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政治夢工場
06-27
不正經的政治書國際政治夢工場序一 世事沒一本正經 序二 電影·軟實力·戀人關係 序三 作為一種精神生活的精神政治西方傳奇對墨家大滲透 正史「墨家超限軍」確有女兵 希臘哲學家阿基米得也曾守衛敘拉古城勤苦儉樸不等於印度耆那教 由墨到楊的第歐根尼俱樂部 滿城盡帶黃金甲 (Curse of the Golden Flowers)「長樂老」和「活孔子」 法門寺「世界第九奇蹟」與晚唐黃金 黃昏清兵衛(たそがれ清兵衛)投名狀 (The Warlords) 抹去「蘇州殺降」勸諫的戈登 天國諸王比「清妖」更妖太平天國京城、王宮只是荔園、宋城 滿清皇親國戚有大局觀 印度之旅電影改變小說,製造大團員和諧結局 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奈保爾也有印度之旅 魯迅的東方後人們在「自我東方化」?男妓、戀母狂、同性戀者,都是希特勒? 丘吉爾和希特勒有同樣的心理病? 貓哭老鼠Vs老鼠愛上貓:「最後解決」的玩笑竊聽風暴 (The Live of Others) 共產東德與維希法國 為什麼作家要有總書記夫人賞識?《再見列寧!》更有去精英價值 哈利·波特與鳳凰社(Harry Potter V:Harry Potter and the Order of the Phoenix) 智慧老人同志:鄧不里多與蘇格拉底恩不里居前傳:老處女、老寡婦與家庭女教師 恩不里居後傳:「當代第一老處女」賴斯 伏地魔與希特拉:哈里波特的和諧大同社會女王 (The Queen) 電影對後911布希的暗諷 喬治三世、維多利亞之後的孤家寡人非常女婿(Meet the Fockers) 女家CIA和男家CLIA的白描 BB放任哭鬧的社會暗喻難以忽視的真相(An Inconvenient Truth) 解放軍將領教導的「生態戰」 生態絕地也有本土政治國際政治夢工場序一 世事沒一本正經陳冠中讀沈旭暉的《國際政治夢工場》,我像上了一課歷史課,或者說惡補了很多課歷史課,如果你恰好也像我一樣喜歡中外歷史、地緣政治和國際關係,這本書可以超額滿足你。坦白說,我是喜出望外,一口氣追讀全書的每一章以至誤了睡眠,勤奮程度如中學時看武俠小說,*亦然。我對國際關係和地緣政治的興趣從來很大,認識卻是很選擇性的,亦帶著偶然性。人住在大陸,就對非官方的中國共產黨史多了點耳濡目染;住到台灣,才認真地看點當地歷史;因為佛教,所以去了多次印度、尼泊爾、不丹和西藏地區,順帶懂得關心一下南亞和西藏問題;911之後,才急忙看關於中東和*教的資料;遊了一次土耳其,又補看了一些中亞和奧圖曼帝國的研究,慢慢聯想起中學時讀過的奧匈帝國和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前曾經寫過西方*主義的文章,因此也曾囫圇吞棗旁及了一點20世紀的歐洲史,如法西斯主義和蘇東共產主義。另外,跟很多學過英文的香港人一樣,比較注意美國英國的事。可是,自己對美國英國的認知和關注點也是不斷在修正的。英國如何治愛爾蘭?為什麼在冷戰結束後,全世界各地還有超過700個美軍基地?美國的軍事—工業—能源—政黨—國會—總統複合體是如何運作的?另外,雖然嚷嚷了這麼多年亞非拉,即後殖民學者所說的三洲,但仍是一鱗半爪,所知有限。我很久之後才知道首都是金沙薩的剛果(金)面積等於三分之二個西歐,阿根廷曾是世界最富有國家之一,黎巴嫩首都貝魯特在90年代中有超過50家全國電視台及超過一百家廣播電台。就算是耳熟能詳的地區,其實還是有隔的。我們真的懂日本、韓國、馬來西亞、泰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紐西蘭、法國、德國、義大利嗎?其餘的,更不用說了。不過,這些經驗恰恰是告誡了我必須謙虛,因為世界不平,世事遠比我們想像中複雜,我們對別的地方大多是不了解的,甚至連印象都沒有,就算有印象,十居其九是以偏概全的。如果我們的國際知識是從中文主流媒體上得來的,那千萬不要自以為是,以現在三地報紙和電視的國際時事報導為準則的話,我可以大膽說,我們幾乎什麼都不懂,沒有一點是弄對的,都是想當然。更不幸的是,也沒有一本歷史正典或名著是可以完全信賴的。西方也好不到哪裡。舉個近例:多年以來,大家都認為貝納德?劉易斯是美國的*及中東文化權威,連小布希政權對*世界的假設也很多受劉易斯的影響,侵略伊拉克後才發現不是那麼回事,弄得灰頭土臉。聽上去很令人沮喪,但唯一的寄望也只是有人知其不可為而為之,盡量去追尋歷史和國際真貌。如果你願意用心去找,現在還是可以找到相對貼近事實的文章和書。比較起來,近年的國際關係和歷史書比前精確多了:對歷史定論的修正主義重寫,對精英歷史用社會史角度重述,以被統治者的視角顛覆統治者觀點,以非官方論述解構官方版本,多了對話語權和話語位置性的自覺。我覺得沈旭暉這本書,雖常語帶本土幽默,態度卻十分嚴肅,執著地還原世事的真貌或多貌,為中文讀者的國際認知進行再教育,毫不騎呢,更難得是並沒有犬儒。他的網撒得非常廣,除了知識驚人外,也夠膽識,不賣賬,不怕政治不正確或抵觸官方底線,不給知青的弱小心靈留點希望,更無懼得罪單軌思維的憤青,破除迷信已到了遇佛殺佛、但求傳真的無情境界。算他夠狠,正合我胃口。我真想知道香港怎麼會孕育出這樣的一個年輕奇人?他的功夫是怎樣練出來的?聞悉這本書即將在大陸出版,我非常欣喜,也相信一定會吸引大量讀者。內地看書的人口本來就多,而國際關係和歷史,不論是本國的還是別人的,都還是很多人愛讀的。如果能一本接一本地出版,知識分子更會佩服沈旭暉多過於丹、易中天。現在是中國崛起、國力輻射全球的時候,國人需要謙虛和更多的真知灼見,而不是官方公關宣傳、一致的口徑、政治正確的國際分析、想當然的義憤填膺,起碼大家要知道歷史不是主旋律電影,世事的複雜曖昧,是沒有一本正經可以承載的。什麼時候國人才被容許去論述世事的弔詭歧義,即真正的坦然面對歷史?啊,忘了一提,這本書還用了電影做由頭。從每一篇文章里談到電影的三言兩語,可以看出沈旭暉對中外電影及流行文化也懂得挺多。不過我依然慶幸書的重點不在電影。 序二 電影·軟實力·戀人關係邱立本很多人不會想到,電影會和國際關係扯上了關係。但在全球化的年代,電影和國際政治有一種微妙的互動。尤其近年DVD的發達,再加上翻版電影的推波助瀾,每個人看電影數量,上升到歷史的高峰,也加速了電影的突破力量,融化了過去可能難以融化的疆界。一個國家和一個城市的電影,已經超越了娛樂的意義,成為一種論述的載體,進而成為軟實力的先鋒,影響國際權力的版圖。沈旭暉的這套書,就是探索那些隱藏在電影中的軟實力,抽絲剝繭,讓讀者發現在映像背後的微言大義。它不僅有娛樂指數,還有思考指數和藝術指數,還有延伸閱讀,成為了香港學生一本最佳的「通識秘籍」——原來電影是可以這樣看的,原來電影是有這麼多深層意義的,原來國際政治是這樣好玩的……國際權力的版圖其實不只是靠硬實力,不只是靠飛彈和潛艇來決定,也要靠那些不戰而屈人之兵的軟實力,讓人打從心底里喜歡你、親你、想你,又或者有一點點恨你,但又永遠不想離開你。這簡直就是一種戀人關係。愛得很深,也就恨得很快,但情到深處無怨尤,這就是軟實力的魅力,也是電影和影迷之間的關係。一部成功的電影,可以勝過千軍萬馬,贏得政客所不能贏得的人心。那些討厭美國的拉丁美洲左派或是俄羅斯強硬派,也會被好萊塢的《泰坦尼克號》催人淚下的劇情所感動,哭得死去活來。日本電影《追捕》和《望鄉》,以濃郁的人文情懷,在80年代的中國內地,融化了多少被反日情結所纏繞的心靈。電影其實有意或無意地,展現了軟實力的巨大威力。電影工業的生產鏈條,也客觀上反映了一種價值鏈條。美國在70年代所推出的《*》(DeepThroat),也許是一兩個電影人的「戲作」,但在*的深處,就隱藏了美國不同意識形態的爭奪戰。女主角LindaLovelace的政治認同,也在不同時期有不同的抉擇,從自由派變成了保守派再變成了自由派。一部看似鬧劇的*片,卻彰顯了美國社會迥然不同的解讀。它既是美國性革命和思想解放的高峰,顛覆了過去的性壓制和思想框框,但也啟動了美國保守派的反擊,認為放縱已經到了文明的極限,展開了一場對自由派的割喉大戰。香港的電影,往往暗藏軟實力的機鋒,影響歷史而又不落痕迹。70年代李小龍的電影,在殖民地的香港社會,呼喚早被沖刷得滄桑斑駁的中華民族主義,喚回失落的國魂,成為一個時代的經典。90年代周星馳的電影,也在中國大陸發揮了一種意外的力量。他的《西遊記》,只是被香港人看成是「無厘頭」的作品,但卻被北京大學生視為嘲諷當權派的利器,借「西遊」的杯酒,澆「北大」的塊壘,成為爭取開放和改革的突破口。到了21世紀,杜琪峰的《黑社會》,英文名字赫然就是Election(選舉),也被解讀為對香港和中國大陸選舉的諷刺,批判這是一種小圈子和「密室政治」的產品。近年在亞洲,韓國電影展現的軟實力,大大超越了它的硬實力。在國際權力的版圖上,韓國如果沒有美國的軍力支撐,很難和朝鮮的軍隊打成平手。但在軟實力方面,韓國剛好成為了朝鮮的對立面。它所製作的影視作品,從《八月照相館》到《大長今》,都可以風靡一時,讓很多觀眾對這個分裂國家的士氣和人文深度,都投以羨慕和尊敬的眼神。甚至在亞洲各國,形成了一波又一波的「韓流」,創造了文化交流史的傳奇。愛看韓片的國際觀眾,會在朝鮮半島的爭議中,情不自禁地站在韓國這一邊,因為他們也許不自覺地,就站在《大長今》女主角的這一邊。這就是影像的一種潛移默化的作用。它成為形象和意義的載體,讓「大敘述」的密碼,藏在那些目眩的光影中,隱藏在那些美女俊男中,化為「小敘述」的碎片,散落在千萬人的心靈角落,微妙地改變了國際權力的格局。因為政治是一時的,但電影是永存的。這種創意產業成為特殊的思想武庫,用批判的武器,來對抗武器的批判。它每天生產意義,也生產讓你動心的,愛它、黏它、有點討厭它,但又離不開它的軟實力。 序三 作為一種精神生活的精神政治趙汀陽《領導者》主編沈文璟女士推薦我讀了沈旭暉先生的《國際政治夢工場》,讀來確實有趣。沈旭暉先生以近數十年來的各國電影為分析物件,進行了政治解讀,不僅有政治觀念的分析,也有相關政治歷史背景、相關人物的故事以及秘聞之類的介紹,信息量如此豐富,讓人佩服,尤其對我來說是一次電影大補課。沈文璟女士希望我能有所評論,我深感慚愧的是,書中所分析的電影幾乎都是我沒有看過的。我很少看電影,小時候看的不算,近十幾年來看過的幾個比較有印象的片子都好像主要是描寫「不正常人類」(周星馳語)的,比如《落水狗》(Reservoir Dogs)、《低俗小說》(PulpFiction)、《猜火車》(Trainspotting)、《天生殺人狂》(Natural Born Killers)、《罪惡之城》(SinCity),還有《教父》什麼的。想起來看過有一部是與政治有關的,大概叫做《沒有天空的城市》(Once Upon a Time There WasaCountry),描寫南斯拉夫遭遇的,細節已記不清了,大概是說二戰時一支南斯拉夫游擊隊以及部分群眾打不過納粹,就躲到城市地下。由於各種錯誤咨訊,一直不敢出來。幾十年過去了,終於忍無可忍走出來,無比驚訝地發現居然還在進行戰爭,最後才發現是波黑戰爭。受到沈旭暉先生的書的鼓舞,趕緊惡補了幾部《007》,更覺得沈旭暉先生的角度有趣,。那些大片類的電影,就其故事而言實在無聊弱智,但如果當成政治影片去看就比較有意思了。仔細回想,可以當成政治宣傳片解讀的影片在以前還是看過幾個的(主要是戰爭片),其中幾個美國片子的內容太雷同,所以都忘記了,只有一點政治色彩的印象,感覺美國電影的政治性甚至強過社會主義國家,比如很久以前看過俄國的《這裡的黎明靜悄悄》、阿爾巴尼亞的《第八個是銅像》,還有越南的《回故鄉之路》之類的戰爭片,雖然是政治性的,但情感複雜深刻得多。從政治學角度去看,深刻複雜的影片也許對於人類情感是好的宣傳,但對於政治觀念來說卻是比較失敗的宣傳。美國最懂政治宣傳,凡是與政治,尤其是國際政治有關的電影,都是立場鮮明而簡單的。政治宣傳的要點無非是善惡對比強烈、情感簡單、符號化意象鮮明,然後就是重複、重複、再重複,這樣一般都能夠成功讓大多數人「喜聞樂見」,除非是故事實在難看、觀念混亂、表演和台詞拙劣,就像中國現在多數的大片(奇怪的是,中國現在的電視劇卻有一些很好看的,例如《與青春有關的日子》和《冬至》)。也許政治宣傳已經成為美國人民一種不可或缺的精神生活,在美國式影片中,西方之外的「其他地方」往往被描述成壞世界或者愚昧的世界,東方壞人神秘莫測陰險毒辣,*壞人邪惡但很愚蠢,非洲順民可憐憨厚,如此等等的典型意象,或許滿足了美國人對其他地方的簡單化想像,而這些簡單想像通過重複宣傳就變成了關於其他地方的知識。美國人不如歐洲人那樣認真理解世界的「其他地方」,有個笑話說,聯合國做了個最簡單的調查,問題只有一個:你對世界上其他地方的食品短缺有何看法?法國人回答不了這個問題,因為不知道「短缺」是什麼意思;非洲人也回答不了,因為不知道「食品」是什麼意思;日本人也答不上,因為不知道「自己的看法」是什麼意思;美國人更回答不了,因為不知道世界上「其他地方」是什麼意思。西方更懂政治宣傳,這不奇怪,因為政治宣傳本來就是西方的發明。我曾經在一篇文章里討論到基督教在政治領域的種種發明,簡單地說,基督教發明了後來被稱為意識形態的東西(聖經、神學和聖經解釋學),還發明了政治宣傳(佈道傳教)、群眾(信眾)和絕對敵人(魔鬼和異教徒)。基督教的這些發明不僅形成了西方政治中許多固定的思維模式,而且通過宗教的廣泛影響力而成為了西方人的精神生活,比如極其敏感誇張的「敵人意識」,如果找不到敵人,生活就好像失去了意義,正如卡爾?施密特(Carl Schmitt)所指出的,如果沒有了敵人,生活就失去了「嚴肅性」。中國人對敵人缺乏如此認真的嚴肅意識,所以在政治意識上其實遠遠弱於西方。當然,我們也可以說,中國的傳統思想所推崇的是一種完全不同的政治,一種更有善意的政治。 自序《國際政治夢工場》可以在內地出版,教人興奮和期待。筆者一直研究國際關係,特別是中國民族主義與中國外交、恐怖主義與反恐、次主權身份、中美關係等。在撰寫學術文章的同時,往往對學術界的小圈子狀況感到無奈,經常思考如何把相關信息傳播給象牙塔以外的受眾,因此想過音樂、想過體育,最後,數年前在閱讀過Mark Carnes編的《History According to the Movies: PastImperfect》後,鎖定了電影為中介。分析國際政治和電影的互動可以有眾多方法,簡化而言,可包括六類,它們又可歸納為三種視角。第一種是以電影為第一人稱,包括解構電影作者(包括導演、編劇或老闆)的政治意識,或分析電影時代背景和真實歷史的差異,這多少屬於八十年代興起的「影像史學」(historiophoty)的文本演繹方法論。例如研究美國娛樂大亨侯活曉士在五十年代開拍爛片《成吉思汗》是否為了製造本土危機感、從而突出蘇聯威脅論,又或分析內地愛國電影如何在歷史原型上加工、自我陶醉﹐都屬於這流派。第二種是以電影為第二人稱、作為社會現象的次要角色,即研究電影的上映和流行變成獨立的社會現象後,如何直接影響各國政治和國際關係,與及追蹤政治角力的各方如何反過來利用電影傳訊。在這範疇,電影的導演、編劇和演員,就退居到不由自主的角色,主角變成了那些影評人、推銷員和政客。伊朗政府和美國右翼份子如何分別響應被指為醜化波斯祖先的《戰狼300》,*份子如何主動通過《戰火屠城》向國際社會控訴赤柬的大屠殺,都在此列。第三種是以電影為第三人稱,即讓作為觀眾的我們反客為主,通過電影旁徵博引其相關時代背景,或借電影激發個人相干或不相干的思考。近年荷李活電影興起非洲熱,讓美國人大大加強了對非洲局勢的興趣,屬於前者;《活佛傳》一類電影,讓不少西方人被東方宗教吸引,從而改變了他們的生活和世界觀,屬於後者。本書收錄的與五十部電影相關的文章,分別選自自香港出版的《國際政治夢工場I》、《國際政治夢工場II上》、《國際政治夢工場II下》的一百篇文章,分別採用了上述三種視角,作為筆者的個人筆記。它們自然並非上述範疇的學術文章;畢竟,再艱深的文章也有人認為是顯淺,反之亦然,這裡只希望拋磚引玉而已。