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沫背後的理性與非理性

21世紀經濟報道  2007-08-20 15:05:11

  周業安      無論是門切斯的群氓心理、麥基的群體性癲狂,還是希勒的非理性繁榮,都對讀者有一定程度的誤導!因為他們都把非理性行為當作是一種普通百姓的常態,卻忽略了人們更多地表現出來的理性的一面。      投資者就像蝗蟲?    泡沫的玄妙之處就在於,只有當它破滅後,人們才真正認識到。經濟學家總是說,泡沫是無法預測的。這意味著事前無法感知泡沫。是我們缺乏判斷力還是原本就瘋狂?抑或是其他的一些因素所致?無論如何,人們對泡沫充滿了好奇,也就有了後來許多的奇思妙想。在對泡沫的諸多解讀中,最具煽動性的就是非理性一說。看看羅伯特·門切斯(《市場、群氓和暴亂》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2006年)的描述吧。他寫道:「泡沫市場各不相同,卻極為相似。當一切蓄勢而發時,投資者便開始一擁而上,形成沿途橫掃一切的群氓心理;當群氓心理最終上升到某個未知高度時,人們出現恐慌,大家又開始急急忙忙地尋找出路。」(門切斯,第37頁)。  在門切斯的筆下,普通投資者如同蝗蟲一般,黑壓壓的一大片,撲向股市,讓人心堵得很。我真奇怪,為什麼不把投資者描述成候鳥呢?歸去來兮,周而復始。不過,無論是蝗蟲式的,還是候鳥式的,都是生物界一種理性的反映,而不是門切斯筆下的非理性。蝗蟲是朝有食物的地方撲,而候鳥更是會選擇一條最佳的生存、繁衍和成長路徑,用經濟學的術語來說,這些動物似乎都經過動態規劃的!而按照門切斯的描述,具有群氓心理的投資者實際上連一般的動物都不如,因為在群氓心理驅動下,投資者都用不著思考,更談不上動態規劃,反正別人撲上去了,自己也就撲上去,管他搶到什麼股票呢,隨大溜就行。就這麼一撲,股市就瘋漲了。生活就這麼簡單。  對群氓心理的看法並不是門切斯的發明,從大家引用的文獻來看,較早的應該就是麥基的書。麥基在那本《非同尋常的大眾幻想與群眾性癲狂》中,一開始就講了歷史上三個最有名的泡沫傳奇——荷蘭鬱金香狂熱、南海泡沫和密西西比泡沫。關於這三個泡沫我們上期文章已經說了,加伯教授通過大量的數據和歷史資料證明,根本不存在鬱金香熱這一事件,該事件是麥基憑藉一些二手資料杜撰出來的,像編電視劇一樣。當然,麥基不認為自己在杜撰,也許他所掌握的材料就是如此。無論如何,麥基做了另一個舉動,就是在描述三大金融市場泡沫的同時,還討論了各種社會性群體事件的誘發者,比如聖物崇拜、預言家、鍊金術、占卜術等等,說白了,就是一些神魔鬼怪的故事和說法,居然吸引了大量信徒。麥基據此把這些信徒的行為稱為「群眾性癲狂」,它來自大眾心理。    「非理性繁榮」與泡沫    麥基的這種對比非常有殺傷力。儘管他沒有給出金融市場泡沫的理論解釋,但通過後面的一系列社會事件的描述,無疑給出了一個清晰的答案,那就是鬱金香也好,約翰·勞的宏偉金融計劃也好,都不過是類似一種巫術的東西,被用來蠱惑人心,從而使人喪失理智,乖乖地把錢掏出來,送給別人。結果,金融市場的泡沫就是某些人實施的催眠術,把大眾投資者都催眠了。門切斯想學麥基,所以也寫了很多這方面的例子。也許麥基和門切斯把投資者描寫得太弱智,所以他們的書在國內出版後並沒有引起太大關注。從大眾心理來解讀金融市場泡沫的最有影響的著作當屬羅伯特·J.希勒的《非理性繁榮》(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4年)。這本書引起關注在我看來有兩個原因:一是希勒詳細解釋了泡沫背後的大眾心理基礎,給出了理論邏輯,不像麥基和門切斯僅僅是一種泛泛描述;二是希勒主要以納斯達克市場曾經的泡沫為例證,大家記憶猶新,感同身受。也因為希勒這本書,使得現在人們一談到股市指數攀升,就用「非理性繁榮」一詞,似乎這個詞把泡沫背後所有的秘密都揭示了出來。  和麥基不同,希勒是耶魯大學的金融學教授,受過嚴格的專業訓練,並且他的妻子弗吉尼亞·希勒是一名很專業的心理醫生,據說希勒的很多想法是經過和妻子的討論後才形成的。這就無怪乎希勒的著作所顯示的心理學功底很正宗。希勒試圖證明的是,金融市場泡沫來自投資者的認知偏差,在股價上升期間,或者經濟景氣期間,再或者出現某個新事物時,人們會表現出異乎尋常的過度信心,也就是對未來表現出一種過度樂觀的狀態,這種樂觀使得投資者會高估未來價格上漲的空間。同時,投資者的樂觀情緒會相互傳染,媒體和分析師等也在其中推波助瀾,結果在市場上就會形成某種「信息瀑」,加劇投資者認識上的錯誤。結果,在投資者個體認知出現偏差,再加上從眾行為的助推下,金融市場的泡沫就越吹越大,如同一個處於極限的氣球,稍微一點點外來的風吹草動都可以使其破滅。