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美文】近些年經方熱——經方的源流及優勢您造嗎?

天醫堂

導讀:經方,中國傳統醫學中的一個重要學術分支,臨床中發現經方「簡便廉驗」的特點使其被越來越多的醫生所推崇,與此同時病人也收穫了很好的療效。

經方醫學是中國傳統醫學中的一個學術分支,簡稱經方。所謂經方,本是古代經驗方的稱謂。明清初期傷寒學迅猛發展,張仲景的《傷寒論》、《金匱要略》被醫家視為醫學之經典,仲景方便由古時的「經驗方」變為經典方,即「經方」,如徐靈胎說:「古聖治病之法,其可考者惟此兩書,真所謂經方之祖。」經方,現在已經成為經典方以及經方醫學的代名詞。經方醫學強調方證相應,重視藥物及其配伍的研究,重視臨床醫學的研究,以擅用經方大劑為臨床特色,學術個性十分鮮明。加強經方醫學的研究與傳承,是當前以及今後我國中醫藥界一項十分重要而緊迫的任務。

1經方醫學的源流:

對經方的重視和應用,是從明末清初開始的。在學術界經世致用思潮的影響下,許多醫家從明代醫學浮泛不實的醫風中脫逸出來,轉向對以《傷寒論》為代表的古醫學體系的研究和傳承。如方有執、喻嘉言、程應旋等提倡錯簡說,主張重新編次《傷寒論》,藉助古人理論開拓自由的治學之路。舒馳遠倡導六經定法,擅長用《傷寒論》方治雜病;柯韻伯、徐靈胎等主張類方研究,強調方證相應,別開生面。由此,醫學風氣為之一振。

清代中後期,經典普及不足,經方之聲平緩,但其間不乏振臂高呼者,如陳修園、鄒澎、莫枚士、陸九芝等醫家在經方的普及推廣、經方的理論研究以及文獻整理方面作出了重要貢獻。

晚清以後,經方醫學振興。這時期的重要人物是曹穎甫。他力主經方,強調仲景之法今古咸宜;主張研究仲景學說以「考驗實用為主要」。他的《經方實驗錄》所反映的重視實證的思想,代表了當時中醫學術界的新思潮。晚清有一批臨床經方家,值得推崇的有鄭欽安、余聽鴻、汪蓮石等人。他們擅長用經方大劑,開世人眼目。

民國時期,中醫存廢之爭激烈,為了證明中醫學的科學價值,為了適應與生存,中醫界又一次關注到久經實踐檢驗、樸實無華的典範之作《傷寒論》。特別是近代日本漢方的代表作《皇漢醫學》中譯本發行,日本經方研究成果極大地振奮了當時中醫界的信心,日本近代漢方研究的思路也給中國的經方研究帶來諸多啟發。經方再度引起中醫界的矚目,一大批擅長用經方的醫家被人目之為「經方派」。其代表人物有陳伯壇、范文虎、包識生、陳鼎三、悴鐵樵、祝味菊、陸淵雷、黎庇留等。

抗日戰爭以後,時局動蕩變遷,經方研究大受阻礙,但經方醫學已經產生深遠的影響,經方醫家如雨後春筍般湧現。20世紀中葉,北京有胡希恕、岳美中、趙錫武等,上海有徐小圃、夏仲方、昊涵秋、劉鶴一、姜春華等,江蘇有葉橘泉、余無言、章次公、朱萃農、樊天徒、武簡侯、翟冷仙等,福建有陳慎吾,江西有楊志一,湖北有冉雪峰,湖南有趙守真,山西有劉紹武,河南有周連三,雲南有吳佩衡、戴麗三,四川有范中林等。至於擅用經方的地方名醫為數更多。但是,隨著這批經方醫家的年高謝世,經方派傳人漸少,經方醫學從主流中醫領域逐漸淡出。特別是20世紀末以來,李克紹、陳亦人、劉渡舟、陳瑞春等幾位著名《傷寒論》研究專家教授相繼去世,我國經方醫學的傳承面臨著十分嚴峻的局面。

2制約經方醫學發展的原因:

