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聿銘家族與中銀大廈

上海外灘、香港中環和北京長安街頭,三棟別具特色的中銀大廈記錄著近百年來中國銀行與貝聿銘家族間的不解之緣

貝聿銘,美籍華人建築師,1983年普利茲克獎得主,被譽為「現代建築的最後大師」。貝聿銘1917年出生於廣東省廣州市,1935年赴美國哈佛大學建築系學習師從建築大師格羅皮烏斯和布魯爾。貝聿銘作品以公共建築、文教建築為主,被歸類為現代主義建築,善用鋼材、混凝土、玻璃與石材,代表作品有美國華盛頓特區國家藝廊東廂、法國巴黎羅浮宮擴建工程。

1934年9月,中國銀行大廈管理處理事會正式成立,中行國外部經理兼上海分行經理貝祖貽出任理事長。就在五個月前,中行董事會決定在上海外灘建造新大樓,供總部辦公和上海分行營業之用,預算基建費600萬元。

出生於江蘇吳縣商業世家的貝祖貽,1914年進入中行總行任司賬,第二年調入廣東分行。其後升任廣東分行副經理、代理經理。1918年,貝祖貽前往香港,籌建中行香港支行。次年2月,香港支行改為分行,貝祖貽擔任經理。在香港分行經理任上,貝祖貽的最大成績正是對國外匯兌業務的擴充。南京政府成立不久後,貝祖貽調到上海。1927年7月,在蔣介石強迫中行借墊款項時,中行上海分行經理宋漢章以患神經衰弱需靜養為由,辭去職務。張嘉璈隨即調來與宋子文私交深厚的貝祖貽擔任此職。

張嘉璈認為:「必須有一新式建築,方足象徵中國銀行之近代化,表示基礎鞏固,信孚中外。」中行在外灘的行址,原為德國總會大樓。一戰後期,德國總會大樓作為敵產被中國政府接管,繼而由中行購入。1930年,中行買進仁記路(今滇池路)和圓明園路的地皮,每年提存50萬元房產基金,準備推倒原大樓,建造新大樓。

當時上海最有名的建築事務所——公和洋行為中行設計了「雙塔樓」方案:靠近外灘的高塔約300尺,靠近圓明園路的低塔178尺,造價預計1000萬元。300尺約91米,遠高於旁邊沙遜大廈(今和平大廈)的77米高度。公和洋行稱這將是「第一幢摩天大樓俯瞰著上海外灘」。

受白銀風潮衝擊,加上持續漲了幾年的房地產泡沫開始破滅,原打算作為辦公樓出租的低塔,頓時失去了建造的必要,中行於是決定壓縮開支,將設計改為18層樓。更改後的新大樓由公和洋行及中行建築課長陸謙受共同設計,預算基建費500萬元。新大樓依然高過沙遜大樓(1929年落成的沙遜大廈當時被稱為「遠東第一高樓」)。

中行新大樓最後的設計新增了許多中式符號,這是陸謙受參與的結果,也與貝祖貽有一定的關聯。1934年,貝祖貽的現代化花園住宅落成,正是西式主體結合局部中式符號點綴的風格。貝祖貽作為大廈管理處理事會理事長,無疑會有力地主導建築設計方向。

在上海灘有著極大勢力的沙遜,並不願意看到外灘第一高樓的城市制高點被中資銀行取代。憑藉自身的實力、與工部局的關係,在宋子文上台後,中行新大廈設計方案由18層改為17層,此後又在17層頂部增加中式攢尖屋頂。更改後的大樓高約70米,比沙遜大樓低。

中銀大廈原本想打造成外灘的新地標,但由於種種原因沒能實現。就在新大樓結構工程大致完工的1937年,日本全面侵華,大樓掃尾工程延擱。1941年,中銀大廈成為汪偽儲備銀行的營業場所。抗日戰爭勝利後,新大廈被複業後的中央銀行使用。直到1946年元旦,中行才遷入辦公。而這時,距離大廈開工已將近十年。

貝聿銘與香港中銀大廈

就在貝祖貽去世前夕,中行曾就聘請他的兒子貝聿銘設計香港中銀大廈一事,設法與其取得聯繫。

「我和中國銀行感情很深,因為小時候在香港,我常到中國銀行去,來來往往,那有很大的作用。」貝聿銘說。

接手設計香港中銀大廈,給了貝聿銘一個懷想歷史和展示未來的機會。對貝聿銘來說,設計中銀大廈「不僅是一座建築物,更是中國在國際銀行界顯著地位的象徵」,因此大廈應該代表「中國人民的抱負」,同時「銀行大廈的西洋派頭將不比任何其他建築物遜色。香港是世界的十字路口,它有技術也有辦法建築一幢現代大樓」。

