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音希聲 一、母音老人書信 答北京某居士
頂禮根本上師母音老人:
近來碰到點逆緣,一直子氣得我妄念紛飛,膩透了,想儘快搬家去凈土。雖明白諸法皆幻,生生死死就是不生不滅的道理,卻仍有所希懼。
【母音上師批語:唉!要成佛,不是圖舒服快樂,而是不怕吃苦。因為佛是入世度眾生的,不是厭世逃避的。佛是二足尊,須智慧福德二具足才行,你不吃苦度眾生,福德從何積聚?!沒有福德你又怎麼成佛?你更如何出離六道?!所以要出苦就要不怕吃苦,在苦難中鍛煉,才能將執著煉光,而恢複本性光明,才能出苦!】
頂禮根本上師母音老人:
上師,我修心密已有兩年多,其中收穫頗豐。以前許多所懼所愛,往往在驀然間已不成問題,令我有喜出望外之感。因此對上師和心密生起了很大的信心。
【母音上師批語:這的確是大收穫。我們修法為的是了生死出輪迴。生死之所以不了,是因對境生心,執著不放。今能無所懼,無所愛,則當下一念,生死無立腳處矣。】
另一方面,這段時間我經常稀里糊塗,對什麼事皆覺沒意思,但又沒有徹底放下,心頭市場悶悶的,理上雖然還明白此皆自性所顯現,卻又不能一觀即空。
【母音上師批語:這是你理雖明白,而八識田種子未凈,所以在事上未能徹底透過。修道人往往錯會,以為悟理即可不事修,殊不知明心見性,只了見惑,未破思惑,遇事仍不得力,須於悟後,在事上精勤鍛煉,除盡舊習,方才了事,不是一悟即了手也。有些人說悟了理就不要事修,真正害人,不但要修,還要更勤懇地修,將八識轉成第九、第十識,才可放手。】
最近做事難以投入,包括打坐亦痛切不起來,夫浮浮泛泛的,除了看《水滸傳》的時候。【母音上師批語:這就對了,非但做事要認真,不可馬虎,修法更要加緊,不時時觀照,心怎麼放空?習氣怎麼能了?!】就是沒全放下,所以提不起來。【母音上師批語:知道即好,趕快加緊用功,不可鬆懈。】
頂禮根本上師母音老人:
自滬歸京後,明確了一重道理:其實人真是自尋煩惱,輕鬆快樂是任何生命本有的,無條件的。用佛教術語來說,就是「本自圓成,何假外求!」只是這自尋煩惱的勁頭還挺強,所以難免打坐拜佛,對治對治。【母音上師批語:所說不錯,所以叫你在境上用功,將粘境著相的舊習改盡,亦即成佛了,不用對治,只時時凜覺無住即是。】
前幾日聽人說什麼「附體」之類的東西,覺得很可怕,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母音上師批語:都是自心作祟,哪有什麼鬼怪?若是心空連佛也無,還有鬼怪嗎?】
我近來對一切有相佛法都難以產生恭敬心,看得見的世界尚屬虛幻,堪布見的世界又如何讓人產生絕對信心呢?
【母音上師批語:你不要搞錯,相雖屬虛幻,但不是沒有作用。所以說非空非有,有即是空,空即是有,兩邊具不能住。天空之大,世界之多,現代科學尚不能測其端,只有佛眼明凈,一清二楚。你這樣學佛,真是越學越糊塗了!】
學佛的人如何搞好人際關係?
【母音上師批語:修法心空,人際關係如何搞不好?人際關係不好,都是自己執著不舍,主觀太深之故。】
另外,一直修法坐第四印,是否可以把種子翻光?
【母音上師批語:不可以,還須在事上磨練,不過打坐修法可以幫助你在事上透過去。】
頂禮根本上師母音老人:
從上海回來後即加坐,結果時常因身虛心煩進進退退,是不是應堅持加坐?
