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章體式類別
印章的體式類別較多,琳琅滿目,不勝枚舉。下面就常見的各種類別作一簡要介紹,在學習創作時可作為參考和擬仿典範。
(一)姓名印
姓名印,顧名思義,即以印主的姓名入印。它是取信之物,在日常生活中是不可缺少的,尤其是書畫藝術家。因為姓名印在他們的作品中是重要組成部分,一幅作品可以無款但不能少印,無印則不能稱為完整作品。古今姓名印有以下幾類:
1.姓名印。姓名後面加「印」、「之印」、「印章」、「印信」,或加「章」、「之章」等。
2.名印。名後加「印」、「之印」、「私印」,或加「章」、「印章」等。
3.姓氏印。姓後加「氏」,也有姓前同時加地名的,如「金陵某氏」、「燕京某氏」等。
古代傳世的姓名印中還有姓加圖像、肖形等形式。書畫家用印比較講究,一般在作品上根據畫面需要鈐蓋多方姓名印,姓與名刻成對章,一朱一白。在名章後面加「書印」、「畫印」、「書畫印」等(見圖5—3)。
(二)字型大小印
字型大小是古代文人的癖好,除了有一個正式姓名外,還要給自己起幾個字、號或多個別號,以示風雅。字型大小印起源於唐,從宋開始流行,至今不衰。
字,即表字。字印,舊名表德印。字一般只起兩字,刻成印章,後面不能加「印」、「之印」,以此與姓名印區別(見圖5—4)。號印是以號或別號入印(見圖5—5),如蘇軾有「東坡居士」印,趙孟頫有 「松雪道人」印,朱耷有「八大山人」印等。
(三)齋館印
齋館印也是文人喜用的一種形式,書畫家常用它與姓名、字型大小印相配蓋於書畫作品上。目前見到最早的齋館印,有唐代宰相李泌的「端居室」三字印,被稱為齋館印之鼻祖。到了明清,齋館印在文人藝術家中非常盛行,至今依然不衰。齋館印有人備不同名稱的數方,但不一定有其室,大多數齋館只是在印上。明代書畫家文徵明就曾說過:「我之書屋,多起造於印上。」齋館的名稱是根據自己的喜好而起,如某某齋、館、軒、樓、閣、室、屋、堂、廬等(見圖5—6)。
(四)鑒藏印
鑒賞收藏印起源於唐代,盛行於宋代。唐太宗有「貞觀」、玄宗有「開元」二字連珠印,今天在唐代御藏書畫作品上即能見到,為鑒賞收藏印之起源。其後是南唐的「建業文房之印」,宋太祖的「秘閣圖之印」,宋徽宗的「大觀」、「政和」、「宣和」印等;文人藝術家有蘇軾的「趙郡蘇軾圖籍」印,米芾的「米氏審定真跡」印等。元、明、清的鑒藏印更是興盛,不計其數。
鑒賞收藏印的內容多種多樣,可概括為三類:
1.鑒賞類。如鑒賞、清賞、心賞、珍賞、讀過、曾閱、過目、曾讀、過眼、眼福、經眼等。
2.收藏類。如收藏、考藏、鑒藏、珍藏、藏書、藏畫、珍玩、秘笈、珍秘、圖書等。
3.校訂類。如校訂、考訂、審定、鑒定等。
以上三類是較常見的內容(見圖5—7),還有極少數用成語、吉語類入印的,如「子孫保之」、「子孫永保」,或祈願語「某某某願此書永無水火蟲食之災」等。
(五)閑文印
閑文印是隨著篆刻藝術興起而產生的。篆刻家的創作,主要以閑文印為主。閑文印的內容非常豐富,一般有名言警句、詩詞歌賦句、成語、吉語等。在這些內容中,又可分為抒情言志、藝術論萃、人生哲理、自然景觀等,不勝枚舉,全憑作者自由選擇或自撰,以此來表達情性,寄託思想,故有「閑章不閑」之說。閑文印的使用,主要是書畫家。用它鈐蓋在書法作品的起首部位,叫做引首,蓋在第一行右邊的中下部稱腰章;中國畫使用的閑文印謂壓角章。閑文印形制有正方、長方、橢圓、圓形等(見圖5—8)。
(六)肖形印
肖形印是印章篆刻藝術形式的組成部分。肖形印起源於春秋戰國,其功能:一作祝告吉祥、避邪,二也可作信物之用。形式有兩種,一種為純圖案,另一種為圖案加文字。漢代以文圖結合的形式居多。刻製圖像內容有人物、犬、鳳、朱雀、白虎、玄武、龜、蛇、擊劍、格鬥等。古代肖形印主要是陰刻(見圖5—9);現代篆刻家以陽刻創作為主,有極高的藝術感染力,來楚生先生即是現代肖形印大師。
