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廣東歷史上僅僅有過的九個人。他們是……

嶺南地區第一個狀元是誰?

廣州地區出現過幾個狀元?

潮汕地區的唯一人又是誰?

粵西地區的唯一人又是誰?

科舉制從隋朝開始實行,直至清光緒卅一年(1905年)舉行最後一科進士考試為止,前後經歷一千三百餘年,成為世界延續時間最長的選拔人才的辦法。

這1300多年的歷史中,廣東省境內僅僅出現過9個人。

莫宣卿----嶺南狀元第一人封開人 唐朝大中五年狀元

莫宣卿(834-868),廣東封川人,即今廣東封開縣河兒口鎮西村。現在西村也被稱為「狀元村」。

幼年時他的生父病逝,遂與母親隨繼父生活。唐大中五年(851),17歲的莫宣卿赴京城參加廷試獲中狀元,並是始隋唐以科舉取士以來年齡最小的狀元。

莫宣卿考取狀元後,被任為翰林書院修撰。其後他還鄉省親,因母親不願隨其北上定居,莫遂上書朝廷請求改委他在南方任職以奉養母親。

唐文宗允准,改委他浙江台州別駕( 刺史的副職 )。他即奉母攜眷往台州上任,但未到台州卻病逝於途中。

莫宣卿的生平業跡不顯,存世的詩作也僅三首半。

在古代,嶺南被北方人稱為「蠻夷之地」,政治、經濟、文化遠遠落後於中原地區。自隋朝隋煬帝開創科舉制度,到唐朝唐宣宗的將近250年,嶺南一直沒有出過科舉狀元,直到唐大中五年(851),從而成為嶺南歷史上科舉考試的第一個狀元。

莫宣卿墓今在河兒口鎮西村東坡。

簡文會----佛山第一位狀元南海人 南漢狀元

簡文會(907——958),南漢咸寧縣魁崗堡人(今屬禪城區瀾石黎涌村)。

唐末,中國境內出現了10多個割據政權,史稱五代十國。

在嶺南建於公元907年的政權,稱為南漢,最鼎盛時,管轄今天的廣東、廣西、海南全部以及湖南、貴州、雲南一部分,其中心興王府設在廣州,號稱「南方強國」。

南海人簡文會就是這時考取的八進士之一,並成為廣東歷史上第二位狀元,佛山第一位狀元。

南漢乾亨四年(920),簡文會參加科舉考試,高中狀元,先任翰林院編修,從事為皇帝起草、批答文書,撰擬文詞等工作。皇帝認為簡文會由寡母撫養成才,十分難得,御賜牌坊一座,表彰他的母親。後來,簡文會升任尚書左丞相,成為南漢重臣。

