木郁克土之證自消。

41.石廣濟 溫胃湯與化寒丹

  (1)溫胃湯

【方葯】 當歸15g,白芍15g,桂枝10g,附子6g,乾薑10g,厚朴6g,蒼朮15g,桃仁10g,紅花6g,炒枳殼6g,罌粟殼6g,吳茱萸10g。

【用法】 水煎服,每日1劑。

【功效】 溫中散寒,活血化淤,行氣燥濕,除脹止痛。

  (2)化寒丹

【方葯】 白鬍椒15g,乾薑90g,良姜60g,肉桂60g,花椒15g,炒枳殼15g,制香附30g,罌粟殼30g。

【用法】 上藥共為細末,用江米麵糊為丸,如黃豆大小,放置陰涼乾燥處干透,裝入瓶內密封備用。每次5丸,每日3次。服至7d後,每次增加1丸,逐日遞增,服至胃中自覺發暖、發熱後,再每次減1丸,逐日遞減,仍減至5丸,然後繼續服完為止。

【功效】 溫中散寒,振陽助運。

【案例】 劉某,男,52歲,幹部,1997年9月20日初診。主訴:胃脘疼痛時作20餘年。病史:1955年開始發生胃脘部疼痛,屢治屢犯。1969年西醫診為慢性胃炎,經各地中西醫治療無效,胃脘痛不斷加重。患者形體消瘦,面色萎黃,呈貧血貌,精神不振,上腹部有明顯壓痛點,胃痛時輕時重,反覆發作,日進食150~200g,無泛酸,大便如羊糞狀,四肢發涼。舌淡、苔白,脈沉弦緊。西醫診斷:慢性胃炎合併輕度潰瘍。中醫辨證:脾胃虛寒,寒凝氣滯。治法:溫胃散寒,行氣化滯,疏通大便。方葯:溫胃湯加減。高麗參10g,生白芍15g,當歸20g,桂枝20g,乾薑20g,附子6g,吳茱萸6g,蒼朮15g,桃仁10g,紅花6g,厚朴6g,炒枳殼6g,罌粟殼10g,酒大黃10g。服上方3劑後,胃脘疼痛減輕,飲食漸增,余證如故,上方罌粟殼減為6g後。服上方6劑後,胃脘疼痛明顯減輕,大便正常,上方去酒大黃服用。服藥21劑後,胃脘疼痛消失,食量增至每日500g左右,體重增加1kg多,面色已轉紅潤,予化寒丹1劑,以善其後。1978年2月走訪,體質健壯,體重由原來45kg增至60kg,胃病未再複發。

【按語】 本例患者由於長期患慢性胃炎,脾胃受傷,氣血不足,以致形體消瘦;脾虛日久,傷及脾陽,傳導失司,則大便秘結。方葯以溫胃湯為主方,加大桂枝、乾薑用量,以增強溫中通陽之力;加大當歸用量,增加酒大黃,以增強養血通便之力;加高麗參大補元氣,益氣扶羸,使陽氣恢復,脾虛得健,則諸證自愈。

42.趙清理 加味柴胡疏肝散

【方葯】 柴胡12g,白芍15g,枳實12g,厚朴12g,香附12g,丁香6g,青皮12g,雞內金12g,甘草3g,生薑3片,紅棗6枚。

【用法】 水煎服,每日1劑。

【功效】 疏肝解郁,理氣和胃。

【案例】 沈某,女,53歲,1991年4月11日初診。患者素有胃病史,幾個月前因與他人口角而發胃脘痛,甚則連及兩脅,曾做胃鏡檢查提示慢性淺表性胃炎。曾服用中西藥治療,病情時輕時重,遷延至今未愈。診見患者胃脘部痞悶脹痛,連及兩脅,作止無常,噯氣頻作,納差。舌淡、苔薄白,脈弦細。此乃肝氣鬱結,橫逆犯胃之證,治宜疏肝解郁,理氣和胃。投以上方。服藥3劑,疼痛減輕,仍食欲不振。上方加神曲12g、麥芽15g,再進6劑,諸症悉平。為鞏固療效,又囑其服香砂養胃丸以調理善後,月余而愈。隨訪半年未見複發。

【按語】 枟雜病源流犀燭枠曰:「胃痛,邪干胃脘病也……惟肝氣相乘為尤甚,以肝木性暴,且正克也。」本患之胃痛乃氣橫逆,犯胃克脾所致。趙清理主張用藥既不宜剛燥,又不宜滋膩,故用柴胡疏肝散去川芎加厚朴、青皮、丁香、雞內金等以疏肝和胃,辛溫而不燥烈,理氣而不傷陰,使肝鬱得舒,脹痛可止,又以健胃助運而收功。

43.潘澄濂 小陷胸合鞠越丸

【方葯】 黃連10g,姜半夏12g,全瓜蔞12g,制香附10g,制蒼朮10g,黑山梔10g,枳殼10g,茯苓15g,延胡索10g,川芎10g,炙甘草6g。

【用法】 水煎,日再服,每日1劑。

【功效】 清化濕熱,和中調氣。

【案例】 王某,男,48歲。訴常於食後上腹痞滿不舒,間有噯氣疼痛,起病已2年余,多於情緒激動或受寒後加劇。體檢營養中等,腹軟有腸鳴音。舌苔微黃而膩,脈象弦遲。纖維胃鏡檢查提示為淺表性胃炎,活體組織檢查報告為黏膜炎症。證屬胃中濕熱阻滯、氣機失調,擬以清化濕熱、和中調氣之劑。如上方,服後15劑,上腹疼痛已止,痞滿減輕,舌苔轉為薄膩,脈象濡緩。再於原方減去延胡索、川芎,加党參、白朮等,隨證出入,續服50餘劑,自覺癥狀全部消失而停葯。

【按語】 從臨床表現來看,可以認為淺表性胃炎是胃中濕熱阻滯、氣機失調之證。常選用小陷胸湯的黃連清熱以消炎,姜半夏燥濕以化痰,全瓜蔞潤滑以解凝。葯雖不峻,能入胃絡,清化濕熱,消除痞滿,確為黏膜炎症的良好方劑。本例每因情緒激動而加重,顯與氣機鬱結有關,由於病程日久,胃氣虛弱,故採用鞠越丸調理氣機。由此可知,待脘腹疼癥狀消失之後,改用四君子健胃益中以斷其後。

44.廖金標 炙甘草湯加減

【方葯】 炙甘草、石斛各12g,西党參、生地黃、白芍、山楂各15g,阿膠(烊化)、麥門冬、百合、佛手片各10g,大棗7枚。

【用法】 水煎服,日1劑,早、晚各1次。

【功效】 補氣益血,滋養脾陰。

【案例】 劉某,男,37歲,1984年9月16日就診。胃痛宿疾,已有8年,X射線鋇餐透視提為慢性胃炎,胃液分析胃酸偏低,胃鏡檢查為淺表性胃炎。證見胸脘灼熱如火燎,脹痛,噯氣,口乾燥,睏乏易倦,精神萎糜,四肢怠軟,形體消瘦,頭暈失眠,大便乾結,2~3d一行。脈沉弦細數,舌質偏紅而干。辨證屬氣血兩虧,脾陰不足。照上方服用7劑後胃脘如火燎疼痛已止,余證漸減。嗣後以本方加減變化,連服3個月,計90餘劑,癥狀完全消失,飲食漸增,體重增加,終獲康復。

