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鄉狀元吳伯宗詩選
吳伯宗詩詞小集
吳伯宗朝代:明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明江西金溪人,名祏,以字行。洪武四年初開科,廷試第一。授禮部員外郎,與修《大明日曆》。以不附胡惟庸,坐事謫居鳳陽。上書論時政,因言惟庸專恣。帝得奏召還,命使安南。歷官武英殿大學士,後坐事降檢討。十七年又坐事謫雲南卒。有《南宮》、《使交》、《成均》、《玉堂》四集。
五言律詩
上問安南事(明·吳伯宗) 五言律詩
題註:伯宗出使安南後奉旨召還京師因上問而答也
上問安南事,安南風俗淳。衣冠唐日月,禮樂舜乾坤。
瓦瓮呈醇酒,金刀破細鱗。年年二三月,桃李一般春。
送王繪赴廣東僉憲(明·吳伯宗) 五言律詩
武庫肅清霜,朝衣綉綵章。風行千里駿,威動五仙羊。
攬轡榕陰闊,搴帷海氣涼。功名儒者事,烜赫照南荒。
挽王進士(明·吳伯宗) 五言律詩
詔許還家日,天寒陟岵時。並聞先友逝,轉益我心悲。
重露沾梅嶺,清霜折桂枝。蕭蕭松柏外,遺德在窮碑。
七言律詩
蘆汀洲隱浦應制(明·吳伯宗) 七言律詩
秋水長江湛碧淪,西風蘆葉凈無塵。波間月出天光迥,海上潮來雪色新。
戒候每聞賓雁集,忘機唯與狎鷗親。長歌濯足煙霞里,始信幽人樂是真。
山滄溟隱谷應制(明·吳伯宗) 七言律詩
千疊龍蟠列翠崖,萬年鰲脊奠蓬萊。嵐光每向天邊起,雲氣常從海上來。
遠近林巒金碧炫,參差樓閣畫圖開。滄溟隱者神仙客,幾度乘風軼九垓。
川原和居野應制(明·吳伯宗) 七言律詩
霧斂平原淑氣多,風柔曠野曙光和。長鑱種玉雲千畝,短棹垂綸雨一蓑。
兩兩黃鸝鳴綠樹,飛飛白鷺浴清波。安時作息無餘事,何異堯民擊壤歌。
竹干青樂釣應制(明·吳伯宗) 七言律詩
琅玕百尺俯清流,直干凌雲耐素秋。六琯已裁鳴鳳律,一竿還上釣魚鉤。
飄颻志適煙霞迥,欸乃歌長水石幽。遠浦澄潭隨所適,此身何似到瀛洲。
牧羊兒土鼓應制(明·吳伯宗) 七言律詩
維群三百飽青芻,土鼓消閒化日舒。筍籜綠垂風煖後,豆花紅綻雨晴初。
山中草長雲生石,野外風柔塊作桴。萬物欣欣皆自得,吾皇端拱紹唐虞。
巨網叟漁魚應制(明·吳伯宗) 七言律詩
巨網漁魚載巨艘,蒼顏白髮老江皋。壯心豈顧池中物,大手應連海上鰲。
歌動渚雲隨地遠,醉眠汀草仰天高。仙人跨鶴如相問,更躡蓬壺看碧濤。
滄浪翁泛海應制(明·吳伯宗) 七言律詩 押陽韻
溪翁本愛濯滄浪,又向滄浪駕巨航。手摺珊瑚窺渤澥,目瞻紅日上扶桑。
鰲頭曉色連三島,鶴背西風遍八荒。倘遇仙人丹九轉,願同芹曝獻君王。
莽蒼叟歌山應制(明·吳伯宗) 七言律詩 押刪韻 顯示自動注釋
老翁無事愛青山,散髮長歌莽蒼間。谷口獨行紅日近,松間穩卧白雲閒。
風傳清籟遙相應,石作丹梯邈可攀。幽興浩然天地杳,恍疑身在列仙班。
橫秋風吹笛應制(明·吳伯宗) 七言律詩 押庚韻 顯示自動注釋
庭樹西風灝氣清,何人吹笛作秋聲。天連碧海蒼龍吼,地接丹山紫鳳鳴。
柳葉穿雲添逸興,梅花飛雪動幽情。更深坐久蟲聲切,萬里關河月正明。
擒禽獸伏機應制(明·吳伯宗) 七言律詩 顯示自動注釋
擭阱潛施一徑通,穿綸毒矢與強弓。已同商網除三面,直比周田發五豵。
雲際雕鷹磨利爪,草間狐兔絕行蹤。飛揚跋扈驅除盡,會見麒麟出苑中。
暑霽遙岑詩應制(明·吳伯宗) 七言律詩 顯示自動注釋
暑雨初收山色青,淡煙輕護曉光明。岩前倒瀉千尋瀑,石上高垂百尺藤。
海宇會同瞻化日,菁莪樂育麗文星。雍雍又聽鳴鸞鳳,正值簫韶奏九成。
臘日雪詩應制(明·吳伯宗) 七言律詩 押先韻 顯示自動注釋
臘日蒼茫雲滿天,寒風飛雪遍山川。千林老樹瓊為蕊,萬里平原玉作田。
