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曾國藩家訓(上部)06-小家裡的大智慧

(誰都渴望擁有一個幸福美滿的家,但是再溫馨的家也會有俗務瑣事、閑言碎語,甚至是小吵小鬧。正所謂家家有本難念的經。在家庭中,為人父母,應該怎樣教育子女?為人子女,又應該怎樣孝順父母?一個家族如何才能綿延興旺地傳承下去?早在一百多年前的曾國藩,就通過與家人的書信中,慢慢體悟出很多治家的智慧。人們常說「富不過三代」,但是曾氏後裔卻能歷經百餘年而不衰,這與其嚴謹的家訓、家教都是緊密相聯的。)曾國藩如此重視家訓,第一是因為他是一代大儒、理學傳人。第二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是什麼呢?是因為他也是一個非常愛家、非常重家的好男人,可以算是「我愛我家」的典型男人。有一個證明,他說過一句名言,說什麼呢?說「今人都將學問看錯了,絕大學問,即在家庭日用之間。」為什麼這樣說呢?還是從家庭小事來破解一下。33歲時,他發了一筆橫財,但是物極必反,引發了他的家庭危機。他在翰林院當翰林。工資不高。再加上他出身一農民家庭,本來就窮。花了血本上了學,端了鐵飯碗了,得往家裡寄錢,他家人多,兄弟九個呀。欠了一屁股的債。他自己過得也是緊巴巴的。京城居大不易呀。他非常拮据。終於時來運轉,開心極了,上半年陞官了,侍講,工資高點。下半年來了肥差,去四川鄉試做主考官,這是肥差。他多年前就盼著呢。這是出公差。另有差旅費與資助。考中的得謝師宴呀。沒見過這麼多錢呀。一下收入一千幾百兩呀。真高興呀。立刻拿出一千兩寄回老家。寫一封長長的家書。彙報一下這個快樂的人生際遇。最後還提了一下一千兩的用法。「付銀千兩至家,以六百為家中完債及零用之費,以四百為饋戚族之用。」拿出六百還債,剩下四百分給親戚族人,這個想法不說怎麼樣,錢是寄回去的,本應有發言權,寄給父親的,應該是父親決定怎麼花。但他一高興忘了。鄭重地提出了四六分的計劃。結果,父親看過沒生氣,沒覺得過分,就這樣劃分了。不代表別人沒意見,弟弟們意見大。六九弟氣憤之下,兩人寫信給大哥強烈抗議。甚至說他是沽名釣譽。主要有三條:一是寄錢回來是曾家的錢,不是來路不明,憑什麼給別人?二,六百兩還債,你知道欠多少嗎?剛好一千兩。三,寄錢回來,老爸還在,得他說了算,你這樣是不是太不把老爸放在眼裡?這幾個弟弟是他帶大的,常訓他們,看到信,本會寫信教訓他們,可是這時他寫了更長的家書。這是他有名的一篇。「來書雲,『非有未經審量之處,即似稍有近名之心』,此二語推勘入微,兄不能不內省者也。」先引用弟弟的話,想作秀,沒必要做這種事呀。這話重了,尤其在兄弟間。但他說這兩句話,覺得你們說得太好了,我立刻反省,當時想法有沒有作秀,好象沒有。雖然沒有,對我也是重要的鞭策與提醒。所以我感謝你們提醒我。下邊列舉了他聽說的親戚的窘迫生活。所以資助也不是不對。還說,我確實失察了,沒想到欠了那麼多。就改成二八分好了。還不同意,就聽父親的。最後還有好長,寫看到你們的信,好高興呀。文風與字都有進步。還可以再提高一些。又上了一堂課。還說,我最近的修身養性,可以跟你們交流一下。一封長長的家書,出人意料。他在這封家書里是長兄的風采。弟弟們羞愧難當,財務危機安然度過。還有兩點疑問。不寬裕時,為什麼要堅持拿出一部分來資助族人?倔強的他為什麼如此溫良?他是標準的儒生,號稱朱熹之後理學唯一傳人,修身與平天下間不是斷裂的,最現實的是齊家。家國天下,中國人對家非常重視。家這個字,文化信息豐富。上邊是房子,下邊為什麼是一頭豬呢?寶蓋是陽宅,最早的房子,不是給人住的,一是部落會議場所一是部落祭祀的地方。祭祀時,遠古最重要的是豬。那時都是野豬,不容易得到。當時家祭,所以儒家說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他對這個家自然無與倫比的重視。他的家觀念是:曾國藩認為家庭是人生的根據地,他有名言:「子弟之賢否,六分本於天性,四分由於家教。」