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證人》:翻拍平庸,意義何在?
自10月30日上映以來始終領跑國產電影票房的《我是證人》,昨日創造了逆襲好萊塢大片的票房佳績。作為已上映7天的2d國產電影,不僅為10月底冷淡的電影大盤注入活力,更一路表現搶眼,目前累計票房已達1.69億。(11月6日中國日報網)
《我是證人》的上映讓暫時歸於平靜的中國電影市場再起漣漪,儘管難成驚濤駭浪之勢,可卻仍成為同期檔影片中的佼佼者。對於一部有明星、有話題、有噱頭的華語電影而言,能夠極速吸金並不讓人感到意外。影片翻拍自韓國電影《盲證》,而此次翻拍的主創也保留了原作的韓國班底。彙集了人氣女王「大冪冪」,小鮮肉鹿晗,硬漢朱亞文的演員陣容尚算可觀,片中盲女與變態的戲份更是吊足了觀眾的胃口。同時被冠以「懸疑+青春」頭銜的該片,在新嘗試的光環下似乎「魔力」陡增。
韓國導演似乎最愛「雙生兒」,以前專翻拍外國片,現在進駐中國只是整個容、換個裝便要大殺四方。營造些許好萊塢式警匪懸疑,緊跟潮流抓住時下熱點「叫車app」,請來「群眾基礎」強大的楊冪、鹿晗,打造出適應中國市場的吸金模式。即便兩位主角的演技尚待努力,但是依託於此等架構,一經投放市場就再無後顧之憂。
影片故事內容淺顯,講述了一起謀殺案出現了兩位證言不同的目擊證人,而兩人卻在之後聯合追緝兇手的驚險故事。整部電影的結構並不複雜,故事也並未向觀眾展現出更多深層次的思想內涵。故事情節的推進也毫無亮點,很難給觀影者以驚心動魄的感官刺激,懸疑的部分就更無從談起。
《我是證人》是一次中規中矩的翻拍,這讓人疑惑,畢竟,就原版《盲證》而言,也不過是一部平庸得近乎無趣的作品。一部並不成功的原作作品,只是換了一批其他國籍的演員,仍在原班創作人馬的調教下,翻拍出的影片成色能有幾何?本就不夠紮實的劇本,創作者並未想方設法在新作中有所補救,而是為了迎合「拆東補西」,令問題不減反增。牽強、無腦的橋段層出不窮,一些智商方面的硬傷更是讓人摸不到頭腦。
如此平庸的翻拍誠意有多少,見仁見智。不管票房口碑何種走向,導演確是樂得暢快,原作中的遺憾在新作中可以盡情彌補,這樣的機會不是誰都有的。良機在手,導演能夠把握住的卻只佔毫釐間,能夠滿足的也只有他自己,留給其他人的仍是和原作一樣的平庸。
毫無新意,索然無味的翻拍如果非要找些可取之處,那便是演員們的表演。原作中女主角金荷娜的演技令人稱讚,回看楊冪的表演卻仍顯稚嫩。儘管科班出身,但在表演方面絕未有任何加分。而此次剝離了眼神的表達,似乎楊冪也有了些許成長,對擁有驚人敏銳度和感知力的盲女詮釋地可圈可點。鹿晗在片中仍像是本色出演,幾場與楊冪的對手戲演下來顯得十分生硬,但過程中的唱跳仍可以看得出他的賣力。反派朱亞文的表演確屬片中最給力的部分,對於變態醫生的刻畫精準到位,陰狠、暴髮式的演技,令人十分難忘。通篇看來,相較於故事情節的薄弱,演員們的表演確實值得讚揚,有成長,有變化,甚至是有突破,可以對於一部電影而言,只有演員可提,著實略顯悲哀。
中國電影市場的包容性依然強勁,海納百川的胸襟一時無二。對於一部在韓國本土表現平平的影片,卻被中國電影人當成香餑餑拿來翻拍,而且依然沿用原製作班底,這樣的求教之路也確實足夠謙卑。與中國電影市場的紅火繁榮那一匹配的是中國電影的製作水平的層級。中國影人需要的東西還有很多。即便是不願創新,不敢嘗試,樂於炒冷飯,喜於拿來主義,也要有個分寸,能夠辨別出個美醜好壞。不假思索的無腦借鑒到頭來傷的還是觀眾。
筆者認為,中國影人需要學習借鑒,但絕不可以盲目,「以爛治爛」的方式怎麼進步,如何讓人信服?而在希望中國電影人發奮圖強的同時,也需要中國觀眾不過份盲從。進步固然值得鼓勵,但是過份甚至不著邊際地吹捧就確實有些過了。演員的表演功力是需要積累的,演技方面的成長並不能完全因為一個角色的某一點或是幾個點的「情感流露」就可妄下判斷。更不能寄希望於一部戲中的靈光一現就能秒變演技派。對於影片的選擇與認可,無論是影人還是觀眾都應擦亮雙眼,一味地給予低質量影片「拍手叫好」,很可能將埋沒身邊真正優秀的作品。
文/劉正中
推薦閱讀:
※00後長大了,也會痛罵不斷循環的翻拍劇嗎
※如何評價《從你的全世界路過》?
※為什麼《射鵰》翻拍的次數較多?為什麼《連城訣》這部比較小眾呢?
※為什麼有人願意投資並且願意看於正翻拍的金庸作品?
※有哪些適合翻拍的電影經典片段?