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時代的中國機槍是這種東西?發明人卻被洋人陷害!

原創不易,請隨手關注!

作者:毅品文團隊水之秋,無授權禁轉!

在中國近代史上,由於清政府屢次被西方列強打敗,所以中國人就對「堅船利炮」產生了一種莫名的崇拜心理。在這種心理的驅使下,很多人開始習慣於從中國歷史中去尋找某些能夠讓人產生「祖上也曾闊過」聯想的火器,以此來尋找一種精神安慰。在這樣一種尋找過程中,一個本來並不出名的歷史人物——戴梓被從歷史的角落裡挖掘了出來,他連同他的傳說中的「28發連珠銃」一起,在網路上被捧為「世界上第一台機槍的發明者」,更被說成是「如果康熙不整他,中國後來就不會被列強痛打」。那麼,這位戴梓到底是個怎樣的人物,他的「28發連珠銃」的真相又是怎麼回事呢?

戴梓,按《國朝耆獻類征初編》卷一百二十的記載,是清代康熙年間人,出生於浙江仁和。從小天資聰慧,善於謀略,同時對火器製造有很高的天分,曾經自己製造了一支火槍,可以在百步之外打中目標。在康熙十三年(1674年)的時候,前往浙江平定三藩叛軍的康親王傑書聽說了他的名望,特地禮聘他出任自己的幕僚。後來康熙帝知道了他的才能,又把他征入宮中,擔任翰林院侍講,併入值南書房,還奉旨和傳教士一起修訂《律呂正義》。他曾為康熙帝製造出可以發射爆破彈的火炮,康熙帝很高興,親自將火炮命名為「威遠大將軍炮」,命令大量製造。後來在三征噶爾丹的戰爭中,此炮發揮了巨大威力。

(戴梓發明的威遠大將軍炮實物留存至今)

然而,戴梓雖然是一個技術上的天才,卻在為人處世方面有很多缺陷。根據《清史稿》卷五百零五的記載,戴梓在修撰《律呂正義》的過程中,因為觀點意見不同,和葡萄牙傳教士徐日升的關係搞得很不好。後來又因為才能出眾,讓欽天監的領導比利時傳教士南懷仁十分嫉恨。再加上他脾氣秉直,又得罪了康熙帝的御前侍衛趙某。最後,他遇到一個真正的無賴——張獻忠曾經的養子陳宏勛。此人在降清以後,把戴梓請到自己家中,讓家丁拿著大棒,然後給戴梓敬酒,讓戴梓借他三千兩銀子,不然就讓人用大棒打死自己。戴梓於是寫了取銀子的條子,讓陳到自己家取銀子。結果陳宏勛去戴家拿了銀子之後卻不把條子留下,第二天又再拿著條子去取銀子,日復一日,沒完沒了。戴梓的大兒子戴京忍無可忍,拔劍要殺了這個無賴。結果被陳宏勛倒打一耙,向康熙帝告了戴梓縱子傷人的御狀。這時,對戴梓素有怨恨的南懷仁、徐日升以及御前侍衛趙某一起向康熙鼓噪,誣陷戴梓。康熙帝不忍懲罰戴梓,但又迫於南懷仁等人的壓力,遂下旨將戴梓流放到遼東盛京。戴梓到了流放地以後,生活極為貧困窘迫。後來一直過了二十多年,康熙帝終於為其平反昭雪,赦免其回家鄉。但此時戴梓已經垂垂老矣,貧病交加,只能留在鐵嶺,不久就去世了。由戴梓的經歷可見,他的悲慘遭遇,跟某些網文所說的「因為發明火器被康熙帝打壓」毫無關係,主要是其性格導致樹敵太多,最終被人陷害。他所發明的火器,一直為康熙帝所重視,實物至今還有留存。

(陷害戴梓的比利時傳教士南懷仁,時任欽天監監正)