在此我衷心感謝天窗出版社北京分部和人民大學出版社願意把本書引進內地,讓更多內地讀者可以接觸香港研究國際關係的風格。事實上,香港雖然說是「亞洲國際都會」,國際研究的基礎還是極度薄弱的,如何和國家的外交接軌,已成了我們圈子繼續生存的基本問題。因此,這些年來我除了發表英語學術文章、在香港媒體撰寫國際評論、到海外開學術會議和考察,也越來越和內地加強聯繫,例如開始了在《南方都市報》、《南風窗》、《國際先驅導報》、《領導者》雜誌等專欄,擔任了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的特約研究員、西安交通大學亞歐研究所的副所長等,雖然都是客席職務,但對香港人來說,已是跨過羅湖橋的重要一步。但願這本書的出版,能進一步加強筆者和內地知識界的互動,讓香港研究國際關係的力量融入內地,這就是我的最大心愿。 西方傳奇對墨家大滲透墨攻 (A Battle of Wits)時代背景 公元前370 年地域背景 中國戰國時代—趙國/ 燕國原著來源 《墨子攻略》(首4 卷)(酒見賢一/1991)電影製作 中國香港/2006/ 133 分鐘電影導演 張之亮電影編劇 張之亮/ 酒見賢一/ 森秀樹/ 久保田千太郎電影演員 劉德華/ 范冰冰/ 王志文/ 安聖基/ 吳奇隆/ 錢小豪劇情簡介諸國紛爭群雄爭霸的兩千多年前,趙國為一舉攻下勢均力敵的燕國,決定先拿夾在趙燕之間的梁國開刀,於是婦孺平民加起來只有四千餘人的梁城被趙國十萬大軍包圍。危難之時,梁王向以守城著稱的墨家請求一支可以抵抗趙軍的守軍,卻等來其貌不揚、孤身應戰、主張「兼愛非攻」的墨者革離。革離出奇制勝,令趙軍無功而返,後為應付趙軍隨時而來的猛烈攻擊,又親自練兵製造無數特別兵器,令梁城上下對其無不折服,更得到逸悅將軍的愛慕,然而,殺氣也在此時降臨他的四周。提起中國電影「與國際接軌」,主流大眾也許會想到《英雄》、《神話》等(成本)大作,非主流小眾則推出賈樟柯在影展的表現與之抗衡,難得張之亮的《墨攻》同樣以春秋戰國為背景,卻介乎兩者之間。由於它改編自酒見賢一創作的日本小說(和隨後的漫畫),不少內地評論都提及其悲劇主角革離可能是日本「最後武士」西鄉隆盛的形象投射。無論漫畫是否有日本原罪,墨家思想本身,依然是中國古代哲學與世界思想接軌的好題材。這個接軌手術在民國期間達到頂峰,例如梁啟超自稱「墨痴」,號召國民要「墨學西學並重」,胡適則公然主張以墨學為本,移植西方哲學於中國土壤。筆者也是在美國首次較詳細地接觸墨子,當時上一位名叫金安平教授的課,她是耶魯漢學家史景遷的前度研究生、現任妻子兼近親繁殖的同僚。學生時代種種觀察墨家的西方角度,再次從電影《墨攻》潮湧而來,和真正的墨家既有吻合,也有穿鑿附會。 正史「墨家超限軍」確有女兵電影女主角(由范冰冰飾演的親兵首領)被影評公認為畫蛇添足的老套,但她的存在其實是合理的,起碼比其他無緣無故出現性感女主角的中國電影符合正史,因為墨家確曾提倡用女兵。墨子傳播「非攻」的主要途徑,就是讓主攻的一方體會「攻」的難度,所以畢生研究類似「超限戰」的戰術,凡是用得上的人和物,都被用來守城,不惜打破當時種種約定俗成。根據正史記載,墨子教導將婦女編成軍旅,還要釋放犯人來充軍守城,鼓勵百姓勤於製造糞便以破火攻,利用老人小孩巡邏監察內奸,他們的行徑和巴勒斯坦自殺式炸彈只是一線之差,特別在日本人筆下,很容易變成二戰時的「神風敢死隊」。對美國來說,這可算有潛在恐怖主義傾向。日本漫畫大結局更描述墨者以原始「生物武器」(飛蝗蟲)進攻,比正史極端近百倍。墨家軍的女兵似乎獲得和男兵完全相同的待遇,雖然只屬戰爭時期的非常舉措,但也成了女性提升社會階梯的渠道。《墨子·備城門》提到:「女子到大軍,男子行左,女子行右」,一左一右,幾乎平起平坐。從這個角度看,《墨攻》的女親兵恰如其分地反映了墨家的「超限戰」思想,而且已比正史的墨家理想國多了不必要的男女之見—假如電影的「墨者革離」是正宗「墨者」,根本不應嘗試限制女兵守城的範圍,也毋須避忌和女兵相戀,因為墨家的「義」和「兼愛」,是超然的,是不會受區區一名女流影響的,既然愛一個女人和愛一碗飯沒有分別,又有什麼需要避忌不吃飯?不過話說回來,假如墨者不是劉德華,而是日本漫畫原著中那個禿頭胖子,又怎會有人愛? 希臘哲學家阿基米得也曾守衛敘拉古城除了有親切的「婦女解放先進思想」,《墨攻》尚有許多特徵,會讓國際觀眾感到親切。西方歷史學家若有時間觀看這電影,很可能驚訝於墨子和古希臘哲學家阿基米德經歷的相像,恰似失散的孿生兄弟。阿基米德不但以各種科學和數學學問馳名(不少香港學生依然詛咒「阿基米德定律」),同時也是一名哲學家;墨子則是反其道而行,由哲學家做起,為了理念才研究實用科學,賣點就是比日漸僵化、形式化和無聊化的儒家實用得多。阿基米德雖然沒有墨子「兼愛」的堅持,但也和墨家軍一樣,曾友情客串守城,而且還守得很專業。事源阿基米德是西西里島的敘拉古王國(Syracuse)人,這個小國先天缺乏自衛實力,在北非商業大國迦太基興起後,被逼向這個遠方的異族朝貢,因而開罪了原來的太上皇羅馬,被羅馬大軍*。為此敘拉古國王徵召阿基米德,要他不斷發明新武器守城,阿氏也不負所托,發明了吊起敵人戰艦的「起重機」、利用光學反射陽光燃燒敵船的「巨鏡器」、《墨攻》常出現的投石器等,就像革離堅守只有士兵三千的梁城,創意和墨子東西輝映,超現實得叫羅馬人嘆為觀止。但後來敘拉古還是被攻陷,阿基米德居然被一名羅馬士兵斬殺,成了悲劇英雄,比《墨攻》的革離退場得更悲壯。 「劉華式義氣」只屬反兼愛騎士不過東西古賢的默契,並非必然。另一些從《墨攻》順手拈來的例子雖然同樣能勾起非華人的好奇,卻對真正的墨家多有扭曲,只是我們(也許還包括那位參與改編的日本人)不留神而已。例如電影的趙軍主將巷淹中和革離惺惺相惜,在戰場從容下棋,雖然源自正史墨子(為捍衛小國宋國)和魯班師傅(效力強國楚國)的一幕戰棋,及魯迅以之改寫的短篇小說《非攻》,但更似中世紀十字軍東征的騎士精神。可是,「騎士精神」和「兼愛非攻」其實是不同的,乃至是相反的。墨子原來說的兼愛,泛指和儒家「親疏有別」相反的無差等的愛,所以才有「無父無君」那類批評。可是發展下來,墨子的兼愛卻逐漸變成以江湖義氣表達的另一種愚忠,也就是變回有差等的愛。墨家在戰國中後期最戲劇性的一幕,就是以孟勝為首的180多名墨家領袖因為不能為朋友捍衛城邦,決定集體為託付城池的朋友殉難,效果相當震撼,但也被史家批評為「以小義忘大義」。日本漫畫描述的墨家虛構總部「大禹殿」,和墨家領袖一代傳一代的真有其事的「巨子制」,都相當由上而下一條辮,官僚、臃腫而又不見得運作順暢,是電影兼愛思想的一個大bug。《墨攻》的革離對朋友有求必應,對難友和舊部很有義氣,像一名遊俠,但其實已偏離了兼愛的原義,就和那位「巨子」孟勝一樣,也像主角劉德華慣常在港產片飾演的「劉華式義氣」角色一樣,浪漫得像《劫後英雄傳》的歐洲騎士—歐洲騎士是封建階級制度的根基,是不可能「兼愛」的。 勤苦儉樸不等於印度耆那教電影不斷以粗衣麻布的形式主義「演繹」墨家思想,令墨者遠遠看來就像苦行僧,漫畫版的革離更動不動全身*修行,造型和中世紀歐洲避世修道院教士毫無分別,這又難免讓人有先入為主的誤會。其實墨子「尚儉」,只是為了和儒家打對台地「非儒」、「非樂」、「非禮」(不浪費資源於無謂禮樂)、「明鬼」(以對抗儒家的「未能事人焉能事鬼」),這主要是基於效益主義的考慮,例如節省物資,以及不讓助人者被授予「別有所圖」的口實,而不是利用節儉來提煉個人思想修為。因此當年的美國大學老師就認為,墨家其實算是邊沁(Jeremy Bentham)的效益主義學派(utilitariani*)成員。假如西方觀眾熟悉各地宗教而沒有聽過墨家,可能會認為墨家是印度耆那教那樣的苦行宗教,那就是更大的誤會。相傳耆那教第24始祖大雄為了苦行修為,終日全身*,相信*是「不牽掛」教義的表現,讓蒼蠅在身上繁殖而不願將之驅走,至今剩下的耆那教徒還有「天衣派」和「白衣派」之分—天衣派就是以「天」空為「衣」服,依舊提倡*修行,相信唯有將一切財富衣物都捨棄,才能提升修行功力。時至今日,*僧人已成為耆那教商標,有時更有印度警察護送他們行法,近年也就無可避免地成為遊客拍照對象。《墨攻》將「效益型節儉」和「哲學型節儉」混為一談,看似提升了墨家的宗教層次,但相較起耆那教徒種種不可思議的行徑和其背後的理念,例如拿著拂塵驅趕蒼蠅、或戴上「耆那口罩」防止呼吸時傷害空氣中的微生物,墨家同樣作為貧民的哲學,就顯得極為入世、實用。然而墨家思想還是沒落了,電影借「梁王」(在原著漫畫中只是一個小城主)之口說出主要原因:太理想化了。但我認為,理想不理想還不是最大的問題,問題是像革離那樣的無私,在其他人眼中便成為巨大的自私,這就像一個母親挾「無私的母愛」對子女呵護備至,而不理會別人是否接受,其實,這也可以看作很自私。這樣的弔詭未解決,怎能後有來者? 由墨到楊的第歐根尼俱樂部凡此種種,又教人想起《福爾摩斯探案集》中的一篇《希臘譯員》,裡面有一個「第歐根尼俱樂部」。這個俱樂部的會規十分特別:會所絕對禁止說話,對在場其他會員絕不能注視,讓其他人可以毫無拘束地閱報休息,犯規三次即被逐出會。俱樂部成立的目的,是讓自閉的人也能享用會所。一方面不喜歡說話,另一方面又要和社會維持聯繫,大概會員習慣了被人犬儒地看待,才以古希臘犬儒哲學代表人第歐根尼命名自嘲。這俱樂部的創辦人是福爾摩斯的親哥哥,小說說他比弟弟更聰明,但成不了名偵探,因為沒有野心,也懶得求證。我當時就想:這是否應是聰明的一部分?墨家的智者見不及此,是否太蠢了?第歐根尼是誰?此人聲稱人應像狗一樣生活,以不顧尊嚴著稱,例如當眾*,穿破衣服住在一個大木桶中。亞歷山大大帝拜訪他,問他有什麼可以效勞且「無不應允」,第歐根尼叫大帝「站開點,不要擋住我的陽光」。他的資產原來還有一個水杯,直到一天,他看見小孩在泉水邊彎腰雙手捧水喝,覺得被「大」了,很羞愧,就把僅有的財物丟掉了。有人認為,他的思想是一個智者,也有人認為他虛偽無限。到了網路時代,什麼都有「長尾效應」,內地互聯網上也出現了一個「第歐根尼俱樂部」。網上俱樂部自不會不讓人留言,唯一的規矩卻是不讓網友說類似「網路暴民」的話,所以並不向所有人開放。會員也不能自己加入,需註冊會員提名,再由五人組成的「委員會」審批其自我介紹,準則就是看那段自我介紹的文字能否維持論壇的品質和理性,唯全數通過,申請才有效。既要在網上這個公共空間中和陌生人討論,又不敢輕易接受外人,他們準備好被人犬儒地看待,也以第歐根尼命名自嘲。三個第歐根尼作風不同,但成因一樣,都是在建構一種自我孤立的方式,來面對犬儒的大多數,而他們此前不少都相信自己很無私。中國有句成語叫「非楊即墨」,中文老師說可以和「非黑即白」通用,因為楊朱和墨子曾是戰國初年最盛行的兩家,令儒家既羨且妒。其實,這與「非黑即白」是不同的,因為還含有深層辯證。墨子主張無差等的愛,要求完全掏空自己,大家看《墨攻》也知道;楊朱則主張「拔一毛而利天下不為」,鼓吹利己主義,就是因為「舉天下富於一身而不敢」,討厭說無限理念為公為民真誠為港人的「墨式人」,認為人人個人主義,世界最美好,他的自私,又反而變成偉大的無私。俱樂部由墨到楊的過程,值得深思。當然,這些都是比喻,都是metaphors,明白我的人,會明白我的意思。延伸影畫:* 《英雄》(中國/2002)* 《劫後英雄傳》(Ivanhoe)(美國/1952)延伸閱讀:* 《墨子》(宋志明、李新會:香港/中華書局/2001)* 《墨子考論》(秦彥士:成都/巴蜀書社/2002) 滿城盡帶黃金甲 (Curse of the…時代背景 公元928 年地域背景 中國·五代十國原著來源 《雷雨》(曹禺/1934)電影製作 中國/ 2006/111 分鐘電影導演 張藝謀電影編劇 張藝謀/ 吳楠/ 卞智洪電影演員 周潤發/ 鞏俐/ 周杰倫/ 劉燁劇情簡介王領兵造反,奪得了王位。他為了更加鞏固自己的地位,趕走了前妻,迎娶了梁國的公主、現任王后,以得到梁王的支持。王子元祥是前妻留下的孩子,王跟現任王后也生下了元傑、元成。王后卻與元祥有著不可告人的*關係,王一直念念不忘自己的前妻,對外聲稱前妻已死。王后一直野心勃勃,元傑得知父親逼著母親吃毒藥,就答應了母親在重陽節的那天發起兵變,腥風血雨的戰爭也開始了……驗證張藝謀「自我東方化」偽正史張藝謀的《滿城盡帶黃金甲》(以下簡稱《黃金甲》)一如所料,被影評歸入「自我東方化」系列,和馮小剛的《夜宴》等名片風格出奇地統一。電影刻意選擇五代十國(907—960)為時代背景,似乎就是為了避開唐代這個西方相對熟悉的朝代,好更暢快地唬洋人;主角一家所屬的什麼「韓國」,正史上並不存在,也斷了歷史學家借月旦(語出《晉書》,指東漢汝南地區品評人物的習慣,後來泛指品評人物)考據見報的財路。但就是這樣,電影歷史時空依然值得探討,不過此前我們得先釐清一些基本概念。 「皇」Vs「王」:歷史基本文法電影周潤發的角色是大王,鞏俐是王后,周杰倫是王子。但在英文字幕中,大王譯為Emperor,王后是Empress,如此邏輯上就出了問題,因為國王和皇帝在東西方都是不同概念。在中國,秦始皇推出「皇帝」這名詞以前,夏商周天子都用「王」,再之前是傳說時代的五「帝」和三「皇」;秦漢後有了皇帝稱號,皇帝(Emperor)就可以分封親屬大臣為王(King)。被分封的王所屬有國,但並非絕對獨立,理論上臣服於皇帝統治下,是為漢代首創的「郡國制」。逐漸地,凡是中國統一時代的天子都稱帝,分裂時代一些量力而為的統治者則「謙卑」地稱王,或向勢力較大的「皇家」政權效忠。例如秦二世死後,繼位的子嬰眼見六國貴族紛紛復國,就先發制人自動放棄帝號降級為王,不敢厚著臉皮名不副實地稱「秦三世帝」。在五代十國,不少國家對外只稱王,維持侍奉中原皇朝的表面功夫,對內關起門來當皇帝是另一回事。《黃金甲》中「皇」「王」不分,究竟國家之上還有沒有更高層?語焉不詳。符合邏輯的唯一解釋,就是此國還不敢公然建號稱帝,對內卻欺眾人不懂,過足皇帝癮,所以大王不斷自稱「朕」—須知一般只有皇帝稱「朕」,王只能自稱「孤」。我們可以翻開家喻戶曉的《三國演義》,劉備顛沛流離時只敢自稱「備」或「我」,晉位漢中王時改口稱「孤」,當上蜀漢皇帝才稱「朕」。順帶一提,不少電影常有帝王以死後才被追尊的廟號自稱,例如「我唐太宗」、「我齊宣王」,以為所有君主都像秦始皇那樣自稱「始皇帝」,又不像是周星馳那樣的故意惡搞,實在驚嚇。在西方,King 和Emperor 的分野更明顯。Emperor只屬於帝國(Empire),而帝國是有客觀標準的政治結構。雖然不同學者有不同演繹,但一般都視「領土覆蓋國家主要民族以外其他民族聚居地的大國」為帝國。1648 年以前,在歐洲的Kings和Queens之上,有主權模糊但地位明顯更高的「皇」,例如教皇(Pope),或權威源自教皇的「神聖羅馬皇帝」(Holy RomanEmperor),那是現代主權國家成型前的年代。就像德國1871年統一前,其核心組成部分普魯士首領是國王(King),統一後才改稱德皇(Kaiser);英國維多利亞女王在國內一直是Queen,只有提及她作為大英殖民帝國女皇時才稱Empress。可見兩個名詞即使於同一人,也是需要分開使用的。30多年前,一個非洲*者博卡薩以全球最弱的國力廢除共和,建「中非帝國」,就成為國際大笑話。哈佛大學出版社2000年出版左翼學者邁克爾·哈特(Michael Hardt)和安東尼·內格里(Antonio Negri)的名作《帝國》(Empire),視帝國為民族國家邁向全球化的過渡,亦值得一讀。皇也好,王也好,《黃金甲》既然煞有介事地列明時代背景為公元928年,觀眾就不得不翻查一下那年究竟有何特別,也不得不思索主角一家最像來自哪國。歷史上,那年並存的有後唐、漢、楚、吳越、吳、南平、閩等,其中吳帝已成權臣傀儡,南平和閩十分弱勢,其他四國就可能成為電影原型,特別是後三國都受已滅亡的後梁冊封,可以勉強解釋王后的「梁國公主」身份。也有民間作者借題發揮,說《黃金甲》的背景是後唐大將孟知祥日後在934 年建立的後蜀。然而,還是928年在位的後唐明宗李嗣源(867—933)的年齡和事迹最符合「韓大王」,雖說是穿鑿附會,但從中也可反映五代十國君主奪權的基本模式。李嗣源普通士兵出身(和韓大王從前不過是都尉一樣),因作戰勇敢,被沙陀族將領李克用收為義子。