皓鶴凌空摶正氣,遺蟊入地兆豐年。微臣忝職文淵殿,願紀嘉禎載簡編。
雪山寺詩應制(明·吳伯宗) 七言律詩 顯示自動注釋
雨雪霏霏遍海涯,山前梵剎最為佳。璚英幻出菩提樹,玉屑妝成凈土沙。
空外錫飛驚皓鶴,雲間松老失烏鴉。大千世界無塵滓,九?同風總一家。
望雨詩應制(明·吳伯宗) 七言律詩 押先韻 顯示自動注釋
麥已登場稻滿田,正宜甘澤沛平川。皇心上與天心合,和氣時應雨氣連。
夜月照空離畢宿,朝雲擁岫冠山巔。佇看四海沾濡足,擊壤齊歌大有年。
喜雨詩應制(明·吳伯宗) 七言律詩 押尤韻 顯示自動注釋
望雨雨來山谷周,沛然溝澮集皆流。皇心軫念無留獄,天意生成屬有秋。
萬籟松筠清入畫,千原禾黍綠盈疇。邊廷又報南征捷,一洗炎荒瘴霧收。
夏日鐘山詩應制(明·吳伯宗) 七言律詩 押侵韻 顯示自動注釋
鐘山紫氣鬱崟嶔,王氣空來御殿臨。德雨凈蠲三伏暑,喬松青護萬年陰。
六朝文物誇從昔,四海車書際自今。淺薄每慚無補報,華封三祝小臣心。
七物詩應制(明·吳伯宗) 七言律詩 押先韻 顯示自動注釋
蜂鴉燕雁蝶鶯蟬,竊玉偷香小檻前。朝噪山林聲軋軋,暮穿簾幕影翩翩。
曾傳蘇武胡中信,解入莊周枕上眠。幾度綿蠻枝上語,數聲哽咽夕陽天。
七言律詩(續上)
八疑詩應制(明·吳伯宗) 七言律詩 押麻韻 顯示自動注釋
世事多因廣客蛇,金償同舍豈咨嗟。拂塵飯甑疑偷飯,納履瓜田道竊瓜。
馬援無心懷薏苡,廣平有意賦梅花。燒殘蠟炬逢天曉,誤向窗前浣碧紗。
南京詩應制(明·吳伯宗) 七言律詩 押東韻 顯示自動注釋
龍虎山河御氣通,遙瞻帝闕五雲中。英雄盡入江東籍,將帥多收薊北功。
禮樂日躋三代盛,梯航歲貢萬方同。都將盛德熙文治,殊俗全還太古風。
其二(明·吳伯宗) 七言律詩 押歌韻
黃道天晴擁佩珂,金陵王氣漠然多。江吞彭蠡來三蜀,地接昆崙帶九河。
鳳闕曉霞紅散綺,龍池春水綠生波。華夷正值昇平運,端拱無為保太和。
其三(明·吳伯宗) 七言律詩 押豪韻
列郡徵賢起俊髦,萬機獨使聖躬勞。開藩上相頒龍節,破虜將軍設豹韜。
地接皇圖三輔壯,天垂華蓋七星高。逢春別賜瑤池宴,捧進金盤五色桃。
其四(明·吳伯宗) 七言律詩 押尤韻
天近鰲頭花簇仗,風低豹尾樂鳴球。九門閶闔開黃道,萬乘旌麾擁翠斿。
昨日鐘山甘露降,每朝華蓋慶雲浮。紫荊山聳江吞涌,水繞花飛滿御溝。
詩謝御賜紫金牙魚袍一襲(明·吳伯宗) 七言律詩 押真韻 顯示自動注釋
宮衣剪出御羅新,敕賜傳宣賜近臣。恩出九重沾雨露,香浮五彩照青春。
晴軒拜捧看題字,曉漏趨朝喜稱身。淺薄自慚無補報,祗將忠直贊皇仁。
入京五首(明·吳伯宗) 七言律詩 押元韻 顯示自動注釋
虎踞龍蟠十二門,王侯第宅若雲屯。百蠻入貢天威重,四海朝元國勢尊。
曉日旌旂明禁路,春風簫管沸名園。唐堯虞舜今皇是,未必江潭老屈原。
其二(明·吳伯宗) 七言律詩 押麻韻
蓬萊御氣挹晨霞,萬國山河擁帝家。金殿勢吞滄海日,玉樓光映赤城霞。
巨鰲偃蹇乘丹闕,舞鳳飄颻翼翠華。遙想至尊巡幸處,六龍高駕五雲車。
其三(明·吳伯宗) 七言律詩 押陽韻
鳳凰城闕壓金湯,龍虎旌旂護未央。萬國衣冠朝玉陛,百蠻歌舞進瑤觴。
花迎宮扇紅霞曉,日落天袍翠霧光。江海小臣無以報,空將詩句美成康。
其四(明·吳伯宗) 七言律詩 押蕭韻
大明宮闕勢岧嶢,萬歲聲呼山動搖。金殿九重明日月,玉樓十二插雲霄。
青絲馬上王孫貴,丹轂車中趙女嬌。自是鳳城春色好,祗將心事計漁樵。
其五(明·吳伯宗) 七言律詩 押灰韻
翠輦檀車往複回,風情九陌障塵埃。錦袍公子呼鷹出,茜帽僧官躍馬來。
雲外笙歌聲宛轉,水邊樓閣勢崔嵬。少年自有看花興,欲賦觀光愧不才。
送豐城友人張淑同(明·吳伯宗) 七言律詩 押支韻 顯示自動注釋
三年遊宦客京師,長憶豐城送別時。牛斗夜輝龍劍化,江湖秋迥雁書遲。
