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武·一家言]當李小龍遇上董英傑
作者張文傑。本文系原創首發。
李小龍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得益於他的詠春拳老師葉問。如果當時李小龍遇到的不是葉問,而是楊式太極拳的董英傑,那情況又將會是如何呢?由此我展開了豐富的想像……李小龍自小身體瘦弱,當父親的李海泉為使兒子身體強壯,便教其吳式太極拳。這是李小龍第一次接觸軟綿綿的太極拳,為此他的身體逐漸強壯起來。李小龍生性頑皮,經常與人街斗,雖然他實戰經驗豐富,但他所使用的卻是似是而非的招數,在街斗中毫無作用。為此他苦苦尋求一位能真正帶他進入實戰打鬥的武術大師。這時,有人向他推薦了董英傑太極健身院的院長董英傑。董英傑是楊式太極拳宗師楊澄甫十虎將之一,以推手見長,曾打敗過泰拳高手。就這樣,懷著好奇和敬仰,李小龍被帶到太極健身院。當李小龍走進院內,看到一群人正在慢悠悠打著太極拳,旁邊一身藍色長衫打扮的長者正在全神貫注的注視著。這個長者就是董英傑。李小龍原來印象中的老師應是高大威武的白鬍子老者,可眼前這位長者看上去卻像個讀書人。李小龍頓時開始懷疑起老師來了。董英傑似乎看出了李小龍的心思,他背著雙手讓李小龍隨意向他進攻,如果打到他身上,算他輸。李小龍心想,正好我試試他的功夫。想到這他手腳都用上去了,可不要說沒打到董英傑,就連衣服都沒碰到過。李小龍急了,像瘋了一樣撲上去,沒完沒了的纏上了董英傑。董英傑心中暗叫這孩子不肯服輸,好樣的。但這麼倔強,得讓他嘗點滋味。想到這,就在李小龍一拳打向他小腹時,董英傑腹部微微一收,丹田稍一運作,他的肚子反彈出來硬生生的接了李小龍一拳。李小龍頓時感覺到手中有股強大的反彈力襲來,他立即被彈出倒退幾步後坐在地上。這下李小龍徹底服了,開始跟董師學楊式太極拳。董師先教李小龍站樁,並囑咐李小龍開始練習要學會不用力,要全身放鬆軟。經過一段時間的站樁,董師開始教李小龍太極拳。董師說「咱們每天不多學,只學一兩個式子。學武術不能貪多,只是一味地求數量,動作掌握不完全,基本要領不準確,會影響後面所有的動作。我預計用三個月的時間教完這套拳。」「什麼時候才能練到您這般有功夫呢?」李小龍問。「練拳要循序漸進,套路學完,姿勢正確後,我們再進一步學習轉動路線,理解太極的意義。再進一步,才學太極拳的勁、氣,到了這一步,才只是初窺太極拳的門徑。」「那多久才可以接觸到推手練習呢?」「等你練了六個月後,就可以初步的推手練習了。用一年的時間練兩人粘黏打圈,學掤、捋、擠、按四種方法,學化勁。一年後學習太極劍。如肯用功,再過上大約半年的時間,拳、劍、推手三樣都可以掌握熟練,這樣就算是達到了太極拳的一小乘。然後便可練習太極槍、學習推手以外各種手法,再苦練三年,拳、劍、槍的用法就可以掌握得很好。練到這個階段,太極拳的健身和防身自衛功能便都可以發揮出來了。」聽完董師對太極拳訓練方法的闡述,李小龍耐著性子練了一年的太極拳。可這一年裡,他除了站樁就是練拳架,偶爾也練推手。他感到太極拳枯燥無趣,便離開了健身院。之後他在一次街斗中遇上了強勁的對手,他想到了太極拳,可是根本就用不上。結果李小龍被打敗了。李小龍氣得直罵太極拳無用。李小龍氣呼呼的回到健身院,找到了董師。一見面就罵「什麼狗屁太極拳!根本就不能打人!」董師聽後,微微一笑,問李小龍「你怎麼知道不能打人?你練幾年了?你是按我說的在練嗎?」「我……」李小龍被問得啞口無言。「只要你按著我教的去練,我保你六年後,街斗沒人能打敗你了」「哼。信你一次。到時我再被打敗了,我找你算總賬!」李小龍暗自想。李小龍剛開始氣呼呼的練習,慢慢的他的心靜下來了,他想我要好好學習,如果真如師父說得六年後能打敗別人,那豈不是夢寐以求的事。