李克用是後唐的實質立國者,其十三名義子即「十三太保」,曾被不少電影和劇集改編,李嗣源即「大太保」。後來李克用親生子李存勖正式立國,重用伶人,被李嗣源政變推翻,是為後唐明宗。他算是五代明君,宰相任圜和樞密使安重誨善於建立典章制度;但此君同樣好殺戮,上述兩位名臣也是被其冤殺(有點像《黃金甲》被追殺的太醫)。他愛吟晚唐詩人聶夷中的《憫農詩》(「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 誰知盤中餐/ 粒粒皆辛苦」,一說作者為李紳),以示愛民;韓大王則愛王維的《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 遍插茱萸少一人」),以示念舊。史載李嗣源的三個兒子也像韓大王三子那樣爭奪王位,其中次子秦王李從榮像「傑王子」那樣逼宮被殺;繼位的李從厚在位數月,又被義兄李從珂政變推翻;最後李嗣源女婿石敬塘借契丹兵打敗李從珂,建立後晉,後唐滅亡。 「長樂老」和「活孔子」總之,李嗣源和韓大王一樣得位不正,才特別希望整頓秩序規矩。但由於秩序的根本問題出在最高管治家族身上,一切繁文縟節,像電影突出的粉飾太平,顯得格外虛偽。在五代十國被公認的儒家聖人「長樂老」馮道歷任五朝八姓十三君(李嗣源就是首個任命他為宰相職級的君主),沒有忠於一姓的包袱,在社會卻大力提倡禮教和興辦實務,被民眾推崇為「活孔子」,直到大一統時代,才被借古諷今地批判為「無恥之尤」,就是上述兩難的自然產品。筆者平生寫的第一篇文章,依稀記得好像就是評論馮道如何作為當世孔子、卻被後世所恥。這樣的疑團,不但沒有隨著年齡增長而弄清楚,反而越想越迷茫。雖然《黃金甲》改編自民國話劇《雷雨》,但電影以殘唐五代為背景對人倫的處理,卻比《雷雨》的民國背景更吻合。從上述歷史可見,義父義子的作風在當時特別盛行,內里親戚關係相當含混,其中一個原因,是君主需要以「上契」方式籠絡大將,就像羅馬帝國一樣。與此同時,唐代父子「換妻」的做法亦屬司空見慣,例如楊貴妃原來就是唐玄宗兒子的女人,武則天在成為唐高宗皇后前,原來是他父親唐太宗的才人,一家胡搞可算「社會風氣」。正是這樣,不少胡人和漢人因結義成一家、因*親上加親,對中國逐漸變成「大中華帝國」這個「Empire」,有不可磨滅的功勞。 法門寺「世界第九奇蹟」與晚唐黃金不少歷史學家狠批《黃金甲》不符歷史,認為殘唐五代不可能如此金碧輝煌,因為出土文物顯示唐代沒有金色系列,只有彩陶,像著名的唐三彩。對此我們不妨為電影*(雖然張藝謀不在乎):且不說千多年前的唐代出土文物可能失真,就是現存文物也有一處最能反映「滿城盡帶黃金甲」的黃金氣派,這個地方在西安法門寺,筆者剛好曾到彼一游。法門寺因為供奉了佛祖釋迦牟尼的指骨舍利,成了佛門聖地兼唐代皇家佛場,皇室不但要定期到寺跪拜,更規定30年一次恭迎舍利回宮,每次迎接都贈送大量珍寶予寺方。但自從五代亂世,法門寺不斷被破壞,舍利不知所終,到了民國時期,唐代建築早已倒塌,雖然被嘗試重建,但法門寺規模日小,淪為地方破廟。到了1981 年,又熬過「*」一難的法門寺塌下半邊塔,維修期間,居然在1987年無意發現完好無缺的唐代地下宮,內里不但有傳說中的佛祖舍利、古人製造的模擬品「影骨舍利」,還有2499件唐代皇室遺下的珍寶,並有清單一份附上,似是古人專門為解決後世歷史學家疑團而留下。文物出土時,簇新得像剛製成的藝術品,成為考古學超級寶藏,填補了大量唐朝歷史空白。儘管如此,法門寺自誇為「世界第九奇蹟」,恐怕不是太踏實的傳銷。《黃金甲》什麼都金、什麼都「胸」,自然是商業賣點,但唐代遺於法門寺的不少文物確是純金製造,包括金缽盂、金飾物、金袈裟、金寶塔,這些都是展覽館公開陳列的,而且最大一批寶物來自晚唐僖宗皇帝,就是他在位時爆發黃巢之亂(黃巢即「滿城盡帶黃金甲」一詩的作者)。這不但說明唐代宮廷並非完全沒有使用黃金炫耀富貴的心理傳統,即使在唐代國勢衰微時,依然能夠一擲萬金,維持門面。電影的金碧輝煌聲稱為達到「金玉其外」的反諷效果,但誤打誤撞,其實,也不是和歷史完全對立呢。延伸影畫:* 《夜宴》(中國/2006)* 《雷雨》(中國/1957)延伸閱讀:* 《夜宴——浮華背後的五代十國》(杜文玉:北京/中華書局/2006)* 《法門寺志》(李發良:陝西/陝西人民出版社/2000) 黃昏清兵衛(たそがれ清兵衛)時代背景 公元1854—1868 年地域背景 日本電影製作 日本/2002/129 分鐘電影導演 山田洋次電影編劇 藤澤周平/ 山田洋次/ 朝間義隆電影演員 宮澤理惠/ 真田廣之劇情簡介幕府末年的海坂藩,下級武士清兵衛在妻子病逝後,以微薄薪俸獨自照料痴呆老母和兩個年*兒,由於每日結束工作後都是匆匆回家從不參加應酬,他被同僚們戲稱為「黃昏的清兵衛」。與清兵衛青梅竹馬的朋江同丈夫離婚回到娘家後,常到清兵衛家代他照顧母親和女兒,招來不少流言蜚語。清兵衛顯露高超劍技擊退了無理糾纏的朋江的前夫,然而當朋江的哥哥建議他迎娶朋江時,他卻因不想讓朋江吃苦婉拒了好意,致使朋江自此絕跡於他家。藩主得知清兵衛的才能後,強命他前去處決一名力敵數人據守不出的反叛武士。臨行前,清兵衛向朋江表白了隱藏心底已久的愛意,不想對方已經答應另一門親事,清兵衛黯然踏上生死未卜之途。假如最後武士沒有死……講述夕陽武士的日本電影《黃昏清兵衛》是不少影評人的推介,電影的簡樸氣氛、比武場景,與客串的日本巨星,都讓人留下深刻印象。片末,旁白說那位堅持人道理想、有遠見預視時代大改變的下級武士主角清兵衛是幸福的,因為他畢竟過著自己選擇的生活。電影以旁白交代他在倒幕之役戰死,似是讓他殉道,也訴說了他這樣的武士畢竟脫離不了「最後武士」的宿命。但假如清兵衛沒有死在戰場,他將面對的遭遇,很可能悲劇性更大,也更傳奇。為此,我們不妨猜想他的命運,從而回顧那時日本的變遷。倒幕戰爭後的格局電影場景設在幕府時代晚年,當時日本已被美國海軍軍官佩里開關,不能再鎖國,但天皇依然沒有權力。負責管治的德川幕府沒有改革的決心,激起地方強藩以「奉還大政」為口號的倒幕運動。也是在倒幕成功後,才出現令日本現代化的明治維新。根據劇情交代,清兵衛所屬的「海坂藩」是德川幕府的堅定盟友,位於東北。筆者沒有深入研究日本,但歷史上似乎沒有這樣一個藩;就是有,也不可能是一個大藩。有評論說,這是原著小說作者藤澤周平的創造,寄寓他個人所屬的山形縣鶴岡市。無論如何,當時幕府派主要重鎮倒是在附近,包括最著名的會津藩;其他友好勢力則一般都來自中北部,例如有一個「奧羽越列藩同盟」。但它們相對於老早接受西式裝備、位於邊陲的倒幕領袖薩摩藩和長州藩,實力明顯不及。當清兵衛所屬的「海坂藩」參加戰爭,結果不可能不悲壯。當年會津藩全民皆兵,戰死三千多人,更多人殉藩自殺;倒幕軍為了對其他幕府派產生阻嚇作用,下令不準為戰死者埋葬,也逼剩下的會津人遷居到其他藩國。片末交代清兵衛戰死後有一個墓,其實已是造化。假如他不死,以他的性格和背景,恐怕也不會被新政府立刻招攬,只能繼續潦倒的黃昏武士生活。 武士階層的徹底取締當清兵衛的俸祿沒有了藩主支付,只能自力更生,例如靠務農、經商或應聘其他藩國當保安。但根據歷史演化,武士階層作為日本的一個社會階級,很快就不復存在,連藩國的概念也不會持久。不久明治維新就廢藩置縣,一切權力歸於中央,從前對藩主的忠誠會被視為過時。面對這種狀況,清兵衛雖然早有心理準備,而且心底里也不認同藩主的絕對權威,但還是會感到悲哀。再不久,明治政府會宣布統一實行國家徵兵制,作為「富國強兵」的重要一步,變相宣布了私有武士階級的滅亡。面對這些巨變,清兵衛會參軍,還是隱居?以電影賦予他的性格,假如他不死,大概是情願隱居的。但他的武藝已廣為人知,必會被前同僚請出山。他當年既然答應藩主去殺造反武士,同樣的傳統枷鎖,大概也會令他重出江湖。這裡說的「江湖」,自然不是新中央政府的江湖,而是最後武士的江湖。這個江湖的領袖赫赫有名,就是日本著名的「維新三傑」之一的西鄉隆盛。西鄉隆盛的西南之戰西鄉隆盛在日本地位崇高,以悲劇收場,卻讓他有了戰神待遇,有點像中國的關羽,他牽著狗的塑像至今豎立在東京。他原來是薩摩藩的武士領袖,而正如前述,薩摩藩則是倒幕領袖,相關大小戰爭多由西鄉領導。所以明治維新後,西鄉就成了全日本武士領袖。諷刺的是,由於日本現代化不再需要武士,新派人物和傳統武士逐漸處於對立面,西鄉很快被排擠,也改變不了政局,唯有回到薩摩藩下野,設立武士道學校,負隅頑抗新潮流。1877年,薩摩武士發動西南戰爭,以類似倒幕戰爭那「奉還大政」的「清君側」為口號,作為對中央新政的實質響應。西鄉被邀領導運動,事敗被殺,日本中央集權的格局才正式形成,這正是電影《最後武士》(The Last Samurai)的時代背景。清兵衛與《黃昏清兵衛》的其他武士其實有共同信念,雖然他比較有人本思想,但價值觀和武士道其實沒有根本差異。到了那種環境,他很可能會和昔日的敵人西鄉隆盛結成武士同盟,最後還是難逃悲劇結局。日本軍國主義先驅?但要是清兵衛連西南戰爭這一劫也安然度過,命運卻可能最終出現大逆轉。西南戰爭後,日本武士明白不能再頑抗潮流,但傳統也不可能根本消除;維新政府同時意識到不能單靠高壓,於是開始刻意吸納前武士領袖進入軍隊推行擴張主義,希望將他們對國內的不滿,轉移為侵略國外的野心。事實上,西鄉隆盛本人也想到這點。在發動叛亂前老早,他就曾建議日本徵討韓國、台灣,並以自己為統帥,一來是為日本武士找出路,二來是建立自己的新地盤,不過不被接納而已。雖然政府不放心西鄉隆盛親自出征,但還是早在他起事前,已委任他的弟弟西鄉從道征伐台灣。西鄉從道沒有參與西南戰爭,更在1898年被升為陸軍元帥。假如清兵衛沒有在西南戰爭中身亡,很可能會在若干年後得到特赦(西鄉隆盛本人也不久得到*);假如那時候作為超級老將的他還能打仗,則大有機會參與諸如朝鮮事變、中日甲午戰爭等軍國主義種種規劃,甚至被分配在西鄉從道身旁做參贊。因此,《黃昏清兵衛》大可以加一個腳註:雖然清兵衛死於倒幕戰爭,但也有傳說稱他沒有死,只是預計了自己未來的命運而裝死,好與心愛的朋江小姐隱居終老,日本人不時在不同地方遇見一名作風低調、使用小太刀的武林高手行俠仗義,外貌就像當年的清兵衛。此外,也有傳說稱某軍國主義*外貌酷似當年的清兵衛,他的早期歷史無人知道……延伸影畫:* 《最後武士》 (The Last Samurai) (日本/2003)* 《隱劍鬼爪》(隠し剣 鬼の爪)(日本/2004)* 《武士的一分》(武士の一分)(日本/2006)延伸閱讀:* 《Samurai accountant: A theory of auditing and plunder》 (KC Border and JSobel: University of Oxford/ The 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 Ltd./ 1987) 投名狀 (The Warlords)時代背景 公元1860—1870 年地域背景 中國·太平天國·清朝電影製作 中國香港/2007/127 分鐘電影導演 陳可辛電影編劇 陳可辛等電影演員 李連杰/ 劉德華/ 金城武/ 徐靜蕾劇情簡介 清軍將領龐青雲*太平天國時,因友軍作壁上觀而戰敗,遂投奔山賊趙二虎和姜午陽,結成兄弟,勸說他們接受清軍招安,建立「魁子營」。三人先後攻下太平天國重鎮蘇州和首都南京,立下大功,卻因朝廷反間計而自相殘殺,三人全亡。誰來重構真正的太平天國?陳可辛為他導演的《投名狀》開宗明義:這是一部類似《英雄本色》的江湖片,一切歷史背景都只是烘托,張徹導演的原裝正版電影—1870年兩江總督馬新眙被張文祥刺殺的「刺馬案」—也只是點綴。他在全片沒有說「太平天國」一字,只是說「太平軍」,這名詞當時其實無人用,天國一方只是自稱「天軍」,清廷自然說「長毛賊」。他顯然知道電影對太平天國欲語還休的描述,對「革命」的若干美化,都不易得到影評人讚頌,唯有期望大家諒解,並將還原歷史的責任,交給其他人。既然如此,我們就不妨多介紹《投名狀》描述的太平天國和歷史的差異,更不妨與2000 年內地拍攝的50集長篇電視劇、曾在亞洲電視播放的《太平天國》一併合論。相較下,後者的政治曲筆其實比《投名狀》還多,只要觀眾懂得看門路。 抹去「蘇州殺降」勸諫的戈登《投名狀》三兄弟感情改變的轉折點,源自他們圍攻蘇州後殺降的故事,這大概是受到李鴻章經手的蘇州殺降事件的啟發。根據史實,李鴻章的淮軍圍攻蘇州前,先由太平天國降將程學啟負責策反守城四王四將,包括納王郜永寬、康王汪安鈞、寧王周文嘉、比王伍貴文,以及天將張大洲、汪有為、范起發、汪懷武,讓他們殺掉忠於太平天國最後台柱忠王李秀成的「慕王」譚紹光(即民間傳說的女狀元傅善祥的丈夫),開城投降。這批降將都不是太平天國起義時的廣西舊人,而是太平天國立國後才加入的兩湖鄉里,李秀成其實也察覺到他們有反意,只是不為已甚,甚至明言不妨各走各的路。他們投降後的事迹眾說紛紜,一說立刻被殺,一說獻城後居功自傲,和清廷討價還價,才被李鴻章集體處決,以儆效尤。雖然沒有像《投名狀》那樣整城士兵被殺,但也有一半部屬被株連,這在電視劇《太平天國》中(略為醜化李鴻章)有詳細介紹。《投名狀》演繹殺降之舉為「必要之惡」,大哥以「他們是兵」解釋行為,認為士兵被殺毋須講求人道;而劇集《太平天國》則視之為李鴻章傳達「敬重忠臣」信息的公關手段,他們都嘗試為殺降尋找理論基礎。諷刺的是,「他們是兵」在西方正正是不能屠殺的原因,這是騎士精神和《日內瓦條約》的基本保障;就算「他們不是兵」也不能殺,因為受平民法保護。因此布希在9·11後才創新地發明了「非戰鬥敵人」(noncombatantenemy)的定義,來繞過國際法對疑似恐怖分子進行逼供。這些影視文本沒有觸及殺降的反浪漫精神,自然原因眾多。當時對殺降最不滿的並非任何一個有正義感的華人,而是以梟雄著稱、和李鴻章合攻蘇州的常勝軍領袖,最終被封為提督和賞賜黃馬褂的英國人戈登。戈登在蘇州城破前,曾保證太平天國的四王四將合家平安乃至出相入閣,作出的承諾比《投名狀》的趙二虎對蘇州守將黃文金將軍所作的大得多,程學啟甚至一如《投名狀》三兄弟,和郜永寬結拜。本來,重用他們並非不合大清朝廷體制,畢竟過往不少太平天國降將也得到重用,最高級的有北王韋昌輝的弟弟、太平軍四大主將之一的韋俊,最賣力的則有剛提及的程學啟,想不到李鴻章不吃這一套,以「事先不知情」為由,拒絕特赦降將,這自然大掃戈登面子,而且李鴻章殺降當時,戈登還在太平軍降將「納王」家中做客,此舉似有借刀殺人之嫌。戈登盛怒下曾找李鴻章問責,李避而不見,他居然向李的座位連放數槍,此「義舉」令他成為英國人心目中的英雄,加上他個人紀律在旅華洋人當中算是首屈一指,也相對不那麼貪財,令他日後在蘇丹被*馬赫迪軍殺害時,得到全英國同情。 天國諸王比「清妖」更妖《投名狀》的太平軍形象不俗,造型活像耶穌下凡,也默認了他們境內能進行有效管治,特別是蘇州守將黃文金,更是全片唯一的英雄人物。這位黃將軍史上真有其人,也是太平天國起義初期的廣西*之一,不過並非蘇州守將,晚期因戰功受封「堵王」,最後在太平天國覆亡時護著洪秀全之子出走,兵敗被殺,也算是一代人傑,不過電影說他家境富裕,毀家投效太平軍,這明顯是「北王」韋昌輝的事迹。史上確有一些文獻記載太平天國的種種「善政」,例如英國人呤唎(Augustus FrederickLindley)曾在太平天國政府任職四年,是忠王李秀成的超級崇拜者,也跟著洪秀全「天父天兄」的亂拜一通。呤唎回英後著有《太平天國革命親歷記》(Ti Ping Tien Kwoh: The History of the Ti-Ping Revolution, Including aNarrative of the Author』s PersonalAdventures)一書,讚譽太平天國制度完全*,人民可隨時擊鼓鳴冤,甚至可與大英帝國相提並論,主要目的似乎是要將自己提升至和戈登平起平坐的傳奇地位,希望將自己在祖家的嘍啰出身一筆勾銷。這位呤唎君在電視劇《太平天國中也曾出場,造型十分滑稽。除呤唎外,李秀成旗下似乎有不少洋將,另一位名將是守青浦城為太平天國「殉國」的薩維治(S*age,名字已不可考),可見僱傭兵的概念在當時多麼盛行。