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李爭艷、大美不言—第九屆桃李杯舞蹈比賽總結
「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建設和諧社會為目標,檢驗我國舞蹈專業教學成果,總結交流教學及創作經驗,促進舞蹈教學質量和表演水平的提高,繁榮舞蹈劇目創作,發現並選拔舞蹈新人新作,推動我國舞蹈教育事業的發展,為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與文化大發展大繁榮做貢獻。」這是第九屆「桃李杯」比賽宗旨。
第九屆「桃李杯」舞蹈比賽把上百支參賽隊伍請到了瀋陽,我有幸觀看了幾場在瀋陽音樂學院南校區音樂劇場和遼寧大劇院、中華劇場舉行的各場比賽,見識了幾十所藝術院校師生的風采,收穫良多。舞蹈的美來自自然,純粹不矯飾。舞蹈的美來自心靈,真摯不虛偽。參賽的隊伍正用他們美的身影詮釋著舞者無疆,大美不言。特別是在芭蕾舞青年組半決賽上,即興舞蹈表演給我留下深刻印象。
即興舞蹈表演的規則是:臨時抽取一段音樂,選手聽20秒鐘,思索幾秒鐘,然後隨著整個音樂跳舞。這不僅能檢驗選手的舞蹈基本功,而且可以看出他們創作能力的高低。
比賽共分四組。前三組選手各有千秋,聆聽之後,跟隨著音樂展示自己的特長,其中有的選手還把作為標誌的絲巾作為小道具使用。最後一組即參加雙人舞的五名選手沒有像前三組那樣各自為戰,而是相互產生聯繫,其中一個搶走了同伴的上衣,進而演變為一場群戲,並且出現人物關係與簡單劇情,贏得全場多次熱烈掌聲。
雖然從欣賞的角度而言,芭蕾舞可能偏重於演員的技術技巧,追求的是演員身體能力的極限;中國古典舞看的是氣氛與意境,側重東方的審美風格;中國的民族民間舞好看的則是情緒的張揚與情感的表達。不過,對於舞蹈創作者來說,從舞情、舞形到舞藝他們都是精心雕琢,以創作出完美的作品。
芭蕾舞是在歐洲各地民間舞蹈的基礎上,經過幾個世紀不斷加工、豐富、發展而形成的,具有嚴格規範和結構形式的歐洲傳統舞蹈藝術。從1661年路易十四下令在巴黎建立皇家舞蹈學院,17世紀70年代芭蕾演出開始使用黎塞留主教宮廷劇場開始,演出場地和觀眾觀看角度的改變,引起了舞蹈技術和審美觀點的變化。20世紀以來,各種文藝思潮對芭蕾創作的影響越來越明顯,出現了許多不同風格的作品。
學習芭蕾舞,自然需要完美地繼承幾百年來前輩們所創造的基本技能與規範,但是繼承的目的是為了創新。要用這些技巧去表現今天的生活,並且創造出新的技巧來。舞者如果不能創造,就是提線木偶。只有能夠激發創意,才是一個合格人才。從與一些院校的舞蹈老師的交談中得知,許多院校都開設了學時不等的編舞課程,也為學生創造了許多提高綜合素質的機會。我們從這場即興表演中看到了編舞在高校發展的機遇與挑戰!
中國古典舞是中華民族特有的一個舞蹈門類,它以綿延幾千年的中國文化為底蘊展現我們中華民族的審美特徵和美學規範。舞蹈演員以「形、神、勁、律」這些基本舞蹈語言展現「形神兼備,身心並用,內外統一」的古典舞精髓。除了精湛的舞蹈技藝,在群舞中,我們還能看到美輪美奐的燈光、華麗精緻的服裝、變換豐富的隊形和迴腸盪氣的故事,可以說這是一場深具觀賞性的比賽。
本次的參賽作品題材可謂相當豐富,既有表現「深宮哀怨」的《漢宮秋月》又有描寫古代戰爭場面的《蘭陵王入陣曲》;既有刻畫小橋、流水、才子、佳人一派江南風情的《秦淮河上》又有展現中國博大精深的武學精髓的《問道武當》;既有活潑生動以形象模仿為主的《魚兒》又有如詩如畫以寫意和想像立意的《且吟春語》;另外還有取材「愚公移山」故事,歌頌開拓進取精神的《拓》,以中國書法為靈感來源,將書法的筆畫韻律、風華筋骨與舞蹈的身韻完美結合的《龍飛鳳舞》等等。
本次比賽值得關注的還有對於中國古典舞的創新。舞蹈作品《且吟春語》運用的最主要的舞蹈語言就是「袖技」,水袖最早是中國戲曲中的基本技藝之一,後被中國古典舞所吸收,但以往的水袖都是「雙袖」,這回瀋陽音樂學院舞蹈學院的作品出人意料的採用了「單袖」,並且在服裝設計上巧妙的將長袖隱藏起來,在肩上系成一朵花的造型,舞蹈過程中再巧妙展開長袖,讓人耳目一新。相反,上海戲劇學院舞蹈學院帶來的作品《龍飛鳳舞》可能是在服裝上最簡約樸素的作品,但它在配樂上大膽創新,摒棄了其他民族樂器,只採用了一個民族樂器——鼓,來作為舞蹈伴奏,將整個舞蹈的韻律之美髮揮到極致。而上海戲劇學院舞蹈學院的另一個作品《秦淮河上》則是巧用竹竿作為道具,幻化成拱橋與小船的造型,講述了一個發生在秦淮河上的愛情故事。整個舞動幽默風趣味,場上掌聲不斷。
不論是芭蕾還是古典、是古典還是現代,台上的舞蹈都是那樣優美,靜中有動、動中有靜,暗合著文化之精髓。視覺上是優美婉轉的圖畫,聽覺上是神來之筆,在琵琶、鋼琴、鼓點的演奏之下,竟然潛伏著生命的節奏、從低沉到高昂,讓古典美與現代元素奇詭地結合在一起,有難以言說的動人之處。
藝術系舞蹈教研室譚博
推薦閱讀:
※一位80歲老人的人生總結,值得收藏
※阿酈博士: 虛擬現實總結
※一位算過上萬人的命理師財運經驗總結,值得收藏!
※足彩經驗總結
※兒童繪本怎麼選?怎麼讀?資深童書媽媽總結的8條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