【按語】 廖金標認為,本病一般病程長,體質虛弱,長期消化不良,氣血不足,從疾病本質而言,實際上是一種功能衰退的退化性病變。後天失調,氣血生化不足,漸至元氣虧耗,久虛不復,五臟相關,氣血同源,陰陽互損,生理上即能相互促進,病理上必然相互影響,久而久之,釀成里虛之證,即臟腑氣血不足、陰陽兩虛、功能衰退的一種疾病。炙甘草湯重在補陰和陽,許多臨床事實表明陰傷津液耗散者,常寓有陽損,往往單純專一的滋陰而陰液難生,運用炙甘草湯治療本病(萎縮性胃炎)十分合拍,隨證加減,頗獲佳效。

45.尹 通 胃腑逐淤湯

【方葯】 丹參30g,檀香10g,砂仁10g,川楝子12g,醋延胡索15g,生蒲黃10g,炒五靈脂12g,三七粉6g(沖服),乳香、沒藥各10g,白及粉6g(沖服),甘草6g。

【用法】 水煎服,每日1劑。

【功效】 調氣活淤,祛淤生新。

【案例】 張某,男,38歲,幹部。患胃痛7年余,近2周因情志不佳胃痛又作,疼痛在劍突下偏左側,痛處固定不移,而且痛如刀割,拒按,夜間疼痛加重。舌質暗,苔薄白,脈沉澀。胃鏡檢查為慢性胃炎。中醫診斷為胃痛,證屬氣滯血淤。治以調氣化淤止痛,祛淤生新。用上方加香附12g、木香10g、枳殼10g、柴胡12g、青皮10g,服藥一個療程後,疼痛大減;服藥2個療程後,臨床癥狀完全消失,經胃鏡檢查,病變消失,胃黏膜基本修復。為鞏固療效,囑其繼服一個療程。後隨訪3年,未見複發。

【按語】 胃腑逐淤湯是丹參飲、金鈴子散、失笑散三方組合加味而成。丹參飲既能活淤滯,又能理胃氣;金鈴子散調氣活淤止痛;失笑散活血祛淤止痛,又伍三七、乳香、沒藥以增強活血化淤之力;白及粉、甘草有生肌之效,可促進胃黏膜的修復。諸葯相伍,共奏理氣活淤、祛淤生新之效。

46.張志堅 疏胃和中湯

【方葯】 柴胡10g,白芍10g,枳殼10g,炙甘草5g,黃連3g,吳茱萸1.5g,蒲公英30g,佛手10g,生麥芽30g,神曲10g,炙雞內金5g。

【用法】 每日1劑,煎煮2次和勻,共約400ml,分早晚2次於飯後1.5h溫服。癥狀緩解、病情穩定後,按上方比例研末,每次取5g,分2次於飯後1.5h開水調服,以20~50d為宜,以資鞏固。

【功效】 疏胃和中,疏肝清化。

【案例】 曹某,女,38歲,1984年3月15日就診。訴上腹痞脹隱痛,痛引兩脅,噯氣頻作,不思飲食,病情時輕時重。遷延2載不已,每於情志刺激則恙情加重。1983年10月在常州某醫院做胃鏡檢查,病理診斷為慢性淺表性胃炎伴局部萎縮。迭服中西藥治療5個月,未見明顯效果。症見上腹痞脹隱痛,痛竄兩脅,餐後脹甚,嘆息則稍舒,噯氣頻作,不時泛酸,不思納食。舌質淡紅,苔薄黃膩,脈細滑關弦。此系肝胃不和,氣鬱食滯化熱。治宜疏胃和中,疏肝清化。給以上方,易炙雞內金為制延胡索10g,7劑,水煎2次和勻,每日早晚於飯後1.5h各服1次。葯後,上腹痞脹隱痛漸平,噯氣明顯減少,納食略啟。效不更張,守原方繼進14劑,上腹脹痛消失,諸症俱瘥。半年後追訪,病未複發。

【按語】 本方為張志堅多年治療慢性胃炎的有效方。該方緊扣肝氣犯胃、食滯鬱熱之病機,在四逆散基礎上化裁而成。遣方用藥時注意降中有升,涼里寓溫,疏不離和。方中去枳實之破氣,易枳殼以降氣消痞,合柴胡之輕舉疏達,引「脾胃之氣行陽道」;用白芍、甘草之酸甘化陰,緩急止痛;選蒲公英之苦寒清熱,入肝胃二經,並散滯氣;配黃連、吳茱萸之辛熱開郁,暖脾而散寒邪,苦寒泄降,清肝火而泄胃熱;更有佛手疏肝胃之滯氣,滯氣破則上下氣機暢通,胃疏肝達;合生麥芽、神曲、炙雞內金之消食和胃。疏肝氣而不傷陰,入中宮而消脾積。諸葯配伍,熔升降有序、辛開苦降、清熱消滯於一爐,合力疏胃和中,疏肝清化,升清降濁,旨在「以平為期」。

47.呂志連 范氏瓜蔞薤白方

【方葯】 瓜蔞、薤白、姜半夏、炒枳實各9g,制厚朴6g,炙桂枝、陳皮各5g,生薑3片。

【用法】 水煎服,每日1劑。

【功效】 寬胸理氣止痛。

【案例】 張某,男,45歲,1990年6月5日初診。自20歲開始經常胃脘隱痛,遇勞累或情緒緊張即發作。有嗜煙史。經X射線鋇餐透視與胃鏡檢查診為慢性淺表性胃炎。脘痛時精神萎靡,喜按喜暖,時而噯氣呃逆,曾服用多種中西藥,效果不顯。刻診:胃部隱痛,脘痞腹脹,每以噯氣為快,口淡納少。舌淡、苔薄,脈無力。此乃中陽虛弱,陰邪乘襲,兼有痰濁凝阻,痹而為痛。治擬寬胸理氣止痛。用瓜蔞薤白方加減:蔞實、薤白、炒枳殼、高良姜、炒甘松各9g,姜半夏12g,制厚朴、炙桂枝各6g,陳皮5g。3劑後脘痛腹脹已止,噯氣亦減,唯大便轉溏。前方去炒甘松,加麥芽、紅棗各15g、薏苡仁20g,續服3劑。三診時諸恙悉除,以養胃之劑善後,並囑其平時注意飲食,穩定情緒。隨訪2年,未再發作。