畫圖彷佛山中樹,杯酒殷勤月下詩。咫尺青雲生萬里,秋風何用嘆分離。
北京偶成(明·吳伯宗) 七言律詩 押庚韻 顯示自動注釋
帝業鴻基重北京,居庸厚拱壯金城。山河平挹乾坤大,宮殿高居日月明。
萬歲嵩呼山嶽動,九天韶奏鳳鸞鳴。今皇化育敷中外,四海朝元誦太平。
其二(明·吳伯宗) 七言律詩
蓬萊佳氣鬱匆匆,鰲戴三山奠九重。香動袞龍金沆瀣,露承仙掌玉芙蓉。
旌旂曉出嚴千騎,車駕時巡幸六龍。若問唐堯今主是,黎民於變樂時雍。
送趙僉憲廣東(明·吳伯宗) 七言律詩
十載聯班鴛鷺行,朝衣嘗帶御爐香。橫經璧水春風暖,視草鸞坡晝日長。
淺學尚慚司獻納,耆年深羨沐恩光。舟行江上應回首,五色雲中見帝鄉。
送鄭時用赴山東僉憲(明·吳伯宗) 七言律詩
華蓋殿中陳讜論,奉天門外拜新除。九重霄漢求言日,一道風霜接節初。
海岱人看驄馬客,魯鄒家誦蠹魚書。高才況是成均彥,不愧菁莪化雨濡。
送道士傅晚成歸金溪省親(明·吳伯宗) 七言律詩
十年供祀禮無違,一念思親志欲飛。錦服屢陪天上列,綵衣榮向日邊歸。
潮生江浦迎春棹,草綠湖南炫曙暉。白髮倚門應有慰,霞觴稱壽思依依。
送劉甥憲書寓居河南(明·吳伯宗) 七言律詩
憐伊斗室寓河南,便守饑寒亦不慚。白髮已能全士節,紅塵不肯浣儒衫。
久無飛蝶隨幽夢,幸有徵鴻寄遠緘。看盡梅花春未老,片云何日送回驂。
送章允明赴山西僉憲(明·吳伯宗) 七言律詩
琪樹分陰日已涼,之官萬里趣行裝。塞鴻南向風雲迥,宛馬西來道路長。
水落石汧秋漠漠,山連秦隴樹蒼蒼。遠人互市心愉悅,共沐皇恩雨露香。
送危學士赴京(明·吳伯宗) 七言律詩
親庭拜舞綵衣裳,祖廟留連碧玉觴。六月火雲連海岱,一篙潦水下舟航。
蓬萊宮殿煙霞遠,翰苑文章日月長。霄漢飛騰屬髦士,即看簪筆侍君王。
送陸熙原之天河 七言律詩
仙槎八月泛天河,鶴髮蕭蕭爽氣多。海角晴光收瘴霧,洞門夜色起夷歌。
枳叢百里淹仇覽,銅柱千秋羨伏波。雲路同升殊去住,都門分袂奈愁何。
送進士黃德安還鄉(明·吳伯宗) 七言律詩
雪天攜手鳳凰台,喜見鄉閭不乏才。燈火十年勤蠹簡,道途千里試龍媒。
青襟早際風雲出,綵服還沾雨露回。此別應須更努力,秋期攀桂定重來。
早朝口號(明·吳伯宗) 七言律詩
曉鍾初動五門開,文武分班接上台。盛睹衣冠嚴禁衛,恍疑身世到蓬萊。
玉爐風定香煙直,金闕天高御氣回。鵠立臣僚呼萬歲,九重春色紫霞杯。
奉天殿早朝(明·吳伯宗) 七言律詩
步入丹墀左列行,影開宮扇袞衣黃。天顏咫尺瞻龍鳳,兵衛三千肅虎狼。
貝闕日升青瑣外,金鰲雲近碧霄傍。此身暫息煙霞想,萬里分符雨露芳。
謹身殿早朝(明·吳伯宗) 七言律詩
聖主南郊大祀回,慶成吉禮御筵開。香浮列鼎千金饌,光灧流霞萬壽杯。
蘭麝時薰香馥郁,簫韶日奏韻安排。群臣立館欣陪宴,炯炯星辰接上台。
大明宮早朝(明·吳伯宗) 七言律詩
漏盡金門鎖鑰開,衣冠雲集擁三台。冰霜令肅森儀衛,雨露恩深沐草萊。
劍佩迎班花底去,香煙滿袖日邊回。儒生也作觀光客,願捧君王萬壽杯。
春夜宴(明·吳伯宗) 七言律詩
春夜開筵宴鉅公,英英豪氣吐霓虹。詩歌白雪篇篇錦,酒泛流霞艷艷紅。
玉燭銀台光綺席,羅帷綉幕靄香風。醉來卻意遊仙興,一曲霓裳度月宮。
奉使安南國聞角(明·吳伯宗) 七言律詩
海水盈盈漏轉籌,霜風吹角到譙樓。夢殘明月三更曉,心逐閒雲萬里秋。
玉帛幾回賓上國,詩書半世客南州。平生事業深如昨,無奈青燈照白頭。
美危太朴奉使南歸(明·吳伯宗) 七言律詩
使者南歸海上城,遠還慰藉見交情。書來烏粵知彊健,詩到耽羅識姓名。
綺語紅塵忘結習,黃麻紫誥被恩榮。傳經更憶危夫子,一代衣冠屬老成。
奉使安南赴召還京(明·吳伯宗) 七言律詩
驛使傳宣詔逐臣,輕舟夜發五河濱。當年早際風雲會,此日重沾雨露新。
