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誠、愛、德:遇見更好的自己
●●●美好的事物總被人所珍視,美好的人,總讓人願意好好珍惜。儘管,在我們的生活之中,所有的美好都不是不變。但我們依舊願意追隨美好。
也許,這追隨的心無關其他,只是一份天性使然。也許,這美好不是必然,只是因為心之所向。
孝、誠、愛、德。這世間的一切,都逃不離一顆心所能觸及的美麗。
沒有最好,只有更好。
▲宋 李公麟 孝經圖(局部)
百善孝為先,孝道文化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占著極大的比重。在儒家學說里,孝道亦是重要的一部分,儒家經典著作《孝經》中便體現了這一點。孔孟儒學更是認為,「孝」是一切德行的根本,教化的源泉。
儘管歷代封建當權者所推行的「孝行孝道」是為了穩定其統治,但不可否認,這一行為對於孝文化的推廣具有一定的作用。儘管此行為使得孝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偏離了其本身的世道人倫,從而出現了一些「愚孝」的行為,但並不能磨滅「孝文化」本身的正面意義。
▲東漢 熹平石經《論語》
(中國歷史上最早的官定儒家經本)
在我們的生活中,「孝」確實是良善的起點,是「仁德」的根本。家七經之一的《孝經》中記載:子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論語·學而篇》:「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也。」。由孝而忠,由孝而仁,這些皆是對孝為仁德之本的體現。
「少年不識雙親意,養兒方知父母恩」,父母之恩,即便盡心侍奉也難以報答。唯有盡心儘力,方能報答一二。侍親以孝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正確的看待和推崇孝道孝行,也是修心的根本。
▲東漢 熹平石經《論語》
(中國歷史上最早的官定儒家經本)
子曰:「何事於仁,必也聖乎!堯舜其猶病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能近取譬,可謂仁之方也已。」---《論語》
「孝」是一切德行的起點,「仁」則是一切德行的根本。「孝」是「仁」的基礎,「仁」則是「孝」的最終目標之一。
「仁」是儒家學術中道德規範的最高準則,在儒家的經典著作《論語》中,「仁」字出現了一百多次,由此可見「仁」在儒家學術中的地位。
仁的內容包容甚廣,孔子把「仁」定義為「愛人,」也就是指對他人的友愛。「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凡事能推己及人,方是「仁」的最終體現。
「仁」是一個人道德品格的基本體現,是對於人權的尊重,是一個人為人立身的根本,「仁」更是禮的靈魂。在不同的場合,不同的時間,針對不同的對象,所應遵從的「禮」不同,「仁」亦不盡相同。
「克己復禮,仁在其中」,「仁」的境界並不容易達到,只有通過不斷的自省和反思,才能使自己更加接近「仁」的境界。
▲馬遠 孔子訪榮啟期圖(局部)
作為儒家「四德」之一,「智」是知識智慧的象徵,也是儒家理想人格的重要品質之一,所謂「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
儒家看重人的自身修養,認為人的知識和智慧在人的自身修養中至關重要。要達到溫、良、恭、儉、讓的道德境界,與人的知識和智慧不可分離。
無論是知還是智,在我們日常生活中都非常重要。無論是通過書本學習的知識還是在日常交流中從別人身上學到到智慧,如果能吸取並善加運用,對於我們的生活必然會有一定的影響。
「朝聞道,夕死可矣。」是對知識的尊重,「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是對比自己與別人從而學習和反思。
人的自我覺醒不可能離開知識和智慧,只有通過學習,使得自己的思想精神達到一定的境界,才能完善自我。
▲馬遠 孔子訪榮啟期圖
信,即誠信,人言為信,指待人處事誠實不欺,言行一致。
誠以待人,誠以待己。看似簡單的一句話,在現實生活中,卻並不那麼容易做到。然而,要與身邊的人建立一種和諧的關係,就必須要待之以禮,待之以誠。
信包括信自己,信別人以及被人信。如果待人不能真誠守信,在語言和行為上不能真實無妄,那麼便很難取得他人的信任。而自己,如果不能信人,那麼很難得到真正的快樂。
《論語.學而》:「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信近於義,言可復也。」。「信」不僅是一種個人修養,更是誠實、信任,甚至信仰。我們的每一天都有很多種可能,每一種可能都是一種未知,而誠信的對待我們生活中的每一件事,每一個人,則是這些可能更加美好的根本。
推薦閱讀:
※第一次去柬埔寨就該這麼玩!在高棉遇見世界上最神秘微笑!
※遇見相似的人,卻沒有不顧一切的勇氣
※余文樂宣布結婚:遇見對的人就結婚吧。
※紅塵遇見 魂牽只為你 ...
※遇見是這世間最久違的重逢!彼此珍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