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中國畫的氣韻
中華民族是一個具有悠久歷史和燦爛文化的民族,中國傳統繪畫藝術發展的歷史也淵源流長,有著燦爛輝煌的成就,在長期的歷史發展中,形成浮星泛月的長江大河,留下來無數曠世之作。這些作品可與西方任何時代的作品相媲美,象一座高峰,巍然屹立於世界藝術之林,越來越為當今世界各國所矚目。中國傳統繪畫,紮根於中華民族深厚的文化土壤之中,經數千年發展形成了融會著整個中華民族獨特的文化素養、審美意識、思維方式、美學思想和哲學觀念的完整藝術體系。尤其是中國畫的「氣韻」構成了中國畫的靈魂。
唐 李思訓 江帆樓閣圖
一、何謂中國畫的「氣韻」
「氣韻」,這一美學特徵(思想)也是中國畫藝術區別於西方藝術的本質所在。「氣」指精神氣質,「韻」指格調風度。「氣韻」,黃賓虹先生講:「 氣力舉重若輕,實中有虛,虛中有實,是氣韻的人工與興趣合二為一」。
南齊謝赫所著的《古車品錄》最早提到「氣韻」二字。謝赫發明六法,「氣韻」是六法中的第一種,即所說的"氣韻生動"。第二種是骨法用筆,第三種是應物象形,第四種是隨類賦彩,第五種是經營位置,第六種是傳移模寫。後五種都一定的法度可參照,惟獨第一種」氣韻」,是貫通到其餘五種之中,否則其餘五種即使很工整細緻,也不能稱為好畫。所以」氣韻」排在六法第一位。
明代末期唐志契所著的《繪事微言》,對「氣韻」進行了很好的解釋。他說:氣者有筆氣、有墨氣、有色氣,而又有氣勢、有氣度、有氣機,此間即謂之「韻」。後來張庚所著的《浦山論畫》,更是推廣他的說法,說「氣韻」有發於墨者,有發於筆者,有發於意者,有發於無意者;發於無意者為上,發於意者次之,發於筆墨者又次之。
我國歷代文藝評論家,多用氣韻的概念來論文論詩、評書評畫。劉勰《文心雕龍》常以「氣盛」、「氣爽」、「氣乏」論文優劣;曹丕《典論論文》說:「文以氣韻為主」,把氣韻的清濁作為評論文辭的首要標準;鍾嶸《詩品》中常用「骨氣奇高」等評語;前人評書多重神氣、骨氣、氣勢;清代學者章學誠認為:「凡文不足以動人,所以動人者氣也」,以氣昌情認為是「天下之至文」。在評論人的時候,常用「氣度不凡」、「氣度超人」、 「氣壯山河」、「氣吞山河」等成語,可見「氣」對於人有多麼大的作用和能量。
宋 劉松年 四景山水圖之春夏秋冬四景圖
二、氣韻生動是中國畫的靈魂
中國畫的「魂」是什麼?我認為:「氣韻生動」就是中國畫的「魂」。中國畫要求筆與墨合、情與景合、現實中無限豐富的景象,會激起畫家強烈的形象感染力。畫家憑藉著這種感受,激起描繪這些景象的激情,於是作品作為情景相生的複寫而重現,使情景交融在一起。氣韻生動,即是畫家所創造的藝術靈境,不同於一般的寫生畫,應成為富有生氣,新鮮而活潑,有詩一般的韻味,使觀者無限神往。如果沒有表現出如此生動、如此韻味豐富的內涵,當然,就不能給予人這一些感受,而達不到中國畫富有引人入勝的意境。
中國畫的本質就是要達意暢神,在有筆墨功底的基礎上,通過畫家的靈感發揮,表現出物象的神韻來,這就是成功之作,或者說有了「氣韻」。沒有「氣韻」的畫,就是次品,或下品畫。筆墨功底修練的深與淺,也就充分反映出畫家水平的高低。中國畫追求人與自然的統一,強調主客觀的統一,主張眼到、手到、心到、意到,對自然物象不是照抄、照搬。所謂 「物我合一」、「天人合一」、「形神合一」,也就是中國繪畫的「似與不似」之間的,不離自然,而又有「氣韻」根本所在的「意象」藝術。這一「 氣韻生動」即是中國畫的「魂」。中國人物畫的「氣韻生動」與中國山水畫的「氣韻」並舉,都非常重視「韻」。中國人物畫的氣韻,具有一種渾然天成的精神品性,指向古人所說的「神」,所以,「氣」常稱為「神氣」,而「韻」亦常稱為「神韻」,正因為如此,其特點是「生動」——有生命力,有靈性,生動逼真;中國山水畫之「氣、韻」並舉,實際上與水墨山水畫地位的突顯有關,也就是說,「筆、墨」二者成為山水畫構成的兩種根本的媒介語言之後,「氣」與「韻」二者分別對應於「筆、墨」。 