從此,李小龍刻苦學習,寒暑不斷,終於六年時間到了。李小龍為了驗證董師的話,再次找到了六年前打敗他的人。這回兩人一交手,李小龍輕易就把對手的攻勢給化解,最後徹底把對手給制服。接下來的幾次的街斗,李小龍都沒有輸過,果真沒有人能打敗他了。李小龍一下子信心十足,更加刻苦的練習太極拳。之後李小龍離港赴美,開始在美國的求學闖蕩生涯。此時的他除了已經擁有深厚的太極拳功底外,他還精通拳擊和中國的南北拳術。憑藉此,李小龍不斷和各國的搏擊高手進行了交鋒。在他與各位搏擊高手的交往和切磋中,他不斷研究、吸收和掌握他們所擅長的格鬥技巧。他在學習各國搏擊術中,也深感到中國武術的不足,他開始改革他的武學,特別是太極拳。為此他創造了一種全新的拳術——截拳道。
李小龍發現太極拳在實戰中沒有固定的格鬥式,太極拳更強調雙手放下的無極式。一個無極式可以演變成各種姿式和任意一種打法,且周身上下均能發力打擊。但同時帶來的缺點是,雙手放下的無極式中,無意中兩手出拳的路線變長,速度變慢。天下武功,唯快不破。更何況太極拳主張後發制人。想要後發先制,從物理學上說,路線要走捷徑。李小龍在和各國搏擊高手切磋時,已經明顯感覺到自己的拳法速度要比別人的慢,缺乏對頭部的有效防守。為此他以太極拳中手揮琵琶為原型,借鑒並吸收各國搏擊術的優點,創造了截拳道的警戒式。鑒於太極拳的攻擊方法以拳和掌為主,腿法偏少。他借鑒並吸取了跆拳道、踢拳道、泰拳的腿法的優點,形成了截拳道中獨特的李三腳;他以太極拳的拳法為基礎,借鑒並吸收了拳擊、泰拳、空手道的拳法的優點,形成了截拳道中的拳法;他借鑒了太極拳中的輕靈的步法,結合了劍道、拳擊、跆拳道、合氣道的步法,創造了截拳道靈活的步法;他借鑒合氣道的摔擒技術和一對多、徒手對兇器的技術,形成了截拳道的自衛技擊法。太極拳強調後發制人,在李小龍的截拳道上不但體現出這個特點,而且它更強調先發先制的技擊打法。李小龍改進了傳統太極拳的繁瑣而低效的訓練方法,採用現代搏擊系統科學的先進模式。他放棄了固有的套路,他認為套路是程序化、按部就班的死打法,已經不能適應千變萬化的實戰。他用更適合現代實戰的雙節棍和短棍,代替了太極拳中劍、刀、槍的傳統兵器。太極拳訓練雙手的聽勁,用皮膚感知對方的力量大小和變化的推手,做為截拳道的一種輔助練習方法被保留下來。就這樣,李小龍以楊式太極拳為基礎,借鑒並吸收各國搏擊術,以無法為有法以無限為有限的截拳道就此形成。李小龍用他創造的截拳道接受了來自國內外武林高手的挑戰,證明了截拳道的科學性和先進性。但李小龍終因訓練勞累過度,承受壓力過大,而英年早逝。以上只是我對於李小龍跟隨董英傑學練楊式太極拳的想像。但結果或許還是相同的,李小龍仍舊是英年早逝。李小龍處所的時代、環境、他的年齡、性格、學識,決定了他的命運。如果李小龍現在還健在的話,那應該是76歲的老人。那時他的截拳道肯定會更加的成熟和完善,他生前也多次表示接下來要研究太極拳,可惜他永遠也沒能研究成。如果李小龍研究太極拳的話,他可能會在他的截拳道里加入更多的柔性圓的元素。以柔克剛、四兩撥千斤的技擊特色或許能有所體現。同時他會注重練養結合,以站樁培養元氣,內功以養生。
作者簡介:張文傑,寧波市武術協會永年拳社會員、2013年寧波市武術錦標賽楊式傳統太極拳年級組冠軍。練過多種拳術,現致力於街頭防身自衛術的學習和研究。
推薦閱讀:
※紀念李小龍
※李小龍與宗師葉問間的私人恩怨
※邵逸夫捧紅狄龍姜大衛 保守錯失李小龍
※[中華武術]揭秘李小龍截拳道訓練方法
※周黎明:毛澤東看《精武門》後哭了 贊李小龍是英雄
TAG:李小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