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濟民寫意人物畫賞析
徐之騰為高濟民先生造像
高濟民,1939年9月生,著名人物畫家,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重慶市現代禪畫畫院院長,重慶出版社美術高級編輯審,重慶美術家協會榮譽理事,重慶國畫院特邀畫師。擅長禪道人物,尤以羅漢傳名,畫界有"高羅漢"之稱。多以濃墨大寫為之,有古風禪境。畫如其人,飄逸而有靜氣,畫界有高羅漢之稱。作品多次參加國內外大型畫展。作品多次發表於香港《世界華人報》、《中國書畫報》、《人民日報》、《當代美術家》等,出版有《高濟民禪畫》。
高濟民先生近照(徐之騰攝)
八仙過海 97×97cm 點擊圖片可放大
高濟民先生工作室一角(徐之騰攝)
芭蕉羅漢四條屏之三 136×34cm
再讀髙濟民羅漢圖有感,題五言詩一首:巴蕉羅漢松,大椽寫意濃。坐臥天地間,俯仰有無中;百態應可掬,萬像拂禪風。物我兩相忘,落紙似神通。(原四川美術學院書記楊圭言)
芭蕉羅漢四條屏之一 136×34cm 點擊圖片可放大
意得禪悟 畫為心象
——簡評高濟民寫意人物畫
藍錫麟
古來羅漢足風流,強把濟民比貫休。
水墨筆頭差可擬,因緣禪悟漸多由。
這七言四句,是在觀賞高濟民禪風古韻寫意人物畫展後,沉吟於心,略有所會而凝出來的。
既往二十餘年間,已曾零星談到過他的一些畫作,大致印象一直是「高羅漢」的「羅漢畫」頗具情韻,在重慶的畫家中自成一格。但置諸中國傳統寫意人物畫的大時空,可以和應當如何看待其人其畫,卻並沒有著意探究。這一次,承蒙他惠賜畫冊,又應邀觀賞他的個人畫展,獲得了集中體認的機會,觀感自然進了一步。私心以為,如果對其人其畫追本溯源,大可追溯到貫休哪裡。彼心連接點,就在羅漢上。
禪月圖136×68cm
貫休並非水墨人物畫史上第一人。在他以前,從六朝至於隋唐,中國水墨人物畫的線描勾勒技法已達到遺形寫神、傳神寫照的超實境界,閻三本的審美訴求尤其對他義如先導。生於唐末的佛子貫休,功績在於承先啟後,將禪意羅漢的寫意畫突出地推進到了一個嶄新的階段。誠如後蜀歐陽炯《禪月大師應夢羅漢歌》所點贊的那樣,他的確是「天教水墨畫羅漢,魁岸古容生筆頭」。更像宋人黃休復《蓋州名畫錄》所稱頌的那樣,他的《十六羅漢圖》真顯現出「龐眉大目者,朵頤隆準者,倚松石者,坐山水者,胡貌梵相,曲盡其志」。五代石烙的《二祖調心圖》、南宋梁楷的《六祖截竹圖》、《布袋和尚圖》、《出山釋迦圖》、《雪景山水圖》之屬,莫不踵武甚後,又有所發揚。千載以下的高濟民,從題材選擇到應意取象,從線指技法到構圖布局,分明是貫休在當代中國的一個傳承人。
貫休當年的《十六羅漢圖》,無由得見,無法拿來與「高羅漢」的「羅漢畫」作比較。然而,援引黃休復的稱頌語句,移觀高濟民的《十八羅漢圖》,僅憑直感便能夠看出,簡直可謂字字句句相契若符。期間的祧承脈緒,儘是於一人一貌,一形一態,形異神合,渾然圓融的意象間。而各各「曲盡其志」的種種「胡貌梵相」,又以其共有的空而不虛、寂而不滅,簡而能遠,淡而有味的神韻趨同,在高古脫塵的氣度上凸現出歐陽炯所贊的「魁岸」來。舉一以反三,取式取法的高度一致,實證了高濟民對貫休的隔代傳承。
高濟民先生工作室一角 (徐之騰攝)
但願人長久136×68cm
傳承不等於亦步亦趨,泥古不化,必須在學而不似上多下創新的功夫。我曾見過一幀貫休畫的達摩祖師像的影印件,以之作對照,品味高濟民的《達摩面壁》圖,油然而生的直覺就是,二者既有所同,又有所不同。同的是,達摩祖師面壁若定,神韻的同質無所移易。不同的是,貫休鼻頭的線指佝僂尚多尚細,高濟民鼻頭的線畫墨染卻更簡更隨。畢現毫端的任性狂逸,反映出時隔千載,高濟民在表現手法上已對貫休有所突破。說超越興許過了,但不難指認,他是吸納唐宋迄今中國傳統寫意人物畫的漸趨潑墨寫意一派的成功經驗,並以自己的禪悟所得立意取象,運筆用墨,摸索除了一條個性化寫意之路。「漸多由」的「由」,主要就指寫意形式,寫意技法日趨個人性的多樣化,《對禪圖》、《納涼圖》等均是走的這條路。「多由」還包括題材更多樣,《寒山拾得圖》、《麗人撫琴圖》等非羅漢畫即為其好例。