【按語】 瓜蔞薤白方系江浙近代名醫範文甫先生(1870~1936年)治療胸痹脘痛的自擬方。是由金匱要略之瓜蔞薤白半夏湯、枳實薤白桂枝湯、橘枳薑湯三方綜合而成。範文甫根據胃脘痛的病因、機理及臨床表現特點,認為其與胸痹相似,故習稱胃脘痛為「胸痹脘痛」。認為,胸痹心痛為胸中陽氣不足,陰邪乘虛居位,胸中閉塞,邪正相搏所致。其病機為本虛標實。包括西醫學的冠心病、心絞痛、胃神經官能症及慢性胃炎等。仲景之瓜蔞薤白半夏湯,具溫陽下氣、豁痰降逆之功,用於痰涎壅塞胸中、胸陽不得布展、痛引胸脊之證;枳實薤白桂枝湯用於痰涎壅塞,氣滯不通所致的胸痹疼痛、胃脘痞滿之證;橘枳薑湯又為氣逆痞滿之輕症而設。胸痛脅滿與心下痞悶雖異,然其發病常相兼而作,故範文甫獨具匠心,將此三方熔為一爐,定名為瓜蔞薤白方,通治胸痹脘痛。瓜蔞實通陽寬胸利氣,兼滌痰開結,為療胸痹脘痛之主葯;薤白、桂枝通陽散結;姜半夏、橘皮豁痰下氣;枳實、厚朴消痞除滿,開泄升降,藥性賦謂「枳實療痞滿而治胸痹,非徒降於高巔」;生薑和胃降逆。範文甫常謂:「將在謀而不在勇,兵貴精而不在多,烏合之眾,再多何用?」主張治療用藥應專精,故喜用經方。其自擬瓜蔞薤白方,純系仲景治胸痹之三方綜合而成,組方合理,功能全面,用治胃脘痛時,只要稍作增減,自有一劑知,二劑已之妙。

48.盧永兵 安胃散

【方葯】 肉桂3g,砂仁2g,良姜3g,党參4g,法半夏3g,煅牡蠣8g,三七3g,鬱金4g,白芍6g,黃連2g,甘草2g,大黃3g(本方為1d量)。

【用法】 按上方藥物比例,將葯晒乾(或60℃烘乾)研末,過100目篩即得。每餐前0.5h,用溫開水煎湯沖服10~15g,病情穩定後,藥量可減半。

【功效】 疏肝和胃,益氣健脾,解毒泄熱,活血止痛。

【案例】 王某,男,38歲。自訴近1年來胃脘部經常疼痛,時而刺痛,時而隱痛,疼痛無明顯規律性,時發時止,吃生冷、辛辣食物則常誘發,痛劇則嘔吐痰涎、酸水。3個月前胃鏡檢查,診斷為淺表性胃竇炎。現面色晄白,體倦多汗,上腹脹痛,食則更甚,時有呃逆或嘔吐痰涎,口微苦,大便溏,日2~3次。劍突下明顯壓痛,腹微脹,肝脾未觸及。舌尖有紅點、苔薄白,脈緩。服安胃散1d,疼痛明顯減輕,呃逆、嘔吐止,3d後上腹脹痛消失,胃納增加,大便正常。用蜜黃芪30g、大棗4枚,水煎沖服安胃散3次,連服1個月。隨訪1年未複發。

【按語】 本病例為慢性胃炎,由飲食不節,再加之食辛辣生冷,傷及脾胃之氣,日久傷於絡脈,影響氣血,使脾胃功能失調,產生很多與其有關的疾病。所以治療是寒熱錯雜之法為用。

49.李世德 加味良附丸

【方葯】 党參20g,黃芪25g,香附20g,良姜10g,莪術10g,柴胡15g,半夏15g,吳茱萸5g,茯苓20g,旋覆花20g,鬱金20g,延胡索10g,枳殼15g,白芍25g,甘草10g。加減:潰瘍加海螵蛸15g,兒茶5g,浙貝5g;食管炎加黃芩15g;出血加白及15g,三七粉5g。

【用法】 水煎服,每日1劑。

【功效】 疏肝理氣,健脾和胃。

【案例】 陸某,男,23歲。上腹部疼痛、脘腹脹滿、噯氣、噁心嘔吐半年余,診為慢性胃炎收入院治療。經用多種西藥治療1個月不效,轉中醫治療。脘腹隱痛,脹滿,噯氣時有口苦,噁心嘔吐,疼痛多在晚間或進涼食後明顯。診見面色晄白無華,精神不振,消瘦。舌質淡、有齒痕,脈沉緩。證系脾胃虛寒。胃鏡檢查:胃液呈黃綠色,黏膜上有黃綠色膽汁附著,並有大量黃綠色泡沫自幽門口反流入胃,胃竇部黏膜明顯充血、水腫。診為:膽汁反流性胃炎。給予良附丸加味原方,吳茱萸改為10g。共服7劑,上腹痛、脘腹脹滿、噯氣等症大減,嘔吐明顯減輕。守方再服14劑,諸證基本消失,僅有輕度噁心,偶爾飯後吐幾口清水。繼續服至28劑,癥狀悉除。治療30d,胃鏡複查:胃竇部黏膜充血、水腫基本消退,未見膽汁反流,獲得治癒。

【按語】 方中良附丸溫中理氣止痛,芍藥甘草湯柔肝緩急止痛,莪術、柴胡、旋覆花、鬱金、延胡索、枳殼疏肝理氣,半夏、旋覆花和胃降逆,茯苓甘平滲濕健脾,党參、黃芪益氣補中,吳茱萸伍党參取吳茱萸湯意而和胃降逆、制止胃液反流。諸葯相伍,共奏疏肝理氣、健脾和胃之功。

50.張鏡人 降逆和胃方

【方葯】 旋覆花9g,代赭石30g,制半夏5g,炒黃芩9g,炒枳殼5g,大腹皮15g,制香附9g,鐵樹葉30g,平地木15g,炒陳皮5g,金錢草30g,煅瓦楞15g,柴胡5g,全瓜蔞15g。

【用法】 水煎服,日1劑。

【功效】 疏泄少陽,降逆和胃。

【案例】 陳某,男,36歲。脘痛年余,數月以來脘腹脹滿,噯氣頻作,口苦口乾,泛惡吞酸,大便乾結,脈細滑,苔黃膩、舌質紅。舌下靜脈左側淤紫增粗,遂做胃鏡檢查,見幽門管反流較多,均為黃色膽汁,局部黏膜充血、水腫,並有黏液斑塊,診斷為反流性胃竇炎。此肝失疏泄,膽失通降,反逆於上;治擬疏泄肝膽,降和胃,擬投上方調治。服藥4周後,脹痛大減,但仍有噯氣,口乾且苦。予原方加清熱和胃之品,如炒竹茹、石斛、玉蝴蝶等,膽汁反流較前有明顯好轉,診斷為淺表性胃炎伴反流性胃竇炎(輕度)。

【按語】 胃脘痛一症,泛見於多種疾病,因寒致痛者固然不少,但在慢性胃炎,則以熱證居多。本例證屬肝失疏泄,膽失通降,反逆於上,以致開降失調,故取柴胡,以求輕舉暢達,配旋覆花、代赭石和胃降逆,此乃開降並調之法。肝膽互為表裡,肝鬱木壅,少陽清氣失展,必致肝膽液泄,症見口苦、脅痛、反吐苦水,胃鏡檢查膽汁反流,則尤需柴胡以升少陽清氣,並配黃芩之苦降而泄膽熱。瓦楞制酸,金錢草泄肝利膽,全瓜蔞、炒枳殼寬胸理氣。諸葯合用共湊疏肝利膽、和胃降逆之功。張鏡人對肝胃不和者,擬疏肝和胃方。藥用太子參12g,南沙參9g,生白朮9g,蘇梗5g,制香附9g,丹參12g,鐵樹葉30g,平地木15g,旋覆花9g(包),代赭石15g,炒扁豆9g,炒谷芽12g。以疏肝和胃,清熱和絡,補中健脾。

