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見識過各種媽媽後,告訴你:如何做一個不焦慮的媽媽?

叮噹媽說

作者因為工作原因,見識了各式各樣的媽媽們,發現幾乎沒有從來不焦慮的媽媽。這說明,焦慮是共性。或許我們可以試著放下焦慮,我們當下焦慮的很多事情,放在更長的時間視野中,真的沒那麼重要。反而我們忽視的一些東西,才彌足珍貴。

熊瑩/文

離線爆裝,整個手機都在顫抖 廣告

我周末又不務正業地去跟一群小豆包的媽媽們分享育兒經。

分享育兒經,絕對不是因為我的孩子養的好。我的孩子如我所願正常成長著,沒有任何讓人出乎意料的「天賦」。快6歲了唯一花錢去學過的,只有游泳和美式橄欖球,後一個學了三個月也已經放棄了。

這種狀況的孩子在家長群里應該只能做為反面教材拿出來講。孩子不反面,反面的是我這種「不上心」的媽媽。

我之所以願意去分享育兒經,是因為我在各種媽媽群體中看到一個常見的狀態:焦慮,也叫發愁。

啥樣的孩子媽媽都愁。

學霸愁;

學渣愁;

不霸不渣的也愁;

孩子性格好,愁學習;

孩子學習好,愁身體;

孩子身體好,愁孩子他爸不陪孩子……

我在教育行當混跡的這十幾年和當媽的這近六年,就沒見過從來不發愁的媽媽。

展開剩餘79%

焦慮的根本原因是恐懼。怕什麼?怕孩子不如人家孩子?也許。更多的是怕當媽的做錯了什麼或者錯過了什麼,讓孩子沒有好的未來。而這個未來,在現實生活里的主要代名詞就是升學和就業。

我生孩子前後也愁過一段的,後來有一天,坐在辦公室里替人家的孩子愁了半天后,一下就樂了:我這瞎愁個什麼勁兒。

我是怎麼想通的?這得先從我幹什麼說起。最近的十年我做留學諮詢,見過了北京所有頂級中學和外地很多省市頂級中學的頂級牛娃,也見過不少問題青年。陪著這些娃兒們來見我的,自然是各種焦慮的媽媽。媽媽們也是各形各色,什麼樣的都有。

我的工作主要就是跟這些孩子和媽媽們聊天,聊得最多的當然是這些孩子們怎麼變成現在這個樣子的。更好玩的是,我還會了解到這些孩子在美國讀書和就業的情況,甚至見證他們從小破孩兒到結婚生子的過程。

這份工作給了我一個完全意想不到的收穫:大部分的媽媽在養娃的過程中,對自家孩子不可知的未來充滿好奇;而我卻看到了太多確定的結果。

別人的成功也許很難學習,但知道有哪些坑,小心一點不要掉進去還是比較容易做到的。而且,從更長的一個時間緯度去看孩子的成長和家庭教育對孩子的影響,有很多當時看著重要的事情到最後的時候就完全沒有影響了,反而在當時看著應該放棄的事情,在更長遠的時間段來看更有意義。

比如說:孩子上哪個小學。到了高中畢業的時候去看,這個事兒的區別真沒那麼大。而因為各種考試在小學階段就最先被放棄的「讀課外書」到了高中階段甚至大學階段,就意義重大。哪怕是在應付英語標準化考試的時候,閱讀理解力強的孩子通常都不是靠老師培訓出來的,而是靠之前大量的閱讀累積出來的。

人類恐懼的來源多半是因為不可知。身為父母,因為對孩子不可知的未來充滿恐懼進而焦慮不是再正常不過的事兒。而要消除焦慮,就試試把不可知變成可知,哪怕只是一部分。我在工作中見到的大量活生生的例子以及對他們成長過程的了解和參與,讓我有了把未知變已知的機會。

我先想了一下,我的孩子最糟會是個什麼狀況?也就是在我目前的家庭狀況下,如果我就對孩子的成長完全不加干涉或者管理,有可能把孩子養成什麼樣。

這個方法是我做諮詢時經常用到:預測未來狀況時,先把事情有可能最糟糕的結果列出來,然後再想想,能否承受這個結果,如果這個結果真得出現,我還能做些什麼。

我很迅速地在過往的案例中找到了父母對孩子不聞不問,隨孩子自由發展且孩子顯然遇到極大問題的若干狀況後,然後得出我的回答:即使這種狀況發生,我也可以承受,而且真得發生這種狀況,我還是有辦法幫到孩子的。

當然,不論是對自己的學生還是對自己的孩子,都是做最壞的打算,但向著最好的方向努力,我可沒有就此決定真得對孩子不聞不問。

我又想了一下,媽媽們大部分的焦慮集中體現在各個升學階段,從幼兒園到小學,然後是小升初、初升高、考大學。考完大學後媽媽們的焦慮一般就降低到一個完全可以容忍的程度,最多就是嘮叨下找對象的事情。

現在的孩子再折騰無非是兩條路:在國內上大學或者去國外讀大學。這兩件事兒我都熟,包括每條路的具體要求和詳細作法。雖然我家的小朋友還沒有上小學,我已經設想了一遍如果是進國內正常的大學,會需要他從念小學到中學是個什麼樣的路徑,同理進國外正常的大學,又需要他怎麼走。

這樣在腦子裡演練了一下,覺得兩條路應該都沒有太大的問題。最重要的是,我從來沒有想過自己的孩子必須進最頂級的大學,正常的學校,正常的教育就可以。

接下來,我明確了一下我到底在孩子的一生中扮演什麼樣的角色。我把自己界定成陪伴者。因為在我見過的案例中,這種關係最長久,也最少衝突。如果能達到同樣的效果,過程不是越舒服越好嗎?想明白這點,我就真得釋然了。在孩子需要的時候陪著他慢慢走,碰到問題解決問題就是了。

就這樣,我用了這三步消除了自己對孩子不必要的焦慮:

1. 設定孩子未來最糟狀況,看是否能接受;

2. 確認對孩子未來的主要預期以及可實施性,

3. 明確自己在孩子成長中的定位是陪伴者。

養孩子對任何一個媽媽都是個巨大的挑戰,不管我們覺得自己準備得有多充分,真正開始都會有各種手足無措。所以希望我這一點的經驗分享能夠幫助到還在焦慮中煎熬的媽媽們,減少壓力,更放鬆地享受有他們陪伴的歲月。同時也讓我們在陪著孩子長大的過程中,自己也不斷獲得成長。

聲明:本文由入駐搜狐號作者撰寫,除搜狐官方賬號外,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場。
推薦閱讀:

錢坑無底洞-家中負擔大-媽媽愛賭錢!賺再多回家都不夠!
愛錢的媽媽
你那麼愛玩,一定是個好媽媽?
為寶寶添加輔食 媽媽需遵循8大原則
孩子被老師批地一無是處,這位媽媽的做法震驚所有人

TAG:媽媽 | 焦慮 | 見識 | 十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