近年內地學術氣氛越趨自由,中國學者對相對真實的太平天國歷史已有一定共識,並寫下不少推翻昔日歌頌太平天國的普及著作:正規的有潘旭瀾說故事式的《太平雜說》,顛覆性較強的有網路作家「赫連勃勃大王」的《極樂誘惑—太平天國的興亡》,都比號稱「太平天國權威」羅爾綱的舊著作顯得客觀。美國首席漢學史家史景遷(Jonathan Spence)也有專著關於太平天國,特別介紹了洪秀全如何和西方教義互動,讀來趣味盎然。一言以蔽之,他們大都相信太平天國諸王治下的「小天堂」,可能比滿清治下的鄉鎮更難討生活。《投名狀》的蘇州、南京城破後有大量居民生活,就和史實明顯不符,因為太平天國末年已沒有多少「人民」,除了士兵,百姓已逃得十室九空,剩下的也要「人相食」。電影中太平軍蘇州守將有出乎常理的人本精神,自願殺身成仁拯救百姓,這不但在整個太平天國史從未出現,在中國近代史也難得一見,相當超現實。這些還只是硬體問題,更嚴重的還是太平天國的管治方式,究竟是仁治(*自不可能),還是苛政,這就是《投名狀》的禁忌了。即使是理應偏幫「革命」的電視劇《太平天國》,也通過清人之口講述諸王王府建得比大清皇帝更華麗,連聲望最高的忠王亦如是,弄得民窮財盡。當時諸王的「王娘」數目動輒數十,全部以數目字編排,像一個個私人夜總會,系統嚴密得令清軍上下嘆為觀止。不少太平軍將領又同好*、孌童,例如早期北伐軍的主帥李開芳和後期的聽王陳炳文,令盛產童子軍的太平天國更添一劫,遭遇比當代烏干達、獅子山等國的殘暴洗腦童子軍更坎坷。何況天王洪秀全等人定下的酷刑,絲毫不比著名的滿清十大酷刑遜色,據說他最愛凌遲妃嬪「作樂」;東王楊秀清得勢時,又不時拿販夫走卒來個五馬分屍贈興(粵語,助興,慶祝之意),充分暴露了農民政權崇拜暴力美學的愚昧無知。和一般明清農民起義一樣,說是信奉上帝的太平天國也曾多次擺出著名的「*陣」,即讓婦女*露出*,面向敵軍炮火,據說這會讓敵人攻力失靈,除非敵人使用安排壯男露出*的「陽門陣」反制。其實清朝官兵也曾在鴉片戰爭和八國聯軍之戰時,因為強弱太過懸殊而使用過「*陣」,結果自然淪為笑柄。但以儒家宗師自居的曾國藩,自不會容許部屬公然胡來,儘管史載也有不受他管轄的地方官,以同一類陰陽土法反制太平軍。總之,由於太平天國推倒儒家綱領,那些經洪秀全大幅修改、以鼓吹個人崇拜為核心的拜上帝會,其教義卻未能真正深入民心,太平天國內部的道德失去了社會力量監督,管治階層就比他們口中的「清妖」更無所顧忌,農民遺傳多年的集體蒙昧迷信,就借屍還魂地出現在「長毛」身上。 清軍鄉勇的「反文革」情意結《投名狀》把清兵一切動機演繹為「搶錢、搶糧、搶娘們」,口號響亮,這固然涵蓋了事實的部分,但始終解釋不了何以也有鄉勇自願從相對和平的後方走來從軍,因為電影的清軍領袖「陳公」等都沒有硬銷任何信念,須知理念、名教在清末還是很有市場的。真正的「陳公」類人物自然是湘軍頭目曾國藩,他的最成功之處,就是定位自己為「保護名教」的使者,以儒家抗衡太平天國前期的基督教精神向心力,從而迴避了自己身為漢人何以侍奉滿人的尷尬。太平軍因教主洪秀全數次科舉落第,認為是奇恥大辱,故刻意貶低孔子,士兵在戰爭期間推倒孔子像,連關帝像也被開膛挖腹,令不少鄉紳義憤填膺,這和清兵的兵源不絕大有關係。後來石達開、李秀成等人彈性處理信仰問題,不管洪秀全在天京做什麼上帝傳話的夢,都在管轄範圍內下令禮待鄉紳、不強搞土改、尊重民間信仰。他被清軍俘虜後,也坦白表示對洪秀全「一味靠天」大不以為然,但為時已晚,大錯已鑄成了。「*」期間,紅衛兵對孔子大批特批,將他當作封建大毒草,更將孔子像開膛挖腹,一切何其相似,其實早在洪秀全時代已被預演了一次。此外,太平天國亦盛行刨墳揚屍的行為,一來是為了破除儒家系統或封建迷信,所以他們規定要裸屍裹布地薄葬,連天王死後亦如是,這自然並非基督教教義,倒像波斯拜火教或《倚天屠龍記》明教的作風。二來太平軍有「環保」思想,提倡古人棺木可「廢物利用」來修築城牆。如此大規模挖古墳的瘋狂行動,在「*」期間又見重現。「武鬥」之餘,在「文斗」方面,太平天國的官方文書可謂錯漏百出。由於農民領袖們的錯別字已夠多,而官方又天天搞新的忌諱,即使不錯也看成了錯。在正式官函和洪天王的「天詩」里,竟夾雜不少廣東和客家口語,例如什麼「東王功勞咁大」、「做乜咁」,與香港人薩斯(SARS)期間的「千祈千祈要禱告」,或質問洋人的「爾人拜上帝、拜耶穌咁久」等似曾相識。當然,廣東話是中國方言之一,在民國時代幾乎被投票成為國語,但將之變成文字,起碼連文法也未成型。天國的官制亦混亂不堪,高級官員排場大得驚人,人人身穿黃袍,每個王侯都有自己的編製,冗員數目應是古往今來第一,「宰相」一職居然每地都有數千,變成了秘書一類勞動性工作,令局外人和局中人都覺兒戲。後期的封王更濫,據說封了2 700 多個王(這數字似有水分),連為天王府當雜工的董金泉也得封夢王。 太平天國京城、王宮只是荔園、宋城《投名狀》無疑做了不少歷史資料搜集,但始終難以凸顯時代的真實,原因是真正的太平天國硬景,拍出來只能變成喜劇,而且還是王晶式的80年代港產喜劇。從電影可見,就算太平天國治下百姓要挨餓,其首領總部的派頭還是挺講究,「天京」的氣派亦儼然一國之都,那支太平軍更是陣容齊整得出奇。電視劇《太平天國》刻畫的「小天堂」,更是一片金碧輝煌。但只要我們通過親歷太平天國的各類洋人的筆記,就會發現這個政權的一切建設毫無國家風範,和步入衰敗的清朝相比,還要相形見絀得多。例如洪秀全的王宮只是以廉價鍍金裝飾,在汗水、雨水和閑雜人等的腐蝕下,早就成了一片令人想起排泄物的黑黃。宮內繪上的龍畫工粗糙,不久就剩下一團邪惡的黑影。王宮四周滿布剩餘的建築材料,地上痰漬處處。那些太平天國新貴們出巡時又極愛穿金戴銀,特別是俗不可耐的阿婆式金銀手鐲,暴發味道濃厚,卻又堅持老農式赤腳生活(因此《投名狀》中蘇州守將的赤腳造型是真實的),有時又穿上木屐。他們的軍服基本上就是戲台的戲服,造型比八國聯軍更讓人失笑,但配合了暴力政策,卻能給予鄉民真切的恐懼感和「尊重」。如此政府的文化程度和品味,充分反映了陶傑所說的「小農DNA」,不但讓曾國藩等人引為笑談,更成了洋人如獲至寶的調侃對象。受科舉文化熏陶的士紳、他們旗下的鄉勇,都不希望日後的中國文化會變成如此狀態。「小農DNA」這名詞並非陶傑今天原創,百年前恩格斯就有專文研究以自給自足、社會宗法和自然經濟為主體的「傳統小農經濟」(Petty Peasant Economy)。可惜更嚴重的文化浩劫,卻是在一百年後的「*」出現了。 滿清皇親國戚有大局觀《投名狀》的結局,說清朝的剿匪將軍被鼓勵要互相制衡、互不合作,這明顯有歷史根據。清廷*太平天國初年,正規軍綠營兵經營的江南、江北兩大營,和曾國藩自行招募的鄉勇新軍體系互相仇視,滿漢將領分歧嚴重,後期的曾國藩和又名「敗保」的滿人大將勝保是公開的多年宿敵,勝保後來更因對捻軍作戰時「縱敵誤國」而被賜死,可見朝廷的猜忌並非只針對漢人。本來和漢人軍隊抗衡的,還有蒙族大將「僧王」僧格林沁,他在大沽口擊退英法聯軍而名震西方,在西方世界比曾國藩更知名,可惜還是「逆轉勝」不了,在太平天國覆亡後死於捻軍之手,自此滿蒙嫡系軍隊已不成氣候。慈禧太后擔心湘軍尾大不掉,暗中鼓勵左宗棠、李鴻章等自立門戶分庭抗禮,對此曾國藩心知肚明,唯有像龐青雲一樣「如履薄冰」,也是他每一篇日記和《挺經》一類著作反覆記載的事實。然而,以非民選產生的領袖而言,清朝權貴一向尚算有整體的大局觀,不可能在1870年親手暗殺朝廷命官巡撫來損害朝廷威望,頂多只會改派那些他們擔心會造反的人,當位尊而無權的文職。雖然慈禧有意壓抑地方派系的勢力,也厚著臉皮收回了咸豐帝當年「攻克南京者封王」的聖旨,但她對曾國藩、李鴻章等人的個人操守還是大致信任的,對他們的能力更是衷心欣賞。「七爺」醇親王奕(即光緒生父)個人雖然無大作為,亦一直為各省督軍說話,力阻保守派種種挑撥離間,否則洋務運動的多項改革根本不能展開,這在歷史劇《走向共和》也有交代。30 多年後,攝政王載灃真的要殺袁世凱,卻已殺不了,這也算不上是完全私怨,因為那時大清倒真的要亡國了。這種無可選擇的、並非建立於西式社會契約基礎上的「互信」,多少是儒家鼓吹君臣思想的功勞,也有大中華民族主義的影子,後人似乎不能單以一句「愚忠」或「權謀」交代一切。革命文學過分著墨朝廷的權謀、臣子的愚忠,反而顯得革命的一方沒有大局觀,讓今人懷疑已在自我完善中的清政府其實不值得被推翻—這信息在《走向共和》隱約出現過,這正是它受爭議處之一。總之,《投名狀》有太多引而不發的情景,令主角三人的兄弟情缺乏合理的時空維度,頗有被掏空了的不真實感,一切電影不便說的固然意在言外,但對觀眾來說,卻是意猶未盡。延伸影畫:* 《太平天國》[電視劇] (中國/2000)* 《刺馬》(中國香港/1973)延伸閱讀:* 《極樂誘惑——太平天國的興亡》(赫連勃勃大王:同心出版社/2008)* 《太平雜說》 (潘旭瀾:百花文藝出版社/2000)* 《太平天國革命親歷記》 (呤唎/王維周譯:上海古籍出版/1985) 印度之旅時代背景 約公元1928 年地域背景 印度(英屬)原著小說 A Passage to India ()電影製作 英國/1984/163 分鐘電影導演 大衛·里恩電影編劇 桑撒·拉米·羅電影演員 維克多·班納傑/ 詹姆斯·福克斯/ 朱迪·戴維斯/ 佩吉·阿什克羅夫特劇情簡介 兩名同情第三世界的英國貴族婦女到印度探親,通過新結識的印度人阿齊茲醫生了解當地文化。在參觀神秘的巴拉馬古洞時,發生阿齊茲涉嫌*女主角的懸案,英印雙方壓抑的種族主義被喚醒,最後女方承認是幻覺,兩族關係卻墮入新低。尋找「他者」的故事近年,亞洲電影節不斷推介伊朗、土耳其、泰國等國的電影,其實老牌導演大衛·里恩的最後作品《印度之旅》(A Passage to India),也是新一代閱讀亞洲的進階選擇。有緣重溫這電影,是因為備課時讀過一本由學者王寧等編輯的《全球化與後殖民批評》的學術結集,內有陳紅博士將電影同名原著小說的作者福斯特(),說成是「完全站在白人立場說話」,這立論和筆者從前的認知頗有出入,因此才找來VCD 進修。遲有遲得,我們遲至21世紀才看這經典,原來更容易證實文化研究常說的「他者」(TheOthers),實在不可能是一個靜止的觀念。假如不同的人在《印度之旅》原版小說出版的1924 年、電影上映的1984 年、以及今天的21世紀看同一出《印度之旅》,必會找出心目中的不同「他者」,從而釋出不同的結論。 宗教古洞內的身份覺醒未說「他者」前,我們應交待《印度之旅》原著的布局。表面上,它的情節不算複雜,但含義有頗多留白,更牽涉到不少深層心理學問題,就算是拍慣《沙漠梟雄》(Lawrence of Arabia )、《桂河大橋》(The Bridge on the River Kwai)等場面壯麗的歷史大片的一代名導演大衛·里恩,也難以將這個看似平平靜靜的故事/ 寓言輕易化成影像。故事的時代背景,設在英國殖民統治印度開始動搖的20 世紀20年代末,講述一名英國婦女和她未婚夫的母親結伴到英國統治的印度帝國本部旅遊,探望在那裡當地方法官的未婚夫/兒子。兩個女人都算是「好人」、有心人,都同情被歧視的本土印度人,她們感到和當地高高在上的白人統治階層格格不入,因此刻意打入印度群眾。在這帶有目的性的心態驅使下,她們視認識不久的印度醫生阿齊茲為好友,並獲對方邀請,參觀神秘的傳統印度宗教聖地巴拉馬古洞。在參觀過程中出現重重誤會,兩大文明社交聯誼的目標開始迷失,老婦的體力逐漸不支,先告離開,少婦則獨自前往古洞,在洞內聽見重重回音,產生幻覺,居然以為印度醫生打算對她性侵犯,大驚之下逃回白人小區、其實也是要尋回白人懷抱,在同胞簇擁下,決定控告阿齊茲。於是,案件演變成印度獨立運動的前哨*,雙方劍拔弩張。想不到在法庭上,經控方律師重組案情,少婦忽然發現原來一切只是自己的幻覺,決定臨時撤銷指控。被告獲當庭釋放,成為印度民族英雄,但也因為所有私隱(包括喪妻後種種絕密的性私隱)被揭發而深受傷害,對英國人(和他們所代表的文明體系)徹底失去信心,選擇逃離英屬印度,前往依然由土王統治的「茅邦」(Mau),過著沒有白人在左近的新生活。現代心理學結合《大塊頭有大智慧》的「業」為什麼同情印度人的白種婦女到了個人獨處的時刻,卻產生被當地人侵犯的幻覺?為什麼白人律師的走過場式盤問,卻能讓當事人從靈魂深處明了一切? 她們真是「好人」嗎?這些,都是作者的曲筆,更是導演的曲筆,值得玩味。上述屬於現代心理學範疇的疑問,在電影的印度教婆羅門教授眼中,都成了因果報應的「業」(Karma)。他說,「不管我們怎麼做,結果還是一樣」,相信假如不是「業」,兩名英國婦女就不會無緣無故來到印度,也不會發生這種意外。表面上,這論調相當宿命,而且消極。但在某種程度上,正是由於電影的白人和印度人都主觀地相信有不能解釋的「業」的存在,他們才分別有了「種族優越」(因為英國人累積了優越指數)或「反抗侵略」(因為英國人其實並未累積夠優越指數)等意識,才會做出種種主觀的對應「業」的抉擇,儘管什麼是「業」、有沒有「業」,誰都不知道。英國婦女同情印度人,質疑英國人到那裡是「作業」,但也認定了以前印度的「業」導致今日如斯田地,「業」足以解釋何以毋須易地而處地為殖民當局或印度人設想。英國奶奶決定一個人在東方流浪至死,作為潛意識的贖罪,年輕貴婦則忽然對自己的真正心跡覺悟,發覺原來自己不愛那位為殖民地工作的未婚夫,這些「頓悟」都是和她們的個人心理狀態有關的。儘管二人信奉的意識形態和面對的客觀環境相當接近,但行為各異,這就是心理學的微妙之處了。將虛無縹緲的「業」和現代心理學結合在一起,讓不同人的心理對「業」作出不同反應,這種處理,就不是純粹的宿命。反觀杜琪峰的港產片《大塊頭有大智慧》,單靠前世今生來解釋「業」,前生是日本兵的大好人張柏芝,在今世並無修改命運的任何空間,始終難逃變成恐怖無頭女屍的悲慘結局。應該說,《印度之旅》對「業」的處理,是更符合人性的。 電影改變小說,製造大團員和諧結局然而同樣的小說、同樣的布局,到了內地學者眼中,卻容易成了徹底掩飾殖*義的罪證,原本的個人或群眾心理元素,就彷彿不見了。根據陳紅研究,《印度之旅》那些同情印度的白種人,都只是以東方主義的視角閱讀問題,都是在獵奇,沒有其他。他們對東方人無疑是同情的,但那只是形式主義的同情,固然沒有達到願意和東方人同化、融合的境界,更是為了延續英國在印度的殖民統治,由上而下地同情、憐憫子民。換句話說,那對英國婦人不過是做好事的壞人,骨子裡她們依然是英國人的工具。陳紅認為《印度之旅》的精髓,就是將東方人一律視為「他者」,英國人一律歸入「我者」。當然,這是片面的事實,也可以是將薩義德的東方主義概念,完全變成毛澤東哲學的敵我矛盾(雖然兩者也確有相似)。可惜如此演繹,難免大大降低了小說的深度:畢竟在印度獨立後,雖則今人已不可能為殖民統治服務,但通過同樣的布局、同樣的主角,依然會催生同樣的故事。也許有見及此,大衛·里恩處理的電影,就故意將《印度之旅》原著的結局改掉。根據原著小說,那位身為殖民體系疑似精英的印度醫生被當庭釋放。重獲新生後,他堅拒和原來深深嚮往的英國繼續打交道,視昔日只求被提升為假洋鬼子的人生目標為恥辱,就是對舊日的白種友人,也要劃清界限,因為他發現,原來「在印度獨立前,我們不可能有真正的友誼」。電影結束時,阿齊茲醫生最後卻「良心發現」,決定寫信原諒那位誣告他的英國淑女,又和從前在城市認識的一位英國官立學校校長冰釋前嫌,更在避難的土邦「茅邦」與他相擁告別,一笑泯恩仇。這些改變,當然和電影拍攝的年份有關。《印度之旅》在1984 年上映,當時印度已獨立40 年,和舊宗主國英國也早已化敵為友,60年前的政治文宣,已成過眼煙雲,再談不上什麼「為殖民政府宣傳」。在1984年,提起南亞次大陸,輿論只有兩個題目:(1)印巴衝突,因此電影鋪墊了一些印度教徒和穆斯林之間的矛盾的伏筆(雖然不算明顯);(2)印度統治階層的英式精英主義與本土主義、少數教派之間的衝突,例如在1984年,來自尼克魯世家的印度鐵腕總理甘地夫人,正是被錫克教徒暗殺,因此電影導演凸顯了那位本土醫生好些英式傲慢與自欺欺人的習性,說明他其實不很印度、不很本土,將會無可避免地和獨立後的新印度精英發生衝突。相信,他也不會以自己的醫術,附和甘地夫人強行將貧窮男人閹割以控制人口的瘋狂創舉。通過這種電影視角,觀眾會發現那位印度精英,和生活在印度的白人雖然不是同路人,卻信奉著大致相同的價值觀,當那位印度醫生被「茅邦」的印度人團團簇擁時,場景看來更格格不入,因為他其實不屬於那裡。