51.趙清理 平胃二陳湯

【方葯】 蒼朮、白朮各12g,厚朴12g,陳皮12g,半夏10g,茯苓15g,藿香10g,白蔻仁10g,廣木香6g,甘草3g,生薑3片。

【用法】 水煎服,日再服,早晚各1次。

【功效】 芳香化濁,健脾和胃。

【案例】 王某,男,48歲,1991年3月11日就診。訴胃脘痛時作時止4年余,且多因酗酒所誘發,脘腹痞悶痛,嘔惡泛吐黏涎,吐後稍舒,體倦困重乏力,不思飲食,口中黏無味,胃鏡檢查示膽汁反流性胃炎。診見胃脘痞滿脹痛,胸中窒悶不舒,噁心,嘔吐黏涎,納差。脈弦滑,舌體胖,邊有齒痕,苔白膩。證屬痰濁阻胃,氣機失和;治療芳香化濕,健脾和胃;方取平胃散合二陳湯加減,方葯同上,水煎服。服藥3劑,胃脘痞悶脹痛大減,噁心嘔吐已除。唯食後仍覺胃脘部不舒,照上方去藿香,加神曲12g、炒麥芽15g;又服藥6劑,諸症皆減,唯仍覺口中無味,照上方再加炒枳殼10g、白芷10g;服上方6劑後,諸證悉除,飲食明顯增加。又囑其改服香砂六君子丸,調理半月而愈。

【按語】 脾為陰土,喜燥而惡濕,濕濁阻滯中焦,脾陽被困,氣機升降失和而致胃脘痞滿脹痛,此乃痰濁為患也。趙清理遵仲景「病痰飲者當以溫葯和之」之訓,常取芳香化濕以助脾運,溫中健脾以和胃氣。故用平胃散以健脾燥濕,二陳湯以燥濕化痰、理氣和中,更加藿香、白蔻仁、廣木香芳香化濁、醒脾祛濕。諸葯合用共奏健脾燥濕、理氣和胃之效。脾健運則濕濁自祛,胃氣和則痞脹自消,脾升胃降氣機暢達而疼痛自除矣。

52.黃文東 和胃理氣兩方

【方葯Ⅰ】 炮姜3g,肉桂3g,姜半夏9g,青、陳皮各9g,紫蘇9g,白芍9g,旋覆花9g(包),制香附9g,廣木香6g,延胡索9g,煅瓦楞30g。

【方葯Ⅱ】 旋覆花9g(包),陳皮9g,姜半夏9g,紫蘇9g,白芍9g,茯苓9g,炒枳殼6g,炮姜3g,煅瓦楞15g。

【用法】 發作時服方Ⅰ,不發時服用方Ⅱ。水煎服,日1劑,分2次服。

【功效】 方Ⅰ:溫中止痛,理氣降逆;方Ⅱ:和胃調氣,佐以溫中。

【案例】 李某,男,18歲,學生。自1964年5月起,胃痛每1個月左右發作1次,有周期性,至今已有9年。發作時為劇痛,頗難忍受,嘔吐酸水,飲食即吐,每次發作期為10~15d,治療後始能漸漸減輕。1968後7月經某醫學院住院檢查和中西醫結合治療共6個月,緩解後出院。出院後胃痛仍有發作,於1969年10月再住某醫院(中西醫結合病房)共2個月,出院後每年發作5~6次,每次發作期仍為10~15d,至今未愈。1973年7月18日初診,胃痛時發時愈,發作時為劇烈疼痛,泛吐酸水,不能飲食,痛減後怕冷喜睡,連續15d左右,始能起床,飲食漸進。舌苔白膩,脈象小弦。此為胃中有寒,氣失和降,氣聚則痛,上逆為嘔吐。在發作時治以溫中止痛,理氣降逆為主,投以方Ⅰ服之;在疼痛緩解後,宜用和胃調氣,佐以溫中之法,給予方Ⅱ服之。複診,據述因胃痛未發作,先服方Ⅱ,共33劑,以後曾小發作1次,因吃玉米黍後,覺胃中不舒,並有胃痛,與食物不慎有關,服方Ⅰ,4劑即愈,痛止後繼續服方Ⅱ,前後共服60劑至今胃痛未發,飲食大便正常。囑暫時停葯,注意飲食寒暖,以防複發。1974年10月,其父因公來滬,特攜帶病史記錄,面述服中藥後經過情況,並說病已痊癒,現在身體很好,除正常工作外,並參加體育活動和勞動鍛煉,心情愉快。

【按語】 本病胃痛初起,由於受寒停食,多屬氣滯作痛。因發作後忽於治療,以致胃氣失於和降,容易引起發作,故時發時愈。在用藥方面,主以肉桂、炮姜辛溫止痛,佐以紫蘇散寒,白芍緩中,加入理氣和胃之品,在發作時可以取效,但於不發作時,必然用和胃理氣為主,佐以溫中,不但能防止發作,又能使脾胃健旺,增強抗病能力,故病得以治癒。另外,黃文東對氣滯血淤型,擬調氣化淤方。藥用廣木香6g,制香附9g,延胡索9g,當歸9g,赤、白芍各9g,炙甘草4.5g,川楝子9g,青、陳皮各6g。對肝腎陰虛型,擬一貫煎加減方。藥用北沙參9g,川楝子9g,延胡索9g,當歸9g,白芍9g,生甘草4.5g,枳殼6g,青、陳皮各9g,大腹皮9g,焦神曲12g。

53.張伯臾 大半夏湯加味

【方葯】 太子參12g,姜半夏12g,生薑4.5g,蜂蜜20g(沖入),炒吳茱萸1.2g,炒黃連1.6g。

【用法】 水煎服,每日1劑。

【功效】 補中降逆,瀉肝和胃。

【案例】 董某,女,65歲,1983年3月14日初診。患者於1982年10月起見脘腹脹痛,嘔吐苦水,脘中煩懊不舒,不思納食,食後即吐。1983年1月起嘔吐發作轉頻,迄今未止。其間曾迭進多種中西藥物及施行針灸治療未效。經X射線攝片,擬為胃竇炎(無惡性病變)。脈沉細帶弦,舌質淡紅,苔薄。大便2d一次,量少頗艱。此屬胃虛作吐,投以原方3劑。二診:葯後嘔吐旋止,中脘煩懊亦舒,已能納食,大便2d一次,仍欠暢,脈細,舌淡紅,苔薄,再以養胃潤腸以善後。處以太子參12g,制半夏9g,炒黃連1.6g,炒吳茱萸1g,蜂蜜30g,生谷芽12g,火麻仁10g(研),服4劑而安。

