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宗七經詞句註解索引 七劃之一
禪宗七經詞句註解索引 七劃之一
遠離和合非和合相
於禪宗七經出處:楞嚴經卷第四第十一章
水與鹽和在一起,是為和相;水與油在同一容器中,邊界分明,為非和相。張弓搭箭,弦發箭出,是為合相;水火相剋,為非合相。和合非和合,都是世間法,為接引世間凡夫入小乘道,世尊說因緣相,說和合相。如果對根智未熟的修行者說大乘法,說者諄諄,聽者昏昏,甚至會把聽眾嚇跑,所以世尊為他們說因緣相,說和合相。為接引小乘入大乘,世尊說非和合非不和合。用因緣譬喻說法,依妄說妄,以妄破妄,是很勉強的、不得已的方法,只是方便法門。不經刻苦修證,不是在三摩提中智慧觀照,是不可能離妄歸真的。因此,修學佛法,必須離言入義,不要認指是月。
遠離為幻亦復遠離
於禪宗七經出處:圓覺經答普賢如何即幻離幻
應當遠離一切如幻的虛妄境界,堅持遠離自己的幻心,想著「我要遠離」,這個「我要遠離」的想法也是幻心。還要遠離這個幻心。「要遠離這個幻心」仍是幻,還要遠離。遠離遠離復遠離,直到無所離,才能滅盡一切幻。
遠離諸病
於禪宗七經出處:圓覺經答文殊師利因地如何發心
不以幻當真,便得見如來。不以見佛喜,不以見魔驚。天魔即陰魔,陰魔即心魔。諸魔不能嬈,自心得自在。
貢高心
于于禪宗七經出處:壇經懺悔品第六之六
妄自尊大。
赤眚
於禪宗七經出處:楞嚴經卷第四第十章
眼裡長翳。
聲聞
於禪宗七經出處:楞伽經卷第一第三章之一
修聲聞乘的人,稱為聲聞,聲聞乘修習四諦:知苦、斷集、證滅、修道。最高果位是阿羅漢。
於禪宗七經出處:楞嚴經卷第二第四章之一
修聲聞乘的人,稱為聲聞,聲聞乘修習四諦:知苦、斷集、證滅、修道。最高果位是阿羅漢。修緣覺乘的人,稱為緣覺。緣覺乘觀想十二因緣,從順逆兩種次序觀察無明、行、識、名色、六處(六入),觸、受、愛、取、有、生、老死這十二種心識轉生的因緣,證得諸法虛妄,從而轉生聖智。修緣覺乘可證得辟支佛。釋迦牟尼先對弟子說聲聞乘和緣覺乘,待弟子們信根淳熟後,再說菩薩乘,即如來乘。聲聞、緣覺合稱二乘,相對於菩薩乘來說,二乘是小乘,菩薩乘是大乘。到妄識滅盡時,再回過頭來審視,便知小乘大乘都非乘。《楞伽經》說:「諸天及梵乘,聲聞緣覺乘,諸佛如來乘,我說此諸乘。乃至有心轉,諸乘非究竟,若彼心滅盡,無乘及乘者。」
劫
於禪宗七經出處:楞嚴經卷第六第十六章之二
梵文Kalpa,音譯劫,是一個很大的時間單位。一小劫約一千七百萬年,一大劫約十三億年。
劫
於禪宗七經出處:金剛經持經功德分第十五
佛教常用的表示很長時間的單位。一小劫約為16798000年,一大劫約為1343840000年。
勞慮永斷得法界凈
於禪宗七經出處:圓覺經答清凈慧為何凡聖有別
無求無作,勞慮永斷。何謂得法界凈?於理法界。法界體中,絕諸勞慮,塵境不生。名之為凈。於事法界,則分別念慮之心、差別塵境之法,十八界等,當體不生。名之為凈。法界凈穢,皆由自心。心穢則穢,心凈則凈。
更析鄰虛,即實空性
於禪宗七經出處:楞嚴經卷第六第十六章之一
數學裡面有一個命題:把一分為二是1/2,再分為二是(1/2)2,如果無限地分下去,是(1/2)n,其中n是自然數,當n趨於無限大時,(1/2)n的極限值等於零。這個極限值不是真的零,它和零非一非異。把鄰虛塵析成空,不是真真正正的真空,它與真空非一非異,說是真空。
求那
於禪宗七經出處:楞伽經卷第二第六章
梵文Gund,音譯求那,原意為原質,引申為德,意譯依、依止。
求善知識不墮邪見
於禪宗七經出處:圓覺經答凈諸業障遠離四有為相
商人入海,須假導師。學者修行,必資善友。
求善知識
於禪宗七經出處:圓覺經答普覺如何尋師擇法
