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是怎樣治療肝癌的?

早在漢代以前,《內經》中便有類似肝癌的癥狀、體征及成因的記載。如《靈樞》中的「肥氣」;《難經》中的「脾積」、「息賁」;《諸病源 候論》中的「肝積"「癖黃」等病都分別表現出類似肝癌的種種癥狀和體征,如脅下包塊堅硬疼痛、消瘦、黃疸、肚腹脹大等。並認為這種病的形成,是因為陰陽失和,臟腑虛損,並感受外邪,或飲食失 節,情志刺激等所致。

中藥治療的作用是臨床改善比較明顯,特別是食慾恢復較快,腹脹、乏力、肝區疼痛均有明顯改善。中醫治 療的原則是辨證施治,在中西醫結合治療中,注意整體與局部兼 顧,如在放、化療時,中醫宜以補為主,選用健脾理氣的藥物,如人 參鱉甲煎丸及扶正的藥物,如逍遙丸、杞菊地黃丸等。使患者保持 較好的體質,以利於放、化療的順利進行。資料表明,健脾理氣的中 葯對脾虛型肝癌患者可提高免疫水平,保護肝臟,改善體內代謝水 平,對癌細胞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與放、化療同用可增效。另外還 可以用清熱解毒、活血化瘀及軟堅散結等治法。但應注意,某些「破 血」藥物有引發消化道出血或肝破裂的可能。中藥治療的主要適應 還有:①臨床肝硬化明顯,而肝內癌灶較小且瀰漫在全肝者。②肝 硬化明顯而腫瘤較大,不適合其他治療者。③肝功能有明顯損害的 患者,先用中藥使之恢復,以後視情況再採取其他療法。④作為手術、放療、化療的輔助治療。⑤有黃疸、腹水的晚期肝癌亦可首選中藥治療。

近年來,在專方、專葯治療肝癌方面,積累了很多的經驗,大致可以分為二類,一是扶正類,即增強免疫功能,具有類似非特異性免疫作用;二是祛邪類,即抑癌、抗癌的作用。

扶正類處方

健脾理氣合劑(由党參、白朮、茯苓、八月扎等藥物組成)扶正抗癌的療效是明顯的。益氣補腎方(生曬參、炙黃芪、枸杞子、何首烏、女貞子、枸杞葉、肉蓯蓉、杜仲、炒白朮、炙甘草等);升血調元湯(北芪、党參、雞血藤、首烏、骨碎補、麥冬、女貞子、 佛手等);

祛邪類處方

祛邪肝益湯:夏枯草、海藻、海帶、鐵樹葉、白花蛇舌草、黎蘆、石見穿、龍葵、蜀羊泉、田基黃、平地木、三棱、莪術、留行子、赤芍、桃仁、 八月扎、鬱金、當歸、丹參、川楝子、木香、香附、茵陳、車前子、白芍、党參、白朮、薏苡仁、炙鱉甲、甘草等。

扶正抗癌湯:

方一:太子參、苡仁、野菊花、白毛藤、當歸、紅花、佛手、柴胡、 木香、紫草根。

方二:八月扎、柴胡、木香、莪術、炒白朮、炙甘草、當歸、丹參、 生牡蠣、白花蛇舌草、半枝蓮、平地木、党參。

方三:黃芪、党參、地黃、白芍、白朮、茯苓、陳皮、澤瀉、當歸、鱉 甲、龜板、白花蛇舌草、七葉一枝花。

以上各方均水煎二次分服,每日一劑,每方連服3劑,循環交替使用。

中醫藥治療肝癌,偏重於活血化瘀、軟堅散結、清熱解毒等中藥,效果並不理想。肝癌患者往往表現為臟腑虛衰、氣血失和、陰陽失調,或虛實並見,或寒熱錯雜,攻之傷其正,補之礙於邪,故採用「和解」和「調和」之法,較為實用。和解之法,是專治病邪在半表半里的一種方法,和解法的代表方劑是小柴胡湯。小柴胡湯在肝癌防治中的作用受到普遍關注。小柴胡湯能顯著抑制肝癌細胞與膽管癌細胞的增殖,有抑制肝硬化轉化成肝癌的效果,可改善肝癌病人的臨床癥狀。往來寒熱,胸脅苦滿,不欲飲食,心煩喜嘔,為小柴胡湯的4 個主症,肝癌病病人只要見到其中一二症,便可應用小柴胡湯。「調和」之法一是肝脾調和,二是腸胃調和。調和肝脾法的代表方劑為四逆散(柴胡、枳實、芍藥、炙甘草), 功能透邪疏肝、解郁理脾。脾虛肝鬱是肝癌的基本病機,而調理氣機則是肝癌的重要治則。肝癌病人若出現口苦、 咽干、善嘆息、嘔逆、腹脹、脅下痛等癥狀時,以四逆散調之最宜。調和腸胃法的代表方劑為半夏瀉心湯(半夏、黃芩、黃連、干 姜、人蔘、炙甘草、大棗)。《金匱要略·嘔吐噦下利病篇》用治「嘔而腸鳴,心下病者」。此方多被臨床應用於治療肝癌因化療引起的消化道副反應,如噁心、嘔吐、食欲不振、脘腹脹滿、腹痛、腹瀉等。對肝癌放療中引起的頭暈、噁心、胃納減退、全身乏力等,用半夏瀉心 湯合小柴胡湯治之,均有較好的緩解和消除副反應的作用。

一些對肝癌防治有良效的方葯,寓「和解」和「調和」之法。如:常用於防治肝癌的四君子湯,此方健脾理氣,合劑補睥虛、消氣滯而縮小瘤體,為調和之劑;枳實消痞丸 (乾薑、炙甘草、麥芽、白朮、茯苓、半夏曲、人蔘、厚朴、枳實、黃連) 加減配合放療治較大肝癌獲效,全方有消有補,有寒有熱,能消痞祛積,健脾和胃,此方屬「和」劑。可見用「和解」和「調和」之法,治療肝癌是值得患者採納的

推薦閱讀:

快速簡便治療雞眼的10個偏方
對感冒的理解與治療+ 關於感冒的原理及治法 +清風大夫講如何保養精氣神+人、細菌、抗生素 +少兒發燒咳嗽如何治
肩關節半脫位的評定與治療
解悟生命 - 潘德孚首頁 :癌症治療的理論與實踐序
早讀 | 半月板損傷的檢查及臨床治療

TAG:中醫 | 治療 | 肝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