【按語】 本例患者嘔吐已50餘d,正氣耗傷可知,參諸脈沉細、舌淡紅,故其主因當責之為胃中虛,胃失濡養和降所致。且又有脘中煩懊嘔吐苦水,脈沉細中帶弦,測知證中尚有肝之鬱火犯胃一面,即景岳所謂「獨處藏奸」是也。故用大半夏湯培中補虛以降逆,加左金丸泄鬱熱和胃氣,標本兼顧。再診據證另加生谷芽開胃,火麻仁潤腸,組方精專不雜,方葯與病機相吻如此,故使50餘d之嘔吐得以痊癒。

54.何 任 加味吳茱萸湯

【方葯】 党參12g,吳茱萸6g,旋覆花9g(包),姜竹茹9g,姜半夏9g,沉香曲9g,生薑3片,大棗7枚。

【用法】 水煎服,每日1劑。

【功效】 溫胃降逆。

【案例】 陳某,女,46歲,1975年1月25日初診。胃脘不舒,時時泛嘔,偶或夾痛,胸悶痞滿,涎沫多,口淡,經上海某醫院檢查診為胃竇炎。脈遲,苔白,治以溫胃降逆,投上方5劑。5d後複診:葯後胃脘較舒,嘔泛未作,納食較香,仍以溫胃降逆續進,照上方去旋覆花、姜竹茹,又服5劑而愈。

【按語】 泛嘔,胃痛,涎沫多,口淡,苔白,脈遲,乃一派胃寒見證。何任遵仲景陽明證,食谷欲嘔,治以吳茱萸湯溫胃降逆,療效顯著。本案西醫檢查診斷為胃竇炎,而中醫分型屬於胃寒,足見辨證之重要。

55.何承志 疏肝和胃方

【方葯】 軟柴胡5g,杭白芍10g,枳實10g,制半夏10g,陳皮10g,茯苓15g,炙甘草5g,天花粉30g,海螵蛸15g,板藍根20g,平地木20g,焦楂、曲各10g,川續斷10g。

【用法】 水煎服,每日1劑,分2次服。

【功效】 疏肝和胃,調氣行濕。

【案例】 劉某,女,28歲,1983年1月7日初診。患者素有胃痛病史,1年前於某醫院攝片示胃竇炎。證見脘痛作脹,嘈雜泛酸,納少,肢軟乏力,動輒心悸,脈弦數,苔薄膩。此乃肝失疏泄,橫逆犯胃,氣失宣暢,中焦不運。治宜疏肝和胃,調氣行濕,投以原方水煎服。服藥5劑後諸證皆減,脈弦數苔薄,再守前法,加入益氣扶正之品。處以白朮、白芍各10g,炙黃芪10g,山藥15g,枳實10g,廣木香10g,茯苓15g,蘇嚕子15g,焦楂、曲各10g,川續斷10g,海螵蛸15g,煅瓦楞15g(打),陳皮10g,炙甘草5g。服藥5劑,停葯2d,胃痛又作,便溏納差。脈細數,苔薄,再擬益氣和胃,調氣止痛。上方去枳實、川續斷、茯苓、煅瓦楞,加訶子肉10g、延胡索10g。服藥5劑,胃痛又減,偶有嘈雜泛酸,便溏好轉,脈弦苔薄。前方已奏效,守法稍事增損。前方去延胡索,加川厚朴5g、制半夏10g、枳實10g、白扁豆20g。胃痛已平,未見嘈雜泛酸,食後稍脹,二便自調,舌脈如常,肝胃轉和,氣機得調,當予和胃消食葯保和片圖治,以善其後。

【按語】 胃脘痛又稱胃痛,其發病原因有病邪犯胃、肝氣犯胃和脾胃虛寒等幾種因素。何承志認為,本病在臨證中多見肝氣犯胃。蓋肝胃在生理上相互協調,關係密切。胃在中土,功當通降,賴肝氣之疏泄,而肝為剛臟,性喜條達而惡抑鬱,若肝氣鬱結,疏泄失司,易於橫逆,侮脾犯胃,氣機升降不利,乃作胃脘疼痛。誠如《內經》所云:「木郁之發,民病胃脘當心而痛。」本例胃痛,反覆不已。何承志抓住胃痛作脹、嘈雜泛酸、脈象常弦之辨證要點,辨為肝氣犯胃,故投疏肝和胃之劑,方以四逆湯疏肝解郁、二陳湯和胃化濕、天花粉清熱生津助四逆散抑肝之理。川續斷、楂、曲溫運消食,資二陳湯培土調中,海螵蛸、煅瓦楞制酸止痛。平地木、板藍根乃為辨病(胃竇炎)用藥之意,經現代藥理研究證明,二葯均有抗菌、消炎之功。由於辨證明確,方葯中的,故數劑即效。最後肝氣漸疏,胃腑得和,二診減少疏肝之品,伍入益氣之葯,系屬標本兼顧,祛邪扶正,繼以本法出入,稍事增損,終則丸藥圖治,竟收全功。

56.林沛湘 安胃湯

【方葯】 黃連5g,乾薑5g,半夏10g,百合30g,烏葯7g,木香7g(後下),丹參30g,白芍30g,炙甘草7g。

【用法】 水煎服,每日1劑,分2~3次餐前溫服。

【功效】 消痞健胃,行氣緩急。

【案例】 班某,女,32歲,1991年8月4日初診。患者胃脘脹悶、隱痛2年余。近半年來癥狀日漸加重,胃脘痞滿,脹痛,噯氣、食入欲吐,每日進食量甚少,體重明顯減輕。胃鏡檢查提示慢性淺表性胃竇炎、十二指腸炎。曾用多種中醫藥物治療,未見好轉。舌邊尖偏紅、舌苔稍膩,脈弦細。此為寒熱互結於中,濕滯氣鬱於胃腑,其證偏熱,治宜安胃湯化裁:黃連6g,乾薑4g,半夏10g,百合30g,烏葯7g,丹參30g,木香7g(後下),白芍15g,炙甘草5g,蒲公英20,旋覆花10g(布包),厚朴7g。上方服用10劑後,癥狀大減。繼以此方加減治療1個月,癥狀基本消失,複查胃鏡證實炎症已明顯好轉。隨訪半年,病情未見複發。

【按語】 慢性胃炎以胃脘痞滿、脹悶、疼痛及噯氣、泛酸、納差等為主症,表現為一系列胃氣失於和降、胃腑反潤為濕以及脾胃、肝胃失調的癥候。安胃湯以調和胃腑及脾胃、肝胃為宗旨,是針對慢性胃炎的癥候特點而設立的。本方由半夏瀉心湯、芍藥甘草湯、丹參飲及百合湯等方化裁組合而成。方中黃連瀉火解毒,乾薑溫中逐寒,二者寒熱同施,辛開而苦降;合半夏入胃,更能和胃降逆,燥濕開結,消痞除滿。黃連、乾薑用量的變化,還可調節方劑的寒熱屬性。百合味甘而性涼,能清泄胃腑之邪熱,養護潤土之津液,枟本經枠謂其有「補中益氣」之效,實為養胃氣也。烏葯順氣開郁,散寒止痛,二者合用,養津護胃而無滋膩之慮,行氣散寒而無溫燥之虞。白芍、炙甘草既酸甘化陰以生津液,又可柔肝緩急以平痙痛。丹參、木香乃取丹參飲之意,用之涼血祛淤,行氣止痛。觀其方,取半夏瀉心湯調和脾胃治痞滿,芍藥甘草湯柔肝緩中療疼痛,丹參飲、百合湯調和胃中氣血津液,使胃氣復於通降。藥物組成,大多配對而用,其功用相反相成,相得益彰,是和與降的統一,燥與潤的結合,體現了調理胃氣為主、兼顧肝脾的治療原則。

