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嚴經》輕鬆學 卷十(4-2)
(修改)《楞嚴經》輕鬆學 卷十(4-2)
又三摩中諸善男子,堅凝正心,魔不得便,窮生類本。觀彼幽清常擾動元,於先除滅色、受、想中,生計度者,是人墜入死後無相,發心顛倒:
「還有,這些在三摩地當中到達『想陰盡』的善男子,成就了堅凝正心的緣故,天魔已無機可乘,得以繼續深入觀察,而窮盡了十二類眾生的生死相續之根本。」
「其中有些禪修者,繼續觀察那個幽深、清明、遍常的擾動之根元,對於先前已經滅除的色陰、受陰和想陰,生起了分別計度,陷入斷滅見解,這些人便墜入了『立五陰中死後無相,心顛倒論』之外道邪見:」
【死後無相,發心顛倒】即後文「立五陰中死後無相,心顛倒論」之省略,乃是「行陰境界」當中的第七種外道「狂解」。
論其含義,則指禪修者對於已經幻滅的色陰、受陰、想陰這三陰進行分別計度,認為既然前三陰曾有而今無,故同理可知,自己的行陰也是一樣,必將今有而未來無。因此錯認為自己死後將歸於斷滅無相。
問:禪修者像這樣進行「分別計度」,其心念到底屬於「想陰」還是「行陰」呢?
答:「分別計度」通於「想陰」和「行陰」,其中的「微細連綿之思量」屬於「行陰」,它就是「計度」;在此基礎上形成的「分別執著」則屬於「想陰」。由於禪修者已經破盡「想陰」,此時,其心念屬於「行陰」,只有「微細連綿之思量」,而沒有較粗的「分別執著」。
問:那他們對於自己「計度」的結果還會不會有執著呢?
答:毫無疑問,仍會有所執著。「計度」本身就有執著的含義,其內心深處的「執著」習氣尚在的緣故,那就是「我執」和「法執」。只不過,破盡「想陰」的禪修者之「執著」與普通人有所不同,他們的「執著」更加微細。因此有的教派將這種「執著」稱之為「耽著」,也就是那麼一點兒「黏著」和「流連」。
問:那您用「分別」來闡釋「計度」是否合適呢?
答:沒有問題。用「分別」和「思量」來闡釋「計度」都是合適的。其實,「分別」就是「思量」,「思量」也是「分別」。非要加以區分的話,「分別」粗一些,「思量」細一些;「分別」外顯一些,「思量」深潛一些。但兩者之間並沒有絕對界限。
問:這樣說來,「想陰」和「行陰」之間是否也不存在絕對界限呢?
答:是的。所謂「五陰」也只是對於一切萬法的相似歸類,大約劃分而已,其中並無絕對界限。一切法相都是方便安立,一切名相都是方便稱呼。究其根本,「但有言說,都無實義」。
因此,學佛修行必須善巧理解經論開示,應當善於體會其中含義,而不可以執著於名詞名相本身,也不可以執著於某種概念和道理。否則,便無法通達。
其具體分別計度之內容如下:
見其色滅,形無所因;觀其想滅,心無所系;知其受滅,無復連綴。陰性銷散,縱有生理,而無受想,與草木同。
「這些禪修者親見『色陰』已經滅盡,便認為色身再也沒有了成形之因;觀見『想陰』已經滅盡,便認為心(此處指:意根)再也沒有了所牽繫的思維內容;了知『受陰』已經滅盡,便認為色身與心意之間再也沒有了相互連結。」
「前三陰的『陰性』既然已經消散,則『行陰』也是一樣,必將歸於消散。縱然現前仍有『幽清常擾動元』之生滅理體存在,而禪修者已經沒有了『受陰』的知覺感受和『想陰』的思維,變得和草木一樣了。」
【連綴(音:墜)】連結,關聯。
【陰性】此指「五陰」之根本特性,即「積聚之性」和「覆蓋之性」。
【生理】指「行陰」當中的「幽清常擾動元」之生滅理體,乃是十二類眾生的生滅根元。
此質現前猶不可得,死後云何更有諸相?因之勘校死後相無。如是循環,有八無相。
「這些禪修者如此觀察,自己現前的『色陰』之形質已經幻滅,尚且了不可得,死後怎會再有種種色身之相呢?因而確定認為自己死後必然歸於無相。」
「他們對於『受陰』、『想陰』和『行陰』也同樣進行觀察,確定認為這四陰都沒有生前之相和死後之相,於是共有八種無相之分別計度。」
【勘校(音:叫,校對)】勘察核對,予以確認。
【八無相】此處指禪修者對於色、受、想、行四陰進行分別計度,錯認為其生前已然無相,死後更加無相,合計為「八無相」。它們是:
「色陰」已盡,生前色形已滅,生前無色相,死後也必然無色相;
「受陰」已盡,生前的色、心之關聯已斷,生前無受相,死後也必然無受相,即無知覺感受;
「想陰」已盡,生前已經心無所系,沒有了想相,死後也必然無心想之相;
「行陰」依據前三陰的道理,其「陰性」也將消散,雖然生前似乎還有「生理」之遷流不息,但因為已經無感受、無思想,所以和草木一樣,已經近於「無情」之物,了無行陰之相可得,死後也必然不會再有行陰之相。
禪修者如上分別計度,則今生後世的前因後果一併歸於斷滅無相,便會衍生出下面的究竟斷滅之邪見:
從此或計,涅槃、因果,一切皆空,徒有名字,究竟斷滅。
「從這生前與死後的『八無相』之錯解當中,有些禪修者還會發生進一步的分別計度,認為生前既然已經無有四陰之相,則沒有了修行之因;既然死後更加無有四陰之相,則沒有了未來的證道之果。於是,所謂的非生非滅之大涅槃,以及生生滅滅的因果業報,等等,一切皆歸於空,徒有虛名而已,終究屬於斷滅。」
在這段經文裡面,「涅槃」可以代表「出世間法」,「因果」可以代表「世間法」。禪修者如此計度,竟然認為世間法和出世間法一切皆空,終究歸於斷滅,便陷入了「斷滅見」之外道邪見。因而不再相信成佛之事,迷失了正法修行之路:
由此計度死後無故,墮落外道,惑菩提性。
「禪修者由於如此計度,錯認為自己死後不會再有『五陰』之相的緣故,就亡失了正遍知的禪修之路,墮落在『立五陰中死後無相,心顛倒論』外道當中,迷失了菩提覺性。」
《金剛經》云:「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於法不說斷滅相。」諸佛無上菩提之妙性,一切眾生都具備,那就是眾生的如如心性。它不生不滅,非去非來,雖然空而無相,卻又可以顯現萬法,終究不會斷滅。
在物質世界來說,科學家們發現了「物質守恆定律」和「能量守恆定律」,這就意味著物質和能量不會斷滅。但這些只是局部真理,一旦拓展到心靈世界層面,諸佛等覺悟者們發現了更加深奧與本質的真理:「萬法唯心所現」。於是,物質乃是心之物質,能量乃是心之能量,世界乃是心之世界,所有的一切都是心。無論現象界如何起起滅滅與變化無常,你我的心性如如常在,空而不滅。
物質尚且不會憑空消滅,被譽為萬物之靈的人類心靈怎會在身體死後就歸於斷滅呢?
