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今為何沒偉大作品?莫言:作家應從自身找原因——中新網

當今為何沒偉大作品?莫言:作家應從自身找原因2011年11月28日 09:30 來源:中國新聞網資料圖:著名作家莫言。中新社發 劉關關 攝

  中新網北京11月28日電 (記者 張中江) 新當選中國作協副主席的著名作家莫言27日表示,當今時代為何沒有產生偉大文學作品?作家「應該從自己身上來找原因」,不能怨社會沒有提供基礎,應該怨自己。

  莫言日前曾在第八次作代會上表示,「改革開放30年來,中國各行業各領域發生深刻變化,這樣的時代呼喚偉大的文藝作品,但至今還沒有出現」。此前,他在第八屆茅盾文學獎頒獎儀式上,也曾表示「與這個時代相匹配的好小說還沒被發明出來」。27日,莫言在出席清華大學的一場文學論壇時,對這個問題做了進一步的闡釋。

  時代已具備產生偉大作品的基礎 作家應從自身尋找原因

  莫言表示,關於「偉大的時代沒有偉大的作品」,這是近些年反覆提到的話題。

  我們這個時代到底是什麼時代?莫言說,狄更斯在《雙城記》,阿斯塔菲耶夫在《魚王》中都曾羅列一些對立、矛盾的話語,來描述他所處的那個時代。他們關於時代的矛盾的描述,「也完全可以移植到我們今天所處的時代」。

  莫言認為,在今天這個對立矛盾現象比比皆是的社會,「我們還要發現這個社會的主流」。什麼是這個社會的本質?對於作家來講,社會上的各種現象,確實會令人眼花繚亂。但記錄這些眼花繚亂的現象並不是一個作家的職責,記錄這個社會發生的各種怪現狀也不是作家的職責。魯迅曾評價《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並非上乘之作。有些依靠獵奇,或者把展示奇文軼事作為自己小說主要內容的作家,用的並不是一種高明的寫作方式。真正的寫作還是要排除種種迷雲浮霧,看到社會真正的內核。

  「我們要排除眼花繚亂的現象,來看到社會的本質,這個社會的主要矛盾到底是什麼。」他說。

  在莫言看來,對於一個作家來講,可以偏執,可以有明顯的立場,但是在寫作的時候應該克服自己的偏執,應該壓制自己過於鮮明的立場,應該站在相對高的地方來看待這個社會,看待這個社會的形形色色。作為一個憤青,在網上怎麼發泄都可以,都不過分。但是作為一個作家,如果也把這樣一種憤青的情緒移植到作品裡去,勢必會大大影響作品的藝術價值。

  莫言說,這個時代到底是不是一個偉大的時代?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判斷和答案。但是總而言之確實是一個波瀾壯闊的、空前絕後的時代。在這樣的時代裡面作家可以寫出偉大的作品,因為這樣的時代為作家提供了巨大的可能性。因為在這樣的時代裡面人的豐富性得到了最強烈、最集中的表現。就是說這個時代具備了產生偉大作品的物質基礎或者資源基礎,剩下的就是作家的胸襟、氣度和才華。

  「過去我們經常聽到老作家抱怨,他們沒有寫出偉大的作品,因為時代的外部政策的限制。我覺得我們現在應該從自己身上來找原因,你不能怨這個社會沒有給你提供,應該怨自己。或者我們沒有才華,或者我們沒有理論和思想,或者我們本身的人格有缺陷,所以影響了我們寫出偉大的作品。當然我想中國有這麼多作家和正在成長的作家,偉大作品總會出現的。」莫言說。

  莫言關心城鄉問題 不喜歡央視「大褲衩」造型

  在27日論壇的互動環節,有讀者就城市和農村題材寫作方面發問。

  莫言在回答時先提及自己不久前曾在活動中質問央視新樓設計者庫哈斯。他當時直言自己不喜歡「大褲衩」造型,問對方的設計理念是什麼?是否考慮過會給中國人帶來什麼影響。庫哈斯當時給莫言的答覆是,「我相信你總有一天會坐到這個大樓里做節目,那時候你會感覺到它裡面還是充滿熱情的。」

  莫言在那次高層文化論壇中說,關於城市和鄉村,現在有很多悖論。城市是很多人嚮往的地方,鄉下人紛紛想進城裡去。城裡的有錢人,反而都想到鄉下去,到那裡買地、建別墅、建四合院。即便建不了四合院,也要在周末去下鄉採摘,去享受一下原始的自然生活。城市建設當中也充滿了悖論,一方面充滿了很多仿古的建築,一方面也充滿了很多崇洋的建築。

  莫言希望將來能夠實現如下景象:鄉下人生活得比城裡人更美好;窮人比有錢人生活得更輕鬆;老百姓生活得比當官的更自在。可以利用稅收、法律、各種各樣經濟槓桿來實現這三條。這三條如果實現了,很多問題和困難都可以得到解決。

  依靠農村題材作品成名的莫言表示,正像城市和鄉村差異逐步縮小一樣,農村文學和城市文學的界限也逐漸變得不清晰。文學不是寫城市的,也不是寫鄉村的,它根本是寫「人」的。

推薦閱讀:

如何評價九把刀?
如何評價韓寒的商業價值?
《涼生我們可不可以不憂傷》的大結局最後到底是怎樣的?龔言最後打的那個電話是打給誰的?涼生真的絕症?
哪些書的開篇讓人眼前一亮?
詢問寫網路小說的作家們,當你的孩子知道你在寫網路小說的時候,你心裡有什麼感觸?

TAG:原因 | 作家 | 莫言 | 作品 | 偉大 | 新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