57.黃一峰 理氣消脹泄濁方

【方葯】 生紫菀6g,桔梗5g,蘇梗9g,川楝子9g,吳茱萸1.5g,炙刺蝟皮9g,雞內金9g,瓜蔞仁15g,山楂12g,神曲12g,良附丸12g(包)。

【用法】 水煎服,日1劑。

【功效】 疏肺理氣,消脹泄濁。

【案例】 童某,男,46歲。胃病多年,經常胃痛,甚則牽引胸脅之間,咳嗽氣逆,喜嘆息,嘈雜,大便乾結。舌苔薄膩,脈濡軟。X射線鋇餐透視及攝片(攝片號4891):胃呈瀑布型,胃內瀦留液中等,胃竇部黏膜增粗,提示胃竇炎。辨證為肝氣不和,肺氣不宣,胃失和降,濁滯內阻。擬予宣肺理氣,消脹泄濁。藥方擬處如上。連服7劑,胃痛明顯好轉,胸悶脅脹頓減,繼予原方加減,先後治療3個月。X射線鋇餐透視及攝片複查:僅胃大彎側黏膜紋增粗,余無異常。提示好轉,症情向安。

【按語】 黃一峰治胃病不僅是善疏肝氣,降胃氣,同時又重視宣肺氣。認為,治肺以展氣化,因肺主一身之氣。氣舒則脾運得健,胃氣和降。枟素問?至真要大論枠曰:「太陰不收,肺氣焦滿,諸氣月賁郁,皆屬於肺……」因此宣洩肺氣,沖其治節,是調開降、運樞機的一個方面。所以黃一峰在治療胃腸疾病時,常用紫菀配桔梗、前胡合牛蒡等宣降肺氣之品。

58.董建華 加味香蘇飲

【方葯】 香附10g,橘皮10g,枳殼10g,雞內金5g(炒),香櫞皮10g,佛手5g,大腹皮10g,砂仁5g,木香6g,焦三仙10g。

【用法】 水煎服,每日1劑,早晚各1次。

【功效】 疏肝理氣,和胃降逆。

【案例】 宋某,男,46歲。胃脹多年,時伴隱痛,反覆發作,將近1年,食後脹滿尤甚,不思飲食,二便正常。西醫診斷:慢性胃炎,胃酸低。舌苔黃,脈象緩。病系氣滯食阻,胃失和降;治宜理氣和血通降,加味香蘇飲之。方如上。服藥6劑,胃脘脹痛明顯好轉,食慾增加,後又按原方加減續進10劑,胃脹基本控制。

【按語】 胃痛一病成因甚多,但其不外乎虛、實、寒、熱。本例似乎是一個虛證,通過仔細分析,抓住主要矛盾「食後尤甚」則可知本病並非虛證,而是一個純實證,故治療時以通為主。再根據胃本身特點「胃為多氣多血之腑」、「胃以通以降為順」、「胃病多實,脾病多虛」諸條來治療,方可取得滿意的效果。

59.劉惠民 健脾和胃方

【方葯】 炒棗仁4.5g,夜交藤12g,菟絲子24g,竹茹12g,厚朴9g,砂仁9g,烏賊骨1.5g,浙貝母12g,吳茱萸6g,黃連3g,生白朮12g,木香9g。

【用法】 水煎2遍,分2次溫服。

【功效】 疏肝理氣,健脾和胃,清胃制酸,佐以養心益腎。

【案例】 張某,男,20歲,1961年7月14日初診。1年前,因生氣後飲食不節,引起胃痛、嘔吐,經治療好轉。此後,常有胃中灼熱感,伴有腹脹,噯氣,胃中嘈雜不適,進食後尤甚。半年前,因心情不快,胃痛又作。平時睡眠不好,失眠,多夢,記憶力減退。經醫院檢查診為慢性胃炎。檢查:面色黃,舌淡紅,苔白,脈弦細。辨證:肝鬱氣滯,脾胃失和。治法:疏肝理氣,健脾和胃,清胃制酸,佐以養心脘灼熱,嘈雜等不適也減輕,仍略覺噁心,脘腹發悶,大便溏薄,舌苔白厚,脈滑細。此系脾虛痰濕之邪阻於中焦,治宜健脾化濕,上方加山藥24g、藿香6g、半夏9g、神曲9g,水煎服。服藥後諸症大減,胃痛已止,噯氣、嘈雜、脹悶等不適也明顯減輕,大便已正常。仿原方配藥粉1劑,囑其繼服,以資鞏固療效。

【按語】 本例因情志所傷而引起胃痛,故治以疏肝理氣,健脾和胃。胃中灼熱感,故用左金丸清胃制酸;失眠、多夢、記憶力減退,此為心腎不足,故用炒棗仁、夜交藤養心安神,菟絲子益腎。葯證相符,獲效甚速。

60.畢明義 當歸貝母苦參丸

【方葯】 當歸15~30g,貝母10g,苦參6~15g。

【用法】 每劑用水1500ml,煎至500ml,分3次服,每日1劑,飲前服。服藥期間,忌飲烈酒,忌食酸、甜、辣。

【功效】 行氣止痛,滋陰和胃,清熱燥濕。

【案例】 宮某,女,28歲,1986年7月21日初診。訴上腹部疼痛3年。3年前正值午餐之時與人發生口角,當即感心口不適,有痞塞不適之感,同時噯氣,未經任何治療。又遇生氣,當即上腹痛,其痛隱隱,且燒心,鋇餐檢查診為慢性胃炎,經治療好轉。2個月後感上腹疼痛,且多於空腹時疼,有時累及兩脅脹痛,痛甚則吐酸水或清水,嚴重時吐飯,將飯物吐出後則感痛減。食後上腹部脹滿不舒,有燒灼感,食辛辣及甜物後燒心尤甚,伴飲食減少。舌質紅,苔白厚微黃,唇紫,脈弦細。診為肝胃鬱熱型胃痛,法當清熱瀉火解郁,給以:當歸30g,大貝母10g,苦參10g。6劑,每日1劑以水1500ml,煎至500ml,分3次服。6劑後胃脘痛止,又繼服上方6劑,痛未發,燒心、噯氣已除,飲食亦恢復正常。