然而,挑戰顯而易見。幾年前,滙豐銀行請英國著名建築師福斯特設計新總部大廈,位處港島皇后大道中1號,位置顯要,雄居維港,且有10億美元預算作後盾。而貝聿銘只有1.3億美元的資金,大廈所在地理面積狹小,高架公路從三面把這裡限制住,周圍則高樓林立。1985年,就在滙豐新大廈落成、福斯特廣受讚譽之時,貝聿銘設計的香港中銀大廈在滙豐大廈不遠處破土動工。

為貝聿銘撰寫傳記的邁克爾·坎內爾這樣描述道:「貝聿銘所運用的是香港能夠理解的象徵手法。他讓他那幢閃閃發光的方形尖塔坐落在三層樓高的花崗岩地基上,那笨重的後現代主義風格的基座與上面輕巧的塔樓十分笨拙地聯結在一起,但它達到了表現尊貴與實力的目的。

貝聿銘的父親曾經告訴他:『銀行必須顯得很安全。』……由於他的框架系統非常有效,貝聿銘得以按照比較拮据的預算在紐約和芝加哥之外的地方建造了世界最高建築之一。即使算上附加的颱風加固設備,銀行大廈也比傳統的高層建築少用40%的鋼材和25%的電焊接縫。

中銀大廈在1985年年中破土動工,以每4天蓋一層樓的速度拔地而起。整座超級建築結構在16個月內完成。」1988年8月8日,標誌著大樓空中進程完工的封頂典禮正式舉行。一個樓高70層的標誌性建築物出現在香港的天空底下。這座銀光閃閃的摩天大樓,其外形正如貝聿銘所形容,像是雨後春筍——中國傳統文化中希望和進步的象徵。

貝聿銘父子與北京中銀大廈

長安街上的銀行建築,最引人注目的當屬中國銀行總行大廈。這棟獨具匠心的大樓,正是由貝聿銘及其兒子貝建中、貝禮中所設計。建成後的北京中銀大廈地上15層、地下4層,建築面積達17萬平方米,是世界最大的銀行建築之一,從1996年10月破土動工,到2001年5月最後落成,歷時近五年之久。

北京中銀大廈並不是貝聿銘在中國內地設計的第一棟建築物。早在1979年中國改革開放之初,貝聿銘已經在北京接手了香山飯店的設計。與距離天安門1.5公里遠的中銀大廈不同,香山飯店距離天安門有25公里之遠。

貝聿銘設計的香港中銀大廈直插雲霄,在香港創造出一個新的地標,同時表達了中國銀行的雄心。但是,故宮近在咫尺,中行總部大樓無法像香港中銀大廈那樣向天空生長。

1985年北京市出台市區建築高度控制方案,這個方案提出以故宮為中心,分層次由內向外控制建築高度。1991年至2010年北京城市總體規劃規定:「長安街、前三門大街兩側和二環路內側以及部分幹道的沿街地段,允許建部分高層建築,建築高度一般控制在30米以下,個別地區控制在45米以下。」貝聿銘的挑戰,正在於如何在市區建築高度控制下,在長安街上設計出17萬平方米建築面積的北京中銀大廈,同時實現藝術、歷史和建築的融合。

貝聿銘說,在北京的心臟地帶建造這樣一座如此宏大的建築,並且避免笨拙與單調的唯一方法,就是要讓這座建築的中心擁有一座大空間的花園。這個花園,正是中行大廈的大堂——四季大廳。大廳西、北兩側各種植有一片青翠欲滴的毛竹,以達到建築與自然的融合。兩片竹林之間,則是山水一體的觀景池。一池靜水,正寓意著中行的財源穩聚。

大廈承襲了貝聿銘「建築是現代藝術與科學技術的完美結合」,整座大廈由兩個L型的巨型獨立單體建築相連而成。大廈上方利用三維框架結構受力大的特點,由16個金字塔結構組成巨大的玻璃穹頂,使大廈在擁有獨立封閉空間的同時,又擁有了一個極具視覺通透感的大堂。古香古韻的中式園林設計與西式現代建築風格相互交匯,截然不同的中西方文化理念融為一體。而這,也正代表著中資銀行中國際化程度最高的中國銀行,根植中國、面向世界,將架起一座溝通中國與世界的金融之橋。


推薦閱讀:

袁世凱家族3
毛氏家族的形成與發展
讀史|民國「第一家庭」孫中山家族沉浮
「長征」家族大揭秘

TAG:家族 | 貝聿銘 | 大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