當今我國許多中醫師看待經方醫學的心理,大致有以下四種。

第一,不知用。很多年輕中醫師大多沒有經過經方醫學專業培訓與教育,甚者根本不知中醫學中還有經方醫學這一分支。《中國醫學史》教材僅籠統介紹了各時期的醫學成就和代表醫家,《中醫各家學說》提到的經方家為數甚少。經方派這一重要的臨床流派的學術特點更未能突出介紹,遠遠沒有真實反映經方派在歷史上所作出的貢獻。筆者曾在《中醫臨床傳統流派》一書中介紹了一些經方派醫家的學術思想和經驗,還在《醫案助讀》中重點介紹了部分經方家的醫案,但仍顯粗略。

第二,不會用。一些中醫師知道經方之名,但因無經方應用經驗之傳授,不識方證,不懂加減,更不懂經方的現代應用。長久以來,大多數臨床醫生已經習慣了一些用藥定規,如久病則黃蔑、党參,貧血則當歸、熟地黃,腹瀉則山檀炭、石榴皮、馬齒覓,久瀉則四神丸,失眠則夜交藤、珍珠母,咳嗽則貝母、前胡,冠心病用丹參,心律失常用苦參,轉氨酶指標偏高用五味子,或簡單套用傳統用藥經驗,或根據藥理研究結論,採取普通的對症處理,導致臨床療效平平,而對於精準高效的經方熟視無睹,對於尖端的辨證論治方法—經方的方證辨證更是全然不知。

第三,不敢用。經方用藥大多比較峻烈,如麻黃、附子、大黃、細辛等都略有毒性,許多醫生擔心因藥物不良反應引起醫療事故,而少用甚至不用。如麻黃只敢用3g、5g,肉桂最多就用3g,半夏則不超過15g,那還得是姜半夏或法半夏。臨床醫生如果長期悟守這種教條,臨床療效必定難以提高。「有是證則用是方,有是證則用是葯」,對患者的疾病、體質狀態把握准了,方一病一人相應、葯證相應則必效如梓鼓。不敢用者究其實還是不會用。

第四,不想用。經方藥味少,貴重葯更少,價格低廉,經濟效益差,導致一些醫生產生以上想法的社會因素,與當今的醫療體制不無關係。在醫藥不分、以葯養醫的體制下,經方葯簡價廉、效顯的優勢反而成為劣勢;葯事管理未能遵循中醫學發展的自身規律,束縛了經方家的手腳;經方家人數稀少,學術經驗缺乏傳承。此外,高等中醫教育改革嚴重滯後,中醫界學術空氣沉悶也使得經方醫學研究萎縮。因此,在目前的狀況下,經方醫學的發展困難重重,但這是暫時的。相信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發展以及醫療體制改革的深人,經方醫學必將迎來又一次發展高潮。

3潛在的發展有利因素:

當今發展經方醫學的有利因素有三:第一,新醫改方案出台,強調醫院的公益性,有利於中醫醫療機構發揮中醫特色,更有利於經方發揮價廉的優勢;第二,2008年1月8日我國正式實施《中藥註冊管理補充規定》,特別增加了「來源於經典名方的中藥復方製劑」這一類別,並明確了臨床研究的有關要求,這充分反映了中醫藥管理部門已經高度重視中醫經典名方臨床研究及其開發應用的戰略思想,這為經方的開發利用開闢了一條綠色通道;第三,中共中央關於推進農村改革發展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將有利於農村公共衛生事業的發展,農村中醫隊伍將會逐步壯大,經方也將可能作為適宜醫療技術得到廣泛支持,從而得以一定程度的普及。從某種意義上說用經方就意味著「花小錢,治大病」,經方實用、廉價、高效的特點也容易在基層得到很好的推廣。此外,中醫藥法規的不斷完善,經方醫學在國外的不斷升溫,中藥顆粒劑的推廣使用,以及國內有識之士的臨床反覆驗證,均有利於經方醫學的發展。


推薦閱讀:

美文2
今日有風也有雨【美文】
與好心情為伴【心情美文】
情感美文335篇
美文雅句:倦倚斜陽,清風難寄,又是秋暮闌珊。誰解空竹輕嘆,簫聲斷,秋影風殘。

TAG:美文 | 優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