由此可見,大衛·里恩眼中的「他者」,已不完全是全體東方人,因為醫生等精英階層的東方人,已邁入「我者」的過程了。也許這定位也是大衛·里恩一生的寫照:他說過,票房欠佳的《印度之旅》,正是他最滿意的作品,似乎他的所有功力都放在裡面了。 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奈保爾也有印度之旅要是我們換上21 世紀的西化印度知識分子角度,究竟誰又是與時並進的「他者」?1990 年,著名英籍印度裔作家奈保爾(V. S.Naipaul),根據個人回鄉探親的痛苦經歷,出版了名著《印度:百萬叛變的今天》(India: A Million Mutinies Now),作為「印度三部曲」之一,引起的漣漪蕩漾至今。他那趟個人野遊的印度之旅,可以作為福斯特小說和大衛·里恩同名電影的倒影。在奈保爾眼中,印度在經濟開始飛躍、人民得到「解放」的同時,政府官員貪污*,民族毫不團結,全國充滿他瞧不起的劣等DNA。他對婆羅門種姓制度殘留的遺毒、路有凍死骨的貧富懸殊社會、衛生極差的非常市容,都持強烈批判態度,其筆墨和語調,遠遠逾越了一般白人作家的政治正確底線,站到了「世界的高度」,因而有部分中國學者稱之為「印度魯迅」。在受到第三世界民族主義者廣泛非議的同時,奈保爾自然也有不少知音,他們對奈保爾對自己民族的批判性大為激賞,認為他是世界知識分子的典範,特別值得「我們」學習:至於「我們」是誰,就不在我們討論範圍內了。對奈保爾而言,要是印度不獨立,繼續接受殖民管治,只要管治者是大英帝國,相信是會比現在優越的,這種論點部分還有數據和事實支持。 魯迅的東方後人們在「自我東方化」?作為2001年的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奈保爾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自然引起其不同家鄉的廣泛注意。他經常對第三世界各國—特別是自己的第一祖國加勒比地區特立尼達島和第二祖國印度—辛辣諷刺,如此「內舉不避親」地大公無私,自然被同胞批評為「數典忘祖」,他的世界之旅被批評為「獵奇抹黑之旅」,而這位已獲英女王冊封的大英爵士,也毫不忌諱懷有高等印度人的「再殖*義者」(recolonizer)心態,雖然他也在作品中諷刺模仿英國人的印度同胞為「假英國人」。薩爾德甚至認為:奈保爾是地地道道一個「叛徒」。一旦以奈保爾《印度:百萬叛變的今天》的尺度,來重新量度福斯特和大衛·里恩的《印度之旅》,「他者」就有更多。因為整齣電影的印度人,連同那些同情印度人的白人,都可以說是缺乏自我批判能力、把第三世界盲目予以浪漫化處理的「他者」。雖然奈保爾總算是半個印度人,但他和落後故鄉的互動、和內里潛藏的「自我東方化」(Self-orientali*)情結,以及始終身份不明的痛苦,似乎比《印度之旅》的小說和電影台前幕後的班底都要強。若我們將一切概念符號化,內地學者以1924年的角度來研究電影,看到的「他者」可當是基數X(全體印度人);西方導演大衛·里恩在1984 年拍電影時,拍出的「他者」就是X–1(印度人,但不包括西化印度精英);而西化印度文人奈保爾在21世紀看印度,反而得出了「他者」最多的X+1(印度人,加上同情印度的西方自由主義者)。當觀眾變成是你,閣下會悶出鳥來,還是自己構想屬於你個人的尋找「他者」的故事?延伸影畫:* 《甘地傳》(Gandhi) (英國/1982)* 《Heat and Dust》(英國/1983)延伸閱讀:* 《全球化與後殖民批評》 (王寧等編:中央編譯出版社/1998)* 《India: A Million Mutinies Now》 (:Penguin/1992) 拜見希特勒 (Mein Fuehrer: …時代背景 公元1944—1945 年地域背景 德國電影製作 德國/2007/95 分鐘電影導演 丹尼·雷維電影編劇 丹尼·雷維電影演員 赫爾基·施楚奈德/ 烏爾里希·穆埃/ 西爾維斯特·格洛斯劇情簡介 二戰末期,德國敗局已呈,希特勒信心盡失。宣傳部長戈培爾從集中營召來猶太演員為希特勒訓練,希特勒居然樂意接受,視之為親信,向他坦白透露一切心理病源。戈培爾原計劃暗殺希特勒,嫁禍予猶太演員,但演員代希特勒幕後演說時自由發揮,被殺。黑色歷史幽默還是惡搞?德國電影《拜見希特勒》,以《帝國的毀滅》、《再見列寧!》幕後班底兼《竊聽風暴》男主角烏爾里希遺作作招徠,猶太裔導演利維表示,希望電影「以輕鬆的方式展現納粹政權的荒謬」。那位以飾演東德秘密警察導師而在西方成名的男主角,在他的遺作卻扮演希特勒的猶太裔演講導師,這已可算是黑色幽默。希特勒的病:研究,還是揭秘?拿希特勒和納粹開玩笑的傳統更是源遠流長,一些德國人苦中作樂,就製作了大量希特勒笑話。近年德國作家赫爾佐克(RudolphHerzog)重新整理這些笑話,還出版了《希特勒萬歲,豬死了!—政治笑話與第三帝國興亡史》(Heil Hitler,DasSchwein Isttot ! Lachen unter Hitler - Komik und Humor im Dritten Reich)一書,以結合理論層面去探討當時的黑色幽默,此書已被改編為德國電視紀錄片,中譯版也已出版。可惜相信參考了上述著作的《拜見希特勒》,似乎未有上述德國佳作的人性刻畫,只是單刀直入地嘲諷一國元首,縱然也有一點*意味,但手法近似互聯網流行的平面惡搞,大多能引起大眾反思的立體反諷。為什麼一般惡搞不能上升到更高的思考層次?答案涉及「個人」和「結構」兩者在宏觀歷史分別佔多大比重的問題,觸及後者的往往是黑色幽默,停留在前者的,相對就偏向惡搞了。《拜見希特勒》以希特勒的心理病為賣點,處處刻畫他虛弱、缺乏自信的人性化一面,這似乎應是諷刺*者的絕佳切入點,因此出現了我們難得一見的希特勒尿床,或躺在泡泡浴里玩軍艦玩具等超現實場景。其實這也算是稍有所本,因為希特勒是公開的迪斯尼卡通迷(迪斯尼本人也是一個大右派),戈培爾曾以米奇老鼠畫送給他作禮物。不過希特勒的精神狀態飄忽,即使在當時也並非什麼新聞,從來沒有正常人—包括他的盟友墨索里尼—私下認為納粹「元首」(Fuhrer)不是瘋子。但他個人的病,和納粹德國的國家政策,究竟有多大關係? 男妓、戀母狂、同性戀者,都是希特勒?電影說,希特勒年幼時曾被父親無理虐打,導致長大後心理失衡,因此才要在弱小民族身上發泄。這類病情並非空穴來風,而且還有更多塵封的蛛絲馬跡供我們捕風捉影。例如近年確有美國作家海登(Deborah Hayden)在著作《天才、瘋狂與梅毒之謎》(Pox: Genius, Madness andthe Mysteries of Syphilis)中,推論希特勒曾經從猶太*身上染上梅毒,所以才那麼憎恨猶太人(乃至女人),並要在自傳《我的奮鬥》中抹黑梅毒為「猶太病」。此外,卻有立論相反的德國史家馬赫坦(Lothar Machtan)在《隱藏的希特勒》(The Hidden Hitler)一書中,通過翻閱舊警察檔案言之鑿鑿地「證實」,希特勒不但是一位同性戀者,對男性肌肉有特殊喜好(並以之演化了著名的納粹男體審美觀),而且還在奧地利維也納當過應召男(相信價格也不會高),只是他掌權後為了掩飾性取向,才欲蓋彌彰地將同性戀者列入猶太人、斯拉夫人和吉卜賽人之後的*名單,但依然「本性難移」,還是忍不住和頭號親信、軍備部長施佩爾—即電影唯一對希特勒忠心耿耿的納粹高官—維持眾所周知的曖昧關係。施佩爾是希特勒的御用建築師,二人以「藝術」平輩論交,他也是戰後唯一認罪的納粹高層,夢工場也出品過關於他本人的傳記電影。問題是,要判斷希特勒的童年陰影是否真的影響了他的具體施政,電影要麼得證明他有能力凌駕全體德國人,讓個人病擴散為集體病;要麼得相信納粹高層官員都有類似情結,都和希特勒所見略同,否則,就不能否定納粹推行的集體*有其他更深遠的淵源。只要我們承認納粹逼害猶太人和反同性戀,在歐洲有深厚的政治、社會、經濟、文化成因,這類政策的出台,就需要上述成因共同負責,令希特勒本人的心路歷程,甚至是他本人有少量猶太血統的說法,在宏觀歷史而言,變得相對不重要。過分聚焦個人,只會淪為純八卦式揭秘,讓應有的視線被轉移,這就像我們容易因為殖民地出現了救苦救難的傳教士,而忽略殖民制度的本質,或過分喜愛醜化布希失言的一面,而忽略其外交政策的精打細算。反而另一部同一班底製作的電影《帝國的毀滅》,則著墨於希特勒晚年患上的帕金森病,這背景卻真正改變了歷史,因為帕金森病確實影響了希特勒對戰爭的判斷力和自信,以致軍事理論家認為,他晚年犯下的軍事失誤和早年的軍事成就同樣驚人,而他決定向哪裡出兵是乾綱獨運、密室決策的,毋須像落實反猶政策那樣,要啟動政府機器反覆公開宣傳。兩齣電影的分別,大概就是歷史和惡搞的分野。 丘吉爾和希特勒有同樣的心理病?談起心理病,其實包括你、我、他,大家多少總有一點,《拜見希特勒》中希特勒的精神面貌,絕非獨一無二。法國記者阿考斯和瑞士醫生朗契尼克合著的名作《病夫治國》(續集《非常病人》),就記載了20世紀幾乎所有主要領袖的心理病。以希特勒的同代人為例,生於政治世家、以實行綏靖政策聞名的英國首相張伯倫,就因為要隱瞞患上腸癌而變得越發孤僻,以致偏執得一意孤行地相信希特勒的和平「誠意」,在二戰爆發後不久不得不病死(和氣死)。張伯倫的老對手、也是希特勒老對手的一代名相丘吉爾,據二人研究,原來同樣患有焦慮症。丘吉爾患病的成因據說包括:(1)童年時家道中落,缺乏家庭溫暖,造成「戀奶媽情結」;(2)有輕微語障,不能操標準牛津腔,令他在傳統英式貴族家庭里感覺不夠貴族;(3)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經歷敗仗,導致自信心嚴重受損。丘吉爾在二戰前是公開的墨索里尼崇拜者,曾說「假如生在義大利就會加入法西斯」,二戰期間做出過大量*指令,經常提出暗殺敵人、狂轟平民一類非常舉措,冷血無情的指數直逼希特勒,原來都是「病」。難怪不少史家認為,他雖然保衛了英國,但他的「病」也多次讓英國走到毀滅邊緣,全靠身旁的顧問和醫生力挽狂瀾。相對而言,丘吉爾始終比希特勒幸運,因為希特勒的存在,就是丘吉爾的病的最佳解藥,唯有他的頂級瘋狂,能夠讓丘吉爾的次級瘋狂有機會合法地、英雄地發泄。二戰結束後,丘吉爾多次承認,這讓他「很失落」,因為真正的「醫生」已一去不返。嗯,這是多麼的令人同情啊!單看上述檔案背景,可以說丘吉爾雖然是大英貴族,但他的童年陰影和成年行徑,豈不是和侍母至孝(Vs. 戀奶娘)、出身貧寒(Vs.家道中落)、一戰戰敗(Vs.在戰勝國打敗仗)的希特勒大同小異?所以英國人不但對希特勒有戒心,對丘吉爾其實同樣有戒心,認為這位「病人」根本是不適合治國的。戰爭過後,丘吉爾立刻被洞悉世情和理性的英國選民拋棄。然而,《拜見丘吉爾》是不會面世的,因為一方面,諷刺英國戰時制度的黑色幽默沒有多大市場;另一方面,丘吉爾已成為世界英雄,把他的「病」無限誇張地惡搞又顯得政治不正確。成王敗寇,對病人而言,也是金科玉律。 貓哭老鼠Vs老鼠愛上貓:「最後解決」的玩笑《拜見希特勒》另一個希望營造幽默感的諷刺對象,是那種幹什麼都要填表的日耳曼官僚主義。表面上,這似乎是德國的民族性,和納粹無關,但電影要說的,正是納粹反猶主義必須和德國官僚主義的傳統結合,才會變成「將人化為數字」的僵化管理,才能把慘絕人寰的暴行輕描淡寫地執行。將殘酷的現實和兒戲的決策過程、從容的領袖風範並列,從而帶來巨大反差,理論上,這是很「幽默」的。例如電影的納粹宣傳部長戈培爾多次神態自若、故作輕盈,對那位協助希特勒演講的猶太教授格林巴姆說:「嘿,屠殺猶太人的『最後解決』那件事,請不要介意」,還叫他「看開點」、「大度點」。希特勒也對他說「最後解決」的事,「其實與我無關,我也曾提議將猶太人送到別的地方,好像馬達加斯加」(這倒是真有其事)。戈培爾和黨衛軍領袖希姆萊更拿出印上不同集中營圖像的撲克牌,「仁慈」地讓主角選擇要拯救哪座,不過「詼諧」效果就不及布希通緝伊拉克薩達姆政府高層的撲克了。畢竟,「最後解決」實在太血淋淋、非理性,戈培爾、希特勒的話就算更「有趣」,觀眾都難以相信其他德國人有資格發放相同的「幽默感」,只會覺得這是少數當權派直截了當嘔心的邪惡。這是貓哭老鼠、一切布局都由強勢的貓主導,而不是老鼠主動愛上強勢的貓,沒有什麼命運弄人的喜劇感。與另一部同一班底製作的電影《再見列寧!》相比,後者才算符合黑色幽默的定義,因為片中的專制當局沒有直接染血,行為的荒謬沒有令人那麼沉重,而且電影有力地解釋了何以有普通*德國老人會真心相信共產主義,黑色幽默的發揮也就有了群眾基礎的普遍性,觀眾容易相信主角的經歷縱然誇張了點,但起碼精神不假,而且具有相當代表性。假如我們要做歸類習作,《再見列寧!》也許有點後現代,《拜見希特勒》卻顯得超現實。 納粹式數目字管理應怎樣幽默?其實,希特勒治下的納粹式數目字管理曾做出不少「創見」,值得喜劇作家大書特書。例如納粹曾下令進行優生學「實驗」,以測試雅利安人種是否真的比其他人優越,實驗內容由讀書識字到性生活無所不包,內里的荒誕、實驗方法的反智(對於智性、知識的反對或懷疑),都將史家黃仁宇所言的「數目字管理理論」發揮到極點。怎樣將極左和極右加以比較,相信也會是黑色幽默的好素材。《希特勒萬歲,豬死了!》記述了以下一個真實的幽默小故事:有位德國天主教神父,大力反對希特勒青年團干涉教會的教育,被納粹黨員當面批評說「沒有兒子的人就不要談什麼教育」,神父立刻響應說「我絕不容許任何人在我的教堂內諷刺元首」,從而刺中希特勒缺乏家庭溫暖的死穴。這些幽默,應比《拜見希特勒》安排希特勒無緣無故扮狗叫,或諷刺他性無能含蓄一些(其實希特勒和情婦伊娃的柏拉圖式關係亦沒有什麼可笑),也比不痛不癢地諷刺納粹總部的文件主義,或日常生活對希特勒的造作敬禮「Heil Hitler」更一針見血,更能讓不同年代的人較易心生共鳴。不過最後還得話說回來,今日德國人能正視希特勒,將他的形象作「王晶化」處理,總是民族自信上升的具體表現,反映他們已逐漸消解了這個難以痊癒的心病。曾幾何時,德國人流傳關於納粹的笑話,並非完全是為了諷刺他們,反而有製造了喜劇領袖的效果。例如空軍元帥戈林的身形和勳章越是成為諷刺對象,他的真正暴行就越是被群眾有意無意間忽略,因此無傷大雅的笑話其實是被納粹鼓勵的。這就像對一個曾經滄海的老人來說,能夠對小學時代的窩囊事坦率自嘲,又能同時看清笑話背後的本質,不再被幽默掩蓋真相,這就代表了人生境界的升華。延伸影畫:* ?《帝國的毀滅》(Der Untergang/ Downfall) (德國/2004 )* ?《Hitler: The Last Ten Days》(英國/1973)延伸閱讀:* 《希特勒萬歲,豬死了!——政治笑話與第三帝國興亡史》 (Rudolph Herzog,卞德清等譯:花城出版社/2008)* 《The Devil』s Disciples: Hitler』s Inner Circle》 (Anthony Read:) 竊聽風暴 (The Live of Oth…時代背景 公元1984 年地域背景 東德電影製作 德國/2006/137 分鐘電影導演 弗洛里安·亨克爾·馮·多納斯馬電影編劇 弗洛里安·亨克爾·馮·多納斯馬電影演員 烏爾里希·穆埃/ 馬蒂娜·戈黛特/ 塞巴斯蒂安·科赫/ 烏爾里奇·圖克爾劇情簡介 1984年的東德,整個社會籠罩在國家安全局的高壓統治之下,特工魏斯曼奉命監聽劇作家德萊曼和他妻子演員克里斯蒂娜的生活,監聽過程中,魏斯曼漸漸對這家人的生活產生了興趣,開始暗中幫助他們。一篇刊登在西德《明鏡》報上的文章引起了特工頭目的注意,他們認為這篇文章是德萊曼寫的,並逮捕了克里斯蒂娜,希望能夠從她口中得出她丈夫的秘密。而審問克里斯蒂娜的正是魏斯曼……文化人自我陶醉的謊言獲選為2006年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的德國電影《竊聽風暴》好評如潮,但它究竟能引起多少普羅大眾共鳴,其實不宜過分高估;「不堪回首」和「人性光輝」以外,究竟「東德」這心結如何影響人心,《竊聽風暴》則有不應低估的引導性。