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真題丨媒介事件

【2017年關於媒介事件的真題】

中國傳媒大學新聞與傳播專業綜合能力簡答題:簡述媒介事件的特徵。

中國傳媒大學學碩712名詞解釋:媒介事件

南京師範大學傳播學理論名詞解釋:媒介事件

媒介事件的定義

廣義的媒介事件:指不是自然發生的,而是由社會上各種利益集團策劃和吸引媒體報道的人造事件,但不一定具有功利性的公共關係色彩。既可以包括有政治和商業背景的新聞發布會、公司開業慶典,也可以包括公益的愛心捐助等活動。

狹義的媒介事件:指社會中的政治和商業利益集團出於自身利益共同組織和安排的人造事件。在當代市場經濟條件下,實行商業運作的電視台也可能參與其中。現在電視觀眾所看到的絕大多數的現場直播,本質上都屬於狹義的媒介事件,有明顯的擴大收視動機。如古墓挖掘、頒獎典禮等。

媒介事件的兩種範式

「媒介事件」 (mediaevents)是一個從西方傳來的詞,不同的學者根據不同的語境對其進行了定義,把有關「媒介事件」、「偽事件」、「新聞事件」、「奇觀」等具有相似性的概念所包括的內涵歸納為下述兩種理論範式:

範式一:媒介化的動機(個人、社會組織、媒介、政府)—導演事件(預編碼:人為安排、表演)—媒介化—媒介事件(偽事件)

這種範式的理論源頭出自美國著名的歷史和傳播學家丹尼爾·布爾斯廷(Daniel Boorstin)所說的「偽事件」。在他1961年出版的《形象:美國假事件指南》一書中,使用了「Pseudo-events」一詞, 「pseudo」源於希臘語,意思是「假的或有意欺騙」,因此有人將「Pseudo-events」譯為「偽事件」或「假事件」。將其界定為:經過設計而刻意製造出來的新聞;如果不經過設計,則可能不會發生的事件;指出了假事件具有人為策劃、適合傳媒報道等特徵。認為「假事件」具有「不真不假」的特點,用以表述的語言是「超越真偽」的,它們往往比真事件更加吸引人。把諸如記者招待會、大廈剪綵、遊行示威乃至候選人電視辯論等事件都歸為「假事件」之列。

媒介事件不是突發事件,但卻肯定是有人提前計劃、準備或是策劃的。一般來說,媒介事件不會是火車事故或者地震,但可能會是一個採訪。媒介事件準備的直接目的主要是(並不總是專一的)為了被報道或是傳播。因此,媒介事件的發生是為了方便媒體的報道和傳播而安排來的。媒介事件的成功以它的報道廣泛性來衡量。

範式二:真實事件—媒介化(編碼:聚焦、放大、刪減、扭曲)—媒介事件(奇觀)

這一理論範式主要是解釋現實與現實的媒介再現之間的關係,從概念的發生學淵源來看,在新聞傳播學科領域,沃爾特李普曼(Walter Lippmann)是這一思想的創始者,他在《輿論學》中提到:「人對於環境的適應是通過虛構的媒介來進行的」,我們對環境的認識是間接性的,媒介實際上為公眾建構了一個由「假事實」組成的「假環境」。李普曼認為,隨著傳播媒介越來越深入地介入到公眾對環境的認知過程中, 「我們總是把我們自己認為是真實的情況當作現實環境本身」,從而造成了「需要知道的世界」、「確實知道的世界」與「想像的世界」三者之間的分野。

電視媒介事件的特點

1、直播性:突破空間界限,使觀眾直接參与到事件的進程當中;

2、非常規性:它們是對日常生活和常規的干擾,干擾著正常的播出乃至生活的流動。打破了時間的限制,讓受眾以改變日常的生活規律為代價,投入到「表演」的收看當中;

3、提前策劃性:由於媒介經過了提前的策劃和電視參與,使得媒介事件在轉播之前就產生了相當的「知名度」。

媒介事件的三種「腳本」

媒介事件有三種主要的敘述形式,也稱「腳本」,即「競賽」「加冕」和「征服」,它們決定著每一事件內人物角色的分配以及扮演的方式。

1. 「競賽」(contest)強調競爭雙方的對抗性,如奧運會比賽、總統競選等;

2.「加冕」(coronation)則是遊行,完全是儀式,如皇室婚禮、總統就職等,它向觀眾講述它的象徵意義,引導觀眾按規定的思路進行意義的解讀;

3.「征服」(conquest)指人類巨大飛躍的電視直播,「征服者」通過自由意志的行為實現對已知極限的超越,以超凡魅力為結果,如宇航員登上月球、柯受良駕駛汽車飛越黃河等。

媒介事件三個夥伴

1.事件的組織者,負責收集元素並擬定其歷史意義;

2.電視台,通過對元素的重新組合完成事件再生產;

3.觀眾,在現場和在家裡,對事件感興趣。典型的事件組織者是媒介與之合作的公共機構。

每一方都必須給予積極的認同並拿出相當的時間和其它投入才能使一個事件順利地成為電視事件。即媒介事件的形成是在三方達成一種協議的基礎上形成的。

下期【真題】,由你來定

蘭研知己OST

陪你度過新聞傳播考研的小歲月

請留下你指尖的溫度

讓太陽擁抱你

記得這是一個有溫度的公眾號


推薦閱讀:

我的媒介觀
尼古拉斯·卡爾《淺薄》
如何做好媒介策劃?
自媒體傳播時代公眾媒介素養中信息觀的觀照與培養

TAG:媒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