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圩:堅定不移加快發展智能製造 奮力推動製造業高質量發展

一、目前我國智能製造發展的情況

2015年,中國政府發布《中國製造2025》,明確將智能製造作為主攻方向。三年多來,我們積極加強頂層設計,以試點示範、標準體系建設和系統解決方案供應商培育為抓手,智能製造發展取得了明顯成效,全社會推進智能製造的氛圍在逐漸形成,國際合作穩步推進,有力推動了製造業高質量的發展。

一是促進產業升級步伐明顯加快。一批具有較高水平的數字化車間/智能工廠初步建成,多種典型智能製造新模式推廣應用,帶動產業改造升級步伐明顯加快。據賽迪研究院統計,我國已經初步建成208個數字化車間/智能工廠,其中電子信息、電力裝備、動力電池等領域的32個數字化車間/智能工廠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在服裝、家居等領域,形成了面向用戶個性化需求的大規模定製生產模式;在航空航天、汽車等領域,形成了涵蓋設計研發、生產製造、經營管理等業務的網路協同製造模式;在電力裝備、工程機械等領域,形成了遠程運維服務新模式。目前已經有155家單位向相關行業複製推廣了805個項目。

二是促進供給支撐能力顯著提升。一批關鍵技術裝備、工業軟體、系統解決方案等實現創新集成應用,智能製造標準體系、工業互聯網、信息安全等方面建設取得明顯效果。據不完全統計,近三年已突破並應用了4700餘台套關鍵技術裝備,開發了1700多套工業軟體,申請專利1300餘項。初步建立了國家智能製造標準體系,目前已有7項國際標準、74項國家標準正式發布,還有90項標準草案獲得國家標準立項。此外,還建設了多個工業互聯網平台和重點實驗室,培育了航天雲網、樹根互聯網等20餘家商業化互聯網平台,推動了網路基礎設施建設。

三是促進了新舊發展動能的加快轉換。在智能製造工程的帶動下,工業機器人、增材製造、工業感測器等新興產業快速發展壯大。以工業機器人為例,近三年來,中國市場產銷兩旺,保持高速增長。2017年工業機器人產量突破13萬台套,同比增長68.1%,市場規模約佔全球的1/3,連續五年成為全球第一大應用市場。又如,增材製造行業總規模從2015年的55億元增加到2017年的100多億元,年均增速超過30%。與此同時,智能製造的發展還帶動了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慧等技術在製造業領域的應用落地,吸引了華為、百度、騰訊、阿里等眾多信息通信和互聯網企業,開展面向製造企業的各項服務。

總體來看,過去幾年中國智能製造取得長足進步,但仍然存在一些問題和不足。如:對智能製造規律的認識和理解還不夠深入、供給支撐能力仍有明顯短板,應用推廣的深度廣度不夠、服務能力不強等等。

二、進一步加快發展智能製造的重要意義

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指出,中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離不開製造業質量效力提升的支撐。加快發展智能製造,推進信息化和工業化深度融合,實現製造業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和動力變革,是推動中國製造邁向高質量發展的必然要求。

第一,加快發展智能製造,有利於提高供給體系質量、推動製造業質量變革。高質量發展階段要有高質量的供給體系。從微觀層面看,就是供給端能夠跟上消費升級的需求,提供更多高質量、高品質的產品和服務。歷經改革開放四十年的高速發展,我國模仿型、排浪式消費階段已走入尾聲,個性化、多樣化、高端化消費漸成主流,人民群眾對產品品質、性能和安全的要求明顯提高,對各類新興業態和新型服務的需求與日俱增,低端過剩、高端不足已成為我國製造業發展中十分突出的結構性矛盾。從宏觀層面看,我國製造業無論是勞動生產率、資源利用效率,還是投資回報率、全要素生產率,與國際先進水平相比都有相當大的差距。要改變這一局面,智能製造是一個重要路徑。發展智能製造,推動從設計、研發、生產、管理到服務的全價值鏈優化提升,能夠有效縮短產品研製周期,提高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滿足個性化、多樣化、定製化的需求,帶動製造業供給體系整體質量效益的提升。

第二,加快發展智能製造,有利於優化升級要素結構、推動製造業效率變革。在過去相當長的一段時期內,我國製造業發展主要的是勞動力、資本、土地等傳統生產要素的投入,產業規模快速擴張的背後,存在著發展方式粗放、質量效益偏低等諸多深層次結構性矛盾。隨著新一輪科技產業革命孕育興起,像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慧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的創新突破和滲透應用,推動製造業加速向數字化、網路化、智能化方向演進革新。在這一進程中,數據、信息、知識作為新型效率型生產要素,不僅自身成為創造新價值的重要源泉,也為傳統生產要素賦能,大大提升了製造業的生產效率和質量效益。可以預見,未來製造業的質量發展,將越來越多地取決於新型生產要素投入。順應這一重大趨勢,根本的就是要推進工業化和信息化深入融合,大力發展智能製造,優化升級製造業的要素結構,推動製造業加快向更多依靠新型生產要素的增長模式轉變。