此類禪修者雖然破盡了色陰、受陰和想陰,其禪定功夫相當深入,但智慧觀察不夠,因而發生此類「狂解」。
是則名為第七外道,立五陰中死後無相,心顛倒論。
「這些邪見,就叫做禪修者在『行陰區宇』當中發生的第七類外道狂解:立五陰中死後無相,心顛倒論。」
既然禪修者認為死後有五陰之相,或者沒有五陰之相,都屬於外道「狂解」;那麼,有些禪修者把這兩者都否定了,是否就符合實際狀況了呢?不見得,那仍可能落入「有無俱非」的外道「狂解」當中,即:
「行陰境界」之第八種外道「狂解」,叫做「立五陰中死後俱非,心顛倒論」:
又三摩中諸善男子,堅凝正心,魔不得便,窮生類本。觀彼幽清常擾動元,於行存中,兼受想滅,雙計有無,自體相破,是人墜入死後俱非,起顛倒論:
「還有,這些在三摩地當中到達『想陰盡』的善男子,成就了堅凝正心的緣故,天魔已無機可乘,得以繼續深入觀察,而窮盡了十二類眾生的生死相續之根本。」
「其中有些禪修者,繼續觀察那個幽深、清明、遍常的擾動之根元,對於『行陰』尚存,而色、受、想三陰已滅盡,生起了分別計度,同時計度『有相』和『無相』,並自相破斥,因而陷入『非有相非無相』之顛倒見解,這些人便墜入了『立五陰中死後俱非,心顛倒論』之外道邪見:」
【雙計有無】對於「行陰」尚存,計度為「有相」;同時,對於色、受、想三陰已滅盡,則計度為「無相」。
【自體相破】用自己的「行陰」之「有相」來破斥自己色、受、想三陰之「無相」,用自己色、受、想三陰之「無相」來破斥自己的「行陰」之「有相」,因而陷入自相矛盾的「非有相非無相」之見解,叫做「自體相破」。
【死後俱非,起顛倒論】即後文「立五陰中死後俱非,心顛倒論」之省略。
論其含義,則指禪修者對於「行陰」尚存,而色、受、想三陰已滅盡,進行分別計度,並相互破斥,認為自己死後之五陰,既非有相,也非無相,自己的未來際屬於昏昧無知而不可說。因而陷入外道「狂解」。
需要注意的是,所謂色、受、想、行、識「五陰」,正是每一位禪修者自己的身心全體,並非別人與它物。對於其中的一部分計度為「有相」,對於另一部分計度為「無相」;甚至還用其中的「無相」來破斥其「有相」,用其中的「有相」來破斥其「無相」。
這樣的計度看似巧妙,實則荒謬。這些禪修者因而陷入了自相矛盾的「非有相非無相」之癲狂見解。生前如此,死後更加如此。
其「狂解」之具體內容如下:
色、受、想中,見有非有;行遷流內,觀無不無。
「這些禪修者從已經幻滅的色陰、受陰、想陰的角度,來觀察『幽清常擾動元』之行陰,認識到行陰的『有相』並不真實,它終將和前三陰一樣歸於『無相』,因此,便計度行陰乃是『有相而非有相』;再從行陰恆常遷流的角度,來觀察已經幻滅的色陰、受陰、想陰,認識到前三陰幻滅之後的『無相』也不真實,它們仍隱含在行陰的恆常遷流當中,因此,便計度已經幻滅的色陰、受陰、想陰乃是『無相而非無相』。」
【有非有】有相(即:非無相)而非有相。
【無不無】無相(即:非有相)而非無相。
歸根結底,「有非有」和「無不無」最終是一致的,可以共同表述為「非有相非無相」,或「非無相非有相」。只是前後次序不同,內容完全一致。於是:
如是循環,窮盡陰界八俱非相。隨得一緣,皆言死後有相無相。
「禪修者像這樣循環觀察,窮盡了『五陰』當中他們能夠觀察到的前四陰:色陰、受陰、想陰、行陰,而得出了八種俱非之相。於是,他們隨便舉出某一陰為例,都會計度其在死後屬於『非無相非有相』,或『非有相非無相』。」
【有相無相】即:非無相非有相。也可以理解為「非有相非無相」之省略。
禪修者尚在「行陰區宇」當中,還沒有觀察到「識陰」,因此,只會對於前四陰發生分別計度。得出所謂的「八俱非相」,即:
已經破盡的色陰、受陰、想陰各有兩種俱非之相:非有相、非無相;還未破盡的行陰也有兩種俱非之相:非無相、非有相。四陰各有兩種俱非之相,合稱為「八俱非相」。生前如此,死後同樣如此。
在上述「八俱非相」之外,禪修者在「行陰區宇」當中,深入觀察一切諸法之遷流變化,發生了進一步的分別計度:
又計諸行,性遷訛故,心發通悟,有無俱非,虛實失措。
「在如上窮盡了四陰的『八俱非相』之基礎上,有些禪修者進一步計度一切諸法之遷流不息,認為其法性遷流不息,故虛假不實。他們於是從心裡發生了通徹的悟境,計度一切諸法都是非有相非無相,非虛假非真實。」
【諸行】一切諸法之遷流不息。
【遷訛】遷流不息,因而虛假不實。「訛」:欺騙,虛假。
【虛實失措】或虛假或真實,沒有了結論。也可以表述為「非虛假非真實」。
像這樣的「通悟」,實乃邪悟,不是正悟。因為,一切諸法雖然遷流不息,但其法性不曾遷流,其性空而明了,不會斷滅。
世尊云:「諸行無常,是生滅法。」這裡的「諸行」並不僅僅指「行陰」,而指的是一切萬法之遷流不息,其中蘊含著無盡的生生滅滅,所以說它無常。但是,諸法雖然無常而畢竟不斷滅,故世尊又云:「生滅滅已,寂滅為樂。」此寂滅之性就是諸法之法性,亦名空性。它空而不斷滅,遠非遷流不息的生滅假相可企及,且本自安樂;因此它也就是眾生的心性,亦名覺性。一切諸法本來就顯現在眾生當前的心性當中,心外無法,法外無心,這才是世界的真實狀況。
問:生滅未滅之時,此「寂滅之性」何在?它還安樂嗎?
