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才是孩子們真正的「起跑線」!
「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這個口號被很多父母奉為真理,也被不少教育培訓機構拿來忽悠。擇校風的推高、奧數熱的泛濫、學校承載的期待,莫不與「起跑線」論有很大關係。現在,我們有必要正本清源,搞清楚真正的「起跑線」究竟在哪裡?
(一)真正的「起跑線」在家庭教育
不同的人對「起跑線」的理解不同。有的父母認為,「起跑線」是幼兒園教育;有的父母認為,特長班、補課是「起跑線」,別的孩子在補課,自己的孩子不補課,就輸在「起跑線」上了。作為學校,也常常在喊不要讓學生輸在「起跑線」上,而學校對「起跑線」的理解也是不同的,有的認為是奧數,有的認為是特長。那麼真正的「起跑線」到底在哪裡呢?我認為,真正的「起跑線」,不在幼兒園,不在小學、中學,而在家庭。家庭教育才是真正意義上的「起跑線」。
作為父母,在孩子成長的全過程中,扮演的最重要的角色就是「教師」。因此,父母對孩子的影響是巨大而深刻的。毫無疑問,父母的行為、觀念等,都是孩子模仿和學習的對象。父母對待事物的態度和方法,影響著孩子的態度和方法。比如,如果在公共汽車上遇到老人,父母總是讓座,那麼這個行為就會影響到孩子,再遇到類似情況,孩子也會讓座。反之,孩子則會效仿父母的做法,導致愛心缺失。這就是家庭教育對孩子成長重要性的體現。
一個孩子,在長大成人離開家庭之前,在家庭里的時間是學校的近兩倍,而且從一出生就生活在家庭的環境里。因此,如果一個家庭對孩子的教育存在缺失,將導致孩子無法養成良好習慣和優秀品質。如果要論「輸」與「贏」,家庭教育的好壞是關鍵。這也是為什麼說家庭教育是真正的「起跑線」的原因。
然而,在現實中,由於家庭教育存在誤區,導致孩子道德失范、缺乏愛心和責任的現象相當多。一些父母錯誤的認為,把孩子送到學校,教育孩子就是學校和老師的事,與家庭無關。還有的家庭,對孩子只是簡單地關心學習成績,而對孩子的心理困惑、遇到的問題、成長中的煩惱、與同學之間遭遇的人際關係緊張等,則視而不見,這是家庭教育缺失的典型表現。在這樣的家庭成長起來的孩子,往往難以溝通,內心冷漠,缺乏應有的交往能力。
家庭教育具有特殊性,是其他教育形式所無法替代的。家庭教育作為改善育人環境的重要陣地,家庭教育現代化作為整體推進基礎教育現代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已經成為促進孩子健康快樂成長和教育事業和諧發展不可或缺的因素。因此,如果沒有父母素養的提高,如果沒有家庭教育現代化相配套,所謂優質教育、教育現代化,都是不完整的,是存在巨大缺陷的。
所以,家庭教育的當務之急是提高父母的教育素養,轉變父母的教育觀念,形成對子女正確的教養態度,培養父母教育子女的能力,改善父母的教育行為,營造孩子健康成長的良好家庭育人環境。
(二)不上培訓班不是輸在起跑線上
有一些父母說,孩子處於學齡前階段還能堅持自己的教育價值觀,沒有把孩子送去上各種培訓班,可孩子上了小學以後,看到周圍越來越多的父母給孩子選擇了各種音樂、繪畫、學科培訓班,自己感覺沒有辦法再堅持下去了,覺得特別孤獨,而且可能還有未來的風險。
這是一場賭博,一面是應試教育,讓孩子完全按照這個路子來走,來適應。另外一面就是素質教育。那麼,把賭注押在什麼上面呢?我是這樣想的,你把賭注押在應試教育上,輸了就全盤皆輸,連素質也沒有了,贏了也不過是贏的是速度——應試教育,一個比較有利的地位,但是最後是不是有成效還很難說。如果押在素質教育,輸了無非就是應試上面吃點虧,但是我覺得贏了最重要的東西。一個人將來路長著呢!我相信素質好的人,最後他贏是真正的贏,如果應試好、素質不好的話,贏也是表面的。在目前應試教育的大環境下,我覺得做父母的要找到一個平衡點,讓孩子「既要考出好成績,又要全面發展」,在努力把現實和未來兼顧好的情況下,更多的著眼未來。
(三)德國人故意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