(七)鳥蟲書印
鳥蟲書是古代民間的一種裝飾性很強的美術字,對於它的起源,王獻唐云:「故鳥蟲之起,起於幡信之鳥章,其體即立,乃以施之彝器??」,這種文字最早見於古代兵器或樂器的青銅製品上。鳥蟲書印起源於先秦,古中已能偶然見到,真正成為規模是在漢代。由於其體「非正格」,被文人視為雕蟲小技,漢私印中數量也不是很多,明清流派印很少有人涉及。現代篆刻家以此形式進行創作,成為了篆刻藝術的一種新形式。由於鳥蟲書盤曲多變,極富情趣,且又不悖「六書」,很有藝術審美價值(見圖5—10)。
(八)朱白相間印
朱白相間印起源於漢代,形式為朱白結合。朱白字數的比例不等,有一朱二白、二朱一白、一朱三白、三朱一白、二朱二白等。朱白印的布局很巧妙,因其留白相等,初看似滿白文,細審方覺有朱白對比之妙。印面布排的規律,是根據文字筆畫的多少,筆畫繁者刻成白文,筆畫簡則刻朱文,從而達到協調統一。這類印章只適合工整一路(見圖5—11)。
(九)花押印
花押印,也稱署押、押字印。興於宋代,盛於元代,故又有「元押印」之稱。花押印是元人的主要憑信之物,因字體難辨,不易假冒。形制都作長方,印文一般為持印者的姓名,「姓氏」字體用楷書或隸書,「名」則化成似圖案又像草書人名的符號,總之是只有持印者自己才能辨別的非畫非字式樣(見圖5—12)。這類印章一直延續到明、清才衰敗。現代篆刻家在花押上進一步創新,別有情趣。
(十)吉語印
吉語印起源於春秋戰國,盛行於秦漢。人們把此印佩帶在身,一是作為雅玩,二是為了吉祥、避邪,寄託美好的願望。內容一般為「敬事」、「吉祥」、「永福」、「正行」、「康寧」、「日利」、「日入千萬」、「出入大吉」或用成語等。字數一二字至十幾字不等(見圖5—13)。也有把吉語印作為殉葬品使用的。吉語印是閑文印的起源。
(十一)書簡印
書簡印是古人鈐蓋在信札上的專用印,如「某某印封」、「某某啟示」、「某某信印」、「某某手書」、 「某某私記」等(見圖5—14)。
(十二)地名印
刻有地名的印章,也是書畫家的常用印。地名印與姓名印相配,鈐蓋在書畫作品上,表露作者的籍貫。內容一般為地、市、縣或區域,用舊稱和別稱的較多,如上海作「海上」,蘇州稱「吳郡」、「吳門」。有些書畫家喜把姓名與地名同刻一印(見圖5—15)。
(十三)今體字印
中國的文字分古今,以秦為界,秦以前的篆書稱古文字,秦以後的隸書為今體字。用今體字入印,早在晉代已有,如「零陵太守章」,五代的「右策寧州留後朱記」印(見圖5—16)。其後在私印中除 「花押印」外,歷代均有今體字印傳世。現代人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擴展,把美術字入印,也有一定情趣,不過只能偶爾為之。
(十四)母子印
在傳世的私印中,有一種大印套小印,小印中再套更小的印,似層層抽屜的套印,叫做「母子印」 或「子母印」。這種印式起源於東漢,興盛於魏晉,製作精良,工藝考究。大印空腹,腹內套進大小合適的小印。有兩層套一組,也有三層套一組的(見圖5—17)。
(十五)多面印
多面印盛行於漢魏,傳世不多,一印刻兩面至六面不等,六面印較少(見圖5—18)。
推薦閱讀:
※小池作/ 壽山石/ 印章(1400克)
※酷作】名人名家印章欣賞
※桐蔭草堂印章石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佛教般若經經典篆刻藝術
TAG:印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