「外師造化、中得心源」,在創作中有規有矩,合乎法度,同時又能憑才學、性情和膽識脫逸而出,有所創造,不僅達到「生動傳神」的效果,甚且別有生意、生氣。一幅畫的好壞,除了看它的構圖,意境,經營位置以外,根本的就要看他是否畫出了「氣韻」,沒有「氣韻」的畫,就是畫匠,或者說「 死」畫,有「氣韻」的畫,就是「活」畫,就是有生命的畫。一幅畫能不能活,有無生機或者說有無生命,就看它有沒有「魂」。中國畫特彆強調「氣韻生動」。中國畫不求形似但求神似,「氣韻生動」的作品,才能感動人,給人以力量。「氣韻生動」指作品蘊藉、含蓄、清遠、精神韻致,是思想內容上與藝術形成高度統一。「氣韻生動」即是對作品精神的把握,它佔據著中國畫的主導地位,使筆墨依靠「氣韻」的「精神」得以存在與發揮,從而展示了一種深層次的文化內涵和精神特質。「氣韻生動」這個中國畫的審美標準和精神理念,也集中體現了中國傳統文化的中和之美、充實之美、正氣之美、氣壯之美、內涵之美與雄渾和飄逸相結合的美學觀念。要有虛實相生,所畫之物象有氣勢,生動,傳神,即描繪出事物的精神氣質,具有生動超真之美感,體現在「墨活、畫活、線活。」具有高度的審美特徵。
宋 馬遠 踏哥圖軸
宋 馬遠 對月圖
三、虛實相生是中國畫的「法則」
中國畫是一門獨特的意象藝術,不求形似,但求神似,不注重寫實,要求虛實相生,所表現物象在似與不似之間,是中國畫的法則,在「形」與「神」的對立統一中統一著「氣」與「韻」的辨證組合,虛實既是中國繪畫的一個美學特徵,也是一種獨特的表現手法。畫面虛方能顯其靈,靈則氣韻生動。虛就是空,是與實相對而言的。虛可以擁有用有限表達無限。「有餘意之為韻」,有餘才是產生氣韻的條件。黃賓虹非常講究虛實的處理。他認為陰陽虛實相濟,正是山川的奧秘之所在。虛實不但表現在畫面的經營和布局上,還表現在筆墨關係上。筆墨簡淡,用筆鬆動、隨意,才能造就畫面靈動的餘地,呈現出虛靈和無限的境界來。
中國畫的優秀傳統是現實主義和浪漫主義相結合的典範,即貫穿「似與不似之間」的原則。我們的傳統現實主義的作品絕非自然主義,即便是宋代以前的繪畫,許多作品看上去手法是寫實的,人物畫傳神,山水畫如臨其境,花鳥畫栩栩如生,但絕非自然主義的照搬,而是畫家要「遷想妙得」,經過立意構思、提煉取捨,反映生活的本質和精華部份。我們傳統的浪漫主義作品是以現實主義做為基礎的,即使是高度概括的大寫意,或理想的神話題材,也不同於西洋的抽象派,是使群眾能夠接受和欣賞的,而是要求比生活中形象更高、更美。因此說「似與不似之間」是中國畫應物象形的指導原則。「隨類敷彩」、裝飾風格,誇張變形,遷想妙得,幻想想像等也均為「氣韻生動」不可缺少或為輔助的條件。
元 倪瓚 六君子圖
元 倪瓚 漁庄秋霽圖
元 吳鎮 漁父圖軸
元 趙孟頫 秋郊飲馬圖
元 趙孟頫 秀石疏林圖
四、筆墨渲染是中國畫的根基
中國畫的「根」基是筆墨。這是中國繪畫千百年來形成的傳統文化意識和表現載體。我們認識中國畫,首先就是筆墨,離開了筆墨,就談不上中國畫了。墨隨筆形,筆也會因墨而顯,二者本是一體,不能離開筆而去談墨,或者離開墨而談筆,筆墨是畫面氣韻的唯一載體。所以不能抹殺筆墨的重要性和技術上的唯一性,沒有筆墨就沒有中國畫。我們說的筆墨,是指運用筆墨的熟練程度,文化意識,傳統的文化修養,禮儀教化的熏陶,就是在人格品味的前題下,人格在筆墨中的抒發,是筆墨的人格化體現的筆墨。
明 沈周 京江送別圖長卷01
明 沈周 京江送別圖長卷02
明 文徵明 真賞齋圖
明 吳偉 江山漁樂圖
明 董其昌 秋興八景圖冊之一
明 董其昌 秋興八景圖冊之一
五、「氣韻」在中國畫中的作用
