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鳴:甲午戰前的中日關係

姜鳴:甲午戰前的中日關係 發布時間:2014-04-21 10:03 作者:黃曉峰

  十九世紀後半葉,清廷中的洋務派人士在軍事和經濟領域推行了很多現代化的舉措,期待中國「先睡後醒」,求強求富,但甲午戰爭的失敗表明,當時的中國,離真正的改革還很遠。請您先談談中國「睡獅」和「先睡後醒」的情況。

  姜鳴:我們知道,「睡獅」的提法來源於拿破崙。1793年,英國國王派遣馬戛爾尼使團訪問中國,急欲打開與中國貿易的大門,但他們的要求遭到乾隆皇帝的拒絕。1816年,英王再次派阿美士德來華商談貿易。他抵達天津口外時,嘉慶皇帝告訴地方官員,「如要求開通商口岸,嚴辭駁斥,筵宴遣回,不使其入京。」後來他又因跪拜禮儀而與中方糾纏許久,不被待見的阿美士德只好怏怏地踏上歸途。

  阿美士德在回國途中經過聖赫勒拿島,拜訪了在滑鐵盧慘敗後被監禁在那裡的拿破崙。他講述了自己在華的經歷,認為只有戰爭,才能使中國明白打開國門對雙方都有好處的道理。拿破崙評論說:「要同這個幅員廣大、物產豐富的帝國作戰是世上最大的蠢事。」他說:「開始你們可能會成功,你們會奪取他們的船隻,破壞他們的軍事和商業設施,但你們也會讓他們明白他們自己的力量。他們會思考;他們會建造船隻,用火炮把自己裝備起來。他們會把炮手從法國、美國甚至倫敦請來,建造一支艦隊,把你們打敗。」阿美士德反駁說:「中國在表面強大的背後是泥足巨人,很軟弱。」拿破崙指出,中國並不軟弱,它只不過是一隻睡眠中的獅子。「獅子睡著了連蒼蠅都敢落到它的臉上叫幾聲。中國一旦被驚醒,世界會為之震動。」

  七十年後,1887年,剛從駐英公使任上卸職,回國擔任總理衙門大臣的曾紀澤,在香港《德臣西字報》發表《中國先睡後醒論》,表明中國奮發圖強和謀求國家和平的正義立場,在國際上產生了很大影響。曾紀澤同樣使用了睡覺的概念。他說國與人無異,人有幼年壯年老年,亦有一息待盡。歐洲人認為中國衰微終至敗亡,其實中國不過似人酣睡,固非垂斃。「沿至道光末年,沉睡之中國,始知己之境地,實在至危至險,而不當復存自恃鞏固之心。」《南京條約》簽訂後五口通商,「略己喚醒中國於安樂好夢之中,然究未能使之全醒。尚須庚申圓明園之火焦及眉毛,俄國之僭伊犁,法國之吞東京(越南),始知歐洲人四面逼近其地,勢極形危險」。

  曾紀澤指出,1860年後,李鴻章整頓中國軍務,日有起色。今如他國再有戰事,中國終不至有庚申之禍。他認為:「中國能順受其顛沛,而從中漸復其元氣,如帆舟之航海,將狂風所損壞之物,悉從船面拋去,修整桅舵,以將殺之風,作為善風,乘之穩渡。」這樣的國家,不可稱之為將亡之國。

  曾紀澤兼任幫辦海軍事務大臣。他出使英國時,主持訂購了「致遠」、「靖遠」號巡洋艦。他對於中國新式海軍的振興寄予很大的期望。曾紀澤死於1890年,他沒有想到,甲午戰爭中北洋海軍會全軍覆沒,中國這頭睡獅尚未真正蘇醒。

  甲午戰爭因朝鮮而起,在甲午之前,琉球、越南、緬甸等藩屬相繼失去,清政府也都不了了之,怎麼對朝鮮如此看重呢?

  姜鳴:這是因為歷史上,朝鮮一直同中國有著緊密的聯繫,也因為朝鮮緊挨著滿清興起的滿洲地區。清政府別的藩屬國都可以放棄,但就是朝鮮不能退讓。李鴻章很早就看出朝鮮半島將成為列強爭奪的是非之地。當時在朝鮮角逐的,主要是五股力量:一是欲奪取朝鮮為領地的日本,二是想在遠東拓展的沙俄,三是力阻俄國勢力南下的英國,四是主張「門戶開放」的美國,五是力保朝鮮藩屬地位和東北地區穩定的中國。李鴻章主張朝鮮對各國均等開放以形成平衡,同時也做了軍力上的準備。從北洋水師到北洋海軍,其主要軍事行動,都和朝鮮的局勢有關聯。為了應對朝鮮的內亂和日本勢力的滲透,1882、1884、1894年,中國曾經三次出兵干預,前兩次都恢復了朝鮮的秩序,第三次卻失敗了。

  日本自己也曾面臨列強的威脅,為什麼對東亞近鄰卻有如此的侵略性?

