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會用人?崇禎年間慘死的六大賢臣名將!
文/獨孤雁
明天啟七年(1627年)八月,年僅16歲的信王朱由檢即位,成為大明第十六位皇帝。年輕的皇帝勤於政事,以身作則,希望能夠重振大明江山,但事與願違,朝政腐敗已非一日,外有清朝襲擾,內有起義軍流竄,大明朝最終走向滅亡。作為大明朝的最高統治者,明朝的覆滅與崇禎本人也有一定關係,崇禎不會用人,加上性格多疑,致使許多賢臣名將慘死,最終自己也只能絕望的在景山自縊。【縱橫五千年】的編者獨孤雁就為盤點下那些崇禎年檢慘死的賢臣名將!
其一,薊遼督師袁崇煥。崇禎二年(1629年)十一月,皇太極親率十幾萬大軍越過長城,攻入關內,直抵北京城下。袁崇煥率關寧鐵騎勤王,在北京城下與清軍展開激戰,將其擊退。但不久後崇禎帝卻將袁崇煥逮捕治罪,並於崇禎三年(1630年)八月,將其凌遲處死。這位曾挫敗努爾哈赤,擊退皇太極的一介書生,最終沒能馬革裹屍,但卻慘死在自己人的屠刀之下。
【影視劇中崇禎的形象】
其二,登萊巡撫孫元化。孫元化是明末科學家徐光啟的弟子,也是當時為數不多的西洋火炮專家,袁崇煥的寧遠大捷就得益於孫元化布置在城頭11門大炮。之後孫元化在孫承宗的大力推薦下,擔任登萊巡撫。
後遼東將領孔有德發動吳橋兵變,孫元化力主招撫,但巡按王道純藏匿詔書,使得叛軍長期得不到招撫,再次發生叛亂。朝廷將孫元化逮捕,政敵余應桂、李夢辰、路振飛趁機陷害,最終孫元化於崇禎五年(1632年)七月被斬首示眾。孫元化死後,他的兒子拒絕朝廷委任的官職,明朝廷里懂得西洋火炮的專家也寥寥無幾。
其三,薊遼督師孫承宗。明人計六奇曾評價道:「自遼事者,所用人鮮有勝任者。當時所望成功者,惟熊廷弼、袁崇煥、孫承宗。」,後世將三人稱為「遼東三傑」。孫承宗在朝臣普遍提議放棄遼東的情況下,毅然請求擔任薊遼督師,並修築寧錦二百里防線,極大的加強了東北的邊防,同時大力支持袁崇煥等人的主張。
袁崇煥被捕後,崇禎帝啟用孫承宗,他調兵遣將,成功收復遵化、永平、遷安等關內城池。但後來因為祖大壽的投敵,孫承宗遭到朝內大臣的彈劾,崇禎也認為他老邁無用,於是將其免官,此後數年間人們多次請求重新啟用孫承宗,但崇禎帝不予理睬。崇禎十一年,清軍攻打高陽,76歲的孫承宗率領家人守城,全家老小數十人戰死,城池陷落後,孫自縊身亡。
其四,宣大總督盧象升。1638年清軍入關,盧象升率師勤王,名義上是「督天下兵」,但因為楊嗣昌等人的嫉恨,實際上只有不到兩萬人馬。盧象升率軍在蒿水橋遭遇清軍,雙方展開激戰,「象升麾兵疾戰,呼聲動天」,但終因寡不敵眾,「手擊殺數十人,身中四矢三刃,遂仆」。盧象升戰死後,崇禎帝依然不予撫恤,直到楊嗣昌死後,才得以追贈。
【影視劇中孫傳庭的形象】
其五,陝西總督鄭崇儉。1640年,鄭崇儉率賀人龍、左良玉等將領,在瑪瑙山大敗張獻忠。但事後張獻忠在四川重新恢復聲勢,崇禎帝以撤兵太早為罪,將鄭崇儉削籍候代。之後張獻忠攻破襄陽,崇禎帝寵臣楊嗣昌自殺,崇禎帝心懷怨恨,以「縱兵擅還,失誤軍律」為由,將鄭崇儉處死。直到南明時,有人上書:「崇儉未失一城、喪一旅,因他人巧卸,遂服上刑。群臣微知其冤,無敢訟言者,臣甚痛之。」鄭崇儉的冤案才得以昭雪。
其六,陝西總督孫傳庭。1643年,孫傳庭率領十餘萬大軍在郟縣境內與李自成展開決戰,結果明軍失利,之後李自成長驅直入,攻破潼關,孫傳庭戰死,史書稱「傳庭死而明亡矣」。孫傳庭的敗亡與崇禎帝的錯誤指揮不無關係,孫傳庭在陝西整頓軍馬,但崇禎帝一再催促他出關決戰,明軍一來缺乏糧草,二來訓練未成,因此才有了郟縣的慘敗。
治國之本在於用人得當,崇禎帝性格偏激,生性多疑,此用人之大忌。崇禎帝手下不乏賢臣名將,有些是被他殺的,有些是因他使用不當而死的。當然崇禎也有信任的人,諸如溫體仁、周延儒、楊嗣昌,但他們都是利用皇帝信任,排除異己的黨爭高手。
————————————————
推薦閱讀:
※聰明的人用人,用智者的長處,最聰明的用人,往往是用愚者的長處
※龍眼肉:適用人群、配伍與食療 | 中藥知多點
※石斛的適用人群和常用吃法搭配
※用「新鮮人」和用人「新鮮」
※折扣秒殺SOGO店慶!低至2折不用人擠人輕鬆血拚FENDI、GIVENCY等大牌尖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