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論《內經》腧穴配伍理論對針灸處方學的貢獻

【摘要】   [目的]論述腧穴配伍理論在《內經》中的體現及其臨床價值。[方法]系統分析《內經》有關腧穴配伍的文獻,引述與腧穴配伍有關的陰陽、五行、經絡等內容並進行分析、歸納與總結。[結果]《內經》運用陰陽五行學說和臟腑經絡理論作為針灸腧穴配伍理論的基礎,使得腧穴配伍理論已經具備了較為完整的體系,形成一系列的腧穴配伍方法和常見病的治療處方和治療方案。[結論]《內經》腧穴配伍理論對針灸處方的建立和發展以及認識針灸的辨證、論治體系、提高治療範圍、增加療效等方面都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 內經 針灸處方 腧穴配伍 處方學

  《內經》是對中醫古代文獻的第一次總結,以當時先進的哲學思想陰陽五行學說為基礎,涵蓋了中醫學臟腑、經絡、病因病機等各個方面的內容。《內經》也詳細論述了各種針灸理論,以及運用陰陽五行學說等理論為基礎的針灸處方學的理論,從而使得針灸俞穴配伍已經具備了較為完整的體系,為後世針灸處方學的形成奠定了基礎。在《內經》中對許多的常見病都已有了具體而明確的針灸治療的處方和治療方案,值得我們大力研究和探討。

  1 陰陽學說在針灸處方中的應用   陰陽學說是中醫的基礎理論之一,構成了中醫學理論體系的基本框架,可指導辨證與治療。一般講,病在表,屬熱、屬實者為陽;病在里,屬寒、屬虛者為陰,陰陽是八綱辨證的總綱。另臟腑間,臟為陰,腑為陽;背為陽,腹為陰等。陰陽在針灸臨床上佔有重要地位。《素問·陰陽應象大論》有「善診者,察色按脈,先別陰陽」。正常情況下,人體陰陽保持相對平衡。如果平衡遭到破壞,就出現偏盛偏衰的病理,故「用針之要,在於知調陰與陽」(《靈樞·根結》)。針刺治病的關鍵就是調節陰陽,使陰陽平衡,「陰平陽秘,精神乃治」,故調陰陽是針灸治病的基本法則。《素問·至真要大論》「謹察陰陽所在而調之,以平為期」。指出針灸處方配穴,必須根據陰陽的不同病證進行配伍。對於何為陰病,何為陽病。《內經》中指出「陽勝則身熱,腠理閉,喘粗為之仰,汗不出而熱,齒干以煩冤,腹滿,死,能冬不能夏。陰勝則身寒,汗出,身常清,數栗而寒,寒則厥,厥則腹滿,死,能夏不能冬。此陰陽更勝之變,病之形能也」(《素問·陰陽應象大論》)。這樣《內經》就有了對陰病陽病的處方配伍原則「病在陰之陰者,取陰之滎俞;病在陽之陽者,刺陽之合;病在陽之陰者,刺陰之經;病在陰之陽者,刺絡脈」(《靈樞·壽夭剛柔篇》)。這是因為腧穴所屬經脈和所在的部位不同,腧穴的療效具有相對特異性,所以不同的病症應採取不同的腧穴進行治療。臨床具體應用有「從陰引陽,從陽引陰」和「以左刺右,以右刺左」(《素問·陰陽應象大論》)等不同刺法。《靈樞·終始》指出「持其脈口人迎,以知陰陽有餘不足,平與不平,天道畢矣」由此可見在《內經》中已有通過診脈口與人迎二脈了解人體陰陽平衡的情況。對於出現了陰陽不平衡,可通過脈口與人迎的脈象來選穴進行調整人體陰陽的治療。這一配穴的方法在《內經》中已作了詳細的歸納。如診人迎可知何條陽經的病變,診脈口可知何條陰經的病變。並根據此來確定取穴治療的經穴,陽經有病採用瀉陽補陰配伍法,陰經有病採用瀉陰補陽配伍法。具體內容如下:瀉陽補陰配伍法。先診人迎,由人迎的脈動來進行診斷和決定配穴。人迎一盛——病足少陽,取穴:瀉足少陽而補足厥陰。人迎一盛而燥——病手少陽,取穴:手少陽、手厥陰。人迎二盛——病足太陽,取穴:瀉足太陽而補足少陰。人迎二盛而燥——病手太陽,取穴:手太陽、手少陰。人迎三盛——病足陽明,取穴:瀉足太陽補足太陰。人迎三盛而燥——病手陽明,取穴:手陽明、手太陰。人迎四盛且大且數——外格溢陽。瀉陰補陽配伍法。先診脈口,由脈口的脈動來進行診斷和決定配穴。脈口一盛——病在足厥陰,取穴:瀉足厥陰而補足少陽。一盛而躁——病在手心主,取穴:手厥陰、手少陽。脈口二盛——病在足少陰,取穴:瀉足少陰補足太陽。脈口二盛而躁——病在手少陰,取穴:手少陰、手太陽。脈口三盛——病在足太陰,取穴:瀉足太陰補足陽明。三盛而躁——病在手太陰,取穴:手太陰、手陽明。脈口四盛,且大且數——內關。人迎與太陰脈口俱盛四倍以上——關格。