無論何種原因,一旦股價出現下挫,投資者又表現出過度悲觀的情緒,同樣也面臨從眾行為的助推,結果導致市場過度調整。也就是說,投資者的心理和從眾行為導致牛市更牛、熊市更熊,是一種不正常的波動。  希勒用兩個相鄰飯館的例子形象地說明了從眾行為的作用(希勒,第153頁)。假如一個地段有兩家新開的飯館,甲店和乙店,此時張三作為第一個顧客並不清楚哪家更好,只是隨便找了一家,假如張三找了甲店,進去吃了。隨後李四正好要下館子,看到張三在甲店吃,乙店沒有客人,李四就在想,甲店肯定更好,不然為何乙店沒有客人?於是李四也進了甲店吃,等到王五來吃飯,更是如此,看到甲店有兩人,乙店是空的,王五也會選擇甲店,如此這般,結果甲店就這樣火了起來。這就是心理上的正反饋,也正是前面說的信息瀑的作用。甲店和乙店誰好誰壞不重要了,重要的是誰擁有第一個客人。希勒的這種觀點代表了行為金融學的觀點。行為金融學是從上世紀80年代興起的解釋金融現象的理論,相對於以前占支配地位的有效市場假說,它從人們的心理特徵出發,來推測人們的行為,以此進一步推測經濟現象。    群體的非理性是偶發現象    按照行為金融學,投資者要買股票就要看別人買什麼,如同選美一樣,誰漂亮不重要,重要的是哪個人最被人們看好。大名鼎鼎的凱恩斯就是持這個觀點,據說他做投資非常成功。而按照有效市場假說,買股票唯一的標準就是公司現金流,只有具備持續穩定可觀的現金流的公司才值得投資。可見,行為金融學把金融產品價格變化和投資者情緒聯繫在一起,而有效市場假說僅僅關注市場的基本面的變化。兩種理論孰優孰劣,直到現在還是爭論不休。我們且不去管理論的爭論。就行為金融學本身來說,其本意無非是指出人們在決策時候的某些局限性。它的基礎來自諾獎得主卡尼曼等人的研究,這項研究可以追溯到另一諾獎得主西蒙。卡尼曼是一個心理學家,他和特維斯基合作,針對人們的經濟決策做了一系列的心理學實驗,發現人們的決策有兩個明顯的特點:一是採取啟發式決策;二是有明顯的框架效應。前者是指決策的時候可能會依賴經驗、直覺、對他人的模仿以及衝動等等;後者是指人們決策時受到各種情景和問題描述的影響,比如看到濃眉大眼的就認為他是正直勇敢,因為電影里這種人都是俠客和革命者等。  卡尼曼等人的研究實際上是對西蒙早期有限理性觀點的一個具體化。強調這一點非常重要。我想指出,無論是門切斯的群氓心理、麥基的群體性癲狂,還是希勒的非理性繁榮,都是對讀者有一定程度的誤導!因為他們都把非理性行為當作是一種普通百姓的常態,卻忽略了人們更多地表現出來的理性的一面。理性是一個社會有序的基礎,也是一個社會不斷進步的動力。群體的非理性不過是一個偶發現象而已。希勒自己在書中也注意到,每一次泡沫都伴隨著某種新鮮事物(希勒,第1和5章)。他寫道,1881年之後的四次主要市盈率高峰中,第一次出現在1901年6月,當時火車、自動化技術、無線通訊、電力等正在興起,從某種意義上說,高科技時代、電腦時代和太空時代已經到來。1929年9月迎來了第二次市盈率高峰,當時則是電氣化走出大城市向全國擴展的時代。1966年1月迎來第三次市盈率高峰,當時廣播電視開始普及,並且美國經歷了一次生育高峰。到2000年,第四次市盈率高峰到來,當時面臨全球化的浪潮,以互聯網和生物技術等為代表的高新技術嶄露頭角。歷史就這樣重複著,每一次市盈率高峰過後就是泡沫破滅時。  希勒把這種周期性的泡沫複發症看作是非理性繁榮的重現,但他沒有解釋:為什麼每次泡沫都是出現在某些重大變革的起始期?如果一種新技術刺激了投資者的信心,導致投資者癲狂,那麼我們同樣可以說,新技術充滿不確定性,同時又充滿發展的期待,人們理性地看待它,賦予其更高的價格。如同前文提到的加伯對鬱金香價格的分析一樣,任何新產品都存在一個價格從高走低的周期,因為稀缺性逐步遞減,產品由新變舊了,這符合標準的經濟學理性決策模型的預測。如果從基本面也能解釋希勒的發現,那麼非理性繁榮的說法是否成立呢?按照標準的行為經濟學的解釋應該是,人們是理性的,但有某種局限。如果一個事物的前景越是不確定,人們獲取的信息就越少,也就越可能出現判斷失誤。對眾多的新事物來說,有些人會偏樂觀,也有一些人會偏悲觀,不同的人的觀點的交流會在一個較長時期形成對該事物的正確判斷,結果價格最終回歸基本面,但在價格回歸過程中會有劇烈的波動。現在越來越多的經濟學家承認,人是理智和情感的綜合體。正因為如此,這個世界才豐富多彩。


推薦閱讀:

區塊鏈:第一個高(泡)峰(沫)後,要邁幾道坎?| 區塊鏈
泡沫軸的使用指南
漲知識丨泡沫鋁應用大全
通脹之後我們將面對什麼?
一定要小心你池塘里的那些泡沫!

TAG:泡沫 | 理性 | 背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