主角的文藝身份容易讓各國評論員對號入座,反竊聽主旨又政治正確,但電影對大時代心態的刻畫,也許及不上《再見列寧!》等後冷戰德國作品,亦不像講述東德青年的《紅色白鸚鵡》(The Red Cockatoo )那樣聚焦世代心結。電影始終迴避一個問題:究竟東德1 800 萬人全是被迫生活於共產制度,還是有自願成分?再問:為什麼? 共產東德與維希法國《竊聽風暴》的背景是戈爾巴喬夫上台前的1984年。當時的蘇共總書記,是國家安全局克格勃特務大頭子安德羅波夫。不到十年,冷戰檔案全面解密,世界才發現多達數十萬東德人曾為他們的秘密警察組織斯塔西(Ministry for StateSecurity,Stasi)服務。不過高壓以外,不能否定多少有些東德人相信分配製度和共產式刻板社會,也許更符合日耳曼民族性。不少文化人以外的東德人在德國統一後,都抱怨生活不及從前,既要面對同一歐盟屋檐下的東歐外勞搶飯碗,又不能適應西方生活水平。也許如那位在電影中下令監視作家的東德部長片尾所言,統一後的德國「沒有鬥爭、沒有理想」,作家除了傷痕文學,也寫不了什麼。這自然是當權派的自我開脫,但《再見列寧!》中那位真心相信共產主義的善良女教師,以及她代表的一代老人,無疑都有類似情結。她們可不是權貴。斯塔西的特務行為,其實被這些人默許—這是德國人不要揭的瘡疤。這不得不勾起我們對合作主義(collaborationi*)的回憶。近代最著名的和敵人合作的案例都出現在二戰期間,中國有汪精衛,法國有貝當元帥的維希政府。傳統史書記載,他們都是叛國賊,戰後政府都希望塑造一個「史實」:全國上下一心抗戰。在民族主義者看來,東德和共產蘇聯合作,就像維希和納粹德國合作一般羞恥。然而汪精衛和貝當的個人聲望原來十分崇高,汪精衛被日本衷心稱為「*一流人物」;一戰擊敗德國的英雄貝當「賣國」後,出巡居然受到巴黎人自發歡呼,一度被視為法國救世主,他的出山宣言和丘吉爾的戰鬥宣言同時得到各自民族的支持,總之,並非沒有真誠的支持者。維希政府雖是德國附庸,但巴黎淪陷確有法國人叫好,因為這象徵*議會*制的崩潰,可以進行右翼—「法蘭西行動黨」(Action Fran?aise)的改革主張:結束資本主義的自私、拍賣選票的低效,建立等級制度和集體主義,視以往的宿敵英國和猶太人為共同敵人。 為什麼作家要有總書記夫人賞識?維希政府*猶太人其實是自發的,沒有納粹佔領也可能付諸實行,因為那源自法國本土的反猶思潮。1895年,法國發生「德雷福斯事件」,法軍的猶太人上尉德雷福斯被控叛國,是為歐洲近代反猶的坐標。東德的合作者其實也是有部分自發的:對他們而言,國家經過二戰,必須儘快恢復穩定和制度。希特勒的蓋世太保遺產、德國人的冷靜天性,加上德國共產黨本身在游擊戰中積累的群眾基礎,讓東德極權政體的面世顯得暢順,否則斯塔西不可能成為共產各國最有效率的秘密警察。電影說東德文化人抗拒社會主義制度,因為苟且偷安才拒絕揭竿,忽視了他們部分人嚮往這制度的惰性和潛意識,否則獲東德共產黨總書記昂納克夫人賞識的作家主角喬治·德萊曼不會沾沾自喜,負責搜屋的秘密警察也不會對他有那樣好的門面態度。順帶一提,這位昂納克夫人在丈夫當權期間全程擔任國家*長,夫妻檔指點江山,夫人對文藝教育特別有發言權,所以《竊聽風暴》才設定她為作家靠山,暗示她為高層權力鬥爭的核心。部長指示斯塔西特務整肅作家,除了為了奪他的女人,也是要整垮對方後台的權力鬥爭。昂納克曾和西德總理科爾平起平坐見面,後來科爾成為統一德國的唯一領袖,昂納克淪為被控反*的階下囚,科爾念舊網開一面,讓他根據共產黨傳統到智利「保外就醫」。不久昂納剋死在智利,夫人現在還留在那裡,曾以訪問形式出書暢談她眼中的東德。相信以她對文藝的熱愛,必定會看《竊聽風暴》,不知有何感想? 秘密檔案開放2003 年,德國政府決定將斯塔西秘密檔案全部向公眾開放。檔案全長125 英里,厚達2 125 000 000頁,放在整座大廈供當事人查案,如此規模浩大的翻舊賬可謂世界紀錄。這時,東德人才發現全國整整三分之一的人口都有檔案建立,同樣數目的人曾向秘密警察告發親友,從查檔發現歷史,這就是《竊聽風暴》劇本的現實基礎。然而告密人究竟算是合作者、刁民還是受害人,其實已不可能判斷,像電影那樣發現一位好心特務的可能性極小,發現親密戰友夫妻子女出賣自己的可能性極大。電影對開放檔案持「面對歷史」的正面態度,並非德國一致共識,在國內也曾惹起爭議。本篤十六世被揭發年輕時曾加入希特勒青年隊,依然成為教宗,他的同業就沒有這麼幸運。前東德天主教行政總管史托菲在德國統一後成為交通部長,原來被視為「東德良心」,檔案卻揭露他曾為秘密警察當卧底25 年。波蘭著名神父、已故教宗約望保祿二世的同鄉兼親密戰友海莫2005年被揭發曾任共產黨特務,監視對象正是教宗。也是源自德國算賬風,控制前朝檔案的波蘭國家紀念院(IPN)負責翻舊賬,同時意外發現的還有波蘭特務為教宗捏造情婦的故事。末代東德足球先生古斯科(TorstenGütschow)、球迷熟悉的勒沃庫森足球會的德國前鋒基爾斯滕(UlfKirsten),也是檔案披露的斯塔西線人,監視對象自然少不了來自東德的歐洲足球先生薩默爾(MatthiasSammer)。德國是對歷史負責的民族,這值得嘉許,但電影「告密者總是軟弱的」的暗示,則未免過分簡化、殘忍。舊聞揭下去容易黑白分明,國家繁榮時,過來人可一笑置之;一旦出現金融風暴還是什麼,人性就難免愛算總賬。畢竟,看過這類電影的觀眾容易在道德高地審判「誰是好人」。這結論,卻是翻文檔不可能弄明白的。《竊聽風暴》上映時,某曾任東德秘密警察的男配角父親參加首映被認出,激起公憤,被逼向公眾道歉才能平息眾怒。又是一個瘡疤。 《再見列寧!》更有去精英價值正史的東德文化人圈子有點像嬉皮士,集體住在東柏林一個租金便宜、啤酒便宜的舊城區,也許就像今日北京的798舊工廠藝術區。《竊聽風暴》的東德文化人卻甚少嬉皮味,比正史政治化得多,而且都是關係多多的社會精英,廣受上層官僚重視,主角更被稱為「唯一同時獲東西方重視的東德作家」,屬於一個更小的小圈子。在小圈子內堅持「知識分子的良知」是容易的,但他們的話語、他們的貝多芬,其實不太落地。東德百姓不滿經濟下滑,甚至要靠西德借貸,知識分子就不大能感覺到,因為他們在物質上屬於既得利益層,從電影可見他們的中產公寓環境優美,還有鋼琴。電影提及的《明鏡》雜誌(Der Spiegel)對德國知識分子影響深遠,是實至名歸的*明燈,但也經常被批評藉助專家用語扭曲事實和裝作中立,特別是在文化人更似精英的當年。前*政權的文化精英到了*社會,創作往往大為失色,這並非偶然。要說「人性光輝」,《再見列寧!》雖是黑色喜劇,但它那人工自製歷史和真歷史的混淆,似乎寓意更深、更貼身。主角的母親相信共產主義並非為了什麼大道理,只是自我感覺良好,最愛就雞毛蒜皮小事寫信「反映情況」,喜歡井然有序的生活……但其實她知道流亡西德的丈夫健在,依然有通信,也知道東西差異的並存。東德人雖然身在鐵幕,但一直有便捷的信息流通,基本上了解西方發生何事。她選擇東德,比文化精英和竊聽者的心路更有代表性,而她絕對是一個好人。她拿虛擬的東德感染兒子,比貝多芬音樂感染特工令人信服,也比「壞人里有好人、好人里有壞人」一類伊索寓言更堪玩味。延伸影畫:* 《再見列寧》(Goodbye, Lenin!)(德國/2003)* 《The Red Cockatoo》(德國/2006)延伸閱讀:* 《The Stasi: Myth and Reality》(Mike Dennis: London/ Longman/ 2003)* 《Man Without a Face》(Wolf Markus: London/ PublicAffairs/ 2007) 哈利·波特與鳳凰社(Harry Potte…時代背景 約公元1995 年地域背景 [1] 英國,[2] 巫師世界原著來源 Harry Potter and the Order of the Phoenix ()電影製作 英國/2007電影導演 大衛·葉芝電影編劇 邁克爾·戈登伯格電影演員 丹尼爾·雷德克里夫 / 魯伯特·格林特 / 艾瑪·沃特森/ 邁克爾·甘本/艾美達·斯丹頓/ 伊文娜·林奇劇情簡介 哈利·波特雙親均為善良巫師,被伏地魔殺害,哈利卻成了伏地魔「分靈體」之一,因而受到魔法保護。他入讀霍格沃茲魔法學校後一直成績優異,學校卻受制於教育官僚、反魔不力,哈利遂於本集自發組成鄧不利多兵團,與伏地魔部隊決戰。解讀羅琳的左翼政治符號《哈利·波特》系列風靡全球,毋庸贅言。儘管大多數人視之為普通童話,但西方學界對這個系列的政治符號已研究得相當深入。當《哈利·波特》第五集《哈利·波特與鳳凰社》出現了惹人討厭的教育官僚恩不里居,資深演員艾美達·斯丹頓將這一角色演得出神入化,連香港論者也察覺到電影的政治色彩。要了解作者羅琳()的政治傾向,我們可先從《哈利·波特》中三個著名角色鄧不利多、恩不里居和伏地魔入手分析,再與現實世界的羅琳本人和飾演哈利的演員交叉印證,我們就會發現,羅琳是左翼政治符號的優秀製作人。 智慧老人同志:鄧不里多與蘇格拉底首先,對不少年輕讀者來說,2007年的十大國際新聞除了選舉、爆炸、和會,還應加上一項:《哈利·波特》德高望重的霍格沃茲學校校長鄧不利多原來是同性戀者,並通過羅琳在答問會宣布「出櫃」。這項出櫃聲明是直接面對青少年的,當時羅琳在紐約卡耐基音樂廳搞讀書會,問答環節時,首次正面以「鄧不利多其實是同志」來響應學生「他有沒有找到真愛」這問題。那麼,這個深受讀者喜愛的老巫師的真愛究竟是誰?羅琳說,原來是他的手下敗將、因沉迷黑巫術而變成反派的東歐巫師格林沃德,巧合地,這名字使人聯想到希臘神話的首席同性戀美少年格尼美德。雖然「哈迷」一直懷疑不近女色的鄧不利多的性取向傾向「中間落墨」,但他以如此方式在小說外出櫃,還是令人有點意外,也為《哈利·波特》添上入世色彩,因為羅琳在顛覆他的形象之餘,也顛覆了保守派宣傳同性戀者易染性病、「很難成為老人」的成見。鄧不利多的老同志身份,在近代名人群像中確是難得一見。愛爾蘭文學家王爾德等近代著名同志確是英年早逝,反而古希臘一群同性戀權威哲學家,包括蘇格拉底、柏拉圖、亞里士多德等,身份和地位都應和鄧不利多相似。這些響噹噹的名字既是所屬學問的權威,又可以通過培育弟子在思想上「傳宗接代」,和鄧不利多的校長身份已是相若。而且古希臘時代的世界沒有明顯的同性戀、異性戀定義,社會對同性戀不但沒有歧視,反而視之為多元文化的一員,甚至是才華橫溢的「進步」象徵,這也和《哈利·波特》設定的人和動物、不同種族的人、乃至活人和死人共同組成的「和諧社會」相吻合。 保守網友呼籲家長罷買《哈利·波特》鄧不利多出櫃後,西方新保守主義陣營在旗下網站討論區猛烈抨擊,甚至有網友呼籲家長罷買《哈利·波特》,並為鄧不利多的對手伏地魔叫屈。如此反應,也許是擔心這布局使人聯想到近年教會長老層出不窮的孌童醜聞。事實上,蘇格拉底師徒在野史都有性騷擾學生的*韻事,希臘傳統服裝似乎就是為了同性戀者行方便而設的,蘇格拉底和柏拉圖之間的師生戀可謂「一時佳話」;相傳亞歷山大大帝也是從老師亞里士多德那裡「學習」同性戀,並讓這風氣瀰漫在整支東征大軍中。直到基督教興起,古希臘同性戀遺產才被連根拔起,沒有和其他古希臘遺產一樣成為現代西方文明的基石。《哈利·波特》的世界從來沒有老師騷擾男女學生,畢竟那是要入屋賺錢的普及讀物,但是故事所在的英式寄宿學校,以往都以性壓抑馳名,名人長大後揭發那裡出現的不倫之戀為數不少,相信這也是家長不願鄧不利多出櫃的原因。當然,鄧不利多並非唯一被安排出櫃的虛構名人,此前已有不少卡通人物或家庭文學主角被安排出櫃或隱隱晦晦地半出櫃。這一方面反映了近年政治正確的標準,另一方面也是作者們自設的保險線,因為他們可以通過曲筆,先試探觀眾和讀者的反應,見勢頭不對,可以說評論員只是神經過敏、捕風捉影;若情節被認可,又可以像羅琳那樣,在小說外的場合為自己的作品解畫。《星戰前傳》和《哈利·波特》一樣,有若干「和諧社會」思想,描述宇宙各種「人類」和平共存,其中一個角色參議員「JarJarBinks」是一頭粉紅色的恐龍族人,走路時左搖右擺,說話聲線陰柔扭捏,被認為是同性戀象徵,可是造型不能討好小朋友,最後只能淡出系列。又如BBC 兒童節目《天線寶寶》(Teletubbies )有一個紫衣角色「Tinky Twinky」,也被美國保守教士法維爾批評為荼毒小孩的潛藏同性戀者,否則,Oh My God,「何必偏偏穿紫衣」? 恩不里居前傳:老處女、老寡婦與家庭女教師在《哈利·波特與鳳凰社》中擔任魔法部官僚卧底的恩不里居教授,也是有豐富隱喻的人物,在電影上映後迅速走紅。這位配角得到重視,除了因為通俗電影有塑造一個所謂超級潑婦(Super Bitch)的需要,也因為她一身pink lady衣裝、以童子腔扮「可愛」的語調、來源不合法理的權力、靠私刑捍衛的威儀,都屬於我們偏見下認知的「老處女強人」樣板,特別容易在西方引起共鳴。這樣的形象,首先教人想起西方世界的「處女王」伊麗莎白一世。這位女王雖然締造了英國崛起的輝煌,形象強悍,但終生未嫁,群臣都知道她的感情生活空虛,經常公開向她介紹男人,但始終無人獲其青睞。據說,這除了是緣分,也因為伊利莎白在童年時目睹父親亨利八世的感情生活一團糟,以至於母親被處死,而對婚姻留下了陰影。為了自我保護,伊麗莎白整天塗上厚厚的面膜,顯示與群臣的距離,但據說她在*時常與侍女打成一片,化身可愛教主。在《哈利·波特與鳳凰社》中,恩不里居坐在一個巨大吊鐘前監考,儼然端坐王座,就是要擺出伊麗莎白式氣派。事實上,在撒切爾夫人出現以前,一切從政的英國女人、包括不少婦權運動先驅,都和恩不里居一樣,予人色厲內荏的感覺,又經常被抹黑為性失敗者。此外,恩不里居的造型似乎也參考了另一個英國女王維多利亞的「老寡婦」故事。維多利亞似是傳奇名字,她也自以為大權在握,首相表面上對她都畢恭畢敬,但畢竟只是君主立憲制的虛君,全靠得享高壽,才成了維繫國家的圖騰。維多利亞前期施政態度開明,因為那全是來自丈夫阿爾伯特親王的手筆,但在丈夫去世後的40年守寡生涯,心態卻一直未能完全回復正常,更出現恩不里居式失衡。例如首相為取悅女王,投其所好,會稱她為「小仙女」,而晚年的維多利亞登基紀念巡遊,就曾被宣傳為「仙女下凡」。如此拿肉麻當有趣,很大程度上就是要填補女王守寡的扭曲心靈。因此,恩不里居這個角色雖然討厭,觀眾卻有似曾相識的莫名親切感。何況她的形象,也反映了西方教育制度的演化:在19世紀,像她那樣的女性只能擔任家庭教師,不少文學名著(如《簡·愛》等)都以女家庭教師的心路歷程為背景。後來婦女解放運動興起,婦女逐漸拋頭露面,也有到學校授課的,但為了維繫女性的傳統形象、也為了爭取男教師的尊重,往往刻意以過分嚴肅古板的姿態出現;那些貴族中學的女教師,尤其不近人情。《哈利·波特》的場景設定在英式傳統寄宿學校,那裡充滿疑似恩不里居,自然得到觀眾共鳴—而且共鳴不單來自正受恩不里居折騰的小孩,還來自小時候曾受她擺布的成人。筆者念書時,學界也有教師以恩不里居造型工作,曾於聖誕聯歡會以紅衣報喜,被學生在背後謔稱為「聖誕老處報佳音」,可見恩不里居不但是英國人的返祖回憶,也能勾起我們的集體回憶。難怪羅琳說捨不得讓恩不里居死去,因為「折磨她實在是太有趣了」。 恩不里居後傳:「當代第一老處女」賴斯恩不里居的老處女形象,還有一個當代著名政客的影子:美國國務卿賴斯。自從賴斯多次對俄羅斯說三道四,不但《真理報》曾發表文章詳細「評論」其心理失衡狀態,當地民族主義憤青領袖、曾競選總統的日里諾夫斯基,更公開以「美國老處」形容賴斯。日氏今天雖是一根夕陽政棍,但也曾風光一時,不但說要重建蘇聯,更聲稱要奪回阿拉斯加。他形容賴斯對俄國的恩不里居式的嚴厲教師態度,就像處女對性一樣,「因為得不到,而變得挑剔」,分析她「需要一個連的士兵,需要被帶到兵營,只有在那裡,才能得到滿足」。日里諾夫斯基這樣出位的言論,除了因為他要硬銷民族主義,也因為他要通過經營陽剛形象為生,甚至曾推出以自己命名的男性香水(據說大受歡迎),因此他「鑒定」賴斯為老處,是同時鞏固自己兩個形象的一箭雙鵰。賴斯相當討厭別人說她是「老處」,曾表白說自己並非獨身主義者,只是緣分未到。究竟賴斯專註事業而獨身是果還是因,恐怕這和恩不里居對魔法部長那奇怪的忠誠一樣,只有她們自己才明白。說到底,賴斯被形容為「反俄老處」,也與她和恩不里居一樣以管理官僚姿態出現有關。