【母音上師批語:在用功過程中,要發生進進退退的煩惱現像,因八識田種子被般若火薰起,翻騰而使然。此時要頂得住,不被嚇倒,但如實感不支,也須稍放鬆,減少打坐的時間。】
雖然加坐,煩惱似乎並未因此減少多少,而且經常心頭髮悶,厭人恨己,是不是由於坐得太久了?
【母音上師批語:打坐應該是一種享受,無有半點煩惱,你倒煩悶欲絕,走到反面去了。似應調劑一下,去外面遊山玩水,再來打坐吧。多和知友談談交心也不失為一種調劑的好辦法。應病與葯,無有定法。總之,打坐用功,應該是心態平靜、安穩、舒適、而無煩惱,縱然種子翻騰,有進退失據之感,只要出聲持咒一番,即能安然無恙。「厭人恨己」是你心量小的舊習翻出來之故,趕快呵斥自己,放下這一切不應有的惡習。】
剛見上師時,覺得自己本來是佛,於一擊掌之剎那,明了自性本空,但幾個禮拜下來,煩惱又起,悶得很。
【母音上師批語:可憐生,出聲持咒以轉換吧。】
祝安。 弟子某某 頂禮
頂禮根本上師母音老人:
密宗都講「上師相應法」,請問上師,心密里的「上師相應法」如何修?如何保持相續?【母音上師批語:我們修的無相密,一切不住,無相可得,最相應。二六時中,行住坐卧。時時處處莫不如是,即為保持相續。更進一步,這相續的狀態亦不可得,相續之見亦不可得,才是真相續。】
於一切法如夢如幻,自己本來是佛,以及當下即是凈土略有體會,理上不疑,但不能堅固。這大約是定力不夠的原因。【母音上師批語:對!理可頓悟,但多生歷劫的積習難以卒除,須在事境上不斷地鍛煉,方能漸漸除盡而歸家穩坐。所以要悟後真修,不是一悟即完也。】
聽一位師兄說心中心第二印可以修成拙火定,具體的道理請上師講講,如何修呢?【母音上師批語:拙火定即是觀想自己的真火升起,說白了即是觀想法。你修心密,深入禪定,真火焉有不升起之理。】
一生證不生不滅的應注意什麼問題?應如何修?【母音上師批語:八個大字:念起不隨,不為境轉。】
滿千座後再繼續坐六印可以嗎?【母音上師批語:可以,定力不穩固的情形下,可以續修。】
《成就勝道寶曼集》談到:不要一意捨棄慾望,因為欲樂能灌溉和增益證悟及覺受。欲樂怎麼能有這種作用?
【母音上師批語:這是讓你生起歡喜心,感受良好,而更勇猛精進故。但如執著不舍,又將入魔或不得出欲界矣。】
要使定力成就,非於寂靜處無間斷地祈禱上師,一心專註地努力不可,這樣可能會省些時間?【母音上師批語:修法因人而異,無有定法。剛剛理悟的人,或初用功的人,似應在寂靜處打坐,但時時祈禱上師,似可不必,只一心專註用功即可。】一直打坐覺受極不穩定,如白天打坐和晚上打坐不同,現在是否到了克服這種障礙的機會?【母音上師批語:這是習慣問題。習慣早上坐的人,一旦改成晚上坐,或習慣晚上坐的人,一旦改成早上坐,皆感覺不好,不是時間有什麼好壞的分別,而是心理的感受不同,只經常轉換著坐,即平衡無別了。另外對於順逆境的考驗,確須用一種平常心來應對,不可順之則喜,逆之則惱,這是用功人應該注意的地方。】
我看《彌勒日巴傳記》與《岡波巴大師傳》,覺得與禪宗有很多相似之處。不過,藏密對悟後除習、起用,似乎要求比漢地嚴格得多,岡波巴大師說:坐破蒲團的瑜伽士與踏破草鞋的瑜伽士相比,前者為勝。而漢地禪宗則更重見地。對不對? 在事上磨練是否不需要「坐破蒲團」那種刻苦修定的精神?【母音上師批語:不對。這是兩地的根性不同,要求不同罷了。死坐很難破第三關。境上用功,破二關較難,但破第三關卻容易得多。但境上用功須有相當的定力,否則,隨境轉,那就完了。】
看《密勒日巴大師傳》,他在歌中反覆強調的是厭離心和山居禪觀,這是否是現代年輕人雖然學佛但一直未具備的,所以總有隔靴搔癢,蜻蜒點水之態?