  2 五行學說在針灸處方中的應用   五行學說的引入對整個醫學的臨床發展起了推動作用,它第一次把人體的各個部分建立了密切的聯繫,使人們從整體上觀察人的生理與病理及與自然界的關係,從而建立一個醫學上的整體觀。《素問·水熱穴論》運用五行學說提出了四季用穴的一些規律和方法,並對用穴進行了分析和解釋。「春取絡脈分肉」「春者木始治,肝氣始生,肝氣急,其風疾,經脈常深,其氣少,不能深入,故取絡脈分肉間。」「夏取盛經分腠」「夏者火始治,心氣始長,脈瘦氣弱,陽氣留溢,熱熏分腠,內至於經,故取盛經分腠,絕膚而病去者,邪居淺也。所謂盛經者,陽脈也。」「秋取經俞」「秋者金始治,肺將收殺,金將勝火,陽氣在合,陰氣初勝,濕氣及體,陰氣未盛,未能深入,故取俞以瀉陰邪,取合以虛陽邪,陽氣始衰,故取於合。」「冬取井榮「冬者水始治,腎方閉,陽氣衰少,陰氣堅盛,巨陽伏沉,陽脈乃去,故取井以下陰逆,取榮以陽氣。故曰:冬取井榮7,春不鼽衄,此之謂也。」見於《靈樞》經脈篇、禁服篇的虛補實瀉的治療原則,然後在《難經·六十六難》提出「虛則補其母」、「實則瀉其子」的治療方法就是用五行生剋理論加以解釋的,即根據五行學說「母能令子實」、「子能令母虛」的理論。   子母補瀉在針灸治療上的運用,一般有兩種方法:其一是根據本經井、滎、輸、經、合的五行關係進行補瀉,例如肺經氣虛,取本經的輸穴太淵,因太淵穴屬土,土為金之母,即「虛則補其母」,若肺經氣實取本經合穴尺澤,因尺澤穴屬水,水為金之子,即「實則瀉子」。其二是根據十二經所屬臟腑的五行關係進行補瀉。若肺經氣虛,按虛者補母法,肺金之母為脾土,當取足太陰脾經穴位,或取脾經的輸穴太白(屬土)。若肺經氣實,按實者瀉子法,取腎經合穴陰谷(屬水)治療。