賴斯的專業是俄羅斯研究,精通俄語,總是希望靠對俄政策得分,據說蘇聯解體的策劃,她也要記上一功。此前她被介紹認識戈爾巴喬夫,對方見她年少,又是女人,說了句「希望你懂一些」,已令賴斯萌生對俄一鳴驚人的念頭。9·11後,美國外交原本偏重中東、中亞,但賴斯接任國務卿以來,卻逐步將注意力放回俄羅斯,不但公開加緊圍堵政策、策劃俄羅斯鄰國的顏色革命,更利用美國在國際金融的關鍵地位唱淡俄羅斯新興能源經濟,難怪日氏說她「比岳母更惡毒」,是「自卑與自大的結合體」。其實,也許賴斯的處女情結,只是要有所發揮地「打好那份工」,不過分投入,就不能齣戲,說起來也挺無奈。曾幾何時,俄羅斯研究是美國大學的大熱科目,今日代之而起的卻是中國研究,唯獨賴斯處處念及本行。當中國熱冷卻、漢學家不能轉行,西方自然就有「反華老處」誕生,那時候,中國外交的挑戰就大了。說回《哈利·波特》,恩不里居雖然魔法不行,但不得不算是現代標準的「人力資源管理」專家,可能也是為了要盡展所長,才無限效忠魔法部。例如被她辭退的占卜學教授崔老妮,就是公然的神棍,可見她倒不是沒有眼光。羅琳安排她惹厭地出現,其實就是諷刺類似被逼上梁山、具有專業質素、但猶抱琵琶地不願放棄女性身份的老處政客。 伏地魔與希特拉:哈里波特的和諧大同社會《哈利·波特》另一個高度政治化的角色,自然是頭號反派伏地魔。作為「黑暗魔王」,自然有當代西方年輕讀者當他是拉登,但這是毫無根據的,反而他的角色設定更接近這一代已開始陌生的希特勒。作為瘋狂種族主義者,討厭非純種巫師,有童年陰影,有毀滅文明的傾向,精神分裂,崇尚武力,不懂愛情,卻同時恐懼死亡,這些都是希特勒廣為人知的造型。最有趣的是伏地魔本人同樣不是純種巫師,卻又要拚命掩飾,正如近年有研究指希特勒居然有猶太人血統,因為他的祖母曾為猶太富翁打工,而希特勒的父親據說就是二人的私生子。這醜聞無論真假,都成了希特勒一生的心病,因此他未大規模逼害猶太人前立的第一條帶有歧視性的德國法律,就是禁止本國女人為猶太人工作。相傳希特勒死前,曾聘請關在集中營的猶太人為他訓練演講,就好比伏地魔邀請同屬非純種巫師的哈利加入其陣營般諷刺(參見《拜見希特勒》)。通過閱讀反伏地魔的鬥爭、鄧不利多身為校長的出櫃、設定建制派老處女強人為反面教材,《哈利·波特》的左翼政治正確傾向,就表露無遺。再讓我們看看其他例子:在整部小說、整套電影中,羅琳不斷歌頌人和動物和平共處的大同世界,以抗衡伏地魔陣營強調的血統論,明顯是她支持多元文化主義、反對種族主義的證明。哈利·波特生活清貧,不愛名牌,專愛和半人馬、天狼星一類邊緣角色交朋友,反映了他擁抱第三世界、反對全球化經濟和文化整合。學校主角們不斷挑戰教條,作弄討厭的恩不里居,反映羅琳支持英國前首相馬卓安的平民化教育改革。雖然《哈利·波特》軸心情節是「反恐」—和伏地魔鬥爭,而且批評妥協的綏靖主義者,似乎合乎布希主義的極右精神,但作者刻意將戰場抽離於民間和正常人,強調反恐和平民無關,依然多少符合自由主義的反戰精神,可謂從一而終。 回到現實:羅琳的左翼偶像.哈利仔*演出事實上,羅琳從來沒有隱藏自己的政治取向,在訪問時承認自己以激進社會運動前輩米特福德女士為偶像。這位米特福德生於顯赫家庭,兄弟姐妹都瘋狂熱愛政治,立場卻各走極端,既有公開的納粹主義者,也有像她那樣的共產主義者,一家人在二戰前後因政見不同而反目成仇。米特福德曾獨自支持西班牙內戰,著作甚豐,一度成為共產黨員,晚年在美國推廣「調查式報道」(InvestigativeJournali*),顛覆了新聞工作的舊常規,對日後米高摩亞一類帶明顯個人立場的半紀錄片有啟導式影響。羅琳說,她14歲時讀米特福德的著作就被「影響了一生」,《哈利·波特》的反種族主義傾向,似乎就是源自米特福德的反納粹經歷。既然米特福德左得那樣徹底,羅琳也被西方保守派視為親共人士,擔心她的作品是帶有左派政治色彩的兒童糖衣炮彈。未有鄧不利多出櫃等事件前,教會保守派已批評《哈利·波特》「歌頌巫術」、「遠離神的溫暖」,是「魔鬼的作品」,儘管羅琳後來自招為蘇格蘭教會信徒,「相信上帝而不是魔術」,但也未能逃過現代宗教審判。羅琳公然通過兒童文學「鼓吹」同性戀,嚴重衝擊教會捍衛的傳統家庭道德觀,根據香港淫審處的道德準則,已足以被「強烈勸吁」,而在新保守風潮盛行的當代美國,她被要求「滾回生下她的撒旦身邊」,也就不足為奇了。既然《哈利·波特》的作者有如此傾向,小說和電影情節反映了她的信念,潛移默化下,從小到大飾演哈利仔的演員雷德克里夫自然多少受到熏陶,不可能是保守家長一廂情願的乖乖仔。他現在估計已有逾億港元身家,比好些一流球星更富有,但他並沒有滿足,反而不斷希望「去哈利化」以免永遠被定型,特別是不想繼續當純情小男生。因此,他決定出演經典舞台劇《戀馬狂》(Equus),該劇講述少年人馬交,本身已相當大膽而廣富爭議,足以為「白馬王子」一詞回複本來定義。飾演患上枯燥症的少年馬夫的雷德克里夫,更毅然堅持正面*演出,惹來同一批保守主義者和家長猛烈抨擊,認為他是騎劫了《哈利·波特》的少年偶像形象,教壞下一代去*。而引導他走入「歧途」的,自然是羅琳,因為他的*演出,和羅琳對《哈利·波特》台前幕後書內書外的布局,完全是一脈相承的。延伸影畫:* 《納尼亞傳奇》(The Chronicles of Narnia)(美國/2005)* 《魔戒傳奇》(The Lord of the Rings)(美國/2001-2003)延伸閱讀:* 《Harry Potter』s World: Multidisciplinary CriticalPerspectives(Pedagogy and Popular Culture)》(Elizabeth HeilmanEd:Routledge/2003)* 《Harry Potter and Philosophy: If Aristotle Ran Hogwarts》(D*id Baggett Eds:Open Court/2004) 女王 (The Queen)時代背景 公元1997 年地域背景 英國電影製作 英國/2006/97 分鐘電影導演 史蒂芬·弗里爾斯電影編劇 彼得? 摩根電影演員 海倫·米勒/ 邁克爾·辛/ 詹姆斯·克倫威爾/ 西爾維婭·西姆斯劇情簡介當黛安娜王妃意外死亡的消息傳出後,世界震驚。大眾對英國皇室產生了懷疑,皇室信譽急劇下降,英女王伊麗莎白二世這時並沒有站出來,而是和家人躲到了度假行宮巴爾莫羅堡的高牆之後。首相托尼·布萊爾一上任就要面對國內日益高漲的反皇室情緒,壓力頗大,他必須儘快找出辦法,令女王和人民的關係再次和睦起來。英國王室剩餘價值論「申報利益」是一句潮語,我得招認自己是英女王粉絲。她那套不輕易表露情感,不為小事大驚小怪,永遠知道什麼該說什麼不該說的人生態度,即她認為的「英國美德」,如今已成追憶。海倫·米勒在電影《女王》演活英女王,和一般的模仿秀不同,觀眾唯有通過她的演技、配合導演小心翼翼的布局,才能逐漸發現王室在現代社會的剩餘價值,才明白女王大半生的冷酷、近十年的不太冷,大概都別無選擇。 電影對後911布希的暗諷《女王》表面上說的完全是英國的故事,其實不盡然,因為它不斷和美國作對比。每當改革派提出廢除君主立憲,君主派最形象化的響應,就是國王讓政客學會謙卑,否則「英國總統」變成國家元首,就像美國總統那樣自稱代表民意和「神意」,在國家危急時可能毫無制約。電影中,女王幕僚羅賓.簡福林爵士偷偷對首相布萊爾說,女王依然相信王室代表「神」,布萊爾叫對方不要把神牽扯進來,這其實已和布希9?11後言出必神的作風針鋒相對—畢竟,神權是布萊爾不能掌握的。末段女王提醒布萊爾,他也必會遇見突如其來的負面民意,暗示只要有她在,政府的低民望、國民對國家的信念,就可以兩者區別,這也是諷刺布希近年的低民望和美國人的國家認同被捆綁在一起。回到現實,英國君主立憲制屹立未倒,全賴三派理論苦苦支撐。感性的說法相信君主一世二世三世地延續歷史,比民選領袖更能周而復始地代表「國格」。理性的說法認為法律賦予虛君儀式性權力,才能在行政上區別「國家」和「政府」這兩個概念,並為它們確立純哲學性的主從關係。至於理性和感性之間的灰色地帶,更是王室殘存的基石。女王一生拒絕接受「訴心聲」訪問,以為個人道德足以成為公共領域的典範,就是因為王室在君主立憲製成形後,一直是公共和私人領域的互動樞紐;法律不能/不適宜帶動的道德、倫理、國家價值等議題,往往能借用王室成員起居飲食的私人領域推行。從這角度看,英女王內斂的性格就容易理解了:她的角色若被一般政客承擔,政客必會乘機出風頭,將禮儀政治化。假如連王室也像戴妃那樣玩民意遊戲,在女王看來,王室其實是少了存在價值。當國家遇上二戰或9?11一類危急關頭,政客形象始終難以超然於日常利益,帶領國民的若是他們,未免有欠說服力。王室雖然生活豪華,但其實不能有自己,這樣才能擁有國家的最高象徵權力。起碼,女王一生都是這樣想的。海倫·米勒的演繹掌握了這一關鍵,難得。 喬治三世、維多利亞之後的孤家寡人不過並非每任英王都如此內斂。伊麗莎白二世這方面的自我設定,比前任都嚴格。以和她一樣在位超過50年的兩位近代國王為例,喬治三世(KingGeorgeIII)被看成最後一位嘗試在君主立憲制操控議會的國王,一生多次指派屬意政客組閣,冊封大量新貴族配合,好惡無可避免地廣為人知。維多利亞女王(Queen Victoria)則和部分首相結成私人密友,公開對19世紀的政治大老格萊斯頓(WilliamGladstone)表示討厭,經常以此顯示女王尊嚴,至死還以為自己大權在握。他/她們需要性格,因為那時候大英帝國還在擴張,帝國需要鮮明形象的領袖,維繫擴張的連貫性,而且一般國民還不太明了君主立憲,政府也要藉助王室的公開態度向鄰國「試風」。換句話說,那時候,君主比現在像政客。但今天英國是收縮中的夕陽,民眾只需王室做非政客行為,伊麗莎白二世就小心翼翼,和任何首相都保持禮貌距離,把一切表態性信件和指令立刻燒毀。有了女王性格分裂的非人生活,英國才毋須總統。女王最難承受的是她身旁的王室成員偏偏好出風頭,習慣出言不遜,唯有她一人是孤家寡人。就是不算黛安娜,王妹瑪嘉烈(PrincessMargaret)公主年輕時以反叛著稱,電影《女王》也有暗示她當年的叛逆;王夫菲臘親王(PrincePhilp)經常發表種族主義言論,最愛問非洲領導人是否還用長矛、大洋洲是否還有食人族一類IQ題;王儲查爾斯經常有日記流出市面,最近問世的是對香港回歸儀式的辛辣諷刺。當她發現國民居然不欣賞她一生的堅持,那份痛苦,是恐怖的。電影說她認真想過退位應是空穴來風,但她任內過得比前任君主都委屈、不人道,也是事實。為了讓職業冷酷的女王人性化而不過火,《女王》引用了世代政治心理學,來說明她心路歷程的轉變。這值得香港政客和評論員參考。愛德華八世Vs戴妃:世代政治心理學搬上銀幕根據政治心理學者羅伯特·傑維斯(Robert Jervis)的名作《國際政治中的知覺與錯誤知覺》(Perception andMisperception in International Politics),一個人的日後決定最受四類舊事影響:親身參與的大事;青春期到成人階段經歷的群眾事件;對其國家構成深遠影響的歷史現場;有足夠知識去提供另類分析的個案。電影說英女王一生的烙印,都是源自愛德華八世退位的風波。時為1936 年,伊麗莎白二世只有10歲,目睹群眾就叔父是否退位掀起激烈爭端,最終意外將他父親喬治六世送上王座,間接導致毫無準備的父親操勞過度,英年早逝。這件事完全符合傑維斯的定義,影響了女王一生,自此她深恐群眾的盲目會影響王室,大概認為叔父不愛江山愛美人的決定十分自私,過分「有我」,何況並不比新任王儲夫人卡米拉美多少的「美人」辛普森夫人,不但曾離婚(違反聖公會教義)、來自美國(丟臉),更公開同情納粹,令愛德華成為希特勒綏靖政策的重點對象,喪失了代表超然國格的資格。女王對戴妃作風的不滿,源自與愛德華八世的比較:在她眼中,兩人都是不負責任的典型,生活越是多姿多彩、性格越是鮮明、見報率越高,她越是看不過去。現在戴妃危機完滿解決,英女王年過80,奪回超過八成滿意度,認受性再度拋離政客,也解決了她自己大半生的世代政治心理情結。正如電影介紹,布萊爾已故母親剛好和女王同齡,他的介入容易令女王相信愛德華八世那一代的事情,和布萊爾這一代的看法實在不可能一樣。 從戴妃喪禮到王太后喪禮戴妃死後五年,王太后以101歲高齡逝世。這位王太后大概是被電影改編得最扭曲的人物:事實上,她雖是維多利亞時代出身的古物,階級觀念極重,反對王室納稅改革,不時為賽馬透支國庫,但她的其他非政治思想卻比查爾斯開明,比如老早鼓吹婦女解放和同性戀合法化,又會和曾孫威廉王子討論電視主角Ali Gee(即「偽哈薩克」電影《波叔出城》的同一系列),和電影中的封閉形象頗為不同。她的高齡正如今日女王,本身已是傳奇,年齡無妨沖走智慧,因為太老的老人家受政治隔離保護,人們就當她是代表國家的活古董、大笨鐘。這名帶不走一片雲彩的老嫗,被黛安娜譏諷為「麻風國度里最被抗拒的人」(the chief leperin the leper colony),卻同時是戴妃以外最受歡迎的王室成員。21世紀的人民如何響應古物之死,是漠不關心還是依然給王室面子,造成戴妃喪禮後對英國君主立憲制的另一次挑戰。當時筆者正在英國讀書,對輿論如何表態,印象猶新。表態前哨戰由保守派揭開序幕,他們以百多個電話投訴BBC主持沒有打黑領帶是有欠尊重,以為足以反映「人心向背」。激進派卻糾集了千多個投訴,對象又是BBC,認為喪禮報道「影響常規節目」。《太陽報》之流的出格、靠王室醜聞掙錢的小報一反常態,聯同以《泰晤士報》為首的保守派大報,一起浮誇地哀悼「祖母之死」,反對搶拍太后遺容;二流股市分析員亦歌頌太后為「二十世紀第一偉人」;只有《衛報》一類左報矮化之為「不察民間疾苦、窮奢極侈的封建大地主」。有多少群眾出席喪禮,就成了公民投票—大概女王在母親死後那幾天,和戴妃死後那幾天一樣,都是惶恐不安的。假如出現戴妃級數的200萬人,自然是王室大勝;假如只有死訊傳出當日的小貓三四十隻上街,反映王室無人理會,衝擊可能比戴妃之死更嚴重;假如出現半世紀前為丘吉爾送葬的25 萬人,則可謂「基本盤」。最後,有20萬人排隊到靈柩致敬,葬禮當日則有過百萬人出席。喪母的女王被群眾拍掌鼓勵,放下心頭大石,喜形於色,終於拋開冷酷到底的訓練,不但主動發表電視講話、四處和群眾交談,更公開以乳名Lilibet—不是電影菲利普親王對她*的昵稱「捲心菜」(Cabbage)—送道別卡予母親,一切都是為了展示人性一面,以示王室不但從戴妃喪禮復原,更要洗脫舊世代的心理烙印。假如我們厭倦了二元對立,立場相對中立的《獨立報》對英國國民心態的宏觀評估,最值得我們深思。該報評論認為如何響應戴妃之死、太后之死,都反映互聯網興起後,「前信息代」和「後信息代」的角力,認為各派政客、賢達、社運人有意識地通過評論王室來參與歷史。但在新世界,民眾的信息消化力變得麻木不仁,太后駕崩、阿拉法特被逐、香港聯匯波動、好萊塢電影,都是用完即棄的「信息」。「信息」—包括公眾人物之死—對新人類的棒喝能力是有限的。也許「爭端」本身連同常態政治生活,已是過時。網上大世界成為霍金口中的「有限而無邊」宇宙,國土、英雄都虛妄起來,實景世界泡沫化,真實的領袖無論是否有真實的權,都對真實宇宙影響有限,不容易振奮真實的人心。這樣大的挑戰已超越君主立憲,變成整個人類政治社會的議題。英女王通過個人挑戰、完成歷史任務,在這樣的年頭已屬難能可貴。延伸影畫:* 《Princess in Love》(英國/1996)* 《傳奇女王伊麗莎白》(Elizabeth)(英國/1998)延伸閱讀:* 《Lilibet: An Intimate Portrait of Elizabeth II》(Carolly Erickson: London/ St Martins Press/ 2003)* 《The Monarchy and the Constitution》(Vernon Bogdano: Oxford/ Clarendon Press/ 1995) 非常女婿(Meet the Fockers)時代背景 公元2004 年地域背景 美國電影製作 美國/2004/110 分鐘電影導演 傑伊·羅奇電影編劇 詹姆·赫茲福德/ 蒂姆·萊斯姆森/ 文斯·梅格里奧電影演員 本·斯蒂勒/ 羅伯特·德尼羅/ 達斯汀·霍夫曼/ 芭芭拉·史翠珊/ 特莉·保羅/布萊思·丹納劇情簡介格里格和帕姆已經決定結婚,而婚禮就在六個月之後舉行。