高濟民先生正在創作(徐之騰攝)
撫琴懷古136×68cm
傳承引領創新,創新支撐傳承,都是高濟民審美訴求的題中常態,但還不是根本義蘊。根本義蘊是,他有一種審美精神的本元追求,就是要讓自己的寫意人物畫體現和貫注重華傳統美學所傳揚的美善和合的精氣神。這樣的追求,在貫休哪裡就有,但又遠不止於貫休一個人才有,而是上有先秦、下迄當代一致都為儒家美學、道家美學、禪家美學三大體系所共同倡導,並未歷代各門藝術領域裡許多人所共同歸依。高濟民身為中國當代畫家,在世而來出世,有異於多數人的修為品格在於特別醉心禪宗美學,歸心禪宗導向的人與人心之和,從而在這個精神核心點上與貫休一脈高度認同。但與之同時,他也對儒家導向的人與社會之和,道象導向的人與自然之和有所眷顧,因而他是在禪宗為本,禪、儒、道相通和互補的大意向上尋求到和簡歷了自己的審美精神價值取向。基於此,他的幾乎所有「羅漢圖」和非羅漢畫都趨向了共同精氣神,那就是審美意識形態之美與社會倫理道德之善的由和諧到合一。
觀荷賞蓮圖之四 2004年作 68×34cm
中華傳統美學崇尚盡善盡美,那是高標,也是極致。通向高標,臻於極致,可由的途徑非止一條,禪宗美學比儒家美學、道家美學更講究悟。宋人嚴羽《滄浪詩話》說過:「禪道維在妙悟。」他講的是詩,於畫也相通。寫意人物畫,尤其靠妙悟。妙悟之悟,本於道,會於心,絡成於和。看的出,高濟民對這些是有把握的,他的《論禪調心》圖特地標出「調心」二字,就盡的禪道妙悟風流。「調心」說白了其實就是由道至和的審美過程。基點性的道,涵蓋人與社會,人與自然的關係源流,最崇尚的道即人心之善,從問禪中體悟到善就叫得意。既得意之後,就必須經由遺形寫神、傳神寫照而寫出意,遺形寫神、傳神寫照亦即取象。寫意人物畫與寫實人物畫取象之由迥異,前者在心,而後者在實,所以寫意人物畫畫出來的是心象。意與象和合,即成意象美。高濟民的寫意人物畫,無論是「羅漢畫」還是非羅漢畫,其中包括《鍾馗夜歸圖》那樣的微諷畫,都氛氛著美與善和合的意象美,這當是其人其畫廣為人眾所青睞的根本原因。
觀荷賞蓮圖之一 2004年作 68×34cm
高濟民先生工作室一角 (徐之騰攝)
麗人撫琴圖 180×97cm
廣為人眾所青睞,意味著高濟民的寫意人物畫雖是禪風古韻,卻也即應著當下中國的人心與世道。創作主體的審美訴求,接受主體的審美需求,能夠如此和合,同樣值得注意。它或多或少提示除了,對任何一種藝術而言,內容和形式都是不能定於一尊的,只要向著向善就好。儘管通向高標、臻於極致的求索之路永無止境,已有成的藝術家盡可認定自己的路,心胸曠大的繼續走下去。衷心祝願高濟民因緣禪悟更多由。
藍錫麟 2015年5月24日於淡水軒(作者系原重慶市文聯黨組書記)
六祖禪意 1992年作 68×68cm
神仙祝壽圖136×68cm
高濟民先生正在創作贈送徐之騰書法作品(徐之騰攝)
松下對弈136×68cm
醉里得真如 2012年作 68×68cm
徐之騰與高濟民先生合影(鄭象賢攝)
請朋友們橫屏欣賞下面的作品
論禪圖180×48cm
十八羅漢圖367×144cm
高濟民先生贈送本平台書法
推薦閱讀:
※張 路(明)人物畫欣賞
※阿芙洛狄特1:白蘭琪(《慾望號街車》)
※被歷任男友成就的泰勒·斯威夫特 | 人物周刊 | 閱讀時間
※時代周刊2017年度人物揭曉,是她們
※現在仍然活著的可以稱之為大師的人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