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理副職領導之間衝突的方法
副職領導之間相處,工作交往甚多,又存在潛在的競爭,因而產生這樣或那樣的矛盾與衝突是難以避免的。
這種矛盾同其他一切事物一樣,永遠處於一個不斷發展變化的過程之中。舊的矛盾解決了還會有新的矛盾產生,經過發展變化,新的矛盾又會成為舊的矛盾。這種矛盾一般都是內部矛盾,具有非對抗性的特徵,是完全可以通過雙方努力來化解的。
副職領導與其他副職的矛盾與衝突,可能是在個人意料不到的情況下發生的,因而可能猝不及防。也可能已經意識到矛盾和衝突遲早會到來,而當其來臨時,又張惶失措,意氣用事。
其實,不管多大的事件發生,鎮靜總比慌張更容易找到辦法。要找到解決矛盾和衝突的辦法,副職領導應該講究以下幾種方法和藝術。
一、「責人」先「責己」,先從自身找原因
發生矛盾,原因常是多方面的。其中既有自身的原因,也有對方的原因,所謂「一個巴掌拍不響」。
所以,要解決這種矛盾,作為矛盾的雙方,都應首先從「責己」開始,調節自己的情緒,控制自己的感情,尋找自身的原因,確定解決矛盾的最佳姿態。即使造成矛盾的主要原因在對方也應如此。這裡「責己」既是「責人」的前提,又是「責人」的策略。在多數情況下,通過「責己」都能產生強烈的「責人效應」,進而使矛盾得到化解。
嚴於律己,寬以待人,是一種美德。但實際上,責人者易,責己者難。但對大多數副職領導來說,經過努力都是可以做到的。做到了這一點,同級之間的矛盾則可以順利化解。
當然,這裡首先強調「責己」,並不意味著對對方的錯誤作無原則的遷就。應是「大事講原則,小事講風格」。對大是大非問題,需要在堅持原則的基礎上,把「責己」與「責人」巧妙地結合起來。
無數實踐證明,這是副職領導在行使權力過程中,處理同級關係的有效藝術。
二、注意「迴避」和「等待」
副職領導在工作中產生矛盾或分歧本屬正常。只要都是為工作,沒有個人的私怨和成見,心胸都比較開闊,即使爭執起來,也不難和解。但是社會生活是複雜的,同級之間工作上的分歧有時也會形成個人思想隔膜。
當同級之間的矛盾或分歧比較嚴重,並且一下子難以解決時,應暫時迴避一下。暫時迴避矛盾或分歧,表面看來似乎是消極的,其實卻是積極的。特別是當對方火氣較大、頭腦不冷靜時,暫時迴避本身就能起到「釜底抽薪」的作用。迴避不是逃避,而是為了防止矛盾激化,並在迴避中等待和尋找解決矛盾的時機。同級之間發生的某些矛盾或分歧,常常在迴避與等待中自然化解。所以,「迴避」與「等待」是副職處理同級關係的一種較好的方法。當然,什麼樣的矛盾與分歧應該迴避與等待,必須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首先要做到冷靜處理,存異求同。矛盾一旦發生,雙方都在氣頭上,難免會失態失控,更何況副職領導之間沒有明確的權力制約關係。因此,一旦矛盾激發,如果不計後果,新賬老賬一齊抖出,全然不念往日情分,這樣做只能使矛盾越來越激化。
在發生矛盾時,雙方往往是看自己的是多,看對方的非多;看單一因素的多,看多種因素的少,雙方要坐下來客觀地討論誰是誰非是很困難的。即使你講得有理,對方也不容易聽得進去。在這種情況下,聰明的副職領導應該使自己回到平靜的狀態,使自己冷靜下來,自覺調節情緒。試想,爭吵、較量甚至以牙還牙又能解決什麼問題呢?歷史上那些逞一時之勇而落得終生遺憾的事難道還少嗎?另外,自己主動「冷卻」下來,表情泰然自若,也會穩住對方,而不致使其懷疑你內心有鬼,伺機挑釁,或以為你不是對手,不堪一擊,助長對方爭強好勝的不良心理。
分析眾多班子內耗的原因,其中主要的因素是「爭權」與「推責」。這就要求副職領導注意:屬於別人職權之事不干預,屬於自己的責任不推卸。本應由自己分管的工作也要別人點頭劃圈,或者本不該自己處理的事也爭著要管,就會導致「種了別人的地,荒了自己的田」。
現實中有一種領導,當他遇到能在眾人及上級領導面前「露臉」的事,就爭著干,搶著干,遇到棘手或得罪人的事就踢一邊或推出去。這樣必然會破壞同級關係,必須堅決防止和克服。感情是相互關係的「指示器」和「調節器」。同級領導成員之間如果感情融洽,則能有效地防止和減少矛盾或衝突的發生,即使發生了,也容易化解。因此,在日常的領導工作中,注意增進同級成員之間,尤其是成員與主要負責人之間的感情,這是十分重要的。
副職領導不但要支持主要負責人的工作,而且要在感情上處理好。在同主要領導者談問題、交換意見時,一定要注意場合,注意他的情緒、維護其威信,切不可自視高明、亂加指責、傲視主要領導者。這樣可以促進彼此友好相處,減少和消除猜疑和誤會,增強領導集體的團結。
三、以己之長補他人之短