【母音上師批語:現代人心多浮躁,確實應多打坐,加強定力,在任何境上皆不動搖,方有少分相應。切不可夸夸其談,說得做不得,以至誤人誤己。】
祝安 弟子某某 頂禮
頂禮根本上師母音老人:
「法性盡地」是什麼意思?心密里如何講即身成就?【母音上師批語:「法性盡地」即修到最後非但無法可得,即所謂法性亦不可得;非但神通不可得,連佛亦不可得,方是即身成就。】
聽說中脈及左右二脈通後就是報身成就,可有此說法?【母音上師批語:大大的執相。你如此修法,直到彌勒佛下世,亦無成就之望。】
祝安 弟子某某 頂禮
頂禮根本上師母音老人:
近日遇一師兄,見面欲給我破法執,並談到我不敢放手不修乃執著也。修心密法執體現在何處?
【母音上師批語:唉!關於此點真須仔細,不可瞞頇籠統。所謂法執者,是到了家,還執法不放也,如乘船過江,到了彼岸,當然棄舟登岸。如未到岸,先棄舟豈不成了溺死鬼?!你們北京有等人夸夸其談,以為功夫已到巔峰,無需再修了。豈知只是嘴裡說得歡,及到棘手事到來,即手忙腳亂,無法應付了。這不是未到岸即離舟落水了嗎?執法不執法,要看自己功力如何,是否已真到家,如只是理解,未予實證,還須執法修行;即使真正證悟,也須綿密保任,還是作功夫。不見六祖大師於證悟後還於獵人隊中隱修十五年之久,不是一悟即休。爾等北京同人難道根機特厚,道力倍充,能超過六祖與過去諸大禪德,不用做保任功夫了嗎?又難道做保任功夫即是法執了嗎?請於此三思!!!】
碰到逆緣是避開還是一試定力?
【母音上師批語:避開即不是好手,應隨力應付。】有了是非是解釋還是不理會?【母音上師批語:用功人無有是非。】
年輕人力透情關的訣竅何在?
【母音上師批語:用功人無有男女之見,更無情愛可言。如此關未破,還談什麼執不執法?】
祝安 弟子某某 頂禮
頂禮根本上師母音老人:
這段打坐漸覺平淡,觀照綿密些了,只習染很重,仍有走失的時候,象這種情況,加功打坐是否是捷徑?
【母音上師批語:眾生習染很重,不是一下即能除盡的,須不斷在事境中磨練,方能慢慢除去,打坐增加定力,確是不為境遷的要著。】
打七回來後,心境平淡了好多,只不過有些事仍粘著,其時明白,其力未充,難於頓斷。
【母音上師批語:人生如夢,都是夢中作息,各不自知。我們修法、說法,也是在做夢中佛事,無有實法,明乎此,則一切皆空花水月,何有粘染?但多生習染深重,非一知即能盡除,須不斷修法觀照,與自己習染做鬥爭,方能損之又損,而臻凈域。】
密勒日巴修證果位極高,已至「修行是個大妄念,不修亦是大妄念」的境界,但卻厭倦酬答施主,希望於雪山修行。為什麼?
【母音上師批語:其實話已說盡,無話可說了。還要請他說法,說一句無說之說:到雪山無人處,無話說時,看是什麼?!是什麼?會么?】
祝安 弟子某某 頂禮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