第三,加快發展智能製造,有利於構建創新生態系統、推動製造業動力變革。創新是引領製造業發展的第一動力。當前,創新活動不斷突破地域、組織、技術的界限,演化為創新生態系統的競爭。技術和產品的創新已經很難再依靠單個創新主體獨立完成,需要整合產學研用等各方面的力量,發揮企業主體作用,打造網路化協同創新機制。智能製造並不是某一項或某幾項技術的簡單組合,而是裝備、軟體、網路、標準等相關要素的系統集成。發展智能製造,打通全產業鏈條,應用導向、以用促新,能夠有效推動製造業創新生態系統的構建和完善,促進位造業創新發展。

三、加快推進智能製造的總體考慮

近年來,製造業智能轉型已成為大勢所趨,世界主要經濟體紛紛作出戰略布局。例如,美國突出創新優勢布局「先進位造」和「工業互聯網」;德國突出製造優勢實施「工業4.0」;英國強調「製造業+服務業」發展「高價值製造」;日本推動以大數據為主的「下一代製造」。在這一背景下,中國以智能製造為重要抓手,推動製造業提質增效,進而支撐國民經濟高質量發展。下一步,我們將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以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高質量發展為第一要務,堅持質量第一、效益優先,按照《中國製造2025》總體部署,加快發展智能製造。

一是在著力補齊短板上下功夫。把提升智能製造供給能力放在更為突出的位置,加快突破智能製造核心裝備及工業軟體系統,特別儘快補齊關鍵短板裝備、基礎零部件、系統軟體等卡脖子問題。建立完善多層次協同推進機制,積極營造良好環境,圍繞產業鏈部署創新鏈,圍繞創新鏈配置資金鏈,推動「產學研用金」等多方協同發展,建設智能製造生態體系。

二是在著力促進應用上下功夫。大力培育智能製造系統解決方案供應商,支持企業從應用出發,打造細分行業系統解決方案,強化集成創新。完善用戶、系統集成商、軟體開發商、裝備供應商等協同創新推進機制,開展更大範圍、更深層次的應用推廣。加快打造一批公共服務平台,進一步降低企業發展智能製造的技術門檻和成本,推動區域和行業智能製造發展。

三是著力在夯實基礎上下功夫。加快智能製造標準制修訂與推廣應用,完善智能製造標準。夯實工業互聯網和信息安全基礎,在重點領域建設實驗網路,建立信息安全機制,並開展應用創新。充分發揮5G、IPv6、工業大數據、人工智慧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的引領作用,深化與先進位造技術的融合,為智能製造向高級階段發展奠定基礎。

四是在著力擴大開放上下功夫。從全球製造業發展趨勢看,無論是美國的「工業互聯網」、德國的「工業4.0」、還是日本的「下一代製造」,都是為了應對全球科技產業革命的挑戰,促進本國製造業轉型升級,本質上是異曲同工。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開放的大門不會關閉,只會越開越大。我們將進一步加強智能製造領域的國際合作,所有支持智能製造的政策措施,將一視同仁的適用於中國境內的各類企業,我們歡迎有更多的外資企業積极參与到中國智能製造發展中來。我們還要依託現有雙邊、多邊對話機制,開展中美先進位造交流,加強與德國工業4.0戰略對接,繼續開展中德智能製造合作示範,與日本、法國、英國、韓國廣泛開展智能製造合作。積極推進標準體系架構、標準路線圖制定和國際標準互認等工作。同時,紮實推進「一帶一路」國際合作,共建智能製造的創新合作之路。

女士們,先生們!對外開放是我國的基本國策。在新時代推動製造業高質量發展的實踐中,我們願與各國一道,搶抓機遇,繼續秉承開放合作、互利共贏的理念,鼓勵和支持更多國家、企業和機構參與實施《中國製造2025》,共同推動中國製造業高質量發展。


推薦閱讀:

科學家發現地球同質量系外氣體行星 直徑大60%
現場質量管理制度
別讓孩子努力一文不值,快脫離低質量勤奮!北大教授一語道破真諦
菜品質量不穩定該如何解決?

TAG:製造業 | 發展 | 高質量 | 質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