【按語】 當歸貝母苦參丸出自枟金匱要略方論?婦人妊娠病脈證並治篇枠,原用以治療「妊娠,小便難」,這時加以移用,並改丸劑為湯劑,治療胃脘痛,效果頗佳。該方以當歸為君葯,用之以滋陰行氣和血而止痛;貝母為臣葯,助當歸以滋陰和血解郁,又為佐葯,用之清熱化痰濕;苦參為佐使葯,導心胃之火從小便而出。藥味雖少,共奏行氣止痛、滋陰和胃、清熱燥濕之功,故適用於以上諸種證型之胃脘痛。加減:若屬鬱火傷陰證胃痛用川貝母,若為濕熱中阻證、肝胃鬱熱證胃痛用大貝母,痛勢急迫者合芍藥甘草湯(白芍30g,甘草15~30g),兼氣滯者加九香蟲10g、甘松10g。

61.董建華 自擬方

【方葯】 蘇梗、藿香、桔梗各2g,制香附10g,炒陳皮10g,蒲公英15g,虎杖5g,焦四仙10g。

【用法】 水煎服,每日1劑。

【功效】 行氣化濕,清熱解毒。

【案例】 楊某,女,53歲。胃脘疼痛1個月余,食後加重,噯腐泛酸,納谷不香。舌紅,苔黃膩,脈弦滑。證屬濕熱中阻,胃失和降。給予上方7劑。葯後胃脘痛減輕,噯腐泛酸止。後用香砂養胃丸調理1個月余,胃痛未再複發。

【按語】 慢性胃炎多由飲食不節、過食肥甘厚味、恣飲縱酒,導致濕熱內生,胃失和降而致。如枟醫學正傳枠謂:「致病之由,多因縱恣口腹,喜好辛酸,恣飲熱酒煎熬……故胃脘疼痛。」胃痛以食後加重為主,伴噫氣噯腐,或痛而兼嘔,舌紅、苔黃膩,脈弦滑。治療濕熱之邪,法當分消,化濕為主,氣行則濕化,濕祛則熱易清,故行氣化濕、和胃通降為其主法。藥用蘇梗、藿香,辛溫,歸脾胃經,行氣健胃、化濕止嘔為君葯;制香附理氣解郁,除三焦氣滯;炒陳皮理氣燥濕,化痰健脾,增強行胃氣化濕邪作用。濕熱之邪在里日久化腐生毒,在外表現口苦便結、舌紅苔黃,胃鏡見胃黏膜充血水腫,甚則糜爛出血。故可加蒲公英清熱解毒消腫,虎杖清熱利濕、活血解毒,且二藥性平,祛邪不傷正。若見胃呆納差加焦四仙以健脾開胃,行氣消積。

62.黃 煌 加味半夏瀉心湯

【方葯】 姜半夏12g,黃連3g,黃芩6g,茯苓12g,党參12g,肉桂6g,炙甘草5g,乾薑6g,紅棗6g。

【用法】 水煎服,每日1劑。

【功效】 和胃降逆,開結除痞。

【案例】 患者,男,23歲,2006年5月20日初診。自訴上腹部脹痛近10年,自中學開始胃痛至今,一直未正規治療,因近期疼痛加重,發作頻繁,空腹為甚,故來就診。2005年10月7日曾於江蘇省中醫院胃鏡檢查示:慢性淺表性胃炎,十二指腸球部潰瘍,反流性食管炎,食管裂孔疝。刻診:胃中泛酸,時噁心,咽喉紅腫,舌紅,苔黃微膩,脈細弦,睡眠尚可,便溏。給服上方7劑。2006年6月3日二診:癥狀明顯好轉,疼痛減輕,原方繼服14劑並囑其注意飲食宜忌。

【按語】 枟傷寒論枠載:「滿而不痛者,此為痞,柴胡不中與之,宜半夏瀉心湯。」枟金匱要略枠又載:「嘔而腸鳴,心下痞者,半夏瀉心湯主之。」故而心下痞即胃脘部的嘈雜不適感為本方運用的重要指征,慢性胃炎,上腹部滿悶不適,有輕度脹痛,但按之無抵抗感,可伴有噁心、嘔吐、腹瀉或煩熱感、多夢失眠等癥狀。

黃煌認為,半夏瀉心湯證多為炎症性胃腸功能紊亂。這些炎症可以是外來的細菌感染,如幽門螺旋桿菌,也可以是飲食及辛辣食物等刺激造成的黏膜損傷。其證特點為中虛熱痞、寒熱互結,使用半夏瀉心湯能和胃降逆、開結除痞。

63.李則藩 連梅湯

【方葯】 北沙參、麥門冬、生白芍、石斛各15g,烏梅、全瓜蔞、生甘草各10g,黃連6g,蒲公英、白花蛇舌草、生麥芽、生谷芽各30g。

【用法】 水煎服,每日1劑。

【功效】 清心濡脾,滋陰養胃。

【案例】 陳某,女,50歲,小學教師,1993年9月26日初診。夙有胃病史6年,疊進中西藥治療未能根除,因形體漸瘦,自疑胃癌,乃2周前在本院做胃鏡檢查,診為慢性萎縮性胃炎。病理檢查示慢性萎縮性胃炎伴腸腺化生;幽門螺旋桿菌檢測陽性。血、尿、糞常規及肝、腎功能與血脂、血糖檢測均未見異常。診見:胃脘灼痛,得溫食加劇,口乾心煩,嘈雜易飢,食少,大便乾結,小溲淡黃。舌紅苔少,脈細數。證屬胃陰虧損,中土失濡,虛火內熾。給予上方5劑。複診:胃脘灼痛、心煩口乾大減,大便通暢,原方去全瓜蔞、生谷、麥芽,加雞內金末(沖服)、參三七末(裝膠囊吞服)各5g。連服10劑,胃脘灼痛消失,諸症明顯好轉。乃去黃連,加山藥15g、虎杖10g、青黛(沖服)6g等,共服70餘劑,諸恙遞平。複查胃鏡及病理檢查,黏膜萎縮性病變消失,腸腺化生也消失,幽門螺旋桿菌檢測陰性。已能正常上班和操持家務,體重增加。

【按語】 本案病程日久,中土受戕,納化失常,脾胃陰傷,虛熱內擾,子病及母,心火亢盛,化源不足,形體漸瘦,諸症叢生。李則藩緊扣病機,結合胃鏡及病理檢查結果,針對萎縮性胃炎伴腸腺化生及幽門螺旋菌陽性,以清心濡脾、滋陰養胃法治療,應手而效。要旨在於養陰需防滋膩,清熱勿過分苦寒,兼用活血護膜之參三七、雞內金及殺菌清熱之蒲公英、白花蛇舌草、虎杖、青黛等,以加速萎縮、腸化或增生的病理轉化,且有預防變的作用。

