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有人天生愛「出軌」

[導讀]出軌到底是在滾滾紅塵中的墮落,還是「博愛」的天性使然?心理學家發現,似乎有些人天生就比其他人更容易出軌,那就是逃避型依戀者。

「將朱唇緊貼,把粉面斜偎。羅襪高挑,肩膊上露一彎新月;金釵倒溜,枕邊堆 一朵 烏雲。誓海盟山,搏弄得千般旖旎;羞雲怯雨,揉搓的萬種妖嬈。恰恰鶯聲,不離耳畔;津津甜唾,笑吐舌尖。楊柳腰脈脈春濃,櫻桃口呀呀氣喘。星眼朦朧,細細汗流香玉顆;酥胸蕩漾,涓涓露滴牡丹心。」

——《水滸傳》 第二十四回

在古代小說當中,西門慶和潘金蓮是「風流成性」、「水性楊花」的典型代表。但出軌在人類的歷史中由來已久,從沒有顯示出任何減少的跡象。難道「朝三暮四」、「吃著鍋里的望著碗里的」,而且「死性不改」是人的天性?

肯塔基大學心理系的內森?德維爾(C. Nathan Dewal)等人在2011年做的研究試圖從依戀類型的角度探討出軌。

什麼是「依戀」呢?

依戀是發展心理學中歷史悠久的研究主題。幼兒期的三種主要依戀類型(參見表格1。編者注,常使用四種依戀類型)——安全型、迴避型和抵抗型——甚至可以一定程度上預測他們日後的心理發展。這在心理學領域之內早已被廣泛承認。

有些心理學家將依戀類型分為:安全型、迴避型和抵抗性。也有按照四種類型的分法:安全型、焦慮矛盾性、迴避型和抵抗型。

依戀概念的提出者,英國心理學家約翰?鮑爾比( Varvatos John Varvatos Bowlby),將依戀定義為生而就有的一套情感、認知和行為模式,這套模式組織對個體活動的影響貫穿一生。所以從概念本身來講,依戀是天生的一種氣質(可以理解為性格的一種),而且是後天相對穩定不變的。從這個角度來看,如果某種依戀類型的人傾向於出軌,也就等於說某種人天生,而且一輩子都容易出軌。鑒於依戀在預測很多成人心理特徵方面都很成功,比如不安全型依戀特徵與後期問題行為的關係,依戀類型與建立人際關係能力之間的聯繫等等,那麼德維爾等人的研究是不是就能說明某些人註定「風流成性」、「水性楊花」呢?

迴避型依戀有更多出軌傾向?

德維爾先給參與者測量了一下他們迴避型依戀和抵抗型依戀的程度,然後想盡各種辦法來測量他們出軌的可能性。

最簡單的是要求參與者直接回答對出軌的態度;這還不夠,參與者要對電腦上呈現的吸引力程度不同的異性照片儘快反應。比如對於男性參與者來說,如果對美女的圖片反應更快,就說明他對美女有更多的偏好,從而間接地說明他有更多的「出軌」傾向。

除此之外,實驗者還會要求參與者想像一位不是自己戀人但很有吸引力的異性,然後要求參與者回答被這個想像中的異性吸引的程度,想要和他(她)交往的程度等等。用流行而又通俗的語言來說,這是在測量「意淫」水平。6周之後,要求參與者再一次回答這份問卷,並將兩次測量之間的增加值作為「出軌」水平的指標,分數提高得越多,「出軌」傾向越高。

在相隔的6個星期中,參與者會兩次被詢問到與不是自己戀人的其他異性發生了多少次(准)性行為(親吻、擁抱或者性交);

為了讓「出軌」的測量更精確,實驗者還要求參與者在6個星期之內每天記錄過去24小時之內想要去舞廳或者聚會去見異性的慾望的強烈程度。

經過這一番辛苦地實驗,研究者終於發現了一些高迴避依戀者與低迴避依戀者之間在不同指標上的差異:前者比後者更傾向於出軌。

迴避型依戀者對感情的態度不認真?

但出軌不意味著玩弄感情,也許這些迴避型依戀的人可以同時認真對待多份感情?

為了檢驗他們對待感情的態度,研究者進一步測量了參與者在戀愛關係當中的承諾水平,將承諾作為檢驗認真程度的操作性標準。他們將數據納入到統計模型當中後發現,迴避型依戀者在戀愛關係當中做出的承諾水平明顯更低,而正是由於較低的承諾水平導致了他們容易在戀愛關係之外發生出軌行為。

從更具有邏輯的角度來講,人們之所以能夠克服「出軌」的誘惑,往往是依賴於在戀愛關係當中建立的承諾。換句話說,責任感增加了抵禦異性誘惑的免疫力。迴避型依戀者因為其自身性格的原因而對於承諾感到不舒服,因此在親密關係當中的承諾水平較低,可以部分地解釋為何難以抵禦有吸引力異性的誘惑。

別給出軌找借口

其實,依戀類型與愛情之間關係的研究過去也有很多。有研究表明迴避型依戀者更容易捲入到短期的以性行為為基礎的人際關係當中;還有研究發現,迴避型依戀者難以通過性行為來增加情感上的親密度(就是說所從事的性行為大多數是肉體上的愉悅而非情感上的投入),甚至更多地表現出不誠實的行為。

看了這個研究,也許讀者最想知道的是怎樣才能知道自己或者自己的戀人是什麼依戀類型。一種方法是按照表格當中的描述向父母詢問自己小時候是哪種類型,這也是最準確的方法;再就是上網以「依戀風格」或者「依戀類型」作為關鍵詞搜索測量工具,然後自己測一下。不過鑒於網上心理測量的內容魚龍混雜,建議在有專業知識背景的人的幫助下去解讀測量結果。

最後要澄清一點:該研究絕不是說迴避型依戀的個體為了傷害自己的戀人而出軌,也絕沒有道德批判的意味。一方面他們的依戀類型,作為他們性格的一部分,使得他們更難做出承諾和享受愛情當中的親密感;另一方面現實當中總是充滿誘惑,正所謂男(女)朋友「沒有最好的,只有更好的」。在同樣強烈的誘惑面前,由於性格原因而遲疑做出承諾的人就會相對缺乏抵抗誘惑的韌性,而有更大的可能性出軌,這就好像天生免疫力低下的人在同樣的情況下更容易感冒一樣。

不過,沒有哪種性格會使得一個人註定不忠實於感情,出軌這種行為更多的情況下是社會壓力和個性特徵兩者共同作用的產物。


推薦閱讀:

為啥有人破財是一陣子,而你卻是一輩子?
這八位道教女仙很少有人能夠認全!
玩翡翠毛料為什麼有人可以發家致富,有人卻只能養家糊口?
具有人生哲理的句子
你不教育孩子,總會有人替你狠狠教育他!

TAG:天生 | 有人 | 出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