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國畫的一般常識-頭條網

一、中國畫的概念

中國畫原來泛指中國繪畫,是近代為區別明末傳入的西畫而出現的概念。較之西方繪畫的造型方式和表現手法有明顯的差異。它包括捲軸畫、壁畫、年畫、版畫等各種各樣的門類;今作為中國的畫種之一,指以中國獨有的筆墨等工具材料按照中國傳統長期創作、形成的繪畫品種,在世界美術領域中自成獨特體系。它是用毛筆、墨和中國畫顏料在特製的宣紙或絹上作畫,主要運用線條、墨色、色彩來表現,並與詩詞、書法、篆刻相結合,達到「形神兼備」氣韻生動的效果。它以悠久的歷史和獨樹一幟的特點,集中代表了中國繪畫傳統及其在新時代的創新,是幾千年的中國文化傳統的具體體現,是東方繪畫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二、中國畫的類別

中國畫不是一個符合藝術分類學的科學概念。

按工具材料分:可以稱為水墨畫或彩墨畫,與油畫、水彩畫、版畫、水粉畫並列。

按使用的不同分:中國畫作品可分別列入壁畫、連環畫、年畫、插圖之中等等。

按繪畫的對象分:有人物畫、山水畫、花鳥畫(花卉、翎毛、草蟲、走獸、魚蝦、瓜果、博古)三大科。

按技法分:可以分為有工筆畫、寫意畫和兼工代寫畫。工筆畫工細秀麗,造型嚴謹,渲染細緻,富於裝飾效果。而寫意畫則技法簡煉,造型概括,筆趣橫生,有意到筆不到的效果。具體到表現繪畫的對象又細分為:

人物畫可分:白描、工筆重彩、半工半寫、寫意、彩墨。

山水畫可分:界畫、水墨、淺絳、小青綠、大青綠、金碧青綠等。

花鳥畫可分:白描、勾勒、勾填、沒骨、點垛、勾花點葉等。

三、學習中國畫所需的用具:

1、筆:筆有大中小號之分,也有軟毫硬毫之別。初學時,大筆要準備大、小提斗筆各一支。大筆最好買兼鬃的。中等筆要準備一支大蘭竹、一支大白雲;小筆要準備一支葉筋或衣紋。新買來的毛筆要用清水發開,千萬不能用熱水泡。每次用完要及時涮乾淨,不能讓殘墨或色把筆毫膠住。

2、墨和硯:「一得閣墨汁」就可以了,使用方便。也可以在硯台上研墨,硯台最好是帶蓋的用畢蓋嚴。若殘墨太多已變質要及時洗去。

3、紙:寫意畫要用吸水性較強的紙,質量好的有生宣紙,價格低廉的有毛邊紙、元書紙、防風紙。工筆畫要用熟宣紙或絹。

4、畫氈:用生宣紙作畫一落墨就會洇透,在紙下面必須墊上毛氈。畫氈可以用舊毛毯、舊呢子代替,以平而有絨為好,顏色最好淺一些。當然也可以報紙來墊上。

5、筆洗:作畫要備洗涮筆的工具,最好用廣口而光滑的。筆洗不要太小,水不要太深。太小不便清洗,水太深筆桿上殘留水分流下來會影響調墨。

6、調色盤:調墨、配色,要備有三、四個大一點的白色盤子,最好不要用有花紋的盤子,用後要及時涮乾淨。

7、筆墊:廢宣紙、廢畫可放在畫案旁,作為吸水和試墨用。筆上多餘水分可用筆墊吸一下,便於掌握水分多少。作畫時手邊還要有一塊生宣紙,下筆水分過多,也可用它及時按壓一下。

8、顏色:初學者可買一盒12色的中國畫顏料。

四、學習中國畫要把握它的一般特點

要想簡明地回答以上的問題並不容易。傳統的中國畫具有悠久的歷史,適應中國的文化土壤而生根開花,在立意、構圖、技法和程式化的表現諸方面,都具有自己的特點,這些特點,也正是目前國畫理論家正在討論總結的問題。這裡試舉數點。

第一、中國畫的構思——首重立意為先

中國畫創作,以立意為先,許多繪畫理論家都首先強調這一點,不管是畫山水、畫人物、還是畫花鳥。

唐代張彥遠在《歷代名畫記》中有一段關於「六法」的論述:「夫象物必在於形似,形似須全其骨氣。骨氣形似.皆本於大意而歸乎用筆。」他認為立意在先.畫中才能有變態、有奇意。