豈有文章裨製作,祗將忠直答皇仁。明朝咫尺天顏近,莫怪燈花報喜頻。
龍江登舟赴陝西(明·吳伯宗) 七言律詩
朝辭鳳闕五雲邊,夕上龍江萬里船。文軌會同瞻日月,關河迢遞入雲煙。
離家歲久星霜易,報國心存鐵石堅。今夜潮生何處泊,時時翹首望南天。
入金陵(明·吳伯宗) 七言律詩
舟入天涯望曉晴,遙瞻王氣在金陵。九天日月開洪武,萬國山河屬大明。
文武復興龍虎地,衣冠重整鳳凰城。鶯花似錦春如畫,處處笙歌樂太平。
國學釋奠得珠字韻(明·吳伯宗) 七言律詩
題註:此詩因群僚分韻賦詩得珠字而作也
成均釋奠集文儒,天語從容命大夫。樂具五和新製作,禮嚴三獻舊規模。
頒香使者朱衣出,執事諸生玉佩趨。聖治永隆文運泰,奎聯璧合正連珠。
御賜批點五經有感而作(明·吳伯宗) 七言律詩
旅館銀缸夜點批,丹毫欲下意遲遲。禹謨蘊奧寧無惑,盤誥聲牙定有疑。
玉潤憐渠端可擬,冰清愧我老難期。此中正是朝天路,要在青春進步時。
題長春堂(明·吳伯宗) 七言律詩
仙客何年搆草堂,巋然靈谷隱熙陽。種桃洞口煙霞迥,賣葯壺中日月長。
氣應木神符運泰,爐存火候伏丹光。一從九奏鈞天后,更覺雲深草樹芳。
題忠臣廟(明·吳伯宗) 七言律詩
四郊圍合偃旌旗,百雉孤城道不支。空有張雷全節地,更無周漢復興時。
寒煙近水留遺迹,落日長松想令儀。生死固關倫紀重,簡編千古令名垂。
奉餞湘王殿下之國(明·吳伯宗) 七言律詩
秋風江上錦帆開,荊國人瞻帝子來。鴻雁九霄分雨露,魚龍七澤避風雷。
丹砂不數淮南秘,詞賦寧誇子建才。民壯奠居藩輔重,年年來進壽堯杯。
蜀王殿下謁中都(明·吳伯宗) 七言律詩
題註:一作周啟詩,題作蜀王殿下謁中都奉餞誌喜
未從西蜀按封疆,先謁中都祀太皇。龍虎風雷藏隊陣,鳳鸞星日著文章。
萬年淮土園陵重,千里岷山道路長。恩寵自天隨福履,早聞憑軾詠濠梁。
和伯寅弟菊花詩韻(九月九日)(明·吳伯宗) 七言律詩
杪秋飛雁過衡陽,又報東籬菊有香。風雨滿城催令節,竹松三徑傲清霜。
萸觴共飲時方禁,蘭火初燒夜正長。共喜韋家經訓在,惠連才大亦傳芳。
寄郭子虛(明·吳伯宗) 七言律詩
君王龍節耀江湖,從事多才冠楚都。宗廟衣冠唐典禮,祠堂文物漢規模。
高樓綵筆題黃鶴,空谷生芻望白駒。廣廈細旃多暇日,好將忠孝翊皇謨。
寄奉左布政(明·吳伯宗) 七言律詩
翡翠簾垂白玉鉤,九天閶闔綵雲流。聖明思得千人彥,黎庶欣無半點愁。
滄海不波鯨偃伏,甫田多稼鵲喧啾。華夷正值昇平運,錫福均沾九五疇。
寄奉按察司廉訪使(明·吳伯宗) 七言律詩
政肅烏台顯令名,冰壺秋水一輪清。繡衣到處群黎化,驄馬過時萬物榮。
四海風生春靄靄,九霄雲靜月明明。唐虞盛世逢今日,從此蒼生樂太平。
挽上清張真人(明·吳伯宗) 七言律詩
兩漢相傳道德尊,羽衣鳧舄至今存。人間宰相無官府,天上神仙有子孫。
幾度乘鸞來帝闕,一朝騎鶴上仙閽。歸來龍劍依然在,夜月明來繞故村。
伏睹中都龍興寺御書第一山三大字勒碑有作(明·吳伯宗) 七言律詩
九重宸翰麗天閽,三字穹碑壓厚坤。山色不知今古異,地靈惟載帝王尊。
蛟龍絕巘盤亭構,獅象諸天拱寺門。千載鐘王誇健筆,敢同羲畫與時論。
詠大駕幸京(明·吳伯宗) 七言律詩
南北京華一道通,聖皇幸寓大明宮。虎賁外衛威如虎,龍仗前驅隊若龍。
天語奉行安眾庶,風聲振布盪群凶。今逢盛世文明會,四海車書混一同。
五言絕句
題御賜倭扇(明·吳伯宗) 五言絕句
來經三島外,賜出五雲中。但保琅玕節,真乘閶闔風。
題畫三絕(明·吳伯宗) 五言絕句
山碧水悠悠,垂楊蔭小舟。釣竿長在手,涼影一天秋。
其二(明·吳伯宗) 五言絕句
茅屋深藏樹,青山半入雲。秋風何處發,漁唱隔溪聞。
其三(明·吳伯宗) 五言絕句
結屋依林麓,支橋就石磯。青山微雨過,一片白雲飛。
七言絕句
大駕春巡詩應制(明·吳伯宗) 七言絕句