  姜鳴:當中國面臨西方列強入侵、亡國滅種的生存危機時,隔海相望的日本也遇到相同的挑戰,兩國對於西方的回應幾乎是同步的。在走向現代化的道路上,日本把效法西方、「脫亞入歐」、政治改革列為國策,通過明治維新,消除藩封割據,完成了中央集權和君主立憲政體。又把海外擴張,以朝鮮為跳板,踏上中國大陸,繼而征服世界作為其發展的具體步驟。

  幕末時期,日本思想家吉田松陰提出「得失互償」的攘夷保國之策,主張在與歐美和好的同時,將失之於歐美者,取之於鄰國。吉田的這種主張,通過他主辦的「松下村塾」,影響他的弟子。而明治維新的許多重要政治家,如伊藤博文、木戶孝允、山縣有朋、井上馨,都深受這種思想的影響,成為明治維新後日本的最高國策。

  日本方面,吞併朝鮮的戰略應該是很清晰的,這與清政府對比很強烈吧?

  姜鳴:日本很早就在作戰爭準備。甲午戰爭是日本挑起的。善於抓住機遇對外擴張,實現其國家戰略,是日本的特點。

  從地緣政治上講,日本要向外發展,無論北上亞洲大陸,還是南下海洋,都要解決朝鮮問題、琉球問題和台灣問題。有鑒於此,1869年新成立的外務省,主要為解決朝鮮問題,向日本政府提出並獲准通過了「日清交涉先行」的方針。1871年9月13日,中日兩國政府代表在天津簽訂《修好條規》和《通商章程》,並於1873年4月30日在天津交換了批准書。通過簽訂這個條約,日本第一次獲得了在亞太地區與中國的平等地位,並為打開與朝鮮的關係創造了條件。

  這時,日本國內「征韓論」盛行,並於1873年達到高潮。當時主持日本政府的西鄉隆盛,就是一個堅定的征韓派。1876年2月,日本強迫與朝鮮簽訂了不平等的《江華條約》,打開了朝鮮的大門,邁出了登上大陸的第一步。同時也否定了清朝與朝鮮的藩屬關係,開始打破了東亞「華夷秩序」。1882年又借口「壬午兵變」,與朝鮮簽訂《濟物浦條約》,取得了向朝鮮的駐兵權,並第一次向亞洲大陸擴張軍事力量。「甲申政變」失敗後,日本又與中國於1885年簽訂了《天津會議專條》,獲得了將來出兵朝鮮的依據。

  在「征韓論」盛行之時,日本的「征台論」也興盛起來,並且是與吞併琉球的戰略相關聯的。1874年,日本借口台灣土著殺害琉球船民事件,派兵入侵台灣島,同時在北京與清政府交涉。中日簽訂《北京專條》,中國政府支付五十萬兩白銀,換取日本從台灣撤兵,並將琉球船民稱為「日本國屬民」。侵台之役是明治政府成立後首次針對中國的用兵,它不但踐踏了中日《修好條規》,更為日本吞併琉球創造了條件。1875年,日本決定廢止琉球向中國的朝貢關係。1879年又決定廢琉球藩,改為沖繩縣,琉球國覆亡。

  1880年代,日本思想家福澤諭吉提出著名的「脫亞入歐論」。伴隨著明治初期「富國強兵」政策的實施和擴軍備戰,日本在與歐美列強修好的同時,以武力從南、北兩個方向向亞太地區擴張的對外政策已經比較明朗。而這樣的政策,矛頭最終指向中國。1887年,參謀本部第一局局長小川又次提出《征討清國方略》,其中提到:「自明治維新之初,常研究進取方略,先討台灣,干涉朝鮮,處分琉球,以此斷然決心同清國交戰。此國是實應繼續執行。」這就把明治維新以來日本的國策 ,進行了最好的表述。

  日本的這種擴張意識令人印象深刻。記得山縣有朋還提出了「主權線」和「利益線」的概念。

  姜鳴:1889年12月,日本根據「明治憲法」組成了山縣有朋內閣。1890年3月,山縣在他的對外政策意見書中,提出了「利益線」的主張,即在防守日本固有領土疆域的「主權線」之外,還必須保衛「利益線」,並指出日本「利益線的焦點」是朝鮮,與此相關的還有中國、琉球、越南、緬甸。山縣有朋在日本第一屆國會上發表施政方針的演說,公開了他的「維持國家獨立、伸張國勢」的對外主張:「蓋國家獨立自衛之道有二:一曰守護主權線,二曰保護利益線。所謂主權線,乃為國之疆域。所謂利益線,乃與主權線之安危密切攸關之區域。如若不保主權線及利益線,則國將不國。方今於列國之間,欲維持一國之獨立,獨守主權線已不足,非保護利益線不可。」標誌著作為近代日本國策的以大陸政策為主體的亞太政策,在十九世紀九十年代初期,即甲午戰爭以前已基本形成。

  中國方面當時是否意識到日本的挑戰呢?

