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愁,如何才能記得住(金台論道)
「讓城市融入大自然,讓居民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中央城鎮化工作會議公報中這句充滿詩意的話引發了讀者的關注,「記得住鄉愁」成為媒體的焦點。但鄉愁,如何才能記得住?
從某種意義上講,鄉愁是伴隨著城市文明的出現而出現的,是農業文明向城市文明轉變中誕生的心靈景觀。鄉愁是什麼?是遊子對親人的思念,是對故鄉的依戀,是對一方風土人情永難割捨的眷戀。鄉愁,是一種文化情感。
但隨著城鎮化的加速,鄉愁的載體正在流失。據媒體報道,2000年時我國尚有370萬座村莊,但到了2010年這一數字就降至260萬,10年消失110萬,平均每天有300座村莊消失。這是一個驚人的數字。鄉村是鄉土文化的載體,皮之不存,毛將焉附。人口流失和生活方式轉變正在使鄉土文化趨於解體。一些具有百年歷史的古村莊人去屋空,流傳千百年的民俗、手藝瀕臨失傳,縣誌、村志等鄉土文獻整理無人問津,鄉村文化設施老舊短缺,賭博迷信等不良風氣抬頭……凡此種種,不能不讓人在說到鄉愁時,既甜蜜又苦澀。
「讓居民望得見山、看得見水」這一目標尚易達到,畢竟農村的環境污染可以通過山河治理實現碧水青山,但人的心靈的傷痕卻不是那麼容易抹去的。當前,農村特別是中西部農村大批青壯年進城務工,農村留下的是老弱婦孺,俗稱「386199部隊」。留守兒童、留守婦女、留守老人成為鄉村的主力。特別是留守兒童亟須關注。在安徽、四川等外出務工大省採訪時,我曾接觸過不少留守兒童,與城裡孩子相比,留守兒童物質上的不足顯而易見,但更令人擔憂的是這些孩子內心的封閉,不少孩子自卑、孤僻、冷漠,不善與人交流。想想看,整整一代人(總數高達6100萬)是在長期缺乏親情的環境中長大的,未來他們將如何看待他人,如何看待社會?今年春節前,某省一位10歲的農村孩子在得知父母無法回家時選擇了自盡。對親人的思念、對親情的渴望有多麼強烈才能促使一個孩子走上這條路?這已經不是個案了,幾乎每個省都有類似令人悲傷的故事。只有在剝去詩意的面紗後,鄉愁才呈現出生活的真實與沉重。
農民為什麼不留在家鄉?根本原因還是經濟因素,土裡刨食過不上體面生活甚至養不活家人。一位農民曾說,免除農業稅後農村日子的確比以前好過,但種地只夠自己吃,孩子上學的錢,不外出打工根本掙不出來。雖然城市土地價值飆升,但在現有土地制度下,除少數人外,大多數農民不可能享受土地升值所帶來的財富。而且,隨著鄉鎮企業的衰落,農村的工作機會和發展機會日益狹窄。這就註定外出務工模式將長期存在。同時,進城務工農民受制於戶籍制度,無法享受城市居民在就業、教育、醫療、住房、社會保障等方面的公共服務,無法真正實現市民化。所謂「融不進的城市、回不去的故鄉」,就是這樣出現的。
顯然,「記得住鄉愁的城鎮化」需要我們把人放到首位,加大鄉村建設力度、促進農村經濟提升轉型、增加農村地區就業機會、改革戶籍制度、實現城鄉醫療養老等一體化……一點一滴的改進累積起來就會化為真實具體的幸福。這樣的城鎮化才能讓人記住鄉愁。畢竟,人在,鄉愁才在。
推薦閱讀:
※怎樣才能和伴侶長久幸福
※人人都有的短夾克,怎麼才能穿得跟比別人更好看!
※吃糖等於吸毒,吃肉才能減肥?他大吃大喝不運動,卻每天瘦一斤風靡美國
※心寬才能體健,心靜才有花艷
※家風純才能社風正,社風正才能國風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