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教育,就是生活中遇到事情好好說話~

每天清晨,家裡的寧靜總被急促的鬧鈴攪醒,我守著熟睡的二寶想再眯一會兒,外面卻傳來父子倆製造的各種「噪音」:

跟朋友聊起來,但凡家裡有個上學或者上幼兒園的孩子,差不多都是類似情景。早晨從起床焦慮開始,晚上在忙亂中收場。家長們盡職盡責,神經綳得很緊,孩子們卻是越催越慢,表現差強人意。

我不想一直這樣下去。於是周日下午,我拉著川爸,去聽了一場「正面管教」的講座,講課老師正是美國《正面管教》系列叢書的作者之一:謝麗爾.歐文女士(Cheryl Erwin)。課堂上,歐文女士推崇了一種既不懲罰、也不嬌縱,讓孩子在和善的氣氛中培養出自律和責任感的教育理念。

令我印象最深的是一個現場遊戲:老師邀請9個家長上台,其中8個家長(既有爸爸,也有媽媽)扮演家長(生活中的真實模樣),一位年輕的媽媽扮演孩子。

當「孩子」經過每一位「家長」時,家長被允許向孩子下達一道指令,這些「指令」從8位不同的家長嘴裡分別說出來(簡直就是我家的實況錄音翻版):

接下來,主持人再去採訪那位「孩子」的感受,「孩子」滿面春風地回答:「我感覺自己得到了尊重,心情不那麼緊張了,我願意試著讓自己做得更好」。

我跟川爸深受觸動。身為家長,我們每天都要跟孩子說很多很多的話,下達一些自以為是的「正確命令」,卻從未考慮過孩子接收到這些語言符號之後感受。要檢討自己的「說話」問題並不難,就像今天這個遊戲一樣,換一個位置,讓自己先做「自己」的聽眾。

「正面管教」的理念告訴我們,跟孩子說話,把「命令」句轉變為「啟發」句式,把「我希望你——」的句型換成「如果你——就會——」的句型,就可以調動孩子的積極性。總之,我們要相信孩子有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

我跟川爸一路上認真反思,商量著如何學以致用。首先,要解決的是孩子早上起床難的問題。

第二天清晨,鬧鈴再響時,我沒聽到那些呱噪的聲音,父子倆似乎是有說有笑地出了門。

此後幾日,我跟川爸都體會到了「好好說話」的妙用,倔強的兒子自律性大大提升,也更有合作精神。更大的收穫,卻在於我們自己,為了「好好說話」,我們先要讓自己心情平靜,我們更懂得理性思索,不再隨意衝動,家裡氛圍一片和諧。

但是,沒人能用「一個絕招」解決孩子的所有問題。

但這回,我儘可能理性而溫和地告訴孩子規矩和我的底線。

-「你可以不洗澡。但我不能讓你弄髒家裡的床單被子——你今晚必須睡地上」,我堅定地說完,冷冷的離開。

我說出這話,不是為了恐嚇孩子,而是我內心真的下定了決心:如果他今天不洗澡,鐵定讓他睡地板!

孩子也不傻,他能從你的眼神里讀懂哪些是虛張聲勢,哪些是真的規矩。鑒於我向來堅持底線,兒子便不再跟我嬉皮笑臉。

兩分鐘後,他過來說:「媽媽。請幫我取一下蓮蓬頭,我馬上就洗澡了」。

我內心竊喜,又一次勝利!雖然之前也用過「規矩」來約束孩子,強迫孩子就範,但哪一次不是疾聲厲色,劍拔弩張?

而這一回,我用相對溫和而平靜的語氣,表達我的「規矩」,同樣達到了效果。真的是「有理不在聲高」,只要你內心堅定,你就可以心平氣和。

當兒子又一次主動完成作業時,我禁不住誇他:「我覺得你最近進步很大」。兒子也回敬了一句:「我覺得你跟爸爸進步也很大,說話不那麼凶了」。

看來所謂好的教育,首先就是要好好說話。言為心聲,如果你覺得「好好說話」很難很累,你就要先學會「好好做人」。

推薦閱讀:

結婚生子是人生的必經之路嗎?
哪些教育態度是孩子不願意接受的?千萬別這樣對孩子!
跟小莉老師學地道美語---「你死定了!」
在《我的世界》里如何錘死令人生厭的熊孩子?
為什麼一個高職學校有驚人的實力?浙江金融職業學院?

TAG:生活 | 教育 | 說話 | 事情 | 好好說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