在婚禮之前,女方的家人應該與男方的家人見一見面,於是,以父親傑克為首的布萊恩夫婦帶著全家和忐忑不安的格里格,開著自己的新房車去拜會福克一家。然而當布萊恩夫婦與格里格的父母見面之後才發現,事情原來並不是想像中的那樣簡單……美國保守主義Vs自由主義大戰在美國極賣座的喜劇《非常女婿》是《拜見岳父大人》(Meet the Parents)的續集,最大賣點是集合三大老牌影帝影后羅伯特·德尼羅、達斯汀·霍夫曼、芭芭拉·史翠珊同台演出。對遙遠的我們來說,這可能純粹是家庭倫理溫馨搞笑片,但對美國人而言,《非常女婿》比《特務親家》(White Collar)等同類電影更精警地捕捉了布希上台以來國家兩極化的社會生活,男家和女家分別代表自由主義和保守主義信徒,全片不談政治、卻充分政治化,隱喻處處,本土觀眾深有共鳴。相信這才是電影比第一集更賣座的主因。 女家CIA和男家CLIA的白描作為兩大思潮較量的起點,電影有話出腸的角色扮演設定。上集已出場的女家父親傑克.布萊恩是美國中央情報局的退休人員,思想守舊,重視家庭生活,大家長作風,不接受婚前性行為,反對未婚產子,更不用說墮胎,這些都是美國保守主義近年和宗教勢力結盟後鼓吹的道德觀。他擔心親家的職業和作風,會影響自己的名聲,持強烈精英主義,信奉社會階級(幸好男家的開放雙親畢竟是律師和醫生),不喜歡說多餘的話,時刻守時對錶,不超速駕駛,這是舊保守主義的核心價值。他喜好運動和打獵,更教化信奉猶太教的女婿跟他一起打,這類持槍活動,又是美國右派極力捍衛的習俗,教人想起在美國政壇極有影響力的美國槍支協會。可以肯定,他的一票投給布希,到今天還贊成出兵伊拉克,是共和黨死硬支持者。續集才登場的男家雙親(The Fockers),開宗明義連名字也反精英,明顯是自由主義信徒。電影謝幕時,男家父親教導BB一定要挑戰權威、不要因循守舊;結尾躺在巴士前和親家對峙,說這是「60 年代的流行作風」,岳父則說「早料到是這樣」,說明這家人在60年代應是社運激進分子,也許那位開放律師,還有過為著名的巴士抗爭打官司的威水史。他們反對打獵,贊同個人自由凌駕於社會秩序,稱CIA 為「CLIA」(Central Lack of IntelligenceAgency),接受拉丁裔新移民奶娘為家庭一部分(更讓她教導兒子初夜),這些都是左派特色。身為家長而性不離口,拿齣兒子當年割下的包皮予親家分享,興奮地為兒子婚前產子慶祝,接受兒子身為護士、成就平庸、名字Gaylock被人恥笑,這些都是自由主義者的教育(雖然這家人的背景其實也頗為精英)。他們的投票對象大概是*黨和綠黨之間,肯定恨布希入骨。兩大主義比拼的戰場是男家的邁阿密居所,那裡正屬於2000 年總統大選布希Vs. 戈爾最後點票的爭議州—佛羅里達。 BB放任哭鬧的社會暗喻電影真正精彩之處不是這些白描,而是種種對社會政策以小見大的暗喻。無緣無故出現的女家外甥BB,似乎借代了需要救濟的社會;兩家人用哪個態度協助他成長,象徵他們左右思想對福利政策、大政府還是大市場的全面衝突。保守女家的教育方式是所謂「揮發療法」,也就是讓BB不斷哭、不斷哭,完全不用理會,讓他習慣痛苦,慢慢就會從痛苦中成長。這就像保守主義者認為社會福利只會助長閑人的依賴心,必須像對BB那樣壓抑人性的同情心,硬起心腸,對方才會「自我慰藉」(selfsoothing)、發憤圖強、自力更生,這才是真正的同情心,是為「有同情心的保守主義」(compassionateconservati*)。但這並不代表保守主義者認為社會無須理會:對意識形態和道德,他們是無限干預的,所以對BB的玩具言行都管得極嚴,只容許玩「愛恩斯坦公仔」,甚至設計了一個人造乳房讓BB習慣家庭至上的「母乳教學」,讓下一代不會出現性別混淆(暗示反同性戀)。這就是新保守主義大市場、小政府,但用盡一切市場政府方法捍衛道德的公式。男家雙親遇見這樣的教孫方法,自然大感不可思議兼不滿,他們建議採用「持續接觸治療法」,也就是多抱小孩,讓他吃糖,對其天性順其自然,這樣小孩才可以隨心所欲地成長,並從家庭得到應有的支持。這就像美國左派大力推銷的社會福利網,總之每人都應受到社會支持,誰都是人,但政府資助範圍,不應涉及宗教道德的意識形態層次,縱使BB 長大的過程過分依賴家庭,或因為習慣援助而變得平庸,也依然是國家/ 家庭的優良成員。小市場、大政府,但政府不以權力干預思想,這是數十年來自由派「反右」的核心價值。 信任圈外監聽的政治暗喻《非常女婿》還有後9·11 政局相關的小動作,特別是保守岳父自己設立的「信任圈」(Circle ofTrust)。這個「圈」在上集中已出現,在續集被賦予高度相關性的演繹,說是用來「分辨敵友」,聲稱圈內人都可以開門見山溝通、圈外人即非我族類,事實上卻是一言堂。後來岳父被逼供,供認自己的好惡,就是唯一定義圈中人名單的準則,這實在和布希為其他「家庭」的人成立的「邪惡軸心」(Axis ofEvil)異曲同工。值得留意的是自由主義家庭並非反對設立信任圈,只是反對信任圈只有一種,反映美國人基本上對「邪惡軸心」的說法並不反感,只是認為有更有效的傳銷手法而已。那麼信任圈外的人可以如何對付?保守岳父示範了用高科技測謊,顯示了他潛意識認同可以通過侵犯個人自由達到「善意」目的,後來被女兒踢爆,在她首次約會時已如此行事,可見保守主義無論對外對內,都沒有放棄家長式監視。對此,岳父有畫龍點睛的解釋:「科技進步是美國成為唯一超級大國的重要原因,也是美國在21世紀維持競爭性的憑藉」,和布希的國情咨文一模一樣。換言之,岳父代表了一種為維持霸權不惜侵犯他國的「愛國」思想,鼓勵競爭、輕視弱者,也就和美國外交掛上鉤。諷刺的是,他洗澡時,親家自出自入,在同一個廁所大便,兩人一覽無遺,保守主義者卻為失去個人的貼身私隱大為懊惱,因為那依稀和保守的性觀念相關。最後,我們不要忘記《非常女婿》唯一的核心信息:兩條路線,說到底,都是美國人,它們的並存,其實是美國內政外交鐘擺的分工合作。所以兩家人最後還是結成親戚,自由主義的性專家協助親家得到久違的高潮,保守主義的愛國者為親家安了體面的社會地位,各取所需。這樣的暗喻,普遍發生在大部分美國家庭;這樣完美的結局,在現實世界卻不能保證出現。電影又怎能不搔著美國人的癢處﹖延伸影畫:* 《拜見岳父大人》 (Meet the Parents)(美國/2000)* 《不是冤家不聚頭》 (The In-laws)(美國/2003)延伸閱讀:* 《Justice and Equality: A Dialogue on the Philosophies of Conservati* and Liberali*》 (Robert Morse: New York/ iUniverse/ 2003)* 《Breaking in to the Movies》(Henry Giroux: New York/ Blackwell/ 2001) 難以忽視的真相(An Inconvenie…時代背景 未來世界地域背景 地球原著來源 An Inconvenient Truth: The Planetary Emergency of Global Warning and What We Can DoAbout it( Al Gore/ 2006)電影製作 美國/2006/98 分鐘電影導演 戴維斯·古根海姆電影演員 阿爾·戈爾劇情簡介 這部紀錄片揭露了氣候變遷的資料並對此做出預測,同時也在電影中穿插了戈爾的個人活動。通過巡迴全球的簡報發表,戈爾指出全球暖化的科學證據、討論全球暖化經濟和政治的層面,並闡述人類製造的溫室氣體若沒有減少,不久後全球氣候將發生重大變化。環保電影,超限閱讀前美國副總統戈爾脫離政壇糟粕,明智地變身為環保先鋒,逐漸為國內外接受,領銜主演的《難以忽視的真相》更奪得奧斯卡最佳紀錄片獎,為美國政客開闢了一條新路,也為同類劇種打下強心針,只有泛政治化的犬儒小人,才懷疑這是戈爾為重返政壇鋪路。電影解讀全球暖化的例子多不勝數,筆者並非環保專家,不敢參加辯論,儘管相信不少表面的環保問題也有其他肇因。戈爾在演講時引用非洲查德湖大幅萎縮,來論證全球氣候變暖的禍害,是這類具啟發性的例子之一。啟發不在議題本身,而在於一個逆向邏輯:既然自然景觀能在一代人的時間(而不是一千年)迅速改變,反過來說,野心家為了政治原因,同樣可以假手於自然。乍德湖之死:聯合國的「水資源戰」預言查德湖原名「查德海」,在古埃及時代還是像黑海、裏海那樣的內陸海,面積達40萬平方公里,比日本還要大。在冷戰初年,它萎縮至萬平方公里,面積相當於以色列。到了21 世紀,剩下的只有1 500平方公里,比香港也大不了多少。毀滅的趨勢如此驚人,簡單一句戈爾式的「氣候變暖」似乎不足以解釋全局,因為由海而湖,也和非殖化進程息息相關。查德湖歷史上原來連接著四國:查德、奈及利亞、尼日、喀麥隆。四國獨立前分別是英法殖民地,殖民政府只愛掠奪天然資源,卻沒有濫用湖水,因為湖水對它們的國內經濟毫無幫助。直到四國分別獨立,多少有新獨立國家的好大喜功,都利用查德湖支持國內大規模灌溉系統;它們內部又叛軍林立,都在爭奪水源,查德湖才變成零和遊戲的犧牲品。時至今日,除查德外,和其餘三國接壤的查德湖水,差不多已全部變成沼澤。聯合國的《世界水發展報告》和前秘書長非洲人加利都曾預言:爭奪水源,將成為未來戰爭主因。查德過分開採立國之本查德湖(「查德」原意就是「湖」),和大量蘇丹達爾富爾難民逃到南查德的人口壓力息息相關;而整場達爾富爾內戰,固然因為蘇丹發現石油而變得複雜(不少非洲人真心希望不要在非洲發現石油),但同時也是蘇丹水源缺乏的後遺症。一切循環業報,似乎業已開始。 解放軍將領教導的「生態戰」別以為生態環境戰只是狂人奇想。中日戰爭期間的1938 年5月,連貌似理性的蔣介石也在徐州敗退後,下令打開黃河堤壩缺口,希望延緩日軍攻勢、保住武漢等地,怎料缺口一發不可收拾,結果整條黃河主流改道,造成引向江蘇的大水災,近500 萬人無家可歸、死了數十萬人。這是爛透的生態戰典型,比同期著名的人為「長沙抗戰大火」更慘烈。9·11後,解放軍將領喬良、王湘穗合著《超限戰》,在美國軍部風靡一時,書中將生態戰列為「新恐怖戰」的一環,定義是「運用現代技術對河流、海洋、地殼、極地冰蓋、大氣環流和臭氧層的自然狀態施以影響,通過改變降水、氣溫、大氣成分、海平面高度、日照及引起地震等辦法破壞地球物理環境或另造區域生態」。假如真能成功,《後天》(The Day After Tomorrow)的誇張環境災難也可能人為引發,無疑恐怖。《難以忽視的真相》另一個重點案例是世界第一大島格陵蘭島。正如電影介紹,那裡冰川正急速融化,科學家預言當格陵蘭冰山全面融解,全球水位將上升20英尺,屆時紐約世貿遺迹會被水淹沒,而不是被拉登炸毀。根據那幅計算機意想圖,淹沒的範圍包括中國沿海大城市,對比起來,9·11恐怖襲擊只是小兒科。假如拉登懂得襲擊格陵蘭,加速冰川融化,來一場水淹美加七軍,「效益」必然比9·11更大。從查德湖的案例可見,就是沒有什麼現代技術,連非洲國家也有能力消滅一個大湖,從而影響鄰國。美國設立國土安全部,說是將反天災和反人禍合二為一,客觀來說,反人禍的成效不差,反天災從2005年的卡特里娜風災所見就適得其反。至於對「天災人禍一體化」的生態戰防禦,似乎還是當作巴斯光年看待。其實國土安全部的重點不應是穆斯林,應是格陵蘭;就是拉登不硬來炸島,這塊冰天雪地其實也有被廣泛忽略的本土政治,足以被利用為生態戰基地。 生態絕地也有本土政治格陵蘭面積等於四個法國,人口只有六萬人,是人口密度最低的政治實體。只要一座香港公屋居民移民到格陵蘭,當地原住民就成為少數民族。格陵蘭今天依然是殖民地,宗主國並非英法美俄一類強國,而是北歐小國丹麥。曾幾何時,正如計算機遊戲《文明:霸業》(Civilization: Call toPower )「記載」,丹麥的維京海盜一度是中世紀世界盟主,不獨統治整個北歐,還入侵英格蘭、冰島,以及當時的「世界盡頭」格陵蘭。直到1979年,格陵蘭才獲自治地位,能夠選舉代表到丹麥國會,當時全球非殖化潮流已近尾聲。「格獨」遲起步,和當地原住民伊努特人(愛斯基摩人的一支)認同丹麥有關。他們有見於北美大陸的愛斯基摩人受美加政府剝削,反而丹麥管治的同胞沒有太慘痛的經歷,也就不太把獨立當回事。原住民近年終於揭竿而起爭取獨立,成立政黨,導火線並非政治或經濟議題。事實上,缺少了丹麥王室的大量經濟援助,一塊大冰能否生存實屬疑問。愛斯基摩人要獨立,源自丹麥移民對重要政府職位的壟斷。為扭轉這情況,原住民要求把相當難學的格陵蘭語和丹麥語並列為官方語言,規定官員必須通曉雙語,好趕走丹麥官僚。丹麥官僚當然拒絕學習愛斯基摩語系,一輪爭拗,才催生了獨立運動。語言如此重要,因為「語言霸權」經常是製造精英的秘方,數年前東帝汶脫離印度尼西亞獨立,原來應是喜氣洋洋,各派卻為官方語言爭持不下:當地百姓最能使用的是印度尼西亞語,新政府卻選擇前殖民宗主國的葡萄牙語為官方語言,明顯是為了少數精英左右大局。若格陵蘭成功獨立,將會是全球首個愛斯基摩國家,比加拿大1999 年才增設的愛斯基摩區努那福特更進一步。經一輪擾攘,今天格陵蘭人對自治現狀還算滿意,但六萬人口實在太少,依然容易受野心家挑撥。 格陵蘭的「冰川政治外交學」格陵蘭人雖是政治受保護動物,卻知道自己有條件玩一種「冰川政治」,因為島上最大資源就是佔去土地86%的冰川。格陵蘭人沒有科技足以融化冰川、要挾鄰國,也沒有動機這樣干。但他們的行為,依然與全球生態惡化息息相關,而他們對溫室效應的響應,居然是乘機發掘「商機」:向私營機構發牌,讓他們自由取用融冰,造就了諸如「冰川伏特加」一類的品牌。可一難道不可再?在兩次世界大戰期間,德國都打墨西哥的主意,希望在美墨邊境製造事端,牽制美國。時至今日,假如有國家要攻擊美國,最方便的途徑已變成買通格陵蘭政府,提供技術讓愛斯基摩人融化冰川,再影響美國生態。格陵蘭獨立自主的本錢,聽來荒謬,其實全在於此。事實上,那六萬格陵蘭人是懂得玩大國政治平衡遊戲的。自從丹麥在二戰被德國佔領,格陵蘭就開始和美國打交道,希望更換門庭。為謀後路,格陵蘭拒絕加入歐盟,打破了歐洲「西擴」的算盤。美軍在西北格陵蘭休爾港(PortThule)設有軍事基地,丹麥的格陵蘭防衛亦需要美國背書。美國和丹麥談判時,主動邀請「格陵蘭民意代表」參與。假如丹麥最終放棄格陵蘭,該島國肯定成為美國附屬國與導彈防禦系統(NMD)一員,它豐富(但開採費極度高昂)的天然資源也會成為新能源戰場。美國毋須派出168 萬人,已足以「消化」格陵蘭全局,但美國的對手何嘗不是?人丁單薄的愛斯基摩人如何維持真正的自治、獨立,頗具難度。延伸影畫:* 《The Planet》(瑞典/2006)* 《後天》 (The Day After Tomorrow (美國/2004)延伸閱讀:* 《The Global Warming Debate》(Craig Donnellan: New York/ Independence Education Publishers/ 2001)* 《Polar Politics: Creating 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al Regimes》(Oran RYoung and Gail Osherenko: Ithaca/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1993)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總理透露中美外交部門正在溝通兩國元首會晤,特朗普是否會走上先強硬後妥協的對華政策老路?
※【當代|第21期】俄羅斯黑海區域綜合戰略利益考察(簡報)
※安倍為什麼支持特朗普的「印太戰略」?
※作為世界上最愛狗的領導人,他昨天的生日禮物又是狗!
※【當代|第17期】從「白羅斯」更名事件一瞥後冷戰時代俄白「准聯盟」格局及其政治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