宋代以畫梅花著名的華光和尚,法號仲仁,傳為華光著作的《畫梅指迷》中,有一段「畫梅全決」,開頭就是「畫梅全決,立意為先」。到了清代的方薰,著有《山靜居畫論》。在這裡也強調了立意與作畫之關係,他說:「作畫必先立意以定位置,意奇則奇,意高則高,意遠則遠,意深則深,意古則古」。他認為平庸者作畫必平庸,俗氣者作畫也俗氣,因為缺乏畫家最寶貴的「立意」,所以作品平庸。

意人利文藝復興時期的畫家達·芬奇,也有近似的說法,他曾說:「一個畫家應當描繪兩件最主要的東西,人和人的思想意圖。」這與我國晉代人物畫家顧愷之所提出的「巧密於精思」是十分一致的。

「意」是從哪裡來的?一是畫家對現實生活的豐富體察、創作經驗的充分積累;另一點便是畫家本人的修養,這樣在創作之先,畫什麼,怎麼畫,在頭腦中形成了成熟的構思。

宋代畫家文與可,別人稱讚他「胸有成竹」,即在他沒有落筆畫竹之前,頭腦中已經有了竹子的形象,在胸中、筆下躍躍欲出,這時便能落筆而就。「胸有成竹」遂成為我國讚譽善於計劃安排事情的成語。

在張彥遠提出的「立意」之前,南朝時代的謝赫即有「創意」、「明意」之說。創意之畫,不落陳套,用意精當,借景以生情,筆少而意多,在這一意義上講作為一個畫家,不僅要在平時注意練筆、錘鍊個人的表現技巧,更為重要者,還要認真地加強「練意」之功。很多習畫者,常常只是注意在練筆上下功夫,而忽略了「練意」,這是值得注意的。

第二、中國畫的造型規律——以線造型、以形傳神

中國畫是以線造形的,通過線勾出輪廓、質感、體積來。德國的詩人歌德稱美術有用光表現得神態活現的那種本領,說明西洋畫用光為造型手段之一。但中國畫主要是以線為造型之基礎,這就使中西繪畫在造型手段上有明顯之分野,但這並非說西洋畫完全排斥用線,而是說光可以作為繪畫的主要語言而用於繪畫的。法國的羅丹曾經強調過:「一根規定的線通貫著大宇宙」,是說造型藝術從宇宙如何分割出來的問題,也並非以此作為繪畫的主要表現手段來看待。而中國畫無論對山水的破線或是衣服的紋線,都積累了非常豐富的線型,巧妙地描繪著各種形象。

「以形寫神」是晉代畫家顧愷之的一句名言,從而確立了中國藝術神高於形的美學觀。它與純以抽象性為高的近代歐洲美學觀具很大的區別,即畫人不僅僅於形似,還要升華到神似,畫出人的精神面貌,不停止於外形之模擬,不拘泥於自然之真實,這一論見為藝術家建立起藝術應竭力追求之高度,在這一理論指導下,歷代出現許多傳神寫照的佳作,成為指導繪畫的一個重要準則。

第三、中國畫的構圖法則—— 多點透視、計白當黑

中國畫既用焦點透視法,也用散點透視法,既有嚴守真實的畫面空間和布白,也有打破真實按構圖需要而平列的空間和布白,這樣就使物象在畫面出現時,可以按實物在畫面上的藝術需要,伸長或縮短變化其形象,更換其位置。一株低於視平線的牡丹花.也可抬高於視平線之上,而取得透視的最佳效果。

中國畫在空白處尤其注意經營,常常借用書法上的計白當黑.即沒有畫面的部位要象有畫面的部位一樣作認真的推敲和處理。

第四、中國畫的色彩法則——隨類賦彩、色彩相和

南朝齊謝赫的著作《畫品》的「六法論」中,所提的「隨類賦彩」或「隨類,賦彩是也」,可以理解為繪畫的色彩與所畫之物象相似。中國畫的色彩,不拘泥於光源冷暖色調的局限,比較重視物體本身的固有色,而不去強調在特殊光線下的條件色。畫那一件物品,就賦予那一件物品的基本色,達到色與物、色與線、色與墨、色與色的調和。

第五、中國畫的意境——情景相生、氣韻生動

中國畫要求「筆與墨合、情與景合」。現實中無限豐富的景象,給畫家以強烈的形象感染力。畫家憑藉著這種感受,激起描繪這些景象的激情,於是作品作為情景相生的複寫而重現,使情景交融在一起。