公元件943年,簡文會被貶為禎州(今博羅、河源一帶)刺史。後來在當地寓所終老。

狀元墓在廣州市帽峰山景區內。

張鎮孫----宋代廣東省唯一狀元南海縣人,宋度宗咸淳七年狀元。

他是宋代時期廣東省唯一的狀元

《廣州舊聞》曾在前面單獨推送過有關於他的內容。這裡不再重複。

德祐元年(1275)冬,元軍逼近南宋都城臨安(今杭州),張鎮孫因牽念雙親,棄官回南海奉養父母,遭彈劾被罷官免職。

景炎二年(1277),張鎮孫率軍收復廣州,軍心,民心為之大振。但不久,元軍又復占廣州,張鎮孫兵敗被俘,英勇就義。

在人民南路,有一條街叫「狀元坊」,這「狀元坊」的街名,就是是紀念宋末狀元張鎮孫。南宋時張鎮孫住的那條街原名叫通泰里。

自張鎮孫中了狀元後,人們在通泰里的街口處建築起一座富麗堂皇的狀元牌坊,於是便把通泰里改名為狀元坊。

狀元牌坊於明朝因戰火而毀。這裡的狀元雕像和狀元牌坊都是1949年後重新修建的。

倫文敘----鬼才怪才奇才並譽南海人 明朝弘冶十二年狀元

倫文敘(1467年-1513年),南海縣黎涌人,即佛山石灣鎮黎涌村人。有鬼才、怪才、奇才並稱之聲譽,是一個較有現實影響的歷史賢達人物。

弘治十二年(1499年)33歲時在京考試,參加殿試名列第一(狀元)。

正德元年(1506年)任安南充正使,因丁外憂(特指專門回家守孝)沒有上任。正德五年(1510年)恢復翰林院原職,充經筵講學官,還有右諭德、翰林院侍講等職。曾參與修玉牒(皇帝族譜)。

正德八年(1513年)出任順天府主考。是年卒於京師,享年47歲。

五百年來,有關他的「五歲神童」、「少年鬼才」、「解縉再世」、「戲對和尚」、「南倫北柳」、「絲綢鋪路」等軼事和傳說一直被人所樂道。這裡由於篇幅原因不再展開。

林大欽----潮汕本土唯一狀元潮州市潮安區明嘉靖十一年狀元

林大欽 (1511--1545年),潮州府海陽縣東莆都仙都村(現廣東省潮州市潮安區金石鎮仙三村)人。

1532年(明嘉靖十一年),林大欽高中嘉靖壬辰科狀元,授翰林院修撰。林大欽以不足21周歲的年齡折桂,在中國歷史上極其罕見,是封建時代潮汕本土培養出來的唯一一位文狀元。

1534年(明嘉靖十三年),林大欽因母親不適應京城氣候,又深感宦海叵測,且為宰相嚴嵩等嫉忌排擠,遂告假奉母回鄉侍養。

1540年(明嘉靖十九年),林大欽母親亡。林萬念俱灰,在辦理喪事過程中數度咯血。此後更無心世事,徹底歸隱山林。

1545年9月17日(明嘉靖二十四年八月十二日),林大欽逝。

林大欽生前未曾成書。1995年,潮學學者黃挺教授依據之前各種版本及選本,補充整理成《林大欽集》,並加校注,成為最為完備的林大欽著作。

林大欽墓建於明嘉靖二十六年(1547),造型獨特,被列為潮州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黃士俊----被稱為「鴨蛋狀元」順德人 明朝萬曆三十五年狀元

黃士俊(1570年—1661年)明萬曆三十五年丁未(1607年),殿試第一、狀元及第,時年38歲。

他歷官宮諭少詹,升禮部侍郎,晉禮部尚書。

崇禎三年(1630年),黃士俊的父親百歲大壽,他請求辭官回家服侍父親,得到批准,並特賜予「熙朝人瑞」的稱號。

崇禎十七年(1644年)正月,黃士俊被晉封為柱國、太子太師、武英殿大學士。皇帝又一次派人召他回京,但他還來不及上路,李自成領導的農民起義軍已攻入北京,崇禎帝自縊煤山。

黃士俊聞訊後,將平日的奏章、著作悉數焚毀,並居樓不下,以示志節。

永曆十五年(清順治十八年,1661年),卒於家。

黃士俊當京官三十載,沒有革故鼎新的偉績,也無遭人唾罵的劣行。

他進京趕考前,去岳父家籌借盤纏,正趕上岳父在家中宴請賓客,因嫌其衣衫襤褸,連客廳的門都沒讓進,只拿了兩隻鴨蛋打發他走人,幸好岳父家的幾個奴僕傾囊相助。

所以被後人戲稱為「鴨蛋狀元」。

庄有恭----清代廣州唯一狀元番禺人 清朝乾隆四年狀元

他是清代廣州唯一狀元。

乾隆四年(1739)即被欽點狀元,1744年遷光祿寺卿, 1748年提督江蘇學政,1750年授戶部侍郎, 1756年特擢為江南河道總督,1764年已被擢為刑部尚書,次年為協辦大學士。