答:妙哉此問。此乃世尊付囑摩訶迦葉尊者之正法眼藏,涅槃妙心是也。此「寂滅之性」不隨生死而生死,不隨煩惱而煩惱,當前即在,橫遍十方,縱貫三世,普現一切法而不隨一切法。它就是一切眾生之心性,《楞嚴經》稱之為「妙凈明心」、「妙明真心」等等。它也就是波斯匿王自小到老身心當中的「不生滅性」,不隨年齡而變,不隨皮膚皺紋而皺。識得它,明見它,則當下契入不思議最上乘妙法,名為「見性成佛」,亦名「大佛頂首楞嚴王」,亦名「悟無生忍」。
據《大梵天王問佛決疑經》,世尊云:「若悟己身心性者,即『見性佛』。我今授記此人,來世不久當成『果滿佛』。」又云:「摩訶迦葉亦復如是,雖今日未實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已受未來當成佛記,名『見性佛』。」
這是關於「見性成佛」最有說服力的經典記載。雖然有人質疑該經之真偽,那就如同許多人質疑《楞嚴經》和《圓覺經》之真偽一樣,只要深入學習其中法義,便會明白,根本無容置疑。因為,非世尊無人能夠開示如此真實微妙了義之法。
誰能夠明心見性,誰就是「見性佛」,而無論凡夫與聖者;他也就得到了世尊的授記,未來不久將會成就如同釋迦牟尼佛一樣的「果滿佛」。
如您所問:生滅未滅之時,此「寂滅之性」何在?它還安樂嗎?答:請向您的「發問之處」觀察體會,仔細找找,到底是誰在發問?乃至於尚未發問之際,尚未起心動念之時,您的「心性」何在?它有何不安與不樂?
假如能夠現量覺察此「心性」,您會發現,它就是「寂滅之性」,是它顯現了一切生滅念和生滅法。即便在生滅未滅之時,此「寂滅之性」依然安在,它沒有任何不安與不樂,常自如如而無絲毫形相可得。
如果找不到,如果無法覺察,那就說明您心思混亂,道力還不充足,需要慢慢參尋,同時積聚福慧資糧。只要堅持不懈地參尋,人人都可以明心見性,因為人人皆有此性,且當前即在。
但這些禪修者卻錯解了「法性」與「心性」,因而陷入外道「狂解」:
由此計度死後俱非,後際昏瞢無可道故,墮落外道,惑菩提性。
「禪修者由於如此計度,錯認為自己死後,既非有相也非無相,既非虛假也非真實,認為未來際乃是昏昧無知而不可說的緣故,就亡失了正遍知的禪修之路,墮落在『立五陰中死後俱非,心顛倒論』外道當中,迷失了菩提覺性。」
【後際】未來際。
【昏瞢無可道】昏昧無知而不可說。指前文的「有無俱非,虛實失措」,因而無有結論,昏昧無知而不可說。
諸佛無上菩提,名為「正遍知」。其中,沒有對立分別而透徹了知,叫做「正知」;周遍十方三世而完全了知,叫做「遍知」。此類禪修者雖然具有甚深禪定,但卻對於死後的未來諸法計度為「有無俱非,虛實失措」,持有「昏瞢無可道」之見解,即「昏昧無知而不可說」之見解,因而與諸佛無上菩提之路背道而馳,迷失了菩提覺性。
是則名為第八外道,立五陰中死後俱非,心顛倒論。
「這就叫做禪修者在『行陰區宇』當中發生的第八類外道狂解:立五陰中死後俱非,心顛倒論。」
「行陰境界」之第九種外道「狂解」,叫做「立五陰中死後斷滅,心顛倒論」:
又三摩中諸善男子,堅凝正心,魔不得便,窮生類本。觀彼幽清常擾動元,於後後無,生計度者,是人墜入七斷滅論:
「還有,這些在三摩地當中到達『想陰盡』的善男子,成就了堅凝正心的緣故,天魔已無機可乘,得以繼續深入觀察,而窮盡了十二類眾生的生死相續之根本。」
「其中有些禪修者,繼續觀察那個幽深、清明、遍常的擾動之根元,對於自己後世之後的最終歸宿,生起了分別計度,認為到那時自己將會歸於斷滅虛無,這些人便墜入了『立五陰中死後斷滅,心顛倒論』之外道邪見:」
【後後無】有兩層含義:一、禪修者觀察到行陰當中念念遷滅,認為自己終將隨之歸於斷滅;二、禪修者觀察到自己這一生死後將會投生「七處」當中的某一處,然後在來生死後歸於斷滅,即「後世之後歸於虛無」,名為「後後無」。
【七斷滅論】即後文「立五陰中死後斷滅,心顛倒論」的別稱。指的是禪修者觀察到自己死後將會投生於「七處」當中的某一處,然後在來生死後歸於斷滅。
這「七處」,後文也叫做「七際」,它們是:1、人間四部洲;2、六欲天;3、初禪天;4、二禪天;5、三禪天;6、四禪天;7、四空處天。
這些禪修者由於深入禪定而具有一定的神通力,觀察到自己後世將會投生於「七處」當中的某一處。但是,他們對於自己後世死後去向何方則了無所見,因而發生錯解,計度自己在後世之後將會歸於斷滅虛無,故名「後後無」。其具體表現是:
或計身滅,或欲盡滅,或苦盡滅,或極樂滅,或極舍滅。
「他們認為自己後世,要麼投生在人間四部洲和六欲天這兩處,擁有欲界色身,在後世的色身死後,將徹底歸於斷滅虛無;要麼投生在初禪天,擁有欲盡之清凈色身,在這個清凈色身死後,將徹底歸於斷滅虛無;要麼投生在二禪天,擁有苦盡之清凈色身,在這個清凈色身死後,將徹底歸於斷滅虛無;要麼投生在三禪天,擁有極樂之清凈色身,在這個清凈色身死後,將徹底歸於斷滅虛無;要麼投生在四禪天,擁有極舍之清凈色身,或者投生在四空天,徹底舍離色礙,不再有色身,但都會在後世死後徹底歸於斷滅虛無。」
【欲盡】此處指初禪天,離生喜樂地,已經遠離欲界之種種欲漏。
【苦盡】此處指二禪天,定生喜樂地,進一步遠離了初禪當中的憂苦。
【極樂】此處指三禪天,離喜妙樂地,乃三界之最樂。
