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三七號稱「人蔘之王」,但是你用對了嗎?

小編導讀

素有「人蔘之王」之稱的三七,被李時珍譽為「金不換」,更有人稱之為「南海神草」。三七,是中藥材中的一顆明珠,是植物藥材中一味十分珍貴的血症要葯。如此一味藥用價值頗高的藥物,在日常生活中也有越來越多的人會用到,但您真的用會了嗎?用對了嗎?

三七為五加科植物人蔘三七,正名出自《本草綱目》。李時珍說:「能合金瘡如漆黏物」。故又名山漆、金不換、血參、田漆等。味甘微苦,性溫,歸肝、胃、大腸經。功能化瘀止血,消腫定痛。

三七入葯始於明代,而盛於近代。清代《玉楸葯解》載:「和營止血,通脈行瘀,行瘀血而斂新血。」廣泛用於產後、經期、跌打、癰腫屬瘀血者;止血用於吐血、崩漏、外傷。《本草新編》載三七:「止血之神葯也……無論上、中、下之血,凡有外越者,一味獨用亦效,加入補血補氣葯中則更神。蓋此葯得補氣而無沸騰之患,補藥得此而有安靜之體也。」言必配補藥,而非獨補也。《大同藥物學》也說:「人蔘補中有攻,三七攻中有補,非其他峻厲暴悍者可比。」

古代本草對三七止血的功效比較肯定,鮮有言其補益者。自清代趙學敏《本草綱目拾遺》才提出:「人蔘補氣第一,三七補血第一,味同而功亦等。」在他的影響下,近年有關三七強壯補益的應用非常廣泛,可能因為三七與人蔘同屬五加科,民間早就認為三七與人蔘一樣,同具補益之功,加上藥理研究表明三七具有免疫調節劑作用,還有調節糖代謝、保肝、抗氧化、抗衰老和抗腫瘤等作用,人們自然把三七作為補益藥用。

臨床上,把三七當作補藥用者,風起雲湧,如高脂血症、高血壓、肝病、白細胞減少、血小板減少、子宮脫垂等都爭相用三七,濫用、誤用非常多,甚至有的人把三七打成粉末,每天作保健品內服。

殊不知,三七的主要功效是化瘀與止血,無瘀血之證是不能單獨用的,如果臨床確需,也必須配伍他葯一起使用,如《得配本草》論「三七得生地、阿膠治吐衄,得當歸、川芎治惡血……血虛吐衄、血熱妄行,能換新血,無瘀者禁用。」徐大椿也說:「能損新血,吐血且無瘀者勿服。」(《藥性切用》)

有熱者當配伍生地、麥冬、梔子等。但張錫純認為,三七溫熱之性不明顯,說:「諸家多言性溫,然單服其末數錢,未有覺溫者。」瘡瘍初起,紅腫熱痛,用三七與生大黃打粉末,溫開水調敷,效果很好。

新媒體編輯:王丹

推薦閱讀:

【黃藝等詐騙案】設置圈套誘人蔘賭,以打假牌的方式「贏取」他人錢財的行為構成賭博罪還是詐騙罪?
人蔘治療脫髮、禿髮、白髮的顯著效果
小人蔘——胡蘿蔔
秋後蘿蔔賽人蔘 為什麼蘿蔔比人蔘好?
雞湯和它一起燉,比吃人蔘還要補!

TAG:人蔘 | 三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