此是最初正因緣。善能知真識妄、知病識葯,為善知識。文殊告善財說:親近供養諸善知識,是具一切智最初因緣。光贊般若經說:。欲學六波羅蜜者,當與真善知識相隨,常當承事。
求哀懺悔
於禪宗七經出處:圓覺經答圓覺如何安立道場
懺名陳露先罪,悔名改往修來。其所懺法,不出惑業報等三障。今欲懺者,須知展轉起由。由無始不覺,起貪嗔痴,發身口意,造一切業,受諸苦惱。若約責,三障俱懺。若就所作,唯懺惡業。
求大乘者不墮邪見
於禪宗七經出處:圓覺經答文殊師利因地如何發心
末法時期,正解難得。其有或恣心五欲,或宗習異道,或執滯二乘者,置之言外。總有發意唯求大乘,若不聞此法門,亦墮邪見。離本心外,別有所求,見妄見真,並為邪見。
吾我心
于于禪宗七經出處:壇經懺悔品第六之六
固執己見。
投灰等諸外道種
於禪宗七經出處:楞嚴經卷第四第九章
認為折磨身心可以償還宿債,求得解脫。《涅槃經》舉出印度的六種苦行外道:(1)節食忍飢,(2)投淵而死,(3)熱火熱灰炙身,(4)裸體露天而坐,(5)寂默不語,(6)學牛食草,學狗食屎。
報身佛
于于禪宗七經出處:壇經懺悔品第六之五
報,是因果報應的報。一起惡念,前善盡失;一起善念,前惡悉滅。心念惡則作惡業,被世人指罵為餓鬼、畜生;惡人日夜提心弔膽,睡也不得安寧,與落地獄何異?心念善則行善事,受人尊敬,心安理得,半夜敲門心不驚;知足常樂,這不就是天堂樂土嗎?這些都是現世報,即時報,這就是報身。修得自性清凈之功,即有妙覺圓明之德,智慧常明,這就是圓滿報身佛。
別業妄見
於禪宗七經出處:楞嚴經卷第四第十章
各別人所見的妄見。
別憎生死名不解脫
於禪宗七經出處:圓覺經答凈諸業障遠離四有為相
以愛涅槃之心,欲求滅除生死。既然存在愛心,即是生死之根。愛根憎苗俱在,怎能名為解脫?
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
於禪宗七經出處:金剛經大乘正宗分第三
《維摩經·弟子品》載,維摩詰(化身成居士的菩薩)對佛弟子目犍連說:「凡說法者,當如法說。法無眾生,離眾生垢故。法無有我,離我垢故。法無壽命,離生死故。法無有人,前後際斷故。」《圓覺經》載,佛對凈諸業障菩薩說:眾生從無始來,妄想執著,認為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把顛倒妄想生出的妄有,認為是實有,愛取妄有,生分別心;妄心生妄相,妄相又助長妄心,而成妄業,從而妄見流轉;厭見流轉,則又起涅槃妄見。因此,自心不得清凈,不能入清凈圓覺境界。什麼是我相?以自我為中心,未離感性認識境界。什麼是人相?以理性思維悟得此身非我,但仍是從自身心流出的認識。還有少想,都是人相。什麼是眾生相?已離三界(欲界、色界、無色界),仍受禪中幻境所惑,這是眾生相。什麼是壽者相?能不逐境生心,覺知諸幻都是塵垢。仍有覺所覺,即是壽者相。
唐僧宗泐、如[王*巳]註解:我者,於五蘊中妄計有我我所。人者,妄計我生人中異於余趣。眾生者,妄計五蘊和合而生。壽者,妄計我受一期果報,一期果報即若長若短壽命也。此皆顛倒妄想亦名四見。
我不會佛法
于于禪宗七經出處:壇經機緣品第七之一十一
六祖在這裡說的不是反語,也不是自謙的話。《心經》說:「無智亦無得」。自心清凈,本來無一物,有可得?一切法相,皆是虛妄,求不可得;無上道,無住無相,求不可得;已立人法二無我,見諸法空相,虛空無相,求不可得;所以說「無智亦無得」。那位僧人問六祖得到佛法沒有,因為佛法求不可得,所以六祖回答說「我不會佛法」。
我人眾生及與壽命
於禪宗七經出處:圓覺經答凈諸業障遠離四有為相
四相都是我相,由於展轉變化,所以有四相名。最初取自體為我相,計我展轉趣於余趣為人相,計我盛衰苦樂種種變異相續為眾生相,計我一報命根不斷而住為壽者相。
我、人、眾生、壽命、長養、士夫
於禪宗七經出處:楞伽經卷第一第七章