【極舍】此處指四禪天和四空天,其中,四禪天名為舍念清凈地,徹底舍離前三禪之覺、觀、喜、樂;四空天則徹底舍離色界四天的色質之障礙。
如是循環,窮盡七際,現前銷滅,滅已無復。
「像這樣循環計度,窮盡了自己來生有可能投生的七處所在,即『七際』,認為當前,自己來生的七際之生命形態尚未形成,來生形成以後也終將歸於消滅,以後就再也不會重新投生了。」
【現前銷滅】省略句,指當前尚未形成,來生形成以後也終將歸於消滅。
【七際】即前文的「七處」。
由此計度死後斷滅,墮落外道,惑菩提性。
「禪修者由於如此計度,錯認為自己死後先投生『七際』,之後則將歸於斷滅。於是亡失了正遍知的禪修之路,墮落在『立五陰中死後斷滅,心顛倒論』外道當中,迷失了菩提覺性。」
是則名為第九外道,立五陰中死後斷滅,心顛倒論。
「這就叫做禪修者在『行陰區宇』當中發生的第九類外道狂解:立五陰中死後斷滅,心顛倒論。」
「行陰境界」之第十種外道「狂解」,叫做「立五陰中五現涅槃,心顛倒論」:
又三摩中諸善男子,堅凝正心,魔不得便,窮生類本。觀彼幽清常擾動元,於後後有,生計度者,是人墜入五涅槃論:
「還有,這些在三摩地當中到達『想陰盡』的善男子,成就了堅凝正心的緣故,天魔已無機可乘,得以繼續深入觀察,而窮盡了十二類眾生的生死相續之根本。」
「其中有些禪修者,繼續觀察那個幽深、清明、遍常的擾動之根元,對於自己後世之後的最終歸宿,生起了分別計度,認為到那時自己將會成就五種涅槃之永生,這些人便墜入了『立五陰中五現涅槃,心顛倒論』之外道邪見:」
【後後有】有兩層含義:一、禪修者觀察到行陰當中念念生起,永不停息,認為自己終將隨之歸於涅槃永生;二、禪修者觀察到自己這一生死後將會投生「五處」當中的某一處,並認為以後永遠不再死去,那裡就是涅槃。即「後世之後歸於涅槃永生」,名為「後後有」。
【五涅槃論】即後文「立五陰中五現涅槃,心顛倒論」之簡稱。指的是禪修者以神通力觀察到了自己來生將會投生於「五處」,因其壽命很長的緣故,看不到自己何時將會壽終,於是計度那裡就是究竟涅槃。因而陷入外道邪見。
所謂「五處」,指:1、六欲天;2、初禪天;3、二禪天;4、三禪天;5、四禪天。
此類「狂解」之具體表現是:
或以欲界為正轉依,觀見圓明,生愛慕故;或以初禪,性無憂(疑誤,應為:無苦)故;或以二禪,心無苦(疑誤,應為:無憂)故;或以三禪,極悅隨故;或以四禪,苦樂二亡,不受輪迴生滅性故。
「有的禪修者觀察到自己死後將會投生到六欲天,但卻觀察不到其壽命的盡頭,便把六欲天誤認為是自己轉生死為涅槃的所依之處,因為他們觀察到六欲天上的境界如此美妙而圓滿明澈,不由得心生愛慕的緣故;」
「有的禪修者觀察到自己死後將會投生到初禪天,卻觀察不到其壽命的盡頭,便把初禪天誤認為是自己轉生死為涅槃的所依之處,因為他們觀察到初禪天已經沒有了欲苦之逼迫的緣故;」
「有的禪修者觀察到自己死後將會投生到二禪天,卻觀察不到其壽命的盡頭,便把二禪天誤認為是自己轉生死為涅槃的所依之處,因為他們觀察到二禪天已經沒有了憂愁之心的緣故;」
「有的禪修者觀察到自己死後將會投生到三禪天,卻觀察不到其壽命的盡頭,便把三禪天誤認為是自己轉生死為涅槃的所依之處,因為他們觀察到三禪天與極喜悅相伴隨的緣故;」
「有的禪修者觀察到自己死後將會投生到四禪天,卻觀察不到其壽命的盡頭,便把四禪天誤認為是自己轉生死為涅槃的所依之處,因為他們觀察到四禪天苦樂雙亡,劫末的水、火、風三災不會到達,似乎不會再承受生死輪迴的緣故。」
【正轉依】指修行者之正報,從此轉生死為涅槃的所依之處。這個涅槃指「有餘涅槃」,尚有所依之處,也叫做「有餘依涅槃」。
【極悅隨】與極喜悅相伴隨。
關於六欲天的功德,其受用和境界與人世間相比,極為美妙而圓滿明澈,壽命極長,禪修者難免心生愛慕而將其錯認為涅槃。實際上,許多修仙的人所嚮往的就是六欲天。例如國人最為尊崇的天神——玉皇大帝,就是六欲天當中第二重天忉利天的帝釋天王,亦稱「三十三天」之天主,位居須彌山之頂的三十三座天城之最中央,功德殊勝,神力廣大,乃是人世間最重要的守護善神之一。
古來的中國帝王們每每以「天子」自居,論其含義,就是「天帝之子」,即「玉皇大帝之子」。當然,這只是一種自詡,以此來為自己的統治尋求一個高尚理由罷了。由此也足見六欲天之殊勝,遠非人世間可以相提並論。所謂天上、人間,不可同日而語是也。
關於四禪天的功德,初禪天離生喜樂地,沒有了欲苦之逼迫,應為「無苦」;二禪天定生喜樂地,沒有了初禪的憂心,應為「無憂」。經文在流通過程當中似乎發生了抄寫錯誤。
三禪天離喜妙樂地,乃三界之最喜最樂,故稱「極悅隨」;四禪天舍念清凈地,苦樂雙亡,世間大劫劫末的水、火、風三災不會到達,壽命極長,故說其「不受輪迴生滅性」。其實並非完全不受,只是暫時不受。一旦命終,仍將落入生死劫難。
無論六欲天,還是四禪天,都還屬於「有漏天」,尚未到達真正的涅槃。因此,世尊說這些禪修者:
迷有漏天,作無為解。五處安隱,為勝凈依。如是循環,五處究竟。
「像這樣迷惑於有漏諸天的境界,當做無為聖境來理解。錯把這『五處』認作究竟安隱之家鄉,作為殊勝的清凈涅槃之所依。如此循環觀察,便把『五處』諸天錯認為究竟涅槃。」
【勝凈依】殊勝的清凈涅槃之所依。
問:對於諸佛大涅槃來說,是否存在「勝凈依」呢?