「氣韻」對中國畫的作用是極大的,可以說中國畫沒有「氣韻」就沒有生命力,是一張死畫。從古今優秀的美術作品中,可以明顯地看到「氣韻」的表現,也可以看到藝術大師們對「氣韻」的理解和把握。
「氣韻」是屬於一件作品的整體的東西,表現在作品的形式和內容兩個方面,就形式來說,它統帥各種形式因素,反過來又受著各種因素的制約。就內容來說,它是關乎繪畫作品的內在生命的。畫中的」氣韻」不僅決定於畫幅以內的各種因素,而且更重要、更根本的,則是決定於客觀世界和作者自身、決定於作為藝術創作主體的人對客觀世界的認知和感受以及整個創作過程中各種因素的發揮。
一幅中國畫的成敗除了構思立意、章法布局、形象造型及作者的藝術修養等因素外,最主要的就是「氣韻」。中國畫的「氣韻」發自於作畫的人。「畫如其人」是很有道理的。畫家的「氣質」決定了他的作品水平。畫家對生活的熟悉,用敏銳的觀察力,受生活的感動產生激情,也就是我們常說的「靈感」。如五代畫家顧宏中的《韓熙載夜宴圖》,描繪韓熙載夜宴的幾組活動場面,人物刻劃入微、氣韻生動。宋代畫家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描繪汴京城鄉繁華的場面,生氣勃勃。「氣韻生動」聽起來與山水畫的關係更為直接,其實何止山水畫,不論花鳥、人物、山水,還是工筆寫意、水墨均離不開它。人從自然萬物中感受到了自然宇宙生命的活潑、真實,並從而賦於大自然活潑、真實的人類情感,所謂登山觀海,情滿意溢,南朝畫家王微在《敘畫》這篇非常著名的山水畫論文中說山水有情,「望秋雲,神飛揚;臨春風,思浩蕩」,意即仰觀秋雲,臨風而立,人與大自然的感情相互映證,在人與物交流互感中,體會一種無言之美。人將自己的感情與大自然打通尤其是與「以形媚道」的山水打通,那麼人的精神面貌必渙然一新。
中國畫的「氣韻生動」主要體現在筆墨的運用上,李可染先生說:「可貴者膽,所要者魂」,筆墨的目的就是要達到「氣韻生動」。關於「氣韻生動」古人論述很多,如明代唐志契說:「蓋氣者:有筆氣,有墨氣,有色氣,而又有氣時,有氣度,有氣機,此間即謂之韻」。唐岱《繪事發微》中說:「凡物無氣不生,……有氣則有韻、無氣則板呆矣,氣韻由筆墨而生,或取圓渾而雄壯者,或取順快而流暢者,用筆不凝不弱,是得筆之氣也;用墨要濃淡相宜,乾濕得當,不滯不枯……蒼潤之氣欲吐,是得墨之氣也,不知以法,淡雅則枯澀,老健則重濁,細巧則怯弱矣,此皆不得氣韻之病也。」
一幅好的中國畫很講究筆墨的氣勢連貫,一氣呵成。但也有些鴻篇巨製的寫意畫或工筆畫需要幾天或幾個月才能完成,是沒有辦法一氣呵成的,但也要作到氣勢連貫,這是靠畫家自己的筆墨氣功的連貫性和一致性,同樣可以顯示出一氣呵成的效果。
中國畫筆墨的「氣」即「氣勢連貫」和「氣韻生動」凡是運用成功的,都是筆墨方法的協調統一,即節奏韻律,這與西畫的統調,音樂的曲調旋律是一個道理。
我們看到有氣韻的畫,便感覺畫中的景物猶如擺在面前,使人悠悠然享有極好的美感,味之不盡。沒有氣韻的畫,無論如何,總感覺很礙眼,即便畫作極其工整細緻,極其象真實景物,也只能讓人說他很用時很用力,但卻不能感動人,使欣賞畫的意義相差太遠。這就是正宗畫與工匠畫不同的地方。工匠畫只是供社會實際應用之需要,不需要氣韻。實質上說,沒有氣韻的畫,就是俗畫,還不如工匠畫有一定的實用價值。
清 龔賢 山水
清 龔賢 山水
六 、如何讓中國畫富含「氣韻」
中國畫最重要的部分,主要是氣韻與畫法兩種。關於畫法有一定的規律,可以根據自己的領悟來從事繪畫練習。
(一)博覽群書。就是要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做畫也是如此。如果一個人不讀書,就不能獲得知識;不遊覽,就會孤陋寡聞,這個人的氣量就會漸漸變的狹隘,即使天天作畫,用盡功力,也不過使自己僅能達到工匠的水平。郭若虛所謂「眾工之事畫而非畫」也。我們也常見現在很多畫手,作畫方法不是不高明,接受傳授也都是名手,但卻因為不讀書、不遊覽的原因,逐漸改變把作畫變成為一種手技,知其表面而不知其深層的含義。所以說學畫者即使不能盡讀經史有用的書籍,也應該盡讀古人的畫論,粗略看出、學習古人精神寓意;即使不能遍游海內名山,也應常到野外遊覽,領取實物真景的生機意境,絕不要常把自己關在屋內,閉門做畫。