君王馬上索詩篇,杜甫詩中借一聯。金勒馬嘶芳草地,玉樓人醉杏花天。
七言絕句(續上)
題太乙真人圖(明·吳伯宗) 七言絕句
高閣藜煙早已收,滄江蓮舫樂夷猶。水天萬里清如練,散發獨眠風露秋。
題走馬圖(明·吳伯宗) 七言絕句
千金駿骨五花文,一顧曾空冀北群。沙苑日長春草細,圉官牽動足生雲。
御試丹桂(明·吳伯宗) 七言絕句
花映蟾宮樹拂雲,絳霞光彩護奇芬。廣寒此日清風好,吹動天香四海聞。
排律
鐘山詩十二韻應制(明·吳伯宗) 五言排律
青雲冠山巔,流水帶山麓。巨勝蟠龍蛇,奇形矯翔鵠。
二儀鍾秀異,萬巘盡臣僕。磅礴啟皇都,崇高介君福。
中天翠常積,一雨清似沐。紫蓋擁金門,彤旂接黃屋。
涼風隱林樾,靈籟響溪谷。冉冉集煙霞,森森蕃草木。
村童曉來樵,野老夕歸牧。洞口鶴長鳴,松間鹿攸伏。
苔萊愧匪才,雨露濫沾祿。何以答昇平,願言歌戩穀。
長江潦水詩十二韻應制(明·吳伯宗) 五言排律 押元韻
巴蜀已消雪,長江潦水渾。洪濤涵日月,巨浪浴乾坤。
回擁三山出,雄驅萬馬奔。大聲如拔木,遠勢瀉傾盆。
浩蕩川原混,微茫島嶼蹲。漫漫連兩岸,渺渺接千村。
轂轉盤渦急,雲蒸濕氣屯。浮游多浴鷺,變化有溟鯤。
已足沾疇隴,還應赴海門。朝宗長不息,灌溉意常存。
惠澤流今古,陰陽順曉昏。滔滔南國紀,永護九重尊。
南畝耕農詩應制(明·吳伯宗) 五言排律
有客居南畝,為農尚力耕。春風茅屋靜,旭日曉窗明。
碧澗連雲色,晴江漱石聲。披煙晨起早,帶月夜歸清。
雞犬聲相聞,牛羊卧不驚。階前留晚翠,場圃迄秋成。
陶令偏成賦,龐公不入城。朋來三徑小,酒盡一壺傾。
化雨詩書澤,開雲竹樹情。極知蒙帝力,聊用樂吾生。
理世徵髦士,周行列俊英。他年來束帛,努力報榮名。
題環溪書堂(明·吳伯宗) 五言排律
題註:為清江張桓子作
結屋臨溪曲,藏脩離垢氛。白沙含翠竹,高樹入青雲。
樂志依林麓,精心究典墳。水花當戶見,灘響隔窗聞。
練帶晴江合,嵐陰碧嶂分。松風秋瑟瑟,竹月夜紛紛。
光射囊琴案,香浮辟蠹芸。凌雲晴雪映,繼晷暮膏焚。
博物才難並,尋源志不群。靈槎循漢渚,寶劍耀星文。
盛世方崇士,高才盡策勛。願言經濟略,光輔聖明君。
贈藤州太守孫周伯原公詩(明·吳伯宗) 五言排律
聖主興鴻業,高賢際盛時。明良千載會,精白一心為。
昔者邦初造,超然識獨奇。飛章騰制閫,流譽靄京師。
遂有公車召,俄蒙國士知。布衣侔相任,大篆贊皇基。
白日青龍殿,丹霄紫鳳儀。馬周方諫切,鄧禹即名垂。
侍從恩殊渥,優遊詔許辭。全身兼寵辱,厲操不磷緇。
分已安蓬室,心猶戀赤墀。芻蕘終有獻,葵藿豈忘私。
蕩蕩經綸語,明明畫一規。匪為干利祿,直欲佐雍熙。
天宇新無戰,風雲定有期。隼飛仍華岳,鯤化必天池。
行色春將近,長歌計未遲。清江催畫鷁,上苑聽黃鸝。
閶闔金門啟,蓬萊彩仗移。眷應深自昔,恩益重於斯。
姻序連中表,樽醪惜別離。贈言冰雪裡,願保歲寒姿。
夏日武英殿君臣聯句(明·吳伯宗) 七言排律
暑漸陽剛濟以風,柳絲裊裊水溶溶(臣伯宗答)。彤墀翠殿微風爽,繡戶朱簾霽景融。
心定不煩揮巨扇,神清且復撫焦桐(御制)。高槐枝上新蟬噪,曲徑堤邊舞蝶從(臣伯宗答)。
紫燕歸巢帷幕靜,金鱗躍浪藻芹豐。茶烹石鼎松濤沸,酒泛金甌琥珀濃。
寶篆香浮時作鳳,綵箋毫染畫成龍。新詩不減南陽調,沛澤能滋大化功。
筍籜出林風外綠,桃花映日水邊紅。賡歌永繼虞廷治,千載明良此日逢。
古風
題李氏棲碧樓(明·吳伯宗)
唐有謫仙人,風骨特高妙。晚愛棲碧山,閑心付登眺。
桃花與流水,目擊領其要。遐觀窮有象,幽討入無徼。
不知誰相問,但覺遺一笑。聲落天地間,松風紫鸞叫。
諸孫企高躅,異世頗同調。瓊樓梯空青,銀榜生光耀。
予亦愛其人,臨風劃長嘯。
玉蕊仙真圖應制(明·吳伯宗)
璚林玉蕊花如玉,萬縷冰絲綴金粟。冷風吹動碧梧英,繡戶雕闌靄奇馥。