答:諸佛之大涅槃,亦名大般涅槃,乃是指覺悟法界妙性之全體,名為圓滿法身。它非生非滅而沒有任何依存,它就是萬法之源,因此根本不需要「勝凈依」。
但在方便說法之時,也可以樹立「勝凈依」之名相,所依就是圓滿法身。它還有許多別名,例如:佛性、法性、心性、真如、第一義空、如來藏妙真如性、圓滿覺性、妙圓覺心,等等,這些都與圓滿法身同體而異名。
問:既然同體,為何要樹立如此眾多的不同「名相」呢?
答:只因此「同體」妙不可言,空無形相而具足無量功德,對其每一種功德進行描述,便會有一個「名相」誕生。因此,法身便有了無量名相。
同樣,所謂佛陀,就是指圓滿法身及其無量功德之顯現。因此,佛陀也有無量功德名號。每一尊佛出世,都會順應當時眾生的不同根器而說法,有時宣說佛陀有「一萬名號」,有時宣說「一千名號」,有時宣說「一百名號」,有時宣說「十名號」,即「十號」。
釋迦牟尼佛誕生在人壽百歲之時,人根陋劣,智慧淺薄,記憶力差,故世尊僅僅宣說如來「十號」,即: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如此十號,經文當中時常出現。
由此計度五現涅槃,墮落外道,惑菩提性。
「禪修者由於如此計度,錯把這『五處』天界當成了涅槃現前,就亡失了正遍知的禪修之路,墮落在『立五陰中五現涅槃,心顛倒論』外道當中,迷失了菩提覺性。」
【五現涅槃】錯把這「五處」天界當成了涅槃現前。
是則名為第十外道,立五陰中五現涅槃,心顛倒論。
「這就叫做禪修者在『行陰區宇』當中發生的第十類外道狂解:立五陰中五現涅槃,心顛倒論。」
於是,世尊對十種「行陰境界」進行小結:
阿難,如是十種禪那狂解,皆是行陰用心交互,故現斯悟。
「阿難,這十種禪修當中發生的癲狂見解,都是因為在『行陰區宇』當中,禪修者試圖超越『行陰』的有功用心,與『行陰』當中的幽隱妄想相互交戰,因此會顯現出這些癲狂悟解。」
【行陰用心交互】在「行陰區宇」當中,禪修者所用三昧離行之定心(亦即離念精明之心)與「清擾熠熠元性」當中的念念遷流不息之恆審思量相互交戰。
【斯悟】這些悟解,特指行陰當中的十種癲狂悟解。
關於「悟解」或「悟境」,不僅佛教修行人有,外道修行人也有。其中,凡是不符合諸法實相之悟解,統稱為「邪悟」,也叫做「狂解」。而符合諸法實相之悟解,則稱為「正悟」,有時也叫「正覺」。
問:外道修行人有可能獲得「正悟」和「正覺」嗎?
答:有可能,但極為稀有。那就是辟支佛當中的「獨覺」,獨自觀修因緣生滅之法,無師自悟而獲得正覺。超越了三界之生死輪迴,未來終將接受諸佛教化而歸入菩薩乘,必將成佛而獲證「無上正等正覺」。
以相應的悟境來劃分,辟支佛和阿羅漢可以稱之為「正覺」;地上菩薩可以稱之為「正等正覺」;唯有諸佛才可以稱為「無上正等正覺」。
問:這樣說來,「外道」與「佛道」也可以殊途同歸咯?
答:一切「外道」修行人終將歸入心性圓滿之道,即歸入「佛道」。如世尊的大弟子舍利弗尊者等,本來就是「外道」,因其具足佛緣與善根的緣故,歸入「佛道」而成就出世聖果。
據相關經文記載,舍利弗尊者曾經親口說過,即便世尊不出世,他也可以在這一生當中獲證辟支佛果,成為「獨覺」聖者。對此,世尊予以印可。
問:哦,那我今生不學佛,修學其它外道教法也可以啦?
答:既然您甘願捨近求遠,自尋苦惱,那有何不可呢?悉聽尊便。只是,古人早說過:「來日後悔,無相救處」。
在「行陰區宇」當中,禪修之心也就是「離行」之心,禪修者試圖超越「行陰」當中『幽隱妄想』之覆蓋。此「離行」之心與無始以來的恆審思量之「執受」習氣相互交戰,便會顯現出這十種「行陰境界」,都屬於禪修者的「心魔」之「狂解」。
禪修者只要如此觀察明了,及時覺察自己的偏執,就不會被其種種「狂解」所迷惑。反之:
眾生頑迷,不自忖量,逢此現前,以迷為解。自言登聖,大妄語成,墮無間獄。
「有些禪修眾生因為愚痴迷惑的緣故,沒有能力思量辨別,一旦遇到這些『狂解』出現,便會錯認為是真實悟解。甚至會說自己已經證得無漏聖果,於是造下『大妄語』之罪業,將來便會墮落在無間地獄。」
問:假如自己確實獲得了一些悟解和悟境,如何判斷它是「狂解」,還是「真實悟解」呢?