(二) 領悟名跡。名畫家各有自己作風、畫風,也各有其氣韻。學習者必須在觀賞名跡之時,細心體會其作風,體味其神采所在,時間久了就會使自己有所提高、有所領悟,在作畫的時候就能默契於心,自然的表現,氣韻就會因此而顯現出來。如果僅僅去觀賞影印本,也就只能描繪出其形體,而精神往往就失去了,精神便是氣韻。在用筆用墨微妙的地方,甚至在筆墨之外,都不是影印本所能表現出來的。
(三) 修身養性。書畫之事,全是由胸襟發揮而出來的,只要人品高潔者,他的詩文也一定上佳,畫作也佳。我們看到自古以來最著名畫家,無一不品格高潔。這就說明品格高潔的人,他的胸懷很清曠,情致很高超,所以所作畫自然就遠離塵俗,卓爾不群。
修身養性,根基在於平時的修養,不是很短時間就能做到的,我們要時刻警惕在心,虛心陶冶情操謹慎保全自己的品格。
清 弘仁 黃海松石圖
清 黃慎 攜琴訪友圖
清 髡殘 松岩樓閣圖
清 石濤 山水
清 石濤 山水
清 王翚 夏五吟梅圖
清 王鑒 溪雲初起圖
清 吳歷 湖天春色圖
(四) 精習書法。書畫同源,自古就有定論,國畫與書法,實際上有著不能分離的關係。可以看自古以來善於畫畫的人,很少有書法不好的。書法也應該重氣韻,歷來沒有持不同意見的,所以寫字不講氣韻,就必然成為世俗應用的符號,而不能稱為美術,作畫如果不講究氣韻,就必然成為工匠應用的圖樣,也不能稱為美術,其道理是相同的。
(五) 適當臨摹。博覽是多觀賞古人的名跡,尋求其氣韻之所在,臨摹,就是看古人的畫,刻意的去摹仿,完全是兩回事。臨摹之事,是學畫的人不能廢除的,如果過多臨摹,就會泯沒靈性,甚至處處受到舊畫的拘束,不能自己發展、創新,個性就會完全埋沒,也就沒有氣韻可言了。明李日華曾說過:「畫可臨不可摹,臨得勢,摹得形,畫但得形,則淪於匠事,其畫道失」。所以說臨摹不可過多,過多,終究會被古人所困頓,不能自拔、不能進步、不能創新。
清 張崟 江村小景圖
清 王原祁 山中早春圖
總之,在音樂、繪畫、詩歌中,光有「聲」、「氣」、「神」而沒有「韻」,那麼其藝術魅力必無從談起,不僅如此,中國書法、雕塑、舞蹈甚至篆刻、戲劇表演皆講究韻,古人認為「氣韻」難求,有發於墨者,有發於筆者,有發於意者(有意),有發於無意者。發於墨,即在輪廓中點染渲暈;發於筆,干筆皴擦,力透而光自浮;發於意(有意為之),把自己內心所想表達出來,疏密多寡,濃淡干潤,各得其當;發於無意,凝神注想,流盼運腕,不意為是,而忽然如是。
一個畫家,只有在人品、氣質、學養、認知、技法等方面不斷加強修養,方能創作出氣韻生動的佳作來。氣韻高妙者,只見其總體生動。宛若一人,只見其精神,而忘其他,正可謂「得意忘形」。就是重視其意,突出其意。以「不似之似」為真似的重寫意、重神似的審美原則是我們追求氣韻時應努力達到的境界。但是這種神似應是在形似的基礎上實現,真正做到心領神會、水到渠成達到的一種境界。如果我們把繪畫的一切表現手法看作是詩的語言,把畫之生動的、有生氣的、有生意的「氣韻」看作是詩的蘊涵的寓意,那麼我們就可以說,偉大的繪畫作品永遠是「氣韻」兼備,眾法皆妙,且不斷創生、創新的生命實體。
推薦閱讀:
※不得不服:中國這幾十年運氣好的不得了
※在直男癌之後 振臂一呼!中國男人穿衣形象錄
※打擊中國孕婦非法赴美產子南加州突襲20餘家月子中心 今日早報
※中國三千年娼妓業的師爺
※中國和梵蒂岡即將建交,台灣邦交國很快就將再少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