  姜鳴:中國政治家很早就看出日本崛起對中國生存的威脅。在民族存亡的競爭中,日本將成為中國的最主要的假想敵。1874年底,李鴻章就指出:「泰西雖強,尚在七萬里以外,日本則近在戶闥,伺我虛實,誠為中國永遠大患。」為了防禦日本侵略,他疾呼重視海防,組建北洋海軍。他說:「今日所以謀創水師不遺餘力者,大半為制馭日本起見。」

  人們常常引用李鴻章1876年1月24日會見日本使臣森有禮的一番很有意義的對話。李問:你怎麼看中西學問?森答:西國所學十分有用,中國學問只有三分可取,其餘七分仍系舊樣,已無用了。李問:日本西學有七分嗎?森答:五分尚沒有。李問:你們連衣冠都變了,怎說沒有五分?森答:這是外貌,其實在本領尚未盡學會。敝國上下俱好學,只學得現成器藝,沒有像西國從自己心中想出法兒的一個人。李鴻章沉思道:久久自會有之。

  但大家很少引用他們後面繼續的對話。森說:據我看來,和約沒甚用處。李反駁道:兩國和好全憑條約,怎能沒用?森說:和約不過為通商事可以照辦,至於國家舉事只看誰強,不必盡依著條約。李說。此是謬論!恃強違約,萬國公法所不許。森說:萬國公法亦可不用。李說:叛約背公法,將為萬國所不容。他還指著桌上酒杯打比方說:「和」是和氣,「約」是約束人的心,如這酒杯,圍住了,酒就不會泛溢。森答:和氣無孔不入,有縫即去,杯子如何攔得住呢?

  從他們的對話中可以清楚地看到,日本政治家信奉叢林法則,他們早將國際法看透了。

  您剛才指出,清政府建設海軍的主要目的就是為了對付日本,可是面對日本在戰略上的步步緊逼,我們似乎看不到清政府在軍事、外交方面的準備?

  姜鳴:準備還是有的。從1874年至1894年間,中日兩國的軍事對峙或衝突共有四次:1874年日本借口琉球船民被台灣土著居民殺害出兵台灣,清政府以支付五十萬兩白銀的代價換取日本退兵;1879年日本廢琉球國改設沖繩縣,清政府雖多次談判交涉,最終卻不了了之。這兩次事件促使清政府重視海防,發憤建設海軍,並使中國在中日海軍發展競賽中超出日本。在1882年朝鮮「壬午事變」中,由於中國海軍迅速運兵入朝,把朝鮮攝政王大院君抓到保定,非常強勢,遏止了日本介入的企圖;1884年朝鮮「甲申政變」,清軍再次入朝,使得日本擬趁機侵略朝鮮和中國的企圖無法實現。此外,北洋海軍的主力艦隻還在1886、1891、1892年三次訪問日本,向日本展示中國鐵甲艦的威力。

  在「壬午事變」的時候,中國比日本要強得多。但是日本單獨與朝鮮談判,提出「暴民」曾造成日本僑民的死傷,要求朝鮮賠償。朝鮮政府答應賠償,並答應保護日本僑民、允許日本在朝駐兵。對於這次朝日交涉,張佩綸是堅決反對的,他說日本人憑什麼提那麼多的要求,我們索性發兵打到日本去。但李鴻章拒絕打仗,他認為這是不可能的。

  「甲申政變」是指1884年12月朝鮮發生的流血政變。以金玉均為首的親日的開化黨人暗殺守舊派大臣,佔領王宮,主張改革內政,脫離中國獨立。袁世凱率駐朝清軍鎮壓了政變,但日本借口日本公使受到攻擊,使館被焚燒,而與朝、中展開交涉。最後,伊藤博文來華談判,簽訂《天津專條》,確定中日均從朝鮮撤兵;今後朝鮮有事,兩國或一國要派遣軍隊,應先行知會對方,一俟達到目的,應立即撤回。李鴻章認為雙方照約退兵,於全局有益,卻沒料到這個條約為後來甲午戰爭爆發埋下了禍根。

推薦閱讀:

八字中十神的生克關係
杜特爾特能否讓中菲關係軟著陸
劉亮佐與陳瑾什麼關係?
婆媳關係之經驗淺談
求關於人際關係

TAG:中日關係 | 中日 | 關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