答:應當依據佛經來觀察判斷。或者,可以向聖者和善知識去請教。在沒有獲得確認之前,不可以輕易自行肯定。佛經當中,《楞嚴經》就是可以作為判斷依據的大乘了義經典之一,只要大家深入學習,便能夠識別「狂解」和「真實悟解」。
對此,世尊繼續叮囑阿難尊者:
汝等必須將如來語,於我滅後,傳示末法,遍令眾生覺了斯義。無令心魔自起深孽,保持覆護,銷息邪見。
「你們大家必須把如來的這些法語,在如來滅度以後,於末法時代宣講流傳,讓所有的眾生都能夠明了這十類『狂解』之法義。不要放任心魔禍害自己,自造極深罪業,這將會保護那些禪修者,讓他們得以消除種種癲狂邪見。」
【心魔】修行者內心的種種習氣執著,種種偏邪見解等等,能夠障礙正悟和正覺,統稱為「心魔」。
據相關經論,魔有四種:煩惱魔、五陰魔、死魔、天魔。這裡的「心魔」屬於「煩惱魔」和「五陰魔」的範疇。
【孽(音:聶)】禍害,邪惡。
教其身心,開覺真義。於無上道,不遭枝歧。勿令心祈,得少為足。作大覺王清凈標指。
「你們要教給他們,從身心當中去開悟覺性之真義。那麼,他們在無上正覺之道上面,就不會再遭遇枝節和岔路。不要讓他們心有所求,或者有所成就之後就得少而足,不思進取。這些法語,就是大覺法王清凈的標月之指,能夠把修行正路指引給一切眾生。」
【枝歧】枝節和岔路。
【心祈】心中有所祈求。
【得少為足】得到一些微小悟境和受用,就心生滿足而不思進取。其它經文當中,也叫做「得少而足」。
【大覺王】大覺法王,就是指佛陀。
所謂「勿令心祈」,就是告誡修行人不可以心有所求。既不可以追求世間名利,也不可以追求開悟,不可以追求禪定和神通,等等,否則,便會誤入歧途。《圓覺經》云:「善男子,末世眾生希望成道,無令求悟,唯益多聞,增長我見。但當精勤降伏煩惱,起大勇猛,未得令得,未斷令斷。貪嗔愛慢,諂曲嫉妒,對境不生;彼我恩愛,一切寂滅。佛說是人漸次成就。」
其中,修行人「希望成道」是對的,這是修行的總目標,也是願力,不可缺少。但「求悟」,即追求開悟是錯誤的,那就著了「我相」和「我見」。關於末法時代的具體修行,世尊這段話說得很清楚,大家自己體會。總之,修行不能著急,而應當逐漸降伏自己的各種煩惱,才能夠「漸次成就」。
所謂「得少為足」,一方面指二乘人只見空性,不見佛性,對於無上菩提不思進取,停留於中途的偏真涅槃之小果;另一方面則指凡夫眾生,有一點兒微小悟境就自以為是。《圓覺經》云:「善男子,彼末世眾生習菩提者,以己微證為自清凈,猶未能盡我相根本。」說的就是這種情形。
在實際修行當中,只要肯長期用功的人,都會有一些微小悟境。但絕不可以得少而足,甚至以「悟道者」自居,那就把自己耽誤了,淺薄無知的緣故。
在「五十陰魔」當中,第五是「識陰境界」十種:
在「識陰境界」之前,先看如何是「識陰區宇」與「識陰盡」。世尊說道:
阿難,彼善男子修三摩提行陰盡者,諸世間性,幽清擾動同分生機,倏然隳裂;沉細綱紐,補特伽羅酬業深脈,感應懸絕。
「阿難,這些修習三昧的善男子,到達行陰盡之後,一切世間生滅性之所在,即『幽清常擾動元』當中十二類眾生共同的生滅機理,忽然間毀壞斷裂;於是,那深沉微細的生死之樞紐,即中陰身當中不停取著六道境界而承受生死業報之習氣脈絡,其中的因果感應懸空斷絕。」
【諸世間性】一切世間的生滅性,源於「行陰」。
【同分生機】與前文的「同生基」類似,指一切眾生共同的生滅根元和生滅機理。
【倏然隳裂】忽然間毀壞斷裂。
【沉細綱紐】深沉微細的生死之樞紐。
【補特伽羅】譯「數取趣」,指中陰身,它因一切眾生屢屢造業而感生,它能夠被業力所驅使而屢屢取著於六道境界,因此前往受生,承受無盡的生死輪迴。
【酬業深脈】承受生死業報的深細脈絡。指中陰身不停取著六道境界,並不停受生之習氣。說白了,就是因果感應。
【感應懸絕】因果感應懸空斷絕。
關於這段經文的斷句,歷來有所差別,但其法義都可以融通。大家盡可見仁見智。
其中,關於「因果感應」,它只存在於「生滅心」當中,一旦生滅心滅,則寂滅現前,便不會再有因果感應和生死輪迴。其中大有深意,這不是在否定「因果業報」,而是在闡明「因果業報」本空,所謂生死如幻是也。
為何諸佛菩薩等一切聖者能夠成就涅槃?因為,生死輪迴和因果業報本空,本來如幻,毫無真實可言。
問:「空」和「幻」含義是否相同?
答:相同。佛教所說的「空」,並非指空無所有,它的含義不是「沒有」,而是「如幻」,即「非實有」。
問:不是說「萬法本空,因果不空」嗎?
答:那是對生死輪迴當中的一切眾生而言,是「生滅心」當中的方便說法,並非究竟了義之說。據實而言,則如尸棄佛傳法偈曰:「起諸善法本是幻,造諸惡業亦是幻;身如聚沫心如風,幻出無根無實性。」顯然,在佛智當中,一切因果都是空幻。永嘉禪師《證道歌》亦云:「了即業障本來空,未了應須還宿債。」很清楚,一旦如實了悟法界實相,則因果業報本空。
其含義在於:眾生用生滅心造業,也用生滅心受報。大家一旦通過修行超越生滅心而證悟不生滅性體,則當即超脫因果業報,不再遭受生死輪迴。那就是無漏聖者。
另外,「萬法本空,因果不空」本身就是自相矛盾的偽命題。「因果」本來就屬於「萬法」,既然「萬法本空」,又怎會「因果不空」呢?