至於「氣韻生動」,即是畫家所創造的藝術境界,不同於一般的寫生畫,應成為富有生氣,新鮮而活潑,有詩一般的韻味,使觀者神往無窮。如果沒有表現出如此生動、如此韻味豐富的內涵,當然,就不能給人以形象的感染力、視覺的衝擊力等一些感受,而達不到中國畫富有引人入勝的意境。

第六、中國畫的獨特形式——詩書畫印,相映成趣

可以說只有中國畫,才有題字蓋印的做法,不僅文人畫,可以顯示其詩、書、畫三絕之長,即是一般的畫作,也總要題字蓋印,這樣才有傳統藝術的濃厚風味。

題字和詩句,可以提高或補充觀者對作品的欣賞和理解,也豐富了構圖的變化,起到互相襯映,互為顯彰、點綴與平衡構圖的多方面作用。

中國畫的工具和材料之性能,也決定著中國畫的特色。中國畫是運用絹和紙作畫,特別是生宣紙的出現,更加發揮了筆趣和墨彩。宣紙的滲性,毛筆的尖錐,使得筆鋒無窮變化,產生出奇妙的效果。同時形成了各種效法和描法,畫法和筆法。

五、學習中國畫要注意以下要領

第一、注意從寫生到寫意

國畫在初學時以臨摹作為入門的手段,逐漸地對物寫生。再轉而對物象寫意,不僅粗筆的寫意畫是如此,就是細緻的工筆畫,也有其寫意的成份。因為中國畫在描繪物象時,不管是為工筆或為寫意,其處理手法都帶有寫意性,不是簡單複寫一遍,而是要得其精而忘其粗,繁其所當繁,而簡其所當簡,對物象提煉加工的程度較高,不以光色外型的逼真為能事,著重於內在的認識。

根據董其昌的記載,好多著名的山水畫家,都是以真山水為稿本進行創作的,如「李思訓寫海外山,馬遠夏圭寫錢塘山,趙吳興寫營雪山,黃子久寫海虞山」。當後人看這些畫幅時,感到他們既是在寫生,又是在寫意;既師法於自然,又不為自然現象所困。拿黃子久的《富春山居圖》來看,作者取材於富春山,並不就是富春山的環境地理圖,他表現的是黃子久理想化了的境界。

由此說明古代畫家對自然界各種物象是如何認識並表現出來,使真實物象變為藝術形象,並且逐漸使之規律化、程式化,同時可以看出他們豐富的表現技法。

對照《芥子國畫傳》及其它畫譜,再對照歷代畫家對這一程式的運用,讀者便可以摸到從自然生態變為國畫中的藝術形態,如何加工和概括的過程。從中也可理解到從寫生到寫意的處理加工手法,從技法上掌握中國畫的造型特點。

第二、注意突出主題

明代汪珂玉在《珊瑚綱》中說:「古人作畫,皆有深意,運思落筆,莫不各有所主」。「所主」也即是主題。主題突出,是藝術創作中的一個共性。一個主題思想形成了,便可決定用何題材去表現,再決定素材之選擇,以至確定下作品的標題,採用什麼樣的表現方法,都要取決於主題表現的是什麼。象唐代閻立本的名作《蕭翼賺蘭亭圖》(傳),這個故事的曲折情節很多,但閻立本選取的是蕭翼的意在「有意、機詐和騙誘」和辯才的出於「無心、善良和受騙」兩個典型情節,以突出畫中的主題。主題突出在"賺"字上,其他的細節則盯以減略或概括,這是完全符合《法書要錄》上對這一事實所作的記述。

在國畫創作中,發現了好的題材,並不等於都能突出主題。如只求人物之生動刻劃,或求畫面之豐富變化,或者平鋪直敘,均不能算是突出主題。作者只有從國畫藝術的特有規律和表現手法來考慮應該突出什麼,要善於按國畫形式概括題材,確定主題,把人物的刻劃,細節的組織,都用來烘托主題,使觀者從畫面上就以不加解釋的領會到作畫者的意圖何在。所以郭熙認為:「作畫先命題為上品,無題便不成畫」。

主題明確了還應給作品取個最恰當的題名,大多數情況下還要題在畫面之上。標題要言簡意賅,寓有深意,也可以直接地揭示出主題,也可以暗示出主題的含意,以取得畫龍點睛之妙。

第三、注意積累素材

藝術工作者都需要在生活中積累大量的素材。文學家使用的是文字,畫家有時也用文字,但主要的是用畫筆寫生。在畫家接觸自然界的風景、花卉和人物時,要經常以速寫為記錄,把觀察到的實物用畫筆隨時收集。象畫家齊白石,對於各種小生物的生理結構,都有非常細緻的觀察和了解,這樣做下去,也鍛煉了美術工作者觀察生活和造型的能力。