何年此地來仙姝,聳聳女冠三小奴。霓旌羽節雲際下,霞綃霧縠空中居。
其二(明·吳伯宗)
白鷳飛飛白鶴舞,孔雀長鳴喚鸚鵡。蒼松翠竹白雲深,彷佛瑤池降王母。
王孫善畫蓋有神,綵筆幻出真天人。蓬萊弱水路不隔,願獻楓宸萬壽春。
送李將軍華山歸隱(明·吳伯宗)
壯齡事弓劍,戰伐偉功績。晚歲脫朝簪,遺榮蹈泉石。
番湖天東南,雲水盪虛碧。灌木晝陰陰,居仁樂安宅。
明達知止足,焉能復形役。鐵衣掛長柯,錦帶懸素壁。
寄語蟬冕儔,去來山林客。
題劉序班孝友堂(明·吳伯宗)
旭日茂椿萱,柔風藹荊樹。連翩戲綵衣,菽水和且孺。
良心由中發,善性非外慕。施政慎所推,寅恭協天敘。
題鍾序班高山流水亭(明·吳伯宗)
山嶽峻層穹,淵泉深莫測。彈弦寄幽意,未語心已識。
混茫分二儀,物我同一適。曲罷兩忘形,飛雲楚天碧。
題士衡天根堂(明·吳伯宗)
窮陰抱微陽,生意藹不息。氣機妙回斡,至理人得識。
刀圭起沉痼,調燮造化力。參兩動變徵,恆心契玄德。
晹光榮林杏,火候伏丹液。倘可見天心,永言同壽域。
題秋江回驛圖(明·吳伯宗)
大江瀉奔流,浩蕩去不息。青岑列兩岸,倒影搖空碧。
樓高野陰闊,錦樹覆沙驛。帆落天際雲,人歸渡頭夕。
緬懷滄洲趣,萬里見秋色。長嘯倚西風,因之豁胸臆。
題廬陵曾氏耕耘軒(明·吳伯宗)
理世協休證,高人愛田廬。畇畇原隰間,繹繹春雨餘。
舉趾秩東作,土膏潤菑畬。晨出接雲霧,暝還讀詩書。
於焉樂耕鑿,豈惜終勤劬。稼穡自秋成,淳澹真怡愉。
鳴鳩拂高樹,草綠當座隅。華髮對清酤,擊壤歌唐虞。
題山水圖(明·吳伯宗)
石壁瀉飛泉,長松間修竹。茫茫浦光凈,遙岑翠如沐。
林扉靜半掩,水檻縈六曲。送客出衡門,扁舟盪空綠。
題金山寺(明·吳伯宗) 押東韻
金山何岧嶢,屹立江水中。石壁摩溟涬,雲根奠鴻濛。
潮通海氣白,日映波光紅。奇勝自亘古,孤高振長風。
何當凌絕頂,極目扶桑東。
贈道士洞虛(明·吳伯宗)
至道不凝物,靈台湛中虛。洞然六合間,迥與神化俱。
日月環戶牖,風露浩庭隅。一氣中夜存,萬變何區區。
題吳山小隱(明·吳伯宗)
連甍瞰方塘,青山四面環。別徑入幽邃,結宇青山間。
翠竹以為扉,白雲以為關。甘與麋鹿友,不隨鴛鷺班。
靜聞天籟響,不見飛鳥還。閉戶以讀書,澹焉心自閒。
松山小隱(明·吳伯宗)
題註:為何氏休安賦
壺山何盤盤,種松幾千個。彼美松下人,悠然共雲卧。
天風清響交,夜月涼陰墮。興來援素琴,掃石松間坐。
一彈舞鶴翔,再鼓流泉和。鏗鏘古調諧,清絕俗耳破。
曲中萬籟寂,遙見仙人過。舉手招赤松,輕舉誰能那。
贈醫僧完璧軒(明·吳伯宗)
壽峰何崔嵬,盤谷結蒼翠。所以空門徒,往往稟沖粹。
彼美完上人,妙靈脫塵累。泛覽岐黃書,而得養生秘。
緬惟大醫王,垂慈濟斯世。師能振其教,奚必施七劑。
時遇世方艱,蒼生日憔悴。何由起膏肓,感此發深喟。
蘭雪齋(明·吳伯宗)
題註:為黃伯毅賦
猗蘭發春妍,祥雪乃寒冱。時物雖不偶,意合巧相附。
高齋揭華扁,知子意有寓。蘭以揚清芬,雪以表貞素。
清素惟所便,紛華匪吾慕。願言肖厥德,愛此二美具。
我紉楚之佩,再草梁園賦。我歌仰前修,悠然共高趣。
輓詩(明·吳伯宗)
累世襲簪纓,傳家守清白。文儒飾吏事,剸治有餘力。
浮雲方盪潏,溟漲楚天碧。鷙鳥向高秋,長空展霜翮。
風生紅蓮幕,凜凜見冰檗。開戶曉著書,文章煥奎璧。
全歸復何憾,有此承善積。宿草覆新塋,貞珉紀潛德。
天寒霜雪盛,歲暮挺松柏。
送項昌之耀州(明·吳伯宗)
題註:淮安舟中作
守令職師帥,承流在循良。為儒致實用,吾道增輝光。
弦歌肇百里,五馬方騰驤。考績再上列,升秩專名邦。
虎拜受丹符,錦綬沾天香。驅車策麒麟,闊步馳康莊。
買舟載長淮,投分夙所將。西行訪禹跡,情與道路長。