禪修者到達「行陰盡」之後,斬斷了十二類眾生的生滅機理之脈絡,於是進入「識陰區宇」,接近了大涅槃:
於涅槃天,將大明悟。如雞後鳴,瞻顧東方,已有精色。六根虛靜,無復馳逸。內外湛明,入無所入。深達十方十二種類受命元由。觀由執元,諸類不召,於十方界已獲其同。精色不沉,發現幽秘。此則名為識陰區宇。
「破盡了行陰,禪修者對於大涅槃即將獲得廣大光明之覺悟。此時,就好比公雞的最後一遍鳴叫,天雖然還沒亮,但眺望東方,便會看到天色發白,已經有了精明之色。」
「禪修者之六根已經虛明寂靜,不再有六根攀緣六塵的馳求放逸。其心境內外明澈,證入了無所入的心境一如之識精元明。深深明達了十方世界十二類眾生執受生命之根元。」
「此時,禪修者觀察到了眾生的『受命元由』,因而執受此命元,故不再感召十二類眾生之生死業報。他們對於十方世界進行觀察,已經獲證其乃同一識性。此識性所蘊含的識精色性等等,不會再被覆蓋沉埋,因而發現了最幽深的秘密之性,即萬法唯識之識性。這叫做『識陰區宇』。」
【涅槃天】大涅槃之方便稱呼。涅槃並不屬於天界,只是借天界之名而顯示其殊勝。
【雞後鳴】公雞的最後一遍鳴叫。此時東方天色已經發白。
通常,公雞在天亮之前會鳴叫好幾次。以比喻來說,禪修者到達「色陰區宇」、「受陰區宇」、「想陰區宇」和「行陰區宇」,好比公雞的前幾遍鳴叫;而如今最後到達「識陰區宇」,則好比最後一遍鳴叫。這一番修行超越之後,便會歸於大涅槃。
【精色】精明之色。在比喻來說,則指黎明前東方發白;在禪修者來說,則指心境一如之精明色性,亦即萬法唯識之識性現前。
【入無所入】禪修者破盡行陰之覆蓋,「入」於識陰區宇,故名「入」;此識精元明一旦顯現,其中並無「能入」之禪修者,也無「所入」之識陰境界,而是識心內外明澈一如,根本沒有了內外之分,也沒有了心境對立,唯一識心命元全體現前,故名「入無所入」。
【執元】執受識心命元。
【諸類不召】於十二類眾生之業報,不再牽引受生。召:感召,指業力牽引。
【幽秘】法界的最幽深秘密之性,即識性,它變現了一切法。
「識陰區宇」現前,已然心境一如,但還不是大涅槃,其中還有「識陰」之覆蓋。此後,禪修者如下修行,方可破盡識陰覆蓋,到達「識陰盡」,超越一切眾生境界,成就大涅槃而歸無所得:
若於群召已獲同中,銷磨六門,合開成就,見聞通鄰,互用清凈。十方世界及與身心,如吠琉璃,內外明徹,名識陰盡。是人則能超越命濁,觀其所由,罔象虛無顛倒妄想,以為其本。
「禪修者在『識陰區宇』當中,已經到達『諸類不召,於十方界已獲其同』之境界,從此進一步銷毀磨盡『六根』之差別,達到『一心』與『六根』之間能夠合開自如,則『六根』之見、聞、嗅、嘗、覺、知之性,便能夠發生清凈廣大的互通互用。於是,十方世界與自己身心融為一體,猶如無邊無際的琉璃世界一般,內外明徹一如,光明圓滿,叫做『識陰盡』。」
「至此,這位禪修者便能夠超越『命濁』,再來觀察所謂『命濁』之根由,則『識心』精明當中的『罔相虛無顛倒妄想』就是其根本。」
【銷磨六門,合開成就】銷毀磨盡「六根」之差別,達到「六根」可以合為「一心」,「一心」可以開為「六根」的合開自如之成就。
【見聞通鄰,互用清凈】「六根」的見、聞、嗅、嘗、覺、知之六種功能,能夠互通互用,例如眼睛可以聽聲音,鼻子可以嘗味道,心意可以抓取東西,等等,任意一根都具備六種功能,而且互用範圍遍及無邊世界,沒有了任何障礙。這就是所謂的「六根互用」,也是「六根清凈」之極致。
【吠琉璃】亦名「毗琉璃」,簡稱「琉璃」,佛教當中的「七寶」之一,原產于波斯地區的一種罕見天然寶石,半透明,呈現天青色,也叫「天青石」。它還有一個別名,叫「青金石」,據記載,「青金石」在古巴比倫和古埃及非常尊貴,約6000年前就已經被開發使用,西漢時期經西域傳入中國。
【識陰盡】指「識心」回歸於法界光明,不再成為一種「覆蓋」,也不再成為一種妄想「渾濁」,而不是說「識心」消失了。「識心」不會消失,它本來就是圓滿明澈的法界光明,具有種種顯現和了別之妙用。
【命濁】在同一覺性當中,由於被虛妄『六塵』所間隔分離,而形成了作用不同的『六根性』。此共同之『覺性』與不同之『六根性』相互交織,成為了虛妄的第五濁命濁。(具體可參考《楞嚴經》卷四)
【罔象虛無顛倒妄想】即後文「五種妄想」當中的「罔象虛無第五顛倒微細精想」,其內容就是深藏在眾生「識心」當中,那看似精明湛徹的妄想習氣種子之急流。正是這個顛倒微細精想,執受著八識命元,因而在不思議法界當中顯現為眾生。
此「顛倒微細精想」在,「識陰區宇」就在,「五濁」當中的「命濁」便得以顯現。
問:佛經當中常把「法身」之法界光明比喻為半透明的「琉璃」,為何不將其比喻為完全透明的「水晶」呢?那豈不是更加清凈光明,也更能夠表明「法身」無相嗎?