一個人能否有成就,有沒有高尚的人格,百分之四十是家庭環境決定的。所以他看得更清楚,決定的小環境就是家庭環境,所以給他們曾家的老屋起了個名字,叫什麼呢?叫八本堂。他們曾家,翻修老屋新建的屋子蓋完之後要題個門匾,現在你去湖南,已經改名叫富厚堂了,後來他兒子曾紀澤改的這名字,原來曾國藩起的叫什麼?八本堂。為什麼呢?他說人生有八件根本:「讀書以訓詁為本,詩文以聲調為本,事親以得歡心為本,養生以少惱怒為本,立身以不妄語為本,居家以不晏起為本,作官以不要錢為本,行軍以不擾民為本」。這是從齊家、治國、平天下各方面說過去的,說了人生的八條根本。但是,這個房子為什麼叫八本堂呢?就是這八條根本的根本了,都在這個牌匾上。也就是說,人生有八件根本,但家才是所有根本的根本,失去了這個根本,其他都是無本之木、無源之水,一生難得成就。所以,曾國藩認為家是人生的根據地。第二,既然家這麼重要,怎麼維持家庭環境呢?這是曾國藩家庭觀中重要的一點,是和以治家。他認為最重要的兩個字,孝悌。兄弟間要和睦。尊敬父母容易做到,兄弟間容易有矛盾。咸豐七年時,他背,仗打不贏,官運差。他的湘軍也讓了出去,朝廷也打壓他,他煩著呢。天天訓弟弟。幾個弟弟跟他吵架。第二年時來運轉,他復出,六弟率兵冒進,死了。他收到噩耗時,打擊大。痛自反省,他覺得是去年跟弟弟吵架導致的。後悔莫及。他的日記讓人看出他心靈超透徹。反悔後,寫道,貴兄弟和睦。跟弟弟妹妹說,我有錯,罵我。我保准不翻臉。弟弟死正是因為去年不和導致的。和是和氣致祥。和是一團氣,能感覺到,是吉祥之氣。家就會興盛。少了,家就會衰敗。他有著名的理論:官宦之家,興旺不過一代;商賈之家,興旺不過三代,有點創業精神;耕讀之家,一般興旺五代;孝友之家,即有孝悌精神的家庭,一般可以興旺八到十代。我們曾家要想興旺,一定要維護這團和氣,大女婿叫袁榆生,讓他惱火,遊手好閒,不學無術,他悔之莫及,沒辦法離婚,教育呀。後來親家那邊家道衰落,接回女兒,女婿不成才,還是這樣。曾國藩在外邊帶兵,他給曾紀澤寫信,說到袁榆生時說:「我家內外大小,於袁婿處,禮貌均不可疏忽。」雖然不成器,但是,一定要提醒家人,不能鄙視他。分析說,一個人只有在一個人和善家庭中才有向善之心,惡劣環境中,本是好的,也會滑向惡的方向。所以,一定要和以待他。實在不像話,送來我處,我來請老師教他。後來真去了,到了眼前,更是氣歪了鼻子。還是不像話,貪污軍餉,他也沒辦法。是不是他的家庭理念錯了嗎?不是,他家的都是品行高潔的。事實上,客觀地說,他的理論沒錯,袁榆生不是生活在良好的家庭氛圍中,形成了惡習,終身難改。反例也說明教育要從小抓起,從小要有溫暖充滿溫情的家庭中。第三是勤以持家,有兩層意思,一是家庭成員要勤;二是家長要勤,要言傳身教。他提了八寶飯。曾國藩在他的治家理論中,還提到了一個「八寶飯」的家訓,那麼這個「八寶飯」是指哪八寶?八個字:「書蔬魚豬早掃考寶」,家裡人都得讀書;要種菜,自己種;養魚;養豬;早起床;掃地;考是祭祀祖先,要有敬畏;寶是與領裡間親戚間要和氣。家族興旺家庭才能更興旺。這是大局觀。這八個字是要他們身體力行,才當得起一個勤字。但是第二點,做家長的要帶頭起,這些他自己全能做得到,除此之外,還表現在兩江總督,總能從繁忙的公務中擠出時間來教育孩子,不懂時,只要孩子喜歡也會努力研究,學一點。這更難能可貴。到兒子曾紀澤身上更突出,他是外交家,雖然請了家教,還總是親自教孩子,練書法,音樂,陪聊天畫畫,郊遊,他說:「每天只要能抽一點時間來陪家人,陪孩子,這就是最好的家庭教育。」簡單但又是深刻,正因為這樣的家風,代代皆有英才。家風的傳承起了作用。他自己最重要的是家庭教育過程中,自己的努力與實踐讓人欽佩。
推薦閱讀:

想遇到聖者,要有福德因緣(處世智慧)
智慧人生(六十四)
扎克伯格給家裡搞了個人工智慧管家~ 家務娛樂哄孩子,關鍵聲音還是摩根·弗里曼的!
被瘋傳的復旦女神教師,這智慧的光芒太撩人
開示丨佛的智慧在哪裡

TAG:智慧 | 曾國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