在職領導之間,儘管總體工作能力和水平不相上下,但在某一方面都會有長短、優劣之別。有些人常喜歡以自己之長比他人之短,因而容易造成某種心理衝突,使同級關係緊張。現實生活中某些副職互不服氣,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以自己之長比別人之短。如果善於以自己之短比他人之長,則會明顯增強同級之間的吸引力,有效防止這類矛盾的發生。
在一個領導班子中,副職之間在思想上如果能堅持以短補長,那麼在工作上就自然能以長補短,形成一個團結互助的領導集體。
四、同舟共濟,共同患難
副職領導要處理好與同級之間的關係,也是一門很深的學問,是一個現實的課題。
在一個領導班子中,每個副職都有明確的分工,都有自己的責任目標。每一個分管領導都期望自己的工作完成得很出色。副職領導之間存在著潛意識和顯意識的競爭心態,並由此而產生矛盾的現象是不可避免的,從某種意義上說,這也未必不是一種激勵因素和前進的動力。但是,如果事情超過了限度,使班子內部出現了妒忌和內耗,就要想辦法加以解決。這就要發揚「支援和友誼比什麼都重要」的風格,使每個副職都能自覺做到互相支持,不彼此拆台;互相忍讓,不積怨成仇;互相關心愛護,不落井下石、牆倒眾人推;互相學習,取長補短,不妒賢嫉能。
副職領導之間只有本著相互尊重、理解、配合、協作的精神,積極溝通信息、交流思想,才能共同創造一個既有競爭氣氛,又有協作精神的良好工作環境。
五、大度容人,與人為善
副職領導之間發生矛盾,原因常是多方面的。其中既有自身的原因,也有對方的原因,還可能有第三者的原因。因此,要解決這種矛盾,作為矛盾的雙方,都應該學會寬容。寬容是副職人格修養的重要內容,是副職領導之間團結的重要保證。
寬容,就是要有寬廣的胸懷和氣量,對別人的缺點和短處予以包容,對別人的無禮和失態予以諒解。
法國著名作家雨果曾這樣說道:「世界上最寬闊的東西是海洋,比海洋更寬闊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寬闊的是人的心靈。」每一個副職領導都應該嚴於律己,寬以待人,善於讓步。有了問題,首先從「責己」開始,以查找自己方面原因為先,解決自身問題為先,並以高姿態來影響、感化對方。
古時候,安徽桐城有兩個人在京城做官,文官姓張,當宰相;武官姓葉,當侍郎。有一年兩家因建私宅發生了糾紛,葉家把鄰居張家的宅基地佔了三尺寬。張家非常氣憤,把這件事寫信告訴了京城的張宰相。宰相沒有仗勢欺人,而是寫了一封回信做家人的思想工作。「千里家書只為牆,讓他三尺又何妨!」家人接信後認為宰相說得有理,不再與葉家糾纏三尺宅地了。
葉家一看權勢比自己家大的張家不再爭地,就自覺退還這三尺宅基地,還主動往後退讓了三尺地。
當然張家也不會要那三尺地,這樣三尺加三尺就變成了六尺,張家和葉家之間出現了一個象徵和睦相處的六尺巷。
這一史實說明,只要大家都能做到嚴於律己,寬以待人,相互之間的矛盾就可以順利化解。
六、分工不分家,相互配合
副職領導人之間一般都有明確的分工,這對加強責任心,防止出現扯皮和無人負責的現象無疑是非常必要的。
但是,在實際執行中也往往出現「敲鑼賣糖,各管一行」的現象,不利於形成班子的合力。因此,必須強調分工不分家的原則,以增強班子的整體效應。
那麼,如何搞好副職領導之間的分工合作呢?一些地方創造出這樣的經驗:「下去一把抓,重點帶其他,各有一本賬,回來再分家。」
這個經驗是很值得借鑒的。在平時,當別的副職領導有事外出,下面同志找上門來辦事,能夠解決的要解決,不能解決的向其說明,並及時向分管的副職通氣,千萬不能一推了之。對於交叉性的工作,要主動配合,不推不諉。
應該明白,各副職領導分管的工作都是整體工作的一部分,都要圍繞中心任務開展其他方面的工作。只有做到既分工又合作,緊密配合,相互支持,才能有利於本部門總體目標的實現,也有利於班子的團結合作,防止「各吹各的號,各唱各的調」的現象。
在平時工作中,由於副職領導的分工不同,看問題的角度不同,對各項工作了解的程度不同,往往容易產生認識上的不一致甚至分歧,這就需要及時通氣,彼此經常交流信息,交換看法,不能條塊分割,互相封閉,「雞犬之聲相聞,老死不相往來。」否則,各自為政,各把一方,互不通氣,久而久之,就會因誤會、誤解產生隔閡。同時,由於正常的信息交流渠道不暢通,也容易給一些謠言、小道消息以可乘之機。因此,保持信息通暢是搞好副職之間團結的重要一環。
推薦閱讀:
※再婚夫妻婚姻家庭處理藝術
※職場;處理人際關係的絕招
※三魂七魄,我們的視覺、聽覺、觸覺、味覺等都有對應的魂魄來處理
※常見色斑的分型和處理
※圖說:一個好男人 一生要處理好七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