庄有恭早期的政治道路可謂一帆風順。他初次面見乾隆時,就給皇帝留下良好的印象。

庄有恭幾十年的政治生涯中經受了罰俸、革職、赴軍台效力,甚至秋後問斬等懲罰,卻又一次次被乾隆赦免。

庄有恭是位非常難得的治水人才,乾隆之所以對他手下留情,因為他治水有功。

庄有恭的一生,雖謂坎坷曲折,然而其治水政績仍為人所稱道。

作為清代廣州唯一的一個狀元,他對家鄉的教育非常關注。在番禺縣學重建之際,他欣然作《重建番禺儒學記》以勉勵後生。

人們將他與其祖、父均安葬於今黃埔區文沖村的飛鵝嶺山上,稱庄氏墓地山為狀元山。

林召棠——粵西唯一狀元吳川人 清朝道光三年狀元

粵西唯一的狀元林召棠,屬現在吳川市吳陽鎮人。

道光三年(1823年)癸未科狀元及第。

道光五年(1825年),因父喪返家丁憂(即守孝)。道光八年返京供職。道光十一年,任陝甘正主考官,此次選擇舉人65名,其中11名,後皆中進士,頗有成就。

次年,他深感官場污濁,以終生奉母為名告假還鄉。

道光十三年(1833年),受制軍盧厚生之聘,主講於肇慶端溪書院,長達十五年。召棠治學嚴謹,教導有方,造就了一批俊秀良才。

清同治十一年(1872年)農曆十二月,林召棠逝世於家,終年87歲,現葬於吳川淺水鎮雙塘村。

梁耀樞——廣東最後一位文狀元順德人 清朝同治十年狀元

梁耀樞,光華村人。生於道光十二年(1832)。兄弟六人,耀樞排行第五。

同治十年(1871),上京參加辛未科會試,大魁天下,高中狀元,授翰林院修撰。這一年,他39歲。

同治十三年(1873),任順天鄉試同考官。第二年,提督湖北學政。光緒六年(1880)任會試磨勘官,並獲派教習庶吉士(新科進士中優於書法和文學的人)。

十三年,提督山東學政,補授詹事府少詹事。

十四年(1888),升正詹事。同年十一月初一(12月3日),病逝于山東官邸,時年56歲。

耀樞從政17年,雖無突出建樹,但為官清正勤謹。

慈禧太后曾當著南書房眾位翰林面誇獎他:「梁耀樞,金玉君子也。」一時間,同僚們都戲稱他為「梁金玉」。

到他五十壽辰時,慈禧又賜贈四言壽屏,上書:「及第芙蓉,冠眾香國。校書天祿,為清平官。」

平心而論,這是對耀樞一生的公允概括。

編後語

科舉制堪比「四大發明」

影響全球用人觀

在14世紀,歐洲來華人士考察中國自隋唐以來實行的通過科舉,即統一考試的選拔人才模式。

1853年,英國王室任命查理·特羅維廉和斯坦福·諾斯科特兩位爵士,負責英國文官制度的改革和方案草擬。後他們向國會提交了報告。

主要觀點就是建議學習、實行中國的科舉制度,通過公開、競爭性的考試手段來招聘官員。

法國、美國等許多歐美國家都把中國的考試製度「拿了過去。

西方有人驚嘆,中國的科舉制度是一項偉大的制度,與中國古人發明「四大發明」一樣,是重要的發明創造,影響了全球的用人觀。

本文資料來自《廣州市志》、《番禺縣誌》 、《南海縣誌》、《百度百科》等。圖片翻拍於《廣州敘文倫紀念廣場》。

推薦閱讀:

東漢歷史
劉慶柱等「曹操」墓專家缺少歷史常識太外行
人教版普高標準實驗教科書歷史必修1教師用書 第八單元
三國諜影中有哪些發明?
【你有冰嗎?】古人沒冰箱怎麼保存食物?

TAG: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