《圓覺經》中,佛答凈諸業障菩薩說四有為相:以自我為中心,未離感性認識境界,譬如坐禪,似乎忘了我身,忽然微受針艾刺激,便知我身還在,這是「我相」。以理性思維悟得此身非我,但還是從自心流出的認識,或悟另有一物主宰生滅。這種悟性,亦是自心所想,心有少想,都是「人相」。已離三界,仍受禪中變易生死的幻境所惑,這是「眾生相」。以為已得清凈心,面對一切幻相,能不逐境生心,覺知諸幻都是塵垢。仍有覺察之心和所覺之相,即是「壽者相」。大乘經典說修行地都說有三賢位,三賢位中的方便具足住、正心住、不退住、童真住這四個階位,稱為長養聖胎,執著長養聖胎,是「長養相」。有造作能力的人、稱為士夫,追求造作神通,是「士夫相」。
我今度你已出生死
於禪宗七經出處:楞嚴經卷第十八第五十四章
佛印證阿難已離二種生死,已超菩薩八地境界。
何等為壞者
於禪宗七經出處:楞伽經卷第三第四章
這裡說的「壞者」,指破壞諸法實相。所說與實際不符合,其論點不能成立。
你今未須取寂滅
於禪宗七經出處:楞嚴經卷第十八第五十四章
佛勸阿難不取小乘的涅槃,回心無上菩提,自度度他,救度世間眾生。
住地菩薩
於禪宗七經出處:楞伽經卷第一第三章之一
修入無相處,住於不動地,面對一切相而自心不動,妄想不生,說是得無生法忍。到這個層次的菩薩,稱為住地菩薩。
住持
於禪宗七經出處:圓覺經序分
住,謂安住永絕攀緣。持,謂行持,任持不失不壞。此即《金剛經》說的無所住而生其心,亦即《壇經》說的圓明常寂照。
住心觀靜
于于禪宗七經出處:壇經頓漸品第八之一
收攝一己之心,使之鎮鎮定,成為無念的狀態。
佛之知見
于于禪宗七經出處:壇經機緣品第七之三
佛之知見,即佛之知覺。《楞伽經·卷三》說:「覺人法無我,了知二障,離二種死,斷二煩惱,是名佛之知覺。」
這裡指出了佛之知覺必須達到的基本要求。二障,即煩惱障和已知障。二種死,指分段死和變易死,起煩惱所現的生滅現象稱為分段死,習煩惱所現的生滅現象稱為變易死。二煩惱,即起煩惱和習煩惱,起煩惱中最根本的十種煩惱,又稱十使、十惑、十隨眠,這十種是:貪、嗔、痴、慢、疑、身見、邊見、邪見、見取見、戒取見。習煩惱是因無始無明引起的微細煩惱。
佛心宗
于于禪宗七經出處:壇經機緣品第七之九
禪宗的別稱。出自《楞伽經》的「佛語心為宗」。禪宗以不立文字,直傳佛的心印為宗旨,所以又稱佛心宗。
佛
於禪宗七經出處:金剛經法會因由第一
佛是梵文Buddha音譯,意為大覺大悟的人,這裡專指釋迦牟尼。釋迦牟尼,釋迦族人,姓瞿曇,名悉達多。公元前565年生,公元前486年滅度。29歲出家修道,出家前是古印度北部迦毗羅衛國凈飯王太子。
佛說非身,是名大身
於禪宗七經出處:金剛經莊嚴凈土分第十
佛說的如須彌山王這麼大的身,無量高,無量大的身,其實是虛妄的身,只是名為大
佛十八不共法
於禪宗七經出處:圓覺經答普眼如何是正方便
只是佛才有的十八種:一、身無失,二、口無失。三、念無失,四、無異想,五、無不定心,六、無不知已舍,七、欲無減,八、精進無減,九、念無減,十、慧無減,十一、解脫無減,十二、解脫知見無減,十三、一切身業隨智慧行,十四、一切口業隨智慧行,十五、一切意業隨智慧行,十六、以智慧知過去通達無礙十七、以智慧知未來通達無礙。十八、以智慧知現在通達無礙。
佛頂光明摩訶薩怛多般怛啰無上神咒
於禪宗七經出處:楞嚴經卷第十三第三十六章
摩訶是大,薩怛多般怛啰,意為白傘蓋。無染清凈,是白;函蓋一切,護佑眾生,是傘蓋;功德神奇,是神;咒,即是真言。經文中的咒,都按梵文音譯。為什麼用音譯?第一,保持原來微妙的音韻;第二,保持秘密。大白傘蓋神咒,其內容大致是,先敬請諸佛菩薩及阿羅漢,接著請天龍八部等護法神,然後懺悔發大願心,最後滿懷信心地努力向前,爭取實現崇高目標。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