那麼,戴梓的所謂「28發連珠銃」的神話又是怎麼回事呢?這件事很多人是以《清史稿》卷五百零五的記載為依據,認為是真有其事的。但是,這個傳說的根源在哪裡呢?原來,這個傳說的根源是在紀曉嵐的《閱微草堂筆記》中出現的。在該書的《灤陽續錄一》中,紀曉嵐記載了一個戴梓的後人戴亨,向他講起了先祖戴梓發明連珠銃的故事。據他說,「少時見先人造一鳥銃,形若琵琶,凡火藥鉛丸皆貯於銃脊,以機輪開閉,其機有二,相銜如牝牡,扳一機則火藥鉛丸自落筒中,第二機隨之並動,石激火出而銃發矣。計二十八發,火藥鉛丸乃盡,始需重貯。」然而此槍戴梓並未獻給朝廷,因為據說他獻槍之前曾做了一個夢,夢見天神責怪他發明了這種殺人的利器,說如果獻出此槍,以後生靈塗炭,戴梓子孫將沒有遺存。戴梓害怕了,遂把此槍藏在家中。直到乾隆年間,戴家的一個不肖子孫把這槍偷出去賣了錢,也是此槍遂告失傳。

(戴梓的28發連珠銃神話的最初出處——紀曉嵐的《閱微草堂筆記》)

從這個記載里,我們可以看出,《清史稿》中對於28發連珠銃的記載基本就是照抄的《閱微草堂筆記》。因為顯然誰也沒見過實物,唯一的憑據就是戴亨的描述。然而,從《國朝耆獻類征初編》的記載對照來看,戴梓確實曾經仿造過歐洲人進貢給清廷的所謂「蟠腸鳥槍」,這種「蟠腸鳥槍」至今在故宮博物院中仍有實物留存。戴梓發明的所謂「28發連珠銃」,應該就是在原理上仿照的此槍。然而此槍並非什麼可以連發的「原始機槍」,而只不過是在槍托部分裝有貯彈倉,利用扳機將彈藥不斷裝入槍膛,但發射時仍需手動一發一發發射,顯然最多只屬於「原始半自動步槍」,而不是什麼「原始機槍」。這種槍在歐洲早就出現了,但因為當時的製造技術限制,威力有限,無法用於實戰,因而並未能成為歐洲軍隊的制式裝備,而更多只是作為一種供貴族賞玩的收藏品而已。所以,即便戴梓真的製造出了這種槍,那麼在軍事上也並無什麼劃時代的意義。

(故宮博物院收藏的歐洲人製造的「蟠腸鳥槍」實物)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比《清史稿》成書更早的《國朝耆獻類征初編》中,只是說戴梓向康親王「獻連珠火炮法,下江山縣」,想來這裡的「連珠火炮法」應該指的是一種火炮射擊的布置方法,以多門火炮連續射擊形成持續火力,造成「連珠炮」的效果。但是不知為何到了民國年間編撰的《清史稿》中,「獻連珠火炮法」就變成了「獻連珠火銃法」,一字之差,其中的含義卻大為不同。使後人誤以為戴梓發明了一種可以連續發射的連珠銃,並進獻給清廷。再加上清史稿照抄了《閱微草堂筆記》的內容,於是後世一個「戴梓發明28發連珠銃,是世界上最早的機槍」的神話就被構造出來了。可能戴梓自己也沒想到,當初向康親王進獻的火炮火力組織方法,因為後人史書的一字之差,因為紀曉嵐的一本筆記小說,竟變成了一個被膜拜的神器,他更想不到的是,跟此事毫無關係的康熙帝竟因此背上了「壓制火器發展、整火器專家」的罪名。這真的是一個讓人哭笑不得的歷史誤會!!請支持本團隊製作的《戰爭特典》《鐵血文庫》系列實體圖文書!獨立專業 有種有料!

推薦閱讀:

西洋火器山寨天王發明28發連銃,不僅進獻失敗還遭二品洋官迫害
邵發明抗打神功彙編
解析瓷國《四大發明》的謊言
四大發明是如何西傳的?
五千年來國人都發明了些什麼

TAG:中國 | 發明 | 時代 | 東西 | 康熙 | 發明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