魯迅先生提到過,「作者必須天天到外面或室內練習速寫,才有進步。到外面去速寫,是最有益的」。

從生活中記錄下來的原始材料,如同開採到的礦石,也象是活水的源頭,有無限的生動和豐富,比之於拍照片,抄畫報得來的素材,親切而深刻。在深入探索自然風光和人物的實踐中,積累大量素材,同時構思新的畫題,會引起無窮通思。

要注意題材和體裁。題材不同於素材,素材是未經冶煉的礦石,題材則是從大量的素材中.經過淘沙冶煉找出的最適於表達某一主題的材料。如果對素材的選取不精,會使所要表達的內容,失去鮮明性和典型性。用一個通俗的比喻來解釋體裁,好比是量體裁衣,根據不同的體型,來剪裁不同的款式。比如一面大的壁畫製作,用一幅小的冊頁體裁就不適當。又如前面提到的《蕭翼賺蘭亭》,用人物畫的體裁就比較好,而《長江萬里圖》,當然是用山水畫的長卷形式為佳。而各種詠梅的詩意畫,則用花卉驚現為貼切。

在人物、山水、花卉諸種形式和體裁中又分有工筆、寫意、重彩、水墨等等的不同。作者當確定畫的主題之後,都應從內容出發,跟著就要考慮所要使用的體裁。諸如長幅還是短幅,是用大場面還是用特寫之筆。

六、學習中國畫要注重兩個基本功

第一、臨摹。中國畫在其形成過程中,有許多的傳統表現手法,掌握這些方法,一個經常使用的辦法,是臨摹前人作品和老師的畫稿。有相當造詣的國畫大家,必須經數十年的臨摹和體驗,才感到對繪畫有較充分的把握。

第二、造化為師。生活中的豐富環境,是畫家最活的畫本,畫家應在生活中不停地磨練自己,國畫家常講求以造化為師,只有從這個豐富的寶藏中,才能開發出藝術的瑰寶,得到自然界的啟示,收集廣泛的素材。

兩個基本功相輔而行,不可或缺,只臨摹前人的稿本,日子長了,失去獨自創造的能力,如果只靠寫生的東西,則常常失去傳統的筆致。

在畫家具有了很好的國畫臨摹基礎之後,生活則是最重要的了。清代畫家石濤說「筆非生活不神」,關在屋子裡瞑思苦想不行,缺點在於離開自己親自收集來的形象,對人物的性格、精神面貌全無所知,這種形象就會概念化。反之,你在生活中畫下最熟悉的人物,一閉上眼,人的精神氣質、音容笑貌、都會不呼自出,就會生動得多。

就拿畫人來說吧,工人和農民,雖然都是勞動者,而從個性和氣質都不相同,這些就需要在生活中默默的研磨才能脫穎而出。畫山水花鳥,也同樣離不開實地旅行寫生和體驗。當然作為一個藝術工作者,除了筆墨和生活基礎之外,對於人品道德的修養,尤其不可忽視。過去人們常講的書如其人或者說畫如其人,即指一個畫家的人品和修養,常常自然流露於筆端。

清,王星在《東庄論畫》一書中說:「學畫者先貴立品」。清,沈宗春在《齊舟學畫編》中說:「筆格之高下,亦如人品」,「心畫形而人之邪正分焉」。都足以說明,書畫評論家,對畫家的藝術水平高低之外,還要全面的分析畫家人品道德,只有那品藝雙馨的畫家才值得人們學習和尊重。

七、學習中國畫要做到從「心」開始

要有熱愛之心。要學畫,就要首先熱愛繪畫,以此才能學好中國畫;

要有堅韌不拔之恆心。無論是什麼時間、無論是什麼條件都能堅持,無論是什麼困難都能堅持,雷打不動、持之以恆,堅持數年、數十年必有好處;

要有不恥下問的虛心。要潛心學習、虛心好學。向書本學、向實地學、向他人學。

要有不達目的不罷休的信心和雄心。

同時要去除私心、躁心和貪心,做到腦勤、耳勤、眼勤、手勤、腿勤,多實踐、多分析、多研究,就一定能夠不斷地取得進步。

推薦閱讀:

一代國畫大師李可染為祖國山河立傳
青山積翠丨黃國峰國畫作品欣賞
國畫技法彙編(一)
【國畫】傳世《清代卷繪畫作品欣賞》山水篇(5)
郭學忠國畫

TAG:學習 | 常識 | 國畫 | 頭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