文章論重價,政事談龔黃。分手即千里,願言莫相忘。
華髮峻層雲,涇渭流泱泱。三年報佳政,側佇登廟廊。
文溪詩(明·吳伯宗) 押陽韻
題註:為宜春黃繼文作
羅霄屹中天,上摩奎璧光。孕秀注回溪,淵淵耀文芒。
美人住溪曲,鑿翠分天章。左右列圖書,弦誦聲琅琅。
時雨沐芳潤,微風噓混茫。扶桑旭日曙,五色雲錦張。
於焉樂貞遁,繞屋森松篁。漱石水花凈,濯纓秋氣涼。
源泉正混混,波瀾浩洋洋。跂彼織女墟,眷此洙泗鄉。
贈張參政紞之官雲南(明·吳伯宗)
聖主應乾運,龍飛肇神京。聲教四敷宏,萬方盡來庭。
雲南際西陲,其俗尚甲兵。九伐正天討,五旬悉芟平。
威服德以懷,承宣在賢能。赤紱辭鳳闕,錦衣還邊城。
為政萬里外,願言竭忠誠。綏靜事不擾,公廉人自寧。
條章時上進,文化期大行。遐覽舒已志,訪古周民情。
黑水表禹跡,滇池揚漢旌。諸葛七縱奇,千載留令名。
禮樂本唐風,版築備元經。賢守昔善治,感召神駿生。
麗江濯清沙,碧雞羅翠屏。春風一拂噓,瘴雨炎蒸清。
矧復地沃饒,居民樂農耕。牛馬遍原隰,桄榔蔭道程。
犀象向東來,溪谷騰光精。同文自茲始,億載歸盛明。
賦得羅漢洞送陳宗進歸會稽(明·吳伯宗)
古洞根石壁,嵌空隱崔嵬。聞昔有異人,拄杖曾一來。
靈跡已緬邈,洞門閉青苔。枯木寒未花,千年待誰開。
屬茲休明運,百里紆良才。德星麗中天,移影照蒼厓。
鸞凰詎棲枳,覽輝謾徘徊。早見丹穴雛,志欲凌九垓。
定省方繾綣,歸期忽相催。還轅過湖口,驛路隨縈迴。
吾知青雲興,卻繞蓮花台。風高墜落木,歲晏舒寒梅。
明登會稽頂,想像游天台。臨期重回首,兩地心悠哉。
賦得羅漢洞送陳宗進歸會稽
古洞根石壁,嵌空隱崔嵬。聞昔有異人,拄杖曾一來。靈跡已緬邈,洞門閉青苔。枯木寒未花,千年待誰開。屬茲休明運,百里紆良才。德星麗中天,移影照蒼厓。鸞凰詎棲枳,覽輝謾徘徊。早見丹穴雛,志欲凌九垓。定省方繾綣,歸期忽相催。還轅過湖口,驛路隨縈迴。吾知青雲興,卻繞蓮花台。風高墜落木,歲晏舒寒梅。明登會稽頂,想像游天台。臨期重回首,兩地心悠哉。
題李氏棲碧樓
唐有謫仙人,風骨特高妙。晚愛棲碧山,閑心付登眺。桃花與流水,目擊領其要。遐觀窮有象,幽討入無徼。不知誰相問,但覺遺一笑。聲落天地間,松風紫鸞叫。諸孫企高躅,異世頗同調。瓊樓梯空青,銀榜生光耀。予亦愛其人,臨風劃長嘯。
狀元
衣錦歸來年少時,苦心曾下讀書帷。 文章中試經三略,丹桂花開第一枝。 淡墨題名龍虎榜,君恩寵拜鳳凰池。 玉驄歸到衡門下,多少兒童夾道迎。
題畫二首
山碧水悠悠,垂楊蔭小舟。 釣竿長在手,涼影一天秋。
茅屋深藏樹,青山半入雲。 秋風何處發?漁唱隔溪聞。
北京偶成
帝業鴻基重北京。居庸厚拱壯金城。 山河平挹乾坤大,宮殿高居日月明。 萬歲嵩呼山嶽動,九天韶奏鳳鸞鳴。 今皇化育敷中外,四海朝元誦太平。
撫琴
晝永心閑獨倚台,可無珠履破蒼苔。 拂弦試鼓陽春曲,時有輕風薦馥來。
和伯寅弟菊花詩韻
杪秋飛雁過衡陽,又報東籬菊有香。 風雨滿城催令節,竹松三徑傲清霜。 萸觴共飲時方禁,蘭火初燒夜正長。 共喜韋家經訓在,惠連才大亦傳芳。
目錄[隱藏]
1生平
2史書記載
吳伯宗(1334年-1384年),名佑,字伯宗,以字行於世,明初金溪新田(今屬江西省東鄉縣紅光墾殖場新田分場)人。明朝政治人物,天文學家。官至武英殿大學士。曾祖吳可,宋登仕郎,漕貢進士(舉人),其兄弟吳名揚,參與文天祥勤王軍,入幕府;祖父吳泰運;父吳儀,字明善,元鄉貢進士(舉人),時稱「東吳先生」。