德國幼兒園沒有年級,所有年齡的都混在一起。德國小學都是半日制的,下午沒有課,只有課外活動,英語三年級才開始學習。小學四年級畢業,根據老師推薦升學,學習技工,中專或者上以後能上大學的文理中學。上大學的比例還沒中國高……然而,為什麼8200萬的德國人分享了世界上一半的諾貝爾獎?答案竟然是——不要過早過度開發兒童智力,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
1、把孩子看成一粒種子:德國人抱孩子方法奇特,孩子跨坐在爸爸的一隻胳膊上,紅撲撲的小臉朝外,後背貼著爸爸的胸口,小胳膊小腿向外伸著,樣子好像浮在水面上的小青蛙。在瑟瑟的寒風中,「狠心」的父母不給小孩過多的遮蓋,還不慌不忙地走出幼兒園。
德國人把孩子看成一粒種子,他們需要自然的生長環境,不可過於控制,給孩子留下盡量多的自由發展空間。比如,抱孩子時孩子的臉朝外,眼睛和大人的視野基本一樣,小手小腿可以自由地活動,全身能充分地與陽光和空氣接觸,有利於他們適應自然環境,茁壯成長。
2、「殘酷」教育:德國人認為,孩子長大了早晚要退出父母自闖一片天地,與其讓他們面對挫折惶恐無助,不如從小摔摔打打,「撞」出面對人生的勇氣和本事。因此,「殘酷」教育在德國的幼兒教育中成為流行驅勢。
我曾參觀過德國的一所幼兒園。幼兒園是一座兩層小樓,室外有大片的活動場地,草地、沙地、石頭地……卻沒有看到國內常見的塑膠地。孩子們在戶外活動時膽子很大,登梯爬高一點都不含糊。老師們則站在遠處觀察,不怎麼干涉。我發現雖然天氣寒冷,但是在室外玩耍的孩子卻看不到穿棉衣或防寒服,頂多穿一件絨衣,也有隻穿半截袖上衣、短褲或短裙。看著我大驚小怪的模樣,陪同我的老師解釋說:「幼兒應該比大人少穿點衣服。他們精力旺盛,幾乎可以用來發電。活動量大容易出汗,穿多了反而容易感冒。臃腫的服裝還會影響孩子們的活動。」
3、從不強迫孩子:德國人從來不喂孩子吃飯,如果孩子餓了,自己會主動吃的。哪個孩子現在不會自己吃,下次就會了。孩子不會做的事,老師只在必要時給以言語或者行為上的鼓勵和暗示,大人不強迫他們做什麼,也不包攬,因為那樣可能會抑制孩子獨立行為的發展。幫孩子完成某些事,日後孩子就只會做那些別人做過的事,而缺乏創造性。
4、學前教育破壞想像力:與歐洲相反,中國的孩子在幼兒園期間已經把小學一年級的知識基本上都學完了,人們有理由擔心,歐洲的孩子在起跑線上已經輸給了中國的孩子。其實,這樣的擔心是多餘的。歐洲人普遍認為,孩子有自身的成長規律,他們在相應的階段要做相應的事情。表面上看中國的學前教育和基礎教育很紮實,但孩子們的想像力和思考能力已經被破壞掉,由此造成了孩子被動接受知識而疏於主動思考的習慣。
5、憲法禁止學前教育:通過國家介入,禁止對孩子過早開發智力,避免將孩子大腦變成硬碟,留給孩子大腦更多的想像空間。孩子在小學前「唯一任務」就是快樂成長。原以為在德國只有幼兒園的孩子不允許學習專業知識,後來才發現上小學的孩子也不能學習額外的課程,即使這個孩子的智商超過同齡人。來自科隆的桑德拉寫到:「今年我兒子7歲,我向學校老師提出,能否額外教他一些東西,因為他5-6歲的時候就自己在家學會了基本的閱讀、書寫和簡單的數學計算。老師表示反對並說:您應該讓您的孩子與其他孩子保持同步。」
如果說在上學前對孩子非要進行「教育」的話,那「教育」的重點只有三個方面:①基本的社會常識,比如不允許暴力、不大聲說話等。②孩子的動手能力,在幼兒園期間孩子會根據自己的興趣參與手工製作,讓他們從小就主動做具體的事情。③保護孩子情感胚胎,培養情商,培養領導力。原以為只有德國才有如此奇怪的規定,其實歐洲有關國家對待小孩子的做法基本上大同小異。
本文編輯自《最好的家教不是教》
掃描二維碼,關注「佛山未檢」,獲取更多佛山未檢資訊
推薦閱讀:
※在你記憶里,你老爸或老媽影響你最深的一句話或一件事是什麼?
※電鋸易懂新好文三聯發「性教育到底該怎麼辦?」「未來的孩子會怎樣?」「社會化撫養是啥?」
※大學教育需「德」「法」並舉(新論)
※過目不忘是種怎樣的體驗?
※我們的教育到底怎麼了? 我們的教育到底怎麼了? ——副校長與學生對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