  3 經絡學說在針灸處方中的應用   《內經》中已經形成了完整的經絡學說。從十二正經、奇經八脈、到十二皮部、十二筋經、十五絡脈等等,這一完整體系的建立,為針灸治療的腧穴配伍發展起了決定性的作用。在這此基礎上形成了針灸處方的基本構架,後世的各種配伍方法都由此得以發展。《內經》指出「凡刺之道,必通十二經絡之終始,絡脈之秘別處,五輸之所留,六腑之所與合,四時之出入,五臟之所溜,闊數之度,淺深之狀,高下所至」。經絡學說認為經脈上分布的各個穴位,是該條經脈脈氣所發的部位,如果這一條經脈發生了異常變化,即出現各種病候,就可以通過刺激這條經脈的穴位,調整這條經脈、臟腑的氣血,而把這條經脈所產生的疾病治癒。《素問·五常政大論》載:「氣反者,病在上,取之下;病在下,取之上;病在中,傍取之」就是根據經脈的這一特點制定的治療法則。這一理論的要點在於穴位不論遠近均可主治本經的病候。   《內經》中較有特色的內容是標本根結理論和氣街學說。氣街學說是指十二經脈的脈氣密佈於周身軀幹與四肢,而頭、胸、腹、背是經氣的集中與流行的部位,也就是氣街。「氣在頭者,止之於腦;氣在胸者,止之膺與背俞;氣在腹者,止之背俞,與沖脈於臍左右之動脈者;氣在脛者,止之於氣街」。氣街理論就是著重闡明頭腦和軀幹部位是經氣匯合通行的共同通道,故文獻中有「四街者,氣之徑路也」(《靈樞·動輸》)的載述。基於這一原理,所以分布在這些部位的腧穴,既能治療其局部和有關內髒的疾病,又可以治療四肢部分的疾病,如「俞募配穴法」就是在這一原理指導下的應用。標本、根結、氣街理論是在經絡分布和氣血運行基礎上,進一步說明經脈的兩極相連及經氣集中與布散的關係,進一步說明機體機能的多樣性。以標本、根結所述的上下、內外經氣有對應作用的原理為依據,針灸臨床取穴上病可下取,下病可上取,中病可傍取等,擴大了腧穴的主治範圍,使針灸的取穴方法更為全面和富有靈活性。

  4 病因病機理論在針灸處方中的應用   《素問》「謹守病機,各司其屬,有者求之,無則求之,盛則責之,虛則責之」。強調了只有詳細探尋疾病的病因病機,處方配穴方能有所依據。

  4.1 訂立標準處方 在《內經》中已有了對許多疾病的正確認識,從而出現了標準的針灸處方,使醫者的臨床治療有了一定的規範和標準。水病方為「腎俞五十七穴,積陰之所聚也,水所從出入也。尻上五行行五者,此腎俞,故水病下為胕腫大腹,上為喘呼,不得卧者,標本俱病,故肺為喘呼,腎為水腫,肺為逆不得卧,分為相輸俱受者,水氣之所留也。伏兔上各二行行五者,此腎之街也,三陰之所交結於腳也。踝上各一行行六者,此腎脈之下行也,名曰太沖。凡五十七穴者,皆臟之陰絡,水之所客也。」熱病方為「熱病五十九俞」「頭上五行行五者,以越諸陽之熱逆也;大杼、膺俞、缺盆、背俞,此八者,以瀉胸中之熱也;氣街、三里、巨虛上下廉,此八者,以瀉胃中之熱也;雲門、髃骨、委中、髓空,此八者,以瀉四支之熱也;五臟俞傍五,此十者,以瀉五藏之熱也。凡此五十九穴者,皆熱之左右也。」(《素問·水熱穴論》)    4.2 對常見病有完整的治療方案 在當時對疾病的認識也到達了一定的高度,從而使得在臨床上對常見病已有正確的辨證,有了一套完整的治療方案,在《內經》中可以看到有大量的常見病的針灸治療方案,每個病種根據疾病的部位、性質均有各種不同的分型、配穴和治療方法。特別是對頭痛、心痛、厥、腰痛、瘧等等疾病更是詳盡完整。   如頭痛:「厥頭痛,面若腫起而煩心,取之足陽明太陰。厥頭痛,頭脈痛,心悲,善泣,視頭動脈反盛者,刺盡去血,後調足厥陰。厥頭痛,貞貞頭痛而重,瀉頭上五行,行五,先取手少陰,後取足少陰。厥頭痛,意善忘,按之不得,取頭面左右動脈,後取足太陰。厥頭痛,項先痛,腰脊為應,先取天柱,後取足太陽。厥頭痛,頭痛甚,耳前後脈涌有熱,瀉出其血後取足少陽。真頭痛,頭痛甚,腦盡痛,手足寒至節,死不治。頭痛不可取於腧者,有所擊墜,惡血在於內,若肉傷,痛未已,可則刺,不可遠取也。頭痛不可刺者,大痹為惡,日作者,可令少愈,不可已。頭半寒痛,先取手少陽陽明,後取足少陽陽明。」