明太祖洪武三年(1370年)鄉試中舉,名列第一。洪武四年(1371年)辛亥科狀元,是明朝開國以來第一位狀元。賜給冠帶袍笏,授禮部員外郎,參與修編《大明日曆》。當時胡惟庸獨攬大權,欲其附庸,吳伯宗不屈從,後被貶職於鳳陽。後上書談論時政,彈劾胡惟庸,後朱元璋准奏,並召還。出使安南(今越南),取得四隻大象歸國。洪武十五年(1382年),為武英殿大學士。九月,奉命與翰林學士李翀、回回大師馬沙亦黑、馬哈麻等翻譯《回回曆》、《經緯度》、《天文》等書。洪武十七年(1384年)謫居雲南,暴卒途中。伯宗無子,歿時囊空如洗,由其妻龔氏勉力歸葬鄉里。
著有《吳伯宗全集》、《榮進集》、《玉堂集》等。
編輯本段
生平
吳伯宗出身於書香門第,自幼穎悟,十歲即能寫文章。鄉中賢達葛元喆說:「此兒玉光劍氣,終不可掩。」明太祖洪武三年(1370),吳伯宗參加鄉試,獲得第一名,解元。翌年禮部會試又考中第二十四名,殿試終奪第一。
這次殿試是明朝開科之始,太祖親自命題,以古代帝王「敬天勤民,明倫厚俗之君道、治道」為問。吳伯宗答以「古先帝王之治天下,莫不以敬天勤民為務,以明倫厚俗為急。」「天生民而立之君,使司而牧之,君所以代天理民者也。」洋洋洒洒,應對如流。太祖甚喜,賜冠帶袍笏,授禮部員外郎,命與宋納一起修《大明日曆》。
當時,胡惟庸專權,吳伯宗不願依附,胡惟庸便借故將其謫至鳳陽。吳伯宗雖遭貶而不忘國事,仍上疏議論時政,力言胡惟庸專斷樹黨,貪贓枉法,不宜獨任,久之必為國之大患。言辭懇切,忠心可鑒。太祖御閱,十分感嘆,復將吳伯宗召回,並賜給衣物、銀兩。
不久,吳伯宗奉命出使安南(今越南河內),政績突出,以名德深受當地人的尊重。回國後,任國子助教,進講東宮,首陳「正心誠意」之說。第二年改任翰林典籍。太祖曾出十題命其作賦,吳伯宗援筆立就,且詞句恢宏,旨趣雅潔,深得太祖賞識。後任命他為太常司丞,吳伯宗推辭不赴;改國子司業,吳伯宗又辭。朱元璋大怒,將他貶為金縣(今陝西金縣)教諭。吳伯宗赴任途中,又被召還為翰林檢討。
洪武十五年(1382)初設殿閣學士吳伯宗,拜為武英殿大學士。第二年冬,其弟吳仲實在任三河知縣時,因薦舉不實獲罪,吳伯宗受此牽連也降為檢討。次年夏,因朱元璋偶來造訪,吳伯宗以非職掌,難以為答。朱元璋大怒。洪武十七年(1384)四月,被謫官雲南,暴卒於途中,終年51歲。謚文庄。
吳伯宗為人溫厚儒雅,然剛直不阿,故屢遭降貶。吳伯宗還是明朝的一位天文學家,曾奉詔翻譯回回曆、經緯度,天文書等。他博學多才,文思敏捷,在詩文創作上也有很大成就。
史書記載
《明太祖實錄》(卷62):「洪武四年三月乙酉朔,策進士於奉天殿。登第者百二十人。賜吳伯宗等三名進士及第,第二甲十七人賜進士出身,第三甲百人賜同進士出身。詔賜伯宗朝服冠帶,授禮部員外郎。高麗入試者三人,惟金濤登第,授東昌府安丘縣丞。樸實、柳伯儒皆不第。三人俱以不通華言請還本國。詔厚給道里費遣舟送還。」
《明史》(卷137):吳伯宗,名佑,以字行,金溪人。洪武四年,廷試第一。時開科之始,帝親制策問。得伯宗甚喜,賜冠帶袍笏,授禮部員外郎,與修《大明日曆》。胡惟庸用事,欲人附己,伯宗不為屈。惟庸銜之,坐事謫居鳳陽。上書論時政,因言惟庸專恣不法,不宜獨任,久之必為國患。辭甚愷切。帝得奏,召還,賜衣鈔。」
《明史》(卷137):「奉使安南,稱旨。除國子助教,命進講東宮。首陳正心誠意之說。改翰林典籍。帝制十題命賦,援筆立就,詞旨雅潔。賜織金錦衣。除太常司丞,辭。改國子司業,又辭。忤旨,貶金縣教諭。未至,詔還為翰林檢討。十五年進武英殿大學士。明年冬,坐弟仲實為三河知縣薦舉不實,詞連伯宗,降檢討。伯宗為人溫厚,然內剛,不苟弇阿,故屢躓。逾年,卒於官。伯宗成進士,考試官則宋濂、鮑恂也。」
推薦閱讀:
※狀元地師第三十課
※南部縣陳氏三狀元
※轉羅狀元醒世歌
※羅狀元醒世歌
※借狀元的詩詞,祝君金榜題名!
TAG:狀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