答:「法身」無相,而本具有一切相,且能夠顯現一切相。因此,其法界光明當中並非一無所有,而是具足無量凈土佛國,具足無盡功德,也具足無邊妙色。因此,將其比喻為半透明的「琉璃」更加合適,可以避免陷入外道之「斷滅見」。
同時,也有一些教法當中,把法身如來,或者金剛薩埵等報身佛比喻為「水晶」,以及「日光」、「月光」,甚至「虛空」等等,以顯示其本來無相,非形相可以企及。只要不落入「空無」之偏見,這些比喻都是合適的。
到達「識陰盡」之際,無邊世界的無盡眾生與無量山河大地等等,對於禪修者來說,不再是心外之物,也不再有六根之隔別,而全體圓融於自心覺性本身。如《楞嚴經》前文所說:「山河大地,應念化成無上知覺」是也。
一旦破盡「識陰」,禪修者從此將超越眾生境界,我執和法執消融殆盡,得以直入如來妙莊嚴海。期間,禪修者到達「行陰盡」以後,在「識陰區宇」當中,還有可能出現以下十種中途境界,都屬於「識陰境界」當中「得少為足」的狂證之果:
其中,「識陰境界」之第一種「狂證」,叫做「立所得心,成所歸果。違遠圓通,背涅槃城,生外道種」:
阿難當知,是善男子窮諸行空,於識還元。已滅生滅,而於寂滅精妙未圓。
「阿難,你要知道,這些經由禪修到達『行陰盡』的善男子,窮盡了行陰的相續擾動而得證行陰本空,得以回歸阿賴耶識之識性本元,到達『識陰區宇』。他們已經滅盡了行陰的微細遷流之生滅念,但其寂滅識性當中的精明妙心還被『顛倒微細精想』所覆蓋,尚未能夠圓照法界。」
【而於寂滅精妙未圓】寂滅識性雖已顯現,但其中的精明妙心還被「顛倒微細精想」所覆蓋,即被「無明」所覆蓋,尚未能夠圓照法界。
在「識陰區宇」當中,禪修者的第八識之「識性」現前,此「識性」乃是染凈和合之微妙心體,它本來寂滅且蘊含著不可思議的精明妙心。一旦突破「顛倒微細精想」之覆蓋,則精明妙心得以圓照法界,禪修者便會破盡無明而成就無上正等正覺。
《圓覺經》云:「一切如來本起因地,皆依圓照清凈覺相,永斷無明,方成佛道。」便是此意,與本經可謂異曲同工。
但是,禪修者未破「顛倒微細精想」之前,因具備甚深三昧之定力,也可以顯現出「六根互用」之神通,並證入「識陰」當中的「圓元」之妙境界。此時,如果不能善巧識別,便有可能發生十種狂證。
能令己身根隔合開。亦與十方諸類通覺,覺知通【氵曶】,能入圓元。
「雖然禪修者的精明妙心尚未圓照法界,但他們已經能夠在『六根』尚存隔別的情形下,顯現出六根互用,且合開自如。他們因而得與十方世界十二類眾生的覺知性相通,隨著覺知相通,便能夠回入圓融周遍的識性本元。」
【根隔合開】六根仍然相互分隔,但其見、聞、嗅、嘗、覺、知之作用,可以合開互用。即任意一根都能夠具有六根之作用,但「六根」仍在,尚未能夠銷毀磨盡「六根」之差別(由於禪修者早已破盡「色陰」,這裡的「六根」並非指浮塵根,而是指勝義根)。
這是「識陰區宇」當中的「六根互用」,仍在「顛倒微細精想」的覆蓋當中;不同於前文「銷磨六門,合開成就,見聞通鄰,互用清凈」之「六根互用」。
兩者差別在於:前文的六根互用已經「銷磨六門」,便不再有六根之間的隔別,因而得以超越「識陰區宇」,到達「識陰盡」;這裡的六根互用還存在六根之「根隔」,即根與根之間的隔別,因而還在「識陰區宇」當中。其中微妙之處,請大家仔細體會。
在《楞嚴經》前文「二十五圓通」當中,那些阿羅漢們的種種「圓通」,基本屬於「根隔合開」之六根互用。他們尚未超越「識陰區宇」,仍流連於中途境界,也可以算作「識陰境界」的「狂證」之列。如後文,世尊將「定性聲聞」稱之為「趣寂果」,乃「識陰境界」之第九種「狂證」。
從這個角度來說,阿羅漢的「圓通」還不是諸佛究竟圓滿之圓通,也不及大菩薩們的不思議圓通。因此,後文世尊說他們「違遠圓通,背涅槃城」。
【圓元】圓融周遍的識性本元。
所謂「圓元」,就是圓融周遍的識性本元。它還不是諸佛的本元法身,尚未破盡「識陰」覆蓋的緣故。但它已經極為殊勝,並具備六根互用之廣大神通,有可能會被禪修者錯認而發生十種「狂證」。
其中第一種「狂證」如下:
若於所歸立真常因,生勝解者,是人則墮因所因執,娑毗迦羅所歸冥諦成其伴侶。迷佛菩提,亡失知見。
「禪修者回入圓融周遍的識性本元之際,如果把此『圓元』樹立為真常之因,以為萬法都因之生起,並將此作為最勝見解的話,這些人便墮入了『因』和『所因』之執著,於是,就和娑毗迦羅外道認為自己終將歸入冥諦一樣,成為了同道。因而迷失了諸佛菩提正路,丟失了正知見。」
【勝解】最勝見解,最究竟圓滿之見解。
【因所因執】把「圓元」樹立為真常之「因」,以為萬法皆因「圓元」而生起,故為「所因」。像這樣執著於「因」和「所因」,叫做「因所因執」。
【娑毗迦羅所歸冥諦】「娑毗迦羅」譯為「黃髮外道」,他們自認為以梵天為師,以「我」為能歸,以「冥諦」為所歸。認為「我」終將歸於「冥諦」,那就是我與萬法的最終歸宿。
由於「萬法唯識」,像這樣的錯認很容易發生,那便會執著於「識性本元」為萬法之因,為修行的最終歸宿。這屬於一種「有所得心」,即誤以為有個修行的最終歸宿,並把那裡誤認作大涅槃。
其實,諸佛大涅槃並非某個歸宿,而是不離當處的透徹覺醒,所謂「立處皆真」是也。經云:「一真一切真,萬境自如如。」修行人一旦識得此天真妙性無處不在,則即一切法,即一切心,無非是諸佛大涅槃,絲毫不必另有所歸。若有所歸,即成外道。
是名第一立所得心,成所歸果。違遠圓通,背涅槃城,生外道種。
「這叫做『識陰境界』之第一種『狂證』,名為『立所得心,成所歸果。違遠圓通,背涅槃城,生外道種』。」
【立所得心,成所歸果】樹立有所得心,成就了以「圓元」,即「識性本元」為歸宿的中途之果。
【違遠圓通,背涅槃城】遠離了真實圓通,背棄了大涅槃。
【生外道種】本應為佛子,如今反而落入娑毗迦羅外道之流,轉為外道種性。
這些禪修者已經破盡前四陰,到達了「識陰區宇」,其三昧功行極深,只差一步就可以破無明而證法身。卻因為誤以「圓元」為歸宿,錯把圓融周遍的識性本元當做了真常之因,所以發生「狂證」,落入外道種性。他們的修行可謂功虧一簣,實在可惜。
以下九種「識陰境界」也是如此,雖說各自所證境界不同,但究其本質,都屬於歸入「圓元」之後,發生的有所得心之「狂證」。
「識陰境界」之第二種「狂證」,叫做「立能為心,成能事果。違遠圓通,背涅槃城,生大慢天我遍圓種」:
超然法師的新浪博客
推薦閱讀:
※果如法師:楞嚴經講座【七十九】
※大佛頂首楞嚴經總論(義貫緒論)第2片
※大佛頂首楞嚴經貫珠集卷第八
※楞嚴經——精研七趣略說(14)
※楞嚴經---精研七趣略說(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