  5 以發病部位定針灸配穴處方   以發病部位定針灸配穴處方是針灸的一大特色。在《內經》中主要有上病下取法、下病上取法、臟腑病取穴和以痛為輸取穴法。

  5.1 肢體相關疾病的針灸配穴 「從腰以上者,手太陰陽明皆主之;從腰以下者,足太陰陽明皆主之。病在上者下取之。病在下者高取之。病在頭者取之足。病在腰者取之腘」(《靈樞·終始》)。「病始手臂者,先取手陽明、太陰而汗出。病始頭首者,先取項太陽而汗出。病始足脛者,先取足陽明而汗出」(《靈樞·寒熱病》)。「陰有陽疾者,取之下陵三里,正往無殆,氣下乃止,不下復始也。疾高而內者,取之陰之陵泉;疾高而外者,取之陽之陵泉也」(《靈樞·九針十二原》)。

  5.2 以發病臟腑定針灸配穴 「邪在肺,則皮膚痛,寒熱,上氣喘,汗出,咳動肩背。取之膺中外腧,背三節五臟之傍,以手疾按之,快然,乃刺之。取之缺盆中以越之。邪在肝,則兩脅中痛,寒中,惡血在內,行善掣節,時腳腫。取之行間,以引脅下,補三里以溫胃中,取血脈以散惡血;取耳間青脈,以去其掣。邪在脾胃,則病肌肉痛,陽氣有餘,陰氣不足,則熱中善飢;陽氣不足,陰氣有餘,則寒中腸鳴、腹痛;陰陽俱有餘,若俱不足,則有寒有熱,皆調於三里。邪在腎,則病骨痛,陰痹。陰痹者,按之而不得,腹脹,腰痛,大便難,肩背頸項痛,時眩。取之湧泉、崑崙。視有血者,盡取之。邪在心,則病心痛,喜悲時眩仆;視有餘不足而調之其輸也」(《靈樞·五邪》)。

  5.3 以痛為腧的針灸配穴 以痛為輸是《內經》首先提出的一個針灸處方取穴法,在臨床有極好的療效,至今仍被廣泛運用。《靈樞·經筋》「治在燔針針劫刺,以知為數,以痛為輸」。楊上善認為「輸,謂孔穴也,言筋但從筋所痛之處,即為孔穴,不必要須依諸輸也。以筋為陰陽氣之所資,中無有空,不得通於陰陽之氣上下往來,然邪之入腠襲筋為病,不能移輸,遂以病居痛處為輸。」

  6 結語   在《內經》中,針灸處方的配伍已經有了比較明確的配伍取穴方法,而且內容豐富,切合臨床實際運用。這是因為陰陽五行學說在《內經》時代已成熟地運用在針灸臨床中。特別是經絡學說在《內經》中已有完整的體系,為後世針灸處方學的發展奠定了堅石的基礎。

推薦閱讀:

針灸為何具有補瀉效應?
楊維傑先生董氏奇穴及傳統針灸研討題(第八回)
銅人針灸經卷六
國醫陸瘦燕針灸醫案三則
「從針灸入門中醫」系列課程:第三講《子午的秘密》(部分文字版)

TAG:理論 | 針灸 | 貢獻 | 處方 | 內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