64.劉渡舟 昇陽益胃湯

【方葯】 羌活、獨活、柴胡、防風各4g,紅人蔘6g,白朮12g,茯苓30g,炙甘草10g,黃芪20g,白芍12g,半夏16g,黃連3g,澤瀉10g,陳皮8g。

【用法】 水煎服,每日1劑。

【功效】 健脾化濕,昇陽益胃。

【案例】 董某,女,37歲。10餘年前發現有慢性胃炎,一直間斷服藥治療,病情時好時壞。近半年來病情似有惡化,飲食漸減,周身乏力,大便稀溏,1d行2次,惡寒怕風,稍有不慎,即患感冒,胃鏡示慢性淺表-萎縮性胃炎。已服中西藥物數月而無效。刻診:視其舌淡而苔白膩,切其脈則濡細無力。辨為久病損傷脾胃,脾之陽氣不升,胃之濁陰不降,濕熱阻於中焦,脾胃化源不足,土不生金,則肺氣也虛,乃脾胃與肺共同為病。治當升舉脾胃之陽氣為主,輔以健脾化濕。服藥7劑後,納增便減,周身輕鬆。又服7劑,諸症若失。細心調理2個多月,胃鏡複查只有部分淺表病灶存在,自覺飲食、體力如常人,數年之苦,終於痊癒。

【按語】 本方出自枟脾胃論?肺之脾胃虛論枠,由羌活、獨活、防風、柴胡、紅人蔘、白朮、茯苓、炙甘草、黃芪、白芍、半夏、黃連、澤瀉、陳皮組成。治療氣虛、濕多、熱少的內傷病。證見怠惰嗜卧,四肢不收,體重節痛,口苦舌干,飲食無味,大便不調,小便頻數,不嗜食,食不消。兼見洒淅惡寒等肺病癥狀。其病機為濕邪內阻,脾胃虛弱,土不生金,脾胃與肺共同為病。治當昇陽以燥濕,藥用柴胡、防風、羌活、獨活,風過則干也;白朮、茯苓、半夏、陳皮益胃以化濕,濕去則陽氣升發;澤瀉引導濕熱從下而解;黃芪、紅人蔘、炙甘草補脾胃之虛,並益肺氣;黃連以清餘熱;白芍和營,收肺氣之散,並節制風葯的辛燥作用。

65.王燦暉 自擬方

【方葯】 蘇葉10g,蘇梗10g,吳茱萸4g,黃連5g,蒼朮12g,炒白朮12g,姜半夏10g,炒枳殼10g,厚朴10g,木香8g,砂仁4g(後下),延胡索10g,炒白芍12g,煅瓦楞子30g,莪術10g,白花蛇舌草30g,甘草5g。

【用法】 水煎服,每日1劑。

【功效】 清熱燥濕,活血化淤。

【案例】 周某,男,40歲,2006年4月22日初診。因胃脘脹痛半年,加重2d求診。患者半年前飲冰啤酒過量後出現胃脘部脹痛,服奧克、達喜後脹痛緩解,後每遇心情不好、過飲酒漿、饑飽失常後均出現胃脘脹痛加劇。查胃鏡示:中度慢性萎縮性胃炎,伴腸上皮化生,幽門螺旋桿菌(+)。西醫診斷為慢性萎縮性胃炎。2d前,患者因公司事務繁忙,勞累過度,胃脘脹痛又作,服達喜、奧克後效果不佳,遂來就診。刻下:胃脘脹痛,遇寒則甚,溫按較舒,略進飲食則痛減,稍多進食則脹甚,脘中灼熱、嘈雜、噯氣頻頻,時泛酸水、噁心,寐可,二便調。舌淡暗苔黃偏膩,脈弦。證屬虛實寒熱錯雜胃脘,治以辛開苦降為主。7劑,水煎服。二診:胃脘脹痛、噯氣、泛酸等均減輕,膩苔漸化。原方去蒼朮、厚朴,加川朴花10g。7劑,水煎服。後原方稍作加減,服藥持續3個月後諸症均失。

【按語】 慢性胃炎除按傳統認識進行辨證論治,分為脾胃虛寒、肝胃不和、中焦濕熱、氣滯血淤等外,臨床上著重強調寒熱錯雜、虛實相兼、胃氣升降失常的辨析。病機多為寒熱虛實錯雜,痞結胃脘,治療上多用辛開苦降,酌配活血理氣之品。本例患者飲食不節損傷脾胃,病機為虛實寒熱錯雜,痞結胃脘,故予蘇葉、蘇梗、吳茱萸、黃連、姜半夏辛開苦降以除痞滿,炒枳殼、厚朴、木香、砂仁理氣除脹,延胡索理氣止痛,炒白芍、甘草緩急止痛,煅瓦楞子制酸。久病入絡,用莪術可活血通絡。現代研究證實白花蛇舌草、黃連有消炎作用,故針對幽門螺旋桿菌(+)而用來消炎。患者苔膩乃為濕濁聚胃,予蒼朮、厚朴等燥濕,二診,膩苔漸化,故去之,以防苦燥傷陰,予性較緩和之川朴花。消補共用,寒溫抑制,共奏和胃氣、健脾運、清鬱熱、和血絡之功。

66.周信有 益胃平萎湯

【方葯】 党參20g,炒白朮9g,黃芪20g,陳皮9g,半夏9g,枳實20g,厚朴9g,焦、三仙各9g,砂仁9g,乾薑6g,制附片9g,黃連9g,炒白芍20g,鬱金20g,元胡20g,甘草6g,三七粉3g(分沖)。

【用法】 水煎服,每日1劑。

【功效】 健脾和胃,行氣活血。

【案例】 白某,男,56歲,2005年4月29日初診。患慢性淺表性胃炎、慢性萎縮性胃炎伴腸上皮化生3年,2005年3月17日胃鏡檢查示:糜爛性胃炎(Ⅲ度),食管炎。症見:胃脘脹滿、灼熱,偶有隱痛、泛酸,噯氣,納差,乏力,咽部異物感,無口苦,大便干,小便尚可,面色萎黃。舌暗紅、苔微黃、中見薄膩,脈弦細弱。辨證為脾胃不和,氣滯血淤;治以健脾和胃,行氣活血。給以上方。20劑後泛酸、燒心及咽部異物感減輕,食納增,余症及舌脈如前。原方去枳實、焦三仙,加枳殼、白及各9g、海螵蛸30g。續服半年,諸症基本消失。隨訪1年,未見複發。

【按語】 周信有認為慢性萎縮性胃炎的病機主要表現為:氣虛、氣滯、寒凝、血淤。因此治療上以健脾、益氣、理氣、祛淤、溫中為主,即調氣法與活血化淤法並用。經過多年臨床經驗,結合現代藥理研究,周信有制定出了一個治療慢性萎縮性胃炎的基本方,即益胃平萎湯。方中以党參、炒白朮、黃芪、甘草等健脾益氣,補虛生肌;陳皮、半夏、砂仁、雞內金等理氣消滯,促進消化;炒白芍等活血化淤,以促進胃黏膜血液循環,起到生肌平萎之功,這是治療本病的關鍵。

《名老中醫學術經驗整理與繼承


推薦閱讀:

誰的慢性淺表性胃炎好了的,來幫幫我吧?
哪些癥狀說明你得了慢性胃腸炎?
分享下慢性非萎縮性胃炎伴膽汁反流食管炎治好的經歷
癌症知多少(31)慢性胃炎怎麼辦
四逆散加減治療慢性胃炎臨床分析

TAG:慢性 | 胃炎 | 慢性胃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