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緣勢力」成就了劉邦功業

  劉邦的家庭出身不好,雖說做了主抓鄉村治安的亭長,但仍是草根一個,甚至還有些潑皮無賴。但正因為這樣,劉邦的交友面比較廣,處世姿態比較低,與各階層各團體都能玩得開。屠夫樊噲、監獄看守曹參、縣府科員蕭何都與他熱乎得不可開交,他們是劉邦得以發家的核心力量。   隨著事業的不斷拓展,劉邦陸續吸納了更多的人才,尤其是儒家知識分子張良、酈食其的加盟,使劉家軍由單一的軍事團體逐漸發展為複合的軍事政治集團——劉邦集團。但即使這樣,在相當長的一段時期,別說是項氏集團了,就連極其平常的「五國諸侯」(齊、趙、魏、韓、燕)也不把他們放在眼裡,在規劃與秦軍決戰的巨鹿戰役時,各方英豪基本沒有把劉邦集團考慮進去。雖然大家作出了「誰先入咸陽就坐秦王」的承諾,但根本就沒想過劉邦能夠趁虛而入並顛覆強秦,頂多只是把劉邦集團看成了騷擾秦軍後方的敵後游擊隊。這個時候,劉邦集團不得不依附於項家的楚軍集團,非常低調地打著「楚家軍」的旗號。對此,後世很多人都認為劉邦運氣好,撿了一個大便宜,竟然成了秦國覆亡的直接責任人。不過,如果認真審視劉邦集團的強軍戰略,就會清晰地看到,劉邦正是在「打游擊」的這段日子實現了華麗轉身,取得了質的飛躍。  劉邦集團的人事編製雖隸屬於項楚,但頂多算是楚軍中的雜牌部隊,屬於被歧視、被邊緣化的群體。畢竟劉家軍來源於原楚國東北邊境地區,並沒有被看成是真正的楚人。正因如此,劉邦集團沒有歷史包袱,沒有現實壓力,自尊心極強的他們走出了一條具有「草根」特色的強軍之路。  而項羽率領的部隊都是平民出身,雖處於社會底層,但並不弱勢、不邊緣化,是正規的農家子弟,清一色的楚國人,國讎家恨使他們走到了一塊兒,他們只是想報仇。所以剛剛起事的時候,戰鬥力驚人,能夠製造經典的「巨鹿之戰」。但是當「亡秦」的目標一旦實現,他們立即變得「保守」起來,喪失了原先高昂的進取心和打拚欲。   其他五國武裝的構成狀況和運作模式與項羽集團大體一致,所以在力量發展和戰略目標上受到很大的影響。  劉邦被封於漢中之後,更是大規模起用「邊緣勢力」,韓信就是在該時期被劉邦一手扶植起來的。韓信雖是個破落貴族,但其生活與要飯的沒什麼差別,他以楚國人的身份參加了「項家軍」,但自我感覺並沒有受到重用。現在受到了劉邦的破格提拔,韓信自然感激涕零。這樣的人生經歷,如此的知遇之恩,使得韓信具有更強的建功心和表現欲。結果不負眾望,韓信妙計平三秦、奇招破魏趙,劉家軍發展成為一支強大的軍事集團。   再後來,當軍事上與項羽處於膠著狀態的時候,劉邦相繼與英布、彭越聯合了起來。英布出身貧寒,原是被發配充軍的人,秦末動亂時率領一伙人做了強盜。彭越漁夫出身,也是趁亂世同一幫弟兄入山做了大王。兩人雖都出身於楚國故地,但都是沒有背景的草根男,是靠自己發動基層群眾(尤其是流民)一步步壯大的。劉邦利用此點,與他們進行了「邊邊聯合」,從而為最終打敗項羽奠定了堅實基礎。   劉邦確實有獨到的戰略眼光,他巧妙地利用與原關東六國沒有淵源的民間新部隊,從而擁有龐大的戰鬥資源:我不做皇帝,也不當你們的老闆,我們一起打天下、分天下。這些邊緣化的新生力量是一批沒有後顧之憂的人,但他們極其願意為了「未來」而戰,因而具有創造性的力量。劉邦拉攏了原本不是「朋友」的人,甚至拉攏了軍事上的競爭對手,這不僅是一個應急的軍事借力策略,更是一種有效的資源整合戰略。戰略整合的作用是巨大的,這是劉邦打敗項羽的關鍵因素。  反觀項羽,他基本上沒有什麼盟友,隨著形勢的發展而愈加孤立。項羽把六國後裔故吏分封於中原大地,目的就是要他們互相攻伐、相互侵擾,以坐收漁翁之利。不過,項羽的規劃亦在無形中契合了劉邦的打算,幫劉邦減輕了不小壓力。隨著楚漢戰爭的持續進行,楚軍的戰鬥力越來越差。一曲再普通不過的「楚歌」竟令楚軍軍心徹底瓦解,足以證明項羽集團成分的單一和觀念的「保守」所帶來的毀滅性惡果。  其實,「邊緣勢力」也是一個複雜群體,他們的觀念不盡一致,目標不盡相同,但在一致對敵的情況下,「個人理想」所產生的動力足以壓倒一切。不過,他們畢竟是臨時的合作者,這意味著劉邦與「合作者」的衝突不可避免。在消滅項羽集團後,劉邦相繼除掉英布、彭越、韓信等人也就成了歷史的必然。   (摘自《百家講壇》)
推薦閱讀:

什麼是六成就?
國標舞,即使將來沒有跳出很大成就,也要堅持一輩子!
西湖鴛鴦成就杭州最美雪景!!有了它們,你的相冊才算完整!
大洋新聞 - 兩個女人成就一代影視大亨
中國英雄的日本弟弟:成就民族英雄一世功業